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喬琳

(唐朝宰相)

鎖定
喬琳(?~784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人,匈奴族。唐朝時期宰相
進士及第,授成武縣尉,遷監察御史、巴州司户,歷任南郭縣令、果綿遂懷四州刺史,進入郭子儀、張獻誠、鮮于叔明的幕府。唐德宗繼位後,授御史大夫同平章事,成為宰相。缺乏宰相之才,遷工部尚書朱泚之亂時,隨從唐德宗出幸奉天,遷吏部尚書。以老邁為由,削髮為僧。
貞元元年,為叛臣朱泚所虜,偽授吏部尚書。朱泚敗亡後,坐罪處斬,列入《叛臣傳》。
本    名
喬琳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太原
出生時間
不詳 [1] 
去世時間
784年7月28日
主要作品
《太原進鐵鏡賦》等
官    職
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喬琳人物生平

喬琳早年經歷

喬琳年輕時家中貧苦,但勤奮好學,以文詞著稱,天寶年間,考中進士,補任成武縣尉,後歷任興平縣尉、朔方掌書記節度使郭子儀)、監察御史。他生性不羈,常戲謔同僚,與同院御史畢耀初相互嘲諷,因此逐漸結怨,最終相互彈劾,被貶為巴州員外司户。 [2] 

喬琳累職拜相

此後,喬琳歷任南郭縣令、殿中侍御史、山南行軍司馬(節度使為張獻誠)、東川節度判官(節度使為鮮于叔明)、檢校駕部郎中、果綿遂三州刺史、大理少卿、國子祭酒懷州刺史。 [3]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繼位,任命東宮侍讀張涉為散騎常侍,常向他諮詢政事。張涉與喬琳素來交好,便向唐德宗舉薦喬琳,稱其可為宰相。喬琳被授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時人無不震驚。他年老耳聾,奏對之時語無倫次,且又不合時宜,在位八十餘日便被罷為工部尚書。張涉也因此逐漸被唐德宗疏遠。 [4] 
唐德宗的生母沈氏在安史之亂時失蹤,雖被尊為皇太后,卻一直下落不明,德宗為此耿耿於懷。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採納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皇弟睦王李述為奉迎使、喬琳為副使,又任命四位沈氏族人為判官,在全國範圍內尋訪沈太后的下落。 [5]  沈太后最終也未能找到。

喬琳晚節不保

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在長安譁變,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喬琳扈駕前往,改任吏部尚書,加太子少師。叛軍擁立太尉朱泚為皇帝,建立秦政權。 [6] 
興元元年(784年),朱泚圍困奉天,唐德宗又逃奔梁州(今陝西漢中)。行至盩厔時,喬琳以馬匹睏乏行走不便為由,提出與德宗分手。德宗念及喬琳老臣,加以慰諭,並賜御馬一匹。喬琳仍舊推辭,自稱年老多病,不堪山路行走。唐德宗悵然,遂與喬琳分別,並將自己的馬鞭賞賜給他,以為留念。不久,喬琳在仙遊寺削髮為僧。朱泚得知,派遣數十騎將他迎回長安,任命為吏部尚書 [7] 
同年六月,大將李晟收復長安,朱泚敗亡,喬琳也被俘虜。李晟憐憫喬琳年邁,上表德宗,請求免其死罪。唐德宗道:“喬琳累受重任,卻有失臣節,接受偽命後又詆譭朝廷,背恩負義,決不能赦。”七月,喬琳被處斬,臨刑時嘆道:“喬琳七月七日生,又在七月七日死,豈非命哉?” [8] 

喬琳軼事典故

喬琳從逆後,出任吏部尚書,主持選官。候選官吏對他道:“你任命我的官職有點不穩妥。”喬琳反問道:“那你覺得這次選官能穩妥嗎?” [9] 

喬琳人物評價

劉昫:肇分陰陽,爰有生死,修短二事,賢愚一途。故君子遇夷險之機,不易其節;小人昧逆順之道,而陷於刑。鴻毛泰山,斯為至論。令言遠總師徒,首為叛逆;光晟初當委任,危輸款誠;源休雖曰士流,甚於元惡;喬琳巧辭真主,俯就偽官;蔣鎮貪祿隳節,皆曰小人。經綸之徒,不足言爾。 [10] 
洪邁安祿山、朱泚之變,陳希烈張均張垍、喬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為之丞弼。而甄濟權皋劉海賓段秀實,或以幕府小吏,或以廢斥列卿,捐身立節,名震海內。人之賢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履乎! [11] 

喬琳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有其文賦七篇:《太原進鐵鏡賦》、《炙□果賦》、《□□賦》、《大儺賦》、《慈竹賦》、《孤竹賦》、《巴州化成縣新移文宣五廟頌》。 [12] 

喬琳家庭成員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喬琳有兄弟喬琛,兒子喬彝,仕宦經歷不詳。 [13] 

喬琳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七·列傳第七十七》 [10]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 [14]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 [15]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唐紀四十六》 [16]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 [17] 
參考資料
  • 1.    根據《舊唐書·喬琳傳》,喬琳死時七十餘歲,因此他的出生時間當在706年至715年之間。
  • 2.    《舊唐書·喬琳傳》:少孤貧志學,以文詞稱。天寶初,舉進士,補成武尉,累授興平尉。朔方節度郭子儀闢為掌書記,尋拜監察御史。琳倜儻疏誕,好談諧,侮謔僚列,頗無禮檢。同院御史畢耀初與琳嘲誚往復,因成釁隙,遂以公事互相告訴,坐貶巴州員外司户。
  • 3.    《舊唐書·喬琳傳》:遂起為南郭令,改殿中侍御史,充山南節度張獻誠行軍司馬。使罷,為劍南東川節度鮮于叔明判官。改檢校駕部郎中、果綿遂三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入為大理少卿、國子祭酒。出為懷州刺史。
  • 4.    《新唐書·喬琳傳》:琳素善蒲人張涉。涉以國子博士侍太子讀,太子即位,召訪政事,不淹日,詔入翰林,遷散騎常侍。薦琳任宰相,乃拜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天下矍然駭之。琳年高且聵,每進封失次,所言不厭帝旨,在位閲八旬,以工部尚書罷。帝由是亦疏涉。
  • 5.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二》:中書舍人高參請分遣諸沈訪求太后,庚寅,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又命諸沈四人為判官,與中使分行諸道求之。
  • 6.    《舊唐書·喬琳傳》:朱泚之亂,扈從至奉天,轉吏部尚書,遷太子少師。
  • 7.    《舊唐書·喬琳傳》:再幸梁、洋,從至盩厔,託以馬乏遲留,上以琳舊老,心敬重之,慰諭頗至,以御馬一匹給焉。又懇辭以老疾不堪山阻登頓,上悵然,賜之所執策曰:“勉為良圖,與卿決矣。”後數日,乃削髮為僧,止仙遊寺。賊泚聞之,遂令數十騎追至京城,俾為偽吏部尚書。
  • 8.    《舊唐書·喬琳傳》:及官軍收京師,當處極刑,時琳已七十餘,李晟憫其衰老,表請減死。上以其累經重任,頓虧臣節,自受逆命,頗聞譏諧悖慢之言,背義負恩,固不可舍,命斬之。臨刑嘆曰:“喬琳以七月七日生,亦以此日死,豈非命歟!”
  • 9.    《舊唐書·喬琳傳》:琳掌賊中吏部,選人前請曰:“所注某官不穩便。”琳謂之曰:“足下謂此選竟穩便乎?”
  • 10.    舊唐書:列傳第七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3]
  • 11.    容齋隨筆:卷第九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4-11-23]
  • 12.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六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11-23]
  • 13.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3]
  • 14.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3]
  • 15.    資治通鑑: 唐紀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3]
  • 16.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3]
  • 17.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