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雨

(曹植詩作)

鎖定
《喜雨》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三曹”之一曹植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表面寫久早逢雨的喜悦,實際是希望明帝曹叡能如天之無私,重用自己,使自己實現建立功業的理想,通過吟詠及時雨,表達了詩人美好的整治願望。
全詩語言樸素,寓意深遠。 [1] 
作品名稱
喜雨
作    者
曹植
創作年代
三國·魏國
作品出處
《藝文類聚》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喜雨作品原文

喜雨
太和二年大旱,三麥不收,百姓分於飢餓
天覆何彌廣!苞育此羣生
棄之必憔悴,惠之則滋榮
慶雲從北來,鬱述西南征
時雨終夜降,長雷周我庭
嘉種盈膏壤,登秋畢有成 [5] 

喜雨註釋譯文

喜雨詞句註釋

⑴太和:魏明帝曹叡年號(227—233)。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
⑵三麥:泛指莊稼。不收:沒有收成。
⑶分(fèn):特別。
⑷覆:覆蓋。彌:普遍。
⑸苞:豐茂。羣生:眾生,這裏指眾生物。
⑹棄之:(上天)拋棄羣生。之:羣生。
⑺惠之:給羣生恩惠,對羣生照拂。滋榮:滋生繁茂。
⑻慶雲:即景雲,也稱卿雲。古人迷信,以為是祥瑞之氣。
⑼鬱述:即鬱律,古“述”“律”音義同,雲氣上升的樣子。
⑽時雨:及時雨。
⑾長雷:響聲持久的雷。周:環繞。
⑿嘉種:良種。膏壤:肥沃的土壤。
⒀登秋:秋熟。登,成熟。畢:同“必”,一定。 [1]  [4] 

喜雨白話譯文

太和二年天大旱,莊稼沒有收成,黎民百姓特別飢餓。
蒼天籠蓋多麼遼闊廣大!它繁育成長着萬物眾生。
拋棄他們,他們必會憔悴困頓,養育他們,他們一定滋長繁盛。
瑞雲從北方嫋嫋飄起,飄飄蕩蕩向南方飛行。
應時的好雨半夜降下,隆隆的雷聲迴響在庭院上空。
良種撒滿肥沃的土地,秋熟時節必有好收成。 [1] 

喜雨創作背景

該詩有序説:“太和二年大旱,三麥不收,百姓分於飢餓。”《三國志魏志》卷三和《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志三》都有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五月大旱的記載。據此,知該詩當作於太和二年的夏天,時久旱而雨,詩人很是欣喜,遂作該詩。 [1] 

喜雨作品鑑賞

喜雨文學賞析

“天覆何彌廣!”該詩以感嘆句式領起,直呼而出,讚頌了“苞育”萬物的上天,感情很是濃烈。接着,又以“棄之必憔悴。惠之則滋榮”這樣的詩句,強調了上天的神威,突出了羣生(當然也包括詩人自己)對上天的依存關係。一個“必”字,一個“則”字,筆力雄健,含義深廣,有力地表現了詩人對上天的崇仰和寄賴之情。
“慶雲”四句,展開寫天降時雨的過程,描寫具體,繪聲繪色:滿天煙雲,從北邊升起,然後,飄飄忽忽向西南方向集聚。到了半夜,終於下起了一場大雨,雷聲隆隆不絕於耳,大雨傾盆潤澤久旱的土地……好一場及時雨!詩人用“慶雲”“時雨”“終夜降”“周我庭”,把久旱逢霖的欣喜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這種感情,也正是廣大掙扎在飢餓、死亡邊緣的勞苦民眾的心聲。
“嘉種盈膏壤,登秋必有成”,是作者觸景生情的暢想。大地膏潤,嘉禾時播,遙想秋收之日,必當五穀豐登、顆粒金黃。從而結束全篇,照應了篇首對上天的禮讚,充滿了喜悦和希望,結得俊爽有神。
綜觀全詩,通過對久旱時雨的描寫,以典雅的文字、莊重的音節和濃烈的感情,歌頌了天孕萬物的恩澤,表達了由衷的喜悦和美好的希望。在內容和形式上,遠襲《詩經》“頌”詩模樣,有廟堂文學遺風,故陸侃如先生認為此詩“很壞”(《中國詩史》)。平情而論,似嫌苛求。也有人結合曹植後期詩篇比較臆晦的特點,認為此詩採用比興手法,實則寄託了曹植對魏明帝曹叡的希望,祈求他能如天地之無私覆。 [2] 

喜雨名家點評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文系教殷義祥《三曹詩文選譯》:“‘棄之’‘惠之’‘登秋畢有成’,含意深遠。” [1] 

喜雨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與其父曹操、其兄曹丕並稱“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曹植現存詩八十多首,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206篇。 [3] 
參考資料
  • 1.    殷義祥譯註.《魏晉南北朝 三曹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第131-132頁
  • 2.    《先秦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編委會編.《先秦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06:第711-712頁
  • 3.    張長青編著.《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鑑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6:第117頁
  • 4.    李景華著.《建安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1:第320-321頁
  • 5.    劉以林主編;陳豔選編.《學校傳世藏書文庫 中國文學 三曹詩文選》.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05:第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