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雨

(洪昇詩作)

鎖定
《喜雨》是清代洪昇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本詩主要描寫了久旱逢甘露後,大地一片生機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於民生的憂慮關心以及對於勞苦大眾的同情
作品名稱
喜雨
作    者
洪昇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喜雨作品原文

半歲傷枯旱,①郊原一雨新。②
麥芽爭出土, 花氣欲排春。③
旋漲南陂水,④初消北地塵。⑤
明朝減米價, 先慰絕糧人。⑥ [1] 

喜雨作品註釋

①傷枯旱:為乾旱苗枯而傷心。
②郊原:郊野。指市鎮外的地方。
③欲排春:想要鋪排出春天的氣息。
④旋:不久。 陂(bēi):池塘。
⑤北地:指北方乾旱風沙地區。
⑥慰絕糧人:使斷絕糧米之人得到寬慰。 [1] 

喜雨作品大意

半年多來,一直為乾旱苗枯而着急傷心,一場好雨使郊原的面貌驟然一新。麥苗復甦,爭着從土中吐出新芽。各種花兒也競相開放,想要鋪排出一個春天的氣息。南邊池塘裏的水頓時漲滿,北邊乾旱地區的黃土黃沙也開始消除。希望昂貴的米價明天能降下來,先寬慰寬慰斷絕糧食的人們。 [1] 

喜雨作品簡析

洪昇是清代著名戲劇家,他的名著《長生殿》享譽藝壇。他是非常同情人民的藝術家,《喜雨》寫了久旱得到喜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和關心民間疾苦的感情。 [1] 

喜雨作者簡介

洪昇(1645~1704) 清代戲曲作家、詩人。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於1645年8月21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一),時全家正在逃難之中,滿月後才回到城裏。洪姓是錢塘的望族,世代書香。其父之名不可考,好讀書,喜談論,出仕清朝。外祖父黃機,康熙朝官至刑部尚書和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