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大圩

鎖定
同大圩位於安徽省廬江縣同大鎮,地臨巢湖,屬廬江縣純圩區。
同大鎮同大圩石大圩組成,二圩的圩田面積達10.7萬畝,圩堤總長達103公里,圩內地形西高東低。同大圩(五四型)圩堤海拔高程13~14.5米,頂寬6~8米,邊坡1:6,防洪水位13.093米;石大圩(六九型)海拔高程12~14米,頂寬5~7米,邊坡1:5,防洪水位12.5米。兩圩已達到防風浪爬高的安全超高標準。其中同大圩不僅是廬江縣的最大圩口,還是環巢湖周邊最大圩口。
中文名
同大圩
所屬地區
安徽省廬江縣同大鎮
面    積
107000 畝
電話區號
0551
郵政編碼
23153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方    言
江淮方言

同大圩地貌概述

廬江縣的地貌大體是山圩各二分,一水五丘陵。圩又叫圩田、圍田、湖田。北宋范仲淹對圩田的解釋是: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潦則閉閘,拒江湖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南宋楊萬里説:農家雲:圩者,圍也。元人王楨言:復有圩田,謂壘為圩岸,扞護外水,與此(指圍田)相類。 [1] 
同大鎮瀕臨巢湖,是純圩區的鎮,史載巢匯焦湖,環三百六十港汊,實為淮西巨澤,眾流經絡,有陂塘堰港以蓄水,有圩岸閘壩以止水,其為民利莫大焉。誠如隆慶年間《巢縣誌》所云:蓋地下而築堤以障水者,謂之圩田地。其水去退灘者,謂之灘田地。圩田則邊湖、邊河處有之,灘田地各處有之。 [1] 

同大圩得名由來

同大圩內含36口小圩,又外圩8口,加一個紫荊洲。同大圩在1949年7月之前,為合肥、廬江兩縣共有,之後,全境歸屬於廬江。據史料記載,清代雍正年間之前,同大圩子圩自西向東逐漸形成,先墾於合肥境,後墾於廬江境。據先人口口相傳,清初,合肥縣臨湖的圩口因埂身單薄,直接面臨巢湖風浪威脅,這些圩口為了在汛期不至於各自為政,相對聯合協力防汛抗災,起名為“同心圩(同心抗擊風浪)“大德圩(聯圩功莫大焉)兩個聯圩,到了乾隆年間,“同心圩”“大德圩”又聯合成一個較大的圩口,取首字“同大”作為圩名。清嘉慶年間,“同大圩”基本定型,不過,那是指以“同大浦”(亦寫作同大脯,“脯”指雞鴨胸脯肉,意為胸部)為核心的向合肥縣境內輻射的沼正、四正、北林、褲襠、同湖套等圩口(見嘉慶合肥縣志》:“同大圩,在城南八十五里,田一千石),果然,包括《合肥縣志》、《續修廬州府志》均沒有這些圩口的記錄。光緒續修廬州府志》將當時的同大聯圩,寫作“潼大圩”,並援引通志裏的説法:合肥南鄉圩口最大者東灣圩,田至三千六百石,次下大圩同大圩,田千餘石“潼”,從水,或許是取潼滃蔚薈,林木來會,津液下降,流潦霈霈的意思。與“同大浦”等相鄰圩口,如“南林圩”,嘉慶《合肥縣志》説其在城南九十里,這個“同大圩”“在城南八十五里,是否矛盾?其實不然,因為當時交通不便,記載並不精確,同時,合肥同大鎮一帶,當時有三條路可走,每一條路里程均不相同,這樣理解,“同大圩,在城南八十五里”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當時,這幾口瀕臨巢湖的圩口,均很低窪,同病相憐,惺惺相惜,它們“同心大德”率先聯圩,主要是縮短防汛戰線,“船大抗風浪”,相輔相成,為了汛期共同抵禦巢湖和長江倒灌的潮水。一九六二年巢湖閘未建成之前,巢湖與長江是聯通的,所以,巢湖經常出現江潮倒灌,當時的潮水來勢兇猛,正如《黃池大水歌》所吟:不衝不激不澎湃,漫高漫長漫囂塵。黃地地勢低且壙,築堤種柳名圩田。一圩動是數百頃,耕民縛舍沿郊阡。良苗懷新交翠浪,一刻莽作蛟龍淵。倉皇老釋競祈禱,搬移兒女外牽連。村莊草屋浮斷梗,黃流黑氣蒸腥羶。市民運土積塍脊,危如燕壘懸杗(房屋的大梁)前。中宵突爾駃一決(馬一般快),盡與河伯裾相牽……道光年間,合肥洪水連年,位於合肥縣境內的今同大鎮部分的絕大多數圩口,聯圩呼聲與日俱增,在合肥縣大力支持下,通過彭以温為首的圩董、鄉紳、圩民的共同努力,在原同大圩的基礎上,不斷擴張,幾乎將合肥縣以小南河為界的北邊的圩口全部囊括進同大圩,風雨同舟、眾志成城。這個擴張定型了的同大圩,最初圩堤長5400丈,“捍禦巢湖山洪水”,面積45000畝(見民國初的《安徽通志稿·水工稿》和1965年的《廬江縣誌初稿》)。當時的同大圩的子圩情況,我們可以從嘉慶《合肥縣志》中得知:永熟圩:在城南一百一十里,田八十石。馬河圩:在城南一百零五里,田五百石。東興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一百六十石。義興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二十石。西灣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一百石。沙蕩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七百石。楊坡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四十石。義城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石。西城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石。東灣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千六百石。姚家圩:在城南九十里,田三百六十石。南林圩:在城南九十里,田八十石。馬廠圩:在城南九十里,田六十石。由此可見,同大圩一帶的小圩口,是自西南向東北先後而鑿,而聯圩順序,正好與鑿圩相反。但到了光緒初年,由於隸屬不同,廬江縣的圩口,仍然被排除在同大圩之外。光緒《廬江縣誌·水利卷》在論述北鄉時,雲:自白石山至齊頭嘴,河西之圩(即如今的同大圩所含圩口)即便臨湖,東北風作湖浪衝擊時出險工。河西之四淋溝及小套等七圩,民力尚勤,堤埂亦尚完固,迤北之又沙圩、盛安圩東埂,濱臨巢湖,北連合肥同大圩,西北皆系合肥圩田。兩圩地勢最低,人事又復不齊,圩內子埂全壞,天雨水多,上圩之水順流下灌,久成澤國。然合肥二十餘圩全賴盛安、又沙兩圩為之障蔽湖浪。光緒九年(1883),工賑局發銀派員,將兩圩臨湖之埂大加修築,而去今兩年(1884、1885)仍為水浸,人民離散,堤埂漸就塌陷。合肥圩民屢次稟府(廬州府),轉飭將兩圩之埂設法保護,雖埂由田派,各有段落,勢難強流亡失業之民,枵腹從事。現於又沙圩范家拐地方,修建石閘(南閘),盛安圩北合肥界原有老閘(北閘),亦已重修,必俟水小之年,勸令將圩內子埂興築,清出河道,然後水路分明,各守各埂,上圩之水不得下灌,庶東作可興流亡可復。合肥的同大圩和廬江的九個獨立小圩口,一衣帶水,唇亡齒寒,廬江的小圩口,“城門失火”,必然殃及合肥同大圩的“池魚”,正是在這樣的彼此需要相互依存的情況下,合肥、廬江兩縣才坐到一個桌面,由廬州府協調,直到光緒末年,廬江的同大圩部分絕大多數圩口才加入到同大圩行列。傳統習慣上的同大圩內圩的三十六圩、外圩八口和一個洲,包括原新河鄉的12口圩:四成圩、褲襠圩、束家郢、周家郢、尖月、王郢、義興圩、東興圩、大馬場、小馬場、朱小郢、東灣圩。黃道鄉的內圩4口:西灣圩、沙塘圩、姚家圩、楊婆圩(現屬肥西),外圩的魏壋圩、後灣圩。北閘鄉的內圩7口:聖安圩、南靈圩、同湖套、同大補、沼正、四正、義成圩,外圩的靈台圩、鳳洲圩、龍心圩、雞心灘。南閘鄉內圩13口:又熟圩、螞蝗圩、永熟圩、小套子、東沙圩、西沙圩、大沙圩、小沙圩、王沙圩、石頭圩、永安圩、姚灣圩、油沙圩,外圩有小王圩、私林溝、紫荊洲。這些圩口,尚不包括圩內的彈丸小圩,如菱角圩、大小葫蘆圩,以及沿白石天河河灣和巢湖沿岸灘地的小圩,如米湯圩。解放後的1954(6月31日巢湖水位達12·93,長江警戒水位為9·93米,1954年8月31日,達11·54米,是有水文記載的水位最高的年份)、1969、1983、1998年大水,均未潰破,人們以“同”“銅”音諧,稱作“銅打圩”。1954年,仍屬同大圩外圩的後灣圩潰破,時同大區組織全區力量,於當年冬堵口復堤,將後灣圩聯入同大圩;1977年,實施杭埠河下游裁彎取直工程,魏壋圩自然納入了同大圩;1976年,白山大橋興建,私林圩才被同大圩勉強接收,直到1991年大水之後的復堤,私林圩才正式圈入。楊婆圩1977年由於杭埠河工程,脱離同大圩。一九六九年洪水,安徽圩口幾乎“全軍覆沒”,當聽説同大圩安然無恙,毛主席十分欣慰,説,“安徽還剩一個大同圩嘛”。雖然宵衣旰食的開國領袖,將同大圩圩名次序顛倒了,但能惦記一個圩口的安危,無疑是同大圩人莫大的光榮。當然,同大圩1931年後雖沒有潰破,但建國前後的大水年成,內澇嚴重。有民謠兒歌為證:正月雷打結,二月雨不歇,三月耖乾田,我家泔水腳,喝之我家泔水湯,喊我三聲老大爺,把你帶到同大圩,同大圩水更大,麻子嚇得屁直炸。 [1] 

同大圩鄰圩概述

石大圩位於同大圩之南,與同大圩以小南河為界。1954年大水後,時石頭區截堵魏河、下馬渡、連河等眾多穿境而過的小河,聯柳旺、新興、永興、十份、蘆子、薛家、夜圩、新齊、吳南陔小圩、荒月等10個圩口而成“十大圩”。1959年大辦水利,時新渡人民公社又在原十大圩基礎上聯7口圩與“十大圩”合併成“石大圩”,以“石”對應同大圩的“銅”,寓意“銅打石壘”,使得圩口總數達17口,尚不包括吳南陔小圩、張志鵬小圩等眾多小圩口。石大圩現有圩口主要有:六聯圩、永和圩、薛家圩、新齊圩、永興圩、新興圩、星夜圩、譚家圩、朱陳圩、蘆子圩、柳旺圩、五連圩、排圩、小荒圩、犁頭圩、十份圩、荒月圩。該圩1969年7月16日潰破。 [1] 
1980年,石大圩、同大圩、牛廣圩,三圩聯成廬北大圩,其中,石大圩與牛廣圩依存度更為緊密,故有民諺:南北宮圩、施家灣,老虎頸是鐵門閂,要破都不破(或“鐵門閂拴不住”),一破到白山 [1] 
同大圩和石大圩,如今計有子圩六十五口。其實,他們的眾多子圩中,歷史上也曾經歷過數次擴張、吞併、聯合的過程。如石大圩內的六聯圩,便是由廟城、大黃姑、小黃姑、創興、長埠、轉彎六口圩聯合而成。 [1] 

同大圩盛產水稻

華夏種植稻穀歷史悠久,《詩經》就有詠稻的詩句,如“小雅·白華”:“浸彼稻田”;“豳風·七月”:“十月獲稻”。查檢《全唐詩》,共得詠稻詩263首,詠麥詩253首,通過詩歌也可以窺見稻麥消長的軌跡。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頃間杜甫《茅堂檢校收稻》),江淮之間,稻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周禮·職方氏》雲:古揚州域,畜宜禽獸,谷宜稻,時合肥、廬江均屬揚州;太史公曰:楚越之地,飯稻羹魚,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合肥、廬江兩地的人民熱衷於種植稻子,因水稻乃谷中之最美者,色有紅白,種有粳秈,熟有早晚,生長期短,所謂稻走着吃,麥等着吃,水稻是手拿黃秧七十七,連栽帶割一百一,在民以食為天的年代,種植水稻,當然是人民的首選。於是,巢湖流域出現了:隔歲種成麥,起麥秧稻田。晩禾亦云竟,冬菜碧相連的欣欣向榮局面,和卻破麥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暉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腰鐮刈晩禾,荷鋤種新麥的繁忙景象。《周禮》:“稻人六水之法,首瀦蓄,次防止,以澮寫終之。瀦令水入,防止水出,必極盛滿無容,然後寫之。務使水鍾稼地,乃膏吾苗。”就是説,種植水稻,首先要蓄水,其次要防止被淹沒,排澇兩便的圩,是最理想的種植水稻的土地。 [1]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雲:合肥前奠平隆,凡百里。左湖右山,而後亦廣野,故有塘有圩。為什麼鑿圩?岡區人為什麼對到圩區生活趨之若鶩?嘉慶合肥縣志》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給出了答案——“水利”卷中雲:廬(廬州府)屬五州邑,合肥地最高,恆憂旱不憂澇。他邑小澇,則合肥大熟。邑境西北尤高,憂旱尤甚。故宰斯邑者,宜以水利為政首……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圩田得水利之先。圩田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因為圩田兼能防旱排澇,可以旱澇保收,加之引進了早熟的占城稻種,使巢湖流域稻米產量顯著增加,“田地之入,倍於他郡,魚蝦竹葦柿慄之貨足以自給”。稻作文化的根深蒂固,廬民對水稻的情有獨鍾,可以從雍正年間廬江知縣陳慶門陝西周至人,《清史稿·循史傳》有載)呈報給知府的《請墾旱地詳文》中窺豹一斑。廬江一邑有從水濱築埂而樹芤者,圩田也。山凹取水而興作者,沖田也。更有平坂大坂無水可取亦勉強營田,惟籍天雨適時而冀,幸有秋者,岡田也。……江南之民惟樹稻穀,不種雜糧……,有感於此,陳知縣要改變廬人種植習慣,親自在城邊開高田四十餘畝,種植雜糧,躬身教稼,以為鄉民仿效。恐防小民不買他的帳,或是此舉師出無名,伏祈憲台頒示曉諭,並嚴飭卑職重以責成,庶幾仰仗憲威,奉得有據,而民亦踴躍從事矣。當然,陳知縣的努力,收效甚微,廬民還是一如既往地種植水稻。俗話説,水稻水稻,一半水,一半稻,顯而易見,種植水稻,最事半功倍的,就是在湖灘上作圩了。難怪乎廬州府的合肥城建了稻香樓,清初大學士李天馥在《稻香樓雜題》中有句:一聲村笛下牛羊,依舊西風送稻香了。 [1] 

同大圩歷史沿革

若是從空中俯瞰,同大圩和石大圩,自西南向東北,嵌合排列呈魚鱗狀,這與古代丈量田畝所繪的魚鱗圖冊不謀而合。滄海桑田,“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頑土膩鐵難如”。唐宋以前巢湖灘上鑿的圩,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圩”,而是面積小、埂頭低矮的灘田,灘田演為灘圩,灘圩再成圩口。一般以為,同大鎮內的圩田,最早興築於曹魏江淮屯田。嘉慶《合肥縣志·大事記》中説: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廬江梅乾、雷緒、陳蘭等各聚眾數萬在江淮間,曹操表沛國劉馥為揚州剌史。時揚州獨有九江,馥單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招懷乾、緒等,皆貢獻。相繼數年,恩化大行,流民歸者以萬數。於是廣屯田、興陂堤,以溉稻田,官民有蓄,乃聚諸生立學校,又高為城壘,積水石以修戰守之備。據光緒《廬江縣誌·武備卷》中載:建安十九年(214),曹操遣廬江太守朱光屯皖,大開稻田,呂蒙對孫權説,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眾必增,宜早除之。孫權乃親攻皖城。兵馬未至,糧草先行,為了破壞曹操在同大一帶屯田,爭奪對環巢湖圩田的控制權,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曹操數經三河、同大一帶,四越巢湖,南下攻吳,雙方經過四十年鏖戰,對同大一帶的巢湖灘地非常熟悉。東漢末年,羣雄蜂起,戰亂頻仍,曹操在號稱曬網灘的巢湖灘上屯田,一是為籌集軍糧的“軍墾”,以便與孫權在巢湖相持;二是為了安置流民的“民墾”,強盜無種急中生,否則,這些“各聚眾數萬在江淮間”的起義軍,可能就會重新被逼上梁山捲土重來。後來,曹操在北國還寫過“冬節食南稻”的詩句。當然,安置農民起義軍,在同大鎮上圩湖灘上屯田,曹操也是抄襲別人的。東漢末期,黨錮之禍愈演愈烈,水旱蝗災頻仍,土地兼併嚴重,許多人流離失所,農民起義蜂起雲湧,光和三年(180),廬江人黃穰率眾起義,在廬江縣留下黃屯、黃山寨、黃演衝等遺蹟,起義軍堅持數年,雖被鎮壓下去,但廬江太守陸康,為了安置起義軍餘部,不得不“給出路”,令他們在巢湖灘上屯墾,解決這些失地農民的生活。中平元年(184)黃巾軍起義,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廬江郡安豐縣黃巾軍戴豐等響應,廬江太守羊續大破黃巾軍,為了安置黃巾軍投降者,“其餘黨輩原為平民,賦與佃器,使就農業”,同大鎮沿湖那些無主灘地,是政府對起義軍俘虜發配地的首選。 [1] 
其實,在此之前,同大鎮內的西南境,漁民們就嘗試着在那些較早裸露出來的湖灘上墾植小片圩地,以種植稼禾菜蔬。《左傳》中記載,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時,三河、二龍街所在的沙蕩圩、楊坡圩,叫做“鵲岸”、“鵲渚”、“鵲尾渚”,《爾雅·釋水》稱:“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那時候的洲渚上,是鳥雀翔集的地方,再經過數百年的河溝衝擊泥沙沉澱,這些星羅棋佈的小渚,變成了“水中可居者”的“洲”了,巢湖的漁民便陸續來到洲上定居,他們本是從丘陵、山岡上移居而來,自然帶來了墾植技術,在洲上過着亦漁亦農的生活,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他們中,肯定試探着在洲上作圩,以防種下去的谷種被洪水吞沒。我們所看到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文翁造田。宋初《太平御覽》載:“文翁(前156~前101)者,名黨,字仲翁,廬江人。為兒童時乃有神異及長,當初歷下歧以作田”。文翁是西漢蜀郡守,興教育、舉賢能、修水利,政績卓著。據《都江堰水利述要》記載:文翁在任職期間,帶領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頃”,是第一個擴大都江堰灌區的官員。由於注重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使蜀郡出現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小説》載:文翁當起田,斫柴為陂。夜有百十野豬,鼻載土著柴中,比曉塘成。稻常收。嘗欲斷一大樹,欲斷處,去地一丈八尺,翁先咒曰:‘吾得二千石,斧當著此處。’因擲之,正砍所欲,後果為蜀郡守。譯成白話文便是:“漢朝有個叫文翁的人,要開一個水田,就想用刀把柴草都砍掉建個小池。夜晚有一百多頭野豬就用鼻子運土往柴草裏倒,等天亮池塘建成了。水稻年年豐收。一次他曾經想砍倒一棵大樹,想要砍的地方,離地面有一丈八尺高,砍樹前,文翁就祈禱説:‘我要能做個二千石谷的官,斧子就應當砍在這個地方。’説完就把斧子扔了出去,正巧斧子就砍在了所要砍的地方。他後來果然作了蜀郡守”。史料説,文翁是廬江舒人也。由於區劃變動,所謂的廬江舒人也,就是廬江縣,文翁家居如今三河交叉之地,當屬杭埠、三河、同大交界。那時候的巢湖灘,芳草萋萋,亂花雜樹,野獸出沒,文翁家窮,只有到巢湖灘上插草為標,開一個水田,種植稻子了。巢湖灘上地肥,焉能不年年豐收?許是在巢湖灘上的築圩作田的嘗試,成就了他後來在蜀地當郡守,整修都江堰的豐功偉績吧。 [1] 
唐宋時,尤其是宋代,由於北方女真貴族和党項貴族頻頻南犯,中原地區頗不安寧,百姓紛紛南遷,在大江兩岸定居,使得耕地日顯不足,特別是宋室南渡後,偏安江南,貴族、官僚大量搶佔土地,使耕地更加緊張,因此宋廷多次詔令有關大臣經理圍湖造田,圩田興建得到大發展,同大鎮境內形成了第一波鑿圩高潮,那時所鑿的圩口,以上圩為主。嘉慶《合肥縣志》記載,合肥“東南濱巢湖,圩田倚以為利”,土地肥沃,水利方便,以致湖灘不斷被圍墾成農田。《宋史·葉衡傳》載:時“合肥瀕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耕,歲可得谷數萬石”。正是由於圍湖造田,在廬州、無為等建大糧倉,屯糧轉運,北宋初,運往京師的江淮米達450萬石,到北宋中期達700萬石,所以時人曾説:“當今天下根本,在於江淮。”“天下無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無天下,自可以為國。”明清二代,形成了第二波鑿圩高潮。元朝末期,民族矛盾、階級矛盾日益尖鋭,各地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元王朝搖搖欲墜,朱元璋採納了大臣朱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詔令在自己的地盤上廣泛墾荒,因朱元璋當年在巢湖訓練水師,正是藉助水師之力,一舉突破天塹長江,對巢湖沿岸的灘地印象深刻,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巢湖湖灘屯田,補充軍糧。到了清初,順治十年,由於明末之亂,廬江縣的“無主荒田地一百二十二頃(一頃等於一百畝)二十四畝,撥入興屯內”;清政府實行勸農政策,號召廣開田地,並規定“每歲農忙自四月初一起至七月終止,不理詞訟,每歲芒種節後,知縣親往四鄉勸農”,故從清初至雍正的不足百年中,同大鎮下圩基本復圩或鑿成圩口。瀏覽康熙十二年《巢縣誌·焦湖圖》,該圖在西南凹陷處,標明“由此入三河”字樣,那凹陷的部分,正是後來被同大圩一些子圩補缺的部分。《巢湖志》載,清代二百多年,沿湖圍墾面積達六十二點八萬畝。清咸豐以降,杭埠河、三河以下二十多里已淤塞而全被圍墾,原三百六十汊,基本成圩。建國後50~70年代,僅同大鎮範圍內的杭埠河下游的三角洲湖灘,就被圍成二千畝圩田。 [1] 
圩是土地的一種形態,圩口的形成、擁有與歷史上實行的國家土地政策息息相關,如曹魏推行的屯田制、西晉的佔田制和北魏到唐代中期的計口授田的均田制,對同大鎮境內的小圩口的興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合肥縣志》、《廬江縣誌》等古志常有隆慶四年(1570),令民開墾水灘荒地建圩、“親勘埂堤,捐廉保險圩,民享其利”、“里人某某等稟奉縣批,由業户自築,嗣是頻獲有秋,圩田遂成腴產”等記載。從圩的來源來看,分軍隊開墾的屯圩(田)、政府組織開墾發包給居民耕種的營圩(田)〈一種是政府全資,另一種是政府和個人投資入股〉、老百姓自發開墾的民圩(田)〈一種是個人或聯户開墾的私圩,如吳南陔小圩、王善圩、吳長湖小圩;另一種是眾姓共同開墾的圩口,如永興圩、夜圩等〉。屯田和營田都屬於國有土地系統,但卻是兩種有區別的土地經營制度。同大鎮境域的屯田始於漢,延綿於唐宋明清,經營者多為軍士。“漸營屯田,積糧撫士”、“以邊境御戎,以兵多積穀為上策。乃召募軍士,開置屯田”,如薛家圩等。兩宋都在巢湖流域發展屯田,尤其是南宋,巢湖流域既是戰爭前沿陣地,又是重點屯田區;元代在淮西設屯田打捕總管府,巢湖流域屯田規模前所未有;明代把屯田定為基本國策;清初將屯田視為“養兵裕國之本”,直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清廷下諭,各省屯田地畝,令各屯户報官税契,聽其管業,將屯餉改為丁糧,統歸州縣經收,屯田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嘉慶《合肥縣志·田賦志》雲,至嘉慶七年,合肥縣屯户二千九十五户,口九千八百一十,屯田一千九百七十七頃七十一畝。光緒年間,安徽屯田數量仍佔耕地的十分之一以上。也有百姓屯田的現象,“孝恭治荊,為置屯田,立銅冶,百姓利之”,如沙塘圩、西灣圩等。營田主要存在於唐宋時期,目的是為了安置流民、發展生產、以豐國庫。“天下營田皆僱民或借庸以耕”、“諸道除邊軍營田外,其軍糧既取正税米,分給其所管田,自為軍中資用,不合取百姓營田。”明朝穆宗下詔軍糧不應從百姓營田中取得,這説明元和年間依然有百姓經營營田的現象。如廟城圩、創興圩等。由於合肥縣是安徽最大的縣,人口眾多,實力雄厚,對土地擴張興趣不減,故在同大鎮境內的湖灘上墾圩面積、數量較廬江縣大且多。從圩的屬性來看,分民圩和官圩,除了軍隊的屯圩和政府的營圩之外,其他所有的圩口,都是民圩。隆慶《巢縣誌·田賦志》按:“田地舊額,有官田,有民田。蓋沒入者謂之官田,世業者謂之民田。”明代劉昂在《丈量永議》中説巢湖“河灣港汊,每多平灘,有力之家,興工築埂,遂為腴產”。從作圩年代、地勢和排澇水系來分,分上圩和下圩,因巢湖湖灘西南高,東北低,如同大圩羣眾習慣地稱楊婆圩、沙塘圩、馬河圩、姚家圩、西灣圩、東灣圩、東興圩等七圩為上七圩,而將東沙、西沙、大沙、小套、盛安、西正、姚灣等圩稱作下七圩。從成圩年代來看,分古圩和新圩。從完糧納税類型來看(清末同大鎮屬廬江縣部分),清同治四年核納田畝時,將圩田分為“圩田大糧”,項下有現石大圩內的“犁頭圩”;“圩田水糧”,項下有石大圩內的柳旺圩、畢家圩(現永和圩內的“柏家套”)、新豐圩、齊頭圩、新興圩、十姓圩、盡頭圩(現五連圩內一部分)、永興圩、大小畚箕栳(現五連圩內部分)、大小萬壽圩(即排圩)、南長豐圩、轉彎圩、朱陳圩,同大圩內的四林溝、小沙圩、鄧家圩、小套圩、沙嘴圩、盛安圩、永安圩、同湖套、雞心洲、又熟圩、大沙圩、又沙圩;“灘田”,項下有同大圩外的靈台圩;“溝田”,項下有石大圩內的薛家圩。 [1] 
清嘉慶八年(1803),廬江縣誌記載,縣有圩86口,而在此之前的順治、康熙、雍正縣誌均有圩口92口。這説明,其中的一些小圩口,進行了做大做強的聯圩。光緒《廬江縣誌》記載,全縣大糧圩田102074畝,水糧圩田75828畝,其中灘田、溝田和廢圩計18386畝。到了1985年,全縣有圩口192口,圩田面積349847畝。而同大圩、石大圩,就有10萬畝,約佔三分之一。 [1] 
民謠有“圩田好做,五月難過”之説,誠如古志所云,圩田“但地勢平而水難泄,每逢雨潦,往往多淹沒之患。”1931年大水,同大圩及現石大圩中的大部分子圩潰破,1933年,汪培實任廬江縣長,成立塘壩委員會,“是年,縣徵集民工修築沿河、湖的圩堤,均較1931年最高水位加高一尺左右。”1969年2月初,值農曆臘月底,雷電交加,大雪,羣言非吉兆,預料當年有災。7月13日起兩日內,特大暴雨,山洪暴發,龍河口水庫以2100立方米/秒流量泄洪,同大圩倖存,石大圩於15日潰破。1984年,同大圩四鄉發動民工1·5萬人挑土36萬方,修築巢湖大堤。 [1] 
“圩田元是一平湖,憑伏兒郎築作圩”。圩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建築物。同大圩民,“風俗淳厚,士勤職業,民力耕桑,崇儉約,重名教,衣冠文物,於斯為盛。”同大圩和石大圩的興築,以及組成二大圩眾多子圩口,在鑿圩或聯圩時,一般都立了圩碑,可惜如今多已不存。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同大堤防曾於上東附近發現一塊被挪作水跳石的同大圩圩碑,雖字跡模糊,圩令、圩規等字樣清晰可辨,洋洋大觀,此碑被移存在設於新河街的同大圩堤防,後因撤銷堤防,不知所終。興築圩口,絕非一蹴而就。新中國成立後,同大圩成立堤防,在繼承歷史上形成的一整套興築、管護圩口的經驗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防洪標準,適時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圩令、圩規,如圩埂不允許栽樹,挖坑式廁所、湖澱窖子,分期分批將居住在外圩埂頭上的居民遷入圩內居民點,圩埂腳下六十米後又擴大到一百米範圍為禁止取土區,並要求在此範圍內的塘口,一律退塘還基,以便強基固本,僅此一項工程,即廢田畝七百餘畝。1956年起,在同大圩的東灣圩的上下東全線投工十萬人,實行土方超工給資的按畝合理負擔政策,遠距離埂腳六十米外取土興堤,一舉扭轉昔日在埂腳下取土不利於堤身鞏固的惜工惜本的舊習慣。1969年大水後,全面以塊石護坡,以及採用混凝土護坡,賴以抵禦巢湖風浪和山洪沖刷,杭埠河右岸20餘華里大部地段亦以塊石護岸。上世紀八十年代,原白山區又仿照江堤,組織數萬民工,歷經數年,挑築同大圩、石大圩外埂環圩公路(平台),使得二圩防洪標準大大提高,名副其實成了“銅打”、“石壘”。同大圩到建國初年,外圩陡門三十三道,關停並轉成二十二道啓閉機石閘。 [1] 
事實上,考察梳理同大圩與石大圩內所有的子圩口成圩年代,是非常困難的。嘉慶《廬江縣誌》在“凡例”中就説:“水利一門專指湖河塘堰足資灌溉者而言,至圩田既經按畝起科,自應列入田賦,舊志以圩口入水利,非是,茲取以歸田賦庶為允當”。好在“舊志”裏載有部分子圩確鑿成圩時間,而大部分圩,都在此之前建成。至於原合肥縣境內的圩口,我們只有根據《合肥縣志》、《廬江縣誌》、《廬江縣地名錄》和其他零星資料以及口述歷史,勾勒出大概成圩年代了。 [1] 
需要説明的是,這些星羅棋佈的子圩口,由於報税完糧的關係,地方政府往往隱瞞不報,所以,其中的一些圩口,成圩時間大多比志書上記載的要早。如順治十三年《廬江縣誌》便雲:“嘉靖三十一年大旱,巢湖水涸,居民錢龍等將湖灘種稻有收,呈報知縣何汝章踏驗,立名新豐、新興二圩起科,秋糧米九十四石,申報撫核,以為開墾之功,一年後湖水仍舊,灘圩淹沒,賠納糧草,實貽民害”。後來的地方官,片面接受前車之鑑,即使圩成熟了,也不及時申報,故雍正《廬江縣誌》雲:“本朝以來,諸湖之濱陸續升墾,計七百七十九頃有奇,俱在水中,荒多熟少,概不補入”,使得圩口“養在深閨人未識”,這給我們揭開每口子圩形成之初的面紗,設置了障礙。 [1] 
原同大圩水利技術員七十八歲的夏成鋒先生,曾以杭埠河兩岸圩名作了一首《十圩詩》,渾然天成,甚是有趣:“昨宵風雨度重陽,秋老林山晚節香。臨沼有龍興勝地,東山無鳳至陵崗。石頭城上飛霞冷,太平橋邊玉露涼。倘教靈台運四合,同大魚米譽八方。”詩中嵌了“臨沼”、“龍興”、“東山”(肥西)、“鳳至”(鳳洲)、“陵崗”(肥西)、“石頭”、“太平”(肥西)、“靈台”、“四合”(肥西)、“同大”等十口圩的圩名。 [1] 

同大圩當地古蹟——同大圩圩碑

同大圩圩碑鑲嵌於同大圩圩神廟牆壁上,圩神廟坐落同大圩的子圩東灣圩。東灣圩成圩於明朝洪武年間,當時圍湖墾圩,是需要皇上批准的,東灣圩就有一面朝廷準允開湖灘建圩用綢緞下的詔書,這與史書記載不謀而合。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剛剛登上帝位,就下令大規模地開墾巢湖灘地,令民開墾水灘荒地建圩”“丈量升科,士民賴之,因圩在西灣之東,又若流水曲線之型,故名東灣,以志思雲。據專家介紹,這三塊護堤治水碑,在全國極其罕見。雖字跡模糊,風侵雨蝕,大意仍舊可辨。 [2] 
前一碑是東灣圩的圩禁碑,後二碑是東灣圩建斗門碑
為了保圩,東灣圩歷史上曾幾度立了“立禁碑”,這些碑,就是圩令,“圩令大過軍令”,成為搶險、救圩、興修時人人遵守的法規。從現存的道光年間的《立禁碑》中推測,道光拾捌年(1838年),同大圩尚未聯成,東灣圩是一個獨立的圩口。碑文大意是,在圩埂上種莊稼、砍草,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在圩埂腳下的塘溝內挖秧泥動搖圩埂基礎等行為,一經被地主和佃農巡查到了,必得予以懲罰。同大圩聯圩始於清道光年間,是在三十六圩之外加了個“外套”,那外套如今總長已達89.6公里。有一句俗語:“同大圩不走走外套”,可見那護圩的“外套”之長。還有一句俗語,言的是挑圩的艱辛:“同大圩土方擔把擔”。 [3] 
後兩塊建斗門的《立重修碑》,敍述的情況與現狀吻合。治水建斗門“斂費派夫”採取的是“一圩一議”、和按田畝分攤的原則:“是以我等集議按田斂費派夫。” [3] 
東灣圩的西南吊,即有六月,可耕地二千餘畝。圩原來是巢湖湖灘,地勢不平,那就得用埂分“吊”,“吊”裏面再因地勢,分出若干個“月”來治水。不分“吊”分“月”攔截,放任自流,下雨時,水就流向低窪處,使低窪田成為澤國;天旱,高“吊”高“月”無法蓄水,作物只能望梅止渴。從碑記中可以看出,重修斗門,是由於先輩建的斗門,年久失修,“我等從而更新之”。“前輩在北河創建斗門工程浩大”,那絕非僅僅修一道斗門而已,主要原因是與此配套的與斗門相銜的吊內溝渠,“水路由此到南,計長數百丈”。打溝,就得費田。八十多歲的老支書胡益明説,所謂的前輩在北河創建斗門,據老輩人説,是在明朝永樂年間,大約六百年前。居民合議建北河斗門,用的條石是從巢湖姥山開鑿而來,那石,取自元末俞通海在姥山南麓開掘的船塘,俞氏後人有一支後來就卜居於同大圩。西南吊胡姓佔了絕大多數,還有幾户雜姓,問題是溝渠主要段落必得通過雜姓田地。於是,胡家與孫張等姓協商買地。經過數輪商談,終於談妥,並立了協議。孫張二家不識字,胡家玩了個心眼,買通了中人,支付孫張二家一籮(鑼)銀子,孫張兩户喜不自禁。排澇渠道修通,到了支付銀兩那天,胡姓將一鑼銀子送給孫張二户,孫張哪裏買賬,將胡家告到縣衙。白紙黑字上寫的是一鑼銀子,這個官司當然孫張敗訴。 [3] 
胡益明讀過私塾,他父親就是管水的小甲,解放前夕,父親歲數大了,“世襲”當了幾年小甲,一直當到一九五五年入社,政府在同大圩設了堤防,水利上的事由社、隊管理了,他的小甲職務才自動取消。他説,他管的那月子原來也是有小甲田的,他的祖父當小甲,報酬便是小甲田的種植權,那小甲田是圩埂邊緣的“腳底田”,後來,被加固堤埂,挑成了土塘。到胡益明當小甲,“腳底田”沒了,報酬是抵作一擔田的“工”。小甲的職責是管一個“月”的圩事,包括組織指揮排澇、挑圩、搶險,他們的標誌是手提“粉板”。粉板則是派夫籌款的記工簿、分攤表。東灣圩有一句歇後語:“粉板上寫字——包寫包擦”,小甲依各户田畝多少,用毛筆在粉板上寫上姓名、出夫數、圩費數等,完事後,拿抹布一擦,字就擦掉了。 [4] 
明清時期,東灣圩的居民,實際上亦農亦漁,甚至連做田也要依賴船撐,收割時,全是水鋪子,便有一句俚語:“深水田裏割稻——找頭一刀”。東灣圩有一則熟語更是在同大圩一帶叫響:“小張圩婆娘坐在家裏拉彈子”。不知此語出處的人,以為是小張圩的婆娘崇尚拉呱。實際情形是:東灣圩內的小張圩是圩口最低窪的“鍋底澇”,小張圩好比是東灣圩的行蓄洪區。正常年景,小張圩只能種植一季中稻,收割完莊稼的小張圩,不久便成“洪湖水浪打浪”。男人打魚捕飛禽,女人邊織麻網,邊瞅着圩內設置的“迷魂陣”,看有沒有成羣的野鴨進入迷魂陣內。迷魂陣是用竹竿把兩面網挑成蚌殼狀,有一根長約數百米的綱線,那綱線俗稱“彈子”,野鴨飛進迷魂陣,坐在家裏的婦女,眼疾手快,將“彈子”用力一拽,兩片網便“綱舉目張”地合攏到一起。 [4] 
圩再堅固,破圩也是常事。同大圩至今流傳一個智取賑災銀糧的故事:咸豐年間同大圩潰破,水漫金山,知縣在向朝廷具報的要求賑災的奏摺中稱:“同大圩,內含三十六圩加一洲……”當時正與太平軍爭奪天下的咸豐帝,哪裏在乎一個圩口潰破,大臣啓稟道,陛下,同大圩可是安徽最大圩口,三十六圩破了,自是無足輕重,只不過一洲破了,不可小覷。咸豐帝正欲御筆一批放銀糧,另一大臣説,聽説世界只有五洲,圩內哪來一洲之説,莫非是地方弄虛作假騙取國庫銀糧?咸豐帝聞之有理,便點了那位大臣作為欽差,前去同大圩察看。那個叫紫荊洲的“洲”,原來是巢湖灘上一塊方圓二十畝,高出周圍二米的沙渚,沙渚上雜草叢生紫荊遍地,當地居民正話反説,將其喚作“洲”。朝廷動了真格,地方慌了,要是被欽差大人發現那一洲只是彈丸之地,豈不有欺君之罪?他們千方百計阻止欽差大臣前往同大圩。地方請來一位老秀才,寫了一封勸止書,書中説,同大圩本來就是水鄉,地裏出長蟲,草棵裏生蚊蠅,當下水深火熱,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蚊子,如魚得水,不但多得一拳能打一個窟窿,而且既肥又大,多大呢?居民有一則順口溜可作佐證:“紫荊洲紫荊洲,自古多草棵,今年破了圩,變成蚊子窩,蚊子賽公鵝,嘎嘎來叫喚,砍它兩扁擔,還能飛過河。”欽差養尊處優,哪裏見過這麼多這麼大的蚊子,只得作罷,趕回京城,謊稱實地察看,地方稟報,全是實情。朝廷於是放了很多銀糧。 [4] 
東灣圩在同大圩沒有聯圩之前,即是廬江糧倉之一。《廬江縣誌》載:“明正統六年,從大學士楊士奇議,令天下義民出谷上倉,以便凶年賑濟。本縣開設在城一所,東西南北鄉各一所,俱繚以周垣,嚴以扃鑰,守以鬥級,督以老人。”其中所述的北鄉官倉就建在東灣圩,由此可見,東灣圩所在的廬江北鄉臨巢湖圩區,作為廬江糧倉由來已久。建官倉的目的在於:“建倉積穀,以備水旱賑貸,並給種子,豐收還官。若遇重災,則命撫臣或遣廷臣帑通賑之。”這當然是官方的一家之言,與老百姓的感受大相徑庭。當時,東灣圩經常潰破,而官倉卻盆滿缽滿,東灣村落弟舉人私塾先生胡禾馨暗中指使災民盜竊“繚以周垣,嚴以扃鑰,守以鬥級,督以老人”的糧庫,聊補無米之炊。捕快皂役將胡禾馨緝拿歸案,大堂中,胡禾馨正言厲色慷慨陳詞:“家住胡家灣,大門頂對白石山,書房設在迎水庵,扒糧與我胡禾馨不相干。”官府見他不具備作案時間、地點,證據不足,只好把他放了。 [4] 
後來同大圩聯成,年年興修,比較堅固,財主們爭相在同大圩買田建倉,最有名的要算李鴻章家族在同大圩建的兩座“李府倉房”。李鴻章家族在同大圩買了近三萬畝田產,是同大圩最大的業主。李家發達,購置田地,首選同大圩,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李認為同大圩的圩田不僅肥沃且有“相”。清朝在落弟舉人中“大挑”,那大挑其實就是“相面”,概括起來是八個字:“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將臉型、身材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為“同”“田”,東灣圩所在的同大圩的田,四拐四方,如“同”似“田”,便於耕作。 [4] 

同大圩立禁碑

歷歲勤勞預築圩堤,堅固備防水患。□□□□①不肖之徒興鋤公埂腳地,剝埂皮草,侵踐不堪,亦經雨淋崩塌,故立禁止。毋許興鋤,並公埂外無腳,□□□□,各分頂頭私取秧泥,傷損圩堤,況存餘□備少,凡有公埂內塘外河花利梳歸,小甲②埂應之,均□□□□,業③佃④巡查,概屬在禁犯者,輕則受罪,重則協同追究,□□□□,立禁止為碑,曉諭。 [5] 
本吊圩長:魏方本、洪朝珍、胡東曙、胡業圃、胡澤普、胡德文、胡盈泉、汪支龍
道光拾捌年二月
註釋:①:字跡難辨,以□代之。
②:小甲,系過去圩內某份田管水的人,圩內管水是民間機構,與行政上的甲長無關。
③:業主,系田的所有者,後來稱地主。
④:,租種業主田的佃户。
載有圩規道光年間所立的東灣圩“立禁碑” 載有圩規道光年間所立的東灣圩“立禁碑”

同大圩光緒年間重修東灣圩北大陡門碑

立重修碑
東灣圩西南窵①業佃重修北大斗門碑記
西賴埂以御水,猶唇齒之相依也,田借溝以引水,猶咽喉之莫塞也。我東灣圩西南窵六月,計種四百餘擔,公私埂堤一切溝路照例興修,前輩在北河②創建斗門工程浩大,立有碑文,水路由此到南,計長數百丈,上半截溝西至方家灣月③直田埂,溝東至張家月直田埂,下半截溝西小甲田④半坌中留大路,路西泥溝一道,以蘇家月腳橫田埂為界,至於小斗門邊溝,路東至左家月溝中,亦留大路,古名黃淋溝埂,路南溝與田齊,路北溝以孫張兩月腳橫田埂為界,孫月界溝寬闊數丈,中有小甲田一段,所以溝留兩面者,以取泥築埂,蘇孫張等月只許取水不得取泥。今因代□,年湮斗門,不無敞漏,我等從而更新之,並昔所遺碑,久經風雨,字跡糊塗,仍述前言,付之手書,以雲鑑於不朽之。 [5] 
西南窵圩長:胡協齋、胡訓敖、胡加尼、胡家柱、胡佑迎、胡加珠、胡和江
小甲:胡延盛、汪家書
光緒十七年季秋月上旬立
註釋:①:窵,深遠之意。
②:即杭埠河。
③:“月”碑為“土”字邊加一個“越”字,是圩區人對圩內某一小區水系田疇的俗稱,下同。
光緒年間重修東灣圩北大陡門碑 光緒年間重修東灣圩北大陡門碑
④:所謂“小甲田”,即圩內公田,供管水的小甲耕種,無糧無租,以為小甲報酬。

同大圩民國十四年重修東灣圩南陡門碑

立重修碑
東灣圩西南吊業佃重修南陡門碑記
圩賴埂以迎水,猶唇齒之相依也,田借溝以疏水,猶咽喉之莫塞也。我東灣圩西南吊北月自種四百餘擔,公私埂堤一切溝路照例興修,前輩在北河創建斗門,工程浩大,水路由北到南,已立有碑記。南埂向有陡門兩道,下一道被宣統三年洪水漲破衝滅,上一道年久失修,敞漏不堪,一遇天雨連綿,圩內水無所出,是以我等集議,按田斂費派夫,從而復修水路,亦由南到北。故我吊內田疇,古例南北陡門使水流灌,人人皆知,今仿遵先人行之,後世不得爭論矣,民以重鑑於不朽雲。 [5] 
圩長:胡修奇等
民國十四年重修東灣圩南陡門碑 民國十四年重修東灣圩南陡門碑
民國十四年五月西南吊圩長業佃人等
參考資料
  • 1.    同大圩  .廬江縣人民政府.2012-11-08[引用日期2014-08-03]
  • 2.    同大圩  .安徽文化.2010-11-14[引用日期2014-08-06]
  • 3.    同大圩  .安徽文化.2010-11-14[引用日期2014-08-06]
  • 4.    同大圩  .安徽文化.2010-11-14[引用日期2014-08-06]
  • 5.    參校《廬江縣誌·文物志·同大圩圩碑》1993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