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

鎖定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税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 [22]  ,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名    稱
黃巾起義
發生時間
184年
地    點
今河北省邢台市鉅鹿縣
參戰方
黃巾軍,東漢政府軍
結    果
黃巾軍敗亡
主要指揮官
張角張寶張梁皇甫嵩朱儁盧植
別    名
黃巾之亂

黃巾起義歷史背景

東漢末年政局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對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民不聊生。加之古代社會,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張角趁此機會,以自身的醫術結合奇書《太平要術》上的內容 [1]  ,救助人民,又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2]  ”。張角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擁護 [1]  ,而當下朝廷,人民則早已失去了信任。到了漢靈帝時期,已經”寒不敢衣,飢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21]  。在這種情況下,張角創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數十萬。張角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將青、徐、幽、冀、荊、揚、、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 [1]  ;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大規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漢朝,並建立由黃巾軍統治的新天下。
百科x混知:圖解黃巾起義 百科x混知:圖解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起義經過

黃巾起義起義爆發

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
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説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 [3]  ,象徵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面派馬元義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準備 [4]  ,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裏應外合。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張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 [5]  。由於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發難,史稱黃巾起義,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被稱為“黃巾”或“蛾賊”,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 [6]  他們燒燬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黃巾起義官軍鎮壓

黃巾起義前期形勢圖 黃巾起義前期形勢圖
漢靈帝太平道如此厲害,慌忙於3月戊申日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 [7]  ,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皇甫嵩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而呂強又對漢靈帝上言:“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 [8]  [23] 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
而另一方面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朱儁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9] 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孫堅佐軍司馬,帶同鄉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儁軍連軍。庚子日,張曼成攻殺南陽郡太守褚貢,響應張角
漢軍在首戰並未得利,於4月,朱儁軍就被黃巾軍波才所敗而撤退,皇甫嵩唯有與他一起進駐長社防守,被波才率大軍圍城,漢軍人少,士氣低落。又汝南黃巾軍邵陵打敗太守趙謙廣陽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勳太守劉衞 [10]  黃巾軍並未因漢室的動作而有敗退的跡象。

黃巾起義義軍反擊

太平道主要活動區域 太平道主要活動區域
5月,京師見皇甫嵩被圍,派曹操率軍救援。不過援軍未到時,皇甫嵩已心生一計,在傍晚時分吹起大風,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大破敵人,大呼進攻,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皇甫嵩以鼓助戰,衝入敵陣,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軍,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夾擊,斬殺數萬人,漢軍大勝 [11] 
6月,南陽太守秦頡張曼成戰鬥,斬殺了張曼成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以十多萬人佔據宛城。而皇甫嵩朱儁軍繼續進擊汝南、陳國的黃巾軍,追擊波才陽翟,最後在西華大敗彭脱 [12]  ,餘軍想逃到宛城,但孫堅登城先入,眾人蟻附般推進,大破敵軍,成功討平豫州一帶的黃巾軍。另一方面,盧植數戰間大破張角,斬殺萬多人。
張角唯有撤到廣宗,盧植建築攔擋、挖掘壕溝,製造雲梯,將可攻下城池。正值漢靈帝左豐視察軍情,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但盧植不肯,左豐便向漢靈帝誣告盧植作戰不力。漢靈帝大怒,用囚車徵盧植回京。京師唯有下詔再重新調整:皇甫嵩北上東郡朱儁則攻南陽趙弘;而以董卓代替盧植。而同樣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變,領導人“五斗米師”張修攻打郡縣 [13]  ,但未受到漢室重視。

黃巾起義敗亡冀北

黃巾起義後期形勢圖 黃巾起義後期形勢圖
朱儁荊州刺史徐璆秦頡共一萬八千兵圍攻趙弘,但6月至8月也不能攻克 [14]  ,京師有奏議徵朱儁回師,幸而張温上表説情,漢靈帝才不行。但朱儁仍急攻趙弘趙弘被殺,由韓忠代替。朱儁又因兵少不敵,便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朱儁軍鳴鼓攻打西南,黃巾軍被引開,朱儁則親率五千精兵掩殺東北,偷襲敵人後方,攻入城池,韓忠唯有退保內城。
黃巾軍受挫,士氣低迷,向漢軍乞降。張超徐璆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但朱儁認為如接受的話,會給百姓有利為賊,無利乞降的錯誤觀念,便不接受並急攻敵軍,可是數戰也不能攻克,朱儁登上土山觀望黃巾軍,明白黃巾軍沒有退路,而盡力一戰,所以未能攻克。朱儁便解開圍軍,韓忠果然出戰,被朱儁大破,朱儁向北追擊韓忠數十里,斬殺萬多人,韓忠投降,秦頡一向與韓忠不和,便將他殺死。這舉動反令黃巾軍不安,又推孫夏為帥屯兵宛中城。朱儁再次急攻 [15]  ,於11月癸巳日,孫夏敗走,漢軍追至西鄂精山,又被大破,斬殺孫夏及萬多人,黃巾軍解散,平定宛城一帶。公元185年春天,班師回京。
另一方面,皇甫嵩於8月到達東郡倉亭,大破、生擒卜己,斬殺七千多人。 [16] 董卓進攻張角不成功,無功而還,便在乙巳日要求皇甫嵩繼續北上。 [17]  不過,張角已經病死,在10月於廣宗便和張梁戰鬥,張梁軍犟,於首戰不能攻克。第二天,皇甫嵩閉營與士兵休息,另一方面派人觀察敵軍舉動,黃巾軍戰意稍為鬆懈,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時份突襲敵陣,戰至下午,成功大破敵軍,斬殺張梁及三萬多人,於逃走到河堤時溺死的也有五萬多人,焚燒車輜三萬多輛,虜獲人數甚多。而張角則被破棺戮屍,運首級回京師。11月,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陽,成功斬殺張寶,殲滅十多萬黃巾軍黃巾之亂平息。

黃巾起義起義結果

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
起義雖被東漢朝廷鎮壓,但漢室威信自此遭遇嚴重打擊,然而漢靈帝並未改觀,反而繼續享樂。於各地還不斷髮生小型叛亂,產生許多分散的勢力,包括黑山、白波、黃龍、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劉石、平漢、大洪、白繞、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 [18]  ,勢力大的二三萬人,勢力小的也有六七千人。而由張燕率領的黑山賊,甚至號稱從者百萬。 [19] 
黃巾起義插圖 黃巾起義插圖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黃巾餘部再度發動起義。二月,郭泰等於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東郡等地。四月,汝南郡葛陂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賊又起,攻略郡縣。十一月,漢廷派遣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於葛陂,鮑鴻軍敗。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雖然沒有第一次黃巾起義般盛,但卻令漢室十分頭痛。
為了有效鎮壓起義,於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月,靈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分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殘部。而正因漢靈帝下放權力,助長地方軍擁兵自重,各羣雄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甚至東漢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無物,所以黃巾起義是促使東漢滅亡的導火線,也是三國時代的序幕。雖然如此,亂事仍造就了大赦黨人,令許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

黃巾起義失敗原因

東漢末期黃巾大起義,經過了十幾年的秘密準備,但起義後僅歷經9個月的時間,主力就被鎮壓 [20]  ,究其原因:
黃巾起義故事插畫 黃巾起義故事插畫
其一,黃巾軍面對的敵人強大。起義爆發後,鎮壓黃巾軍不僅有龐大的東漢官軍,而且還有各地豪強的大小武裝,他們面對的是整個地主階級的瘋狂鎮壓,最終寡不敵眾,終於失敗。
其二,由於起義計劃被叛徒出賣,使起義不得不倉促發動,各地起義軍之間的相互配合發生了極大的困難。尤其是洛陽起義流產,使東漢政府解除了後顧之憂,得以全力鎮壓外圍起義軍。
其三,農民起義的歷史侷限性。從主觀方面來説,黃巾軍缺乏有戰略頭腦的軍事領袖人物,其起義計劃的制定極不完備,起義後各地起義軍沒有迅速地集結起來,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動,甚至不進行相互支援配合,終於被官軍各個擊破。同時起義軍首領缺乏軍事指揮才能,張角、張梁、張寶、波才、張曼成、趙弘、韓忠等,個個都是隻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圍堅城,與東漢軍拼消耗,不懂得運用靈活的戰術戰法,取得主動,始終被動挨打,直至失敗。
《三國演義》中的黃巾起義 《三國演義》中的黃巾起義
其四,東漢派來鎮壓黃巾起義的將領,如皇甫嵩、朱儁、曹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戰的悍將,他們的統兵作戰的能力,軍事指揮的才能、戰術計謀的運用,都高於黃巾軍首領,因而往往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終擊敗黃巾軍。

黃巾起義歷史影響

黃巾起義對於東漢末年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儘快平定戰事,中央下放軍權至地方,使得黃巾起義的浪潮無法快速蔓延至全國,減緩了東漢覆亡的危機。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官員藉着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擁有兵力割據地方,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了序幕,更為三國分立種下遠因。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名存實亡,並最終走向了滅亡。
黃巾起義,是我國曆史上第三次全國規模的農民革命戰爭。比起秦末、西漢末兩次起義,這是一次有周密計劃、有長期準備、有明確目標的農民起義。同時,這次起義不再利用某些統治者的旗號,而是公開提出“黃天當立”的口號,表明了農民起義有了新的發展。這表明,起義更縝密,因為領導人大部分為農民,極大的動搖了頑固派的利益,以楊維旭為代表的富人便支持政府,抗壓黃巾軍
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
黃巾農民起義戰爭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第一,它提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即消滅東漢政權,建立自己的統治,這對號召和團結人民參加起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利用宗教形式進行起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麻痹了官府,積蓄了力量,為舉行起義作好了比較充分的準備。第三,起義計劃制訂得比較周密、具體。所謂“內外俱起”、“八州併發”就反映了這一特點。儘管後來由於叛徒的告密,使這一起義計劃的實施遇到很大的困難,但經張角果斷處置,它基本上還是得到了落實,從而給東漢王朝予沉重的打擊。第四,鬥志堅決,寧死不屈,敢於攻堅,勇於犧牲,以此向天下昭示了起義將士的鬥爭精神和高尚氣節。
黃巾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同樣是非常深刻的:一、它沒有遠大的戰略眼光,因此提不出更具體的策略方針;二、它沒有建立起後方基地和有組織的戰鬥部隊,因此部隊保障受到限制,戰鬥行動受到掣肘;三、它缺乏統一的指揮和互相的配合,各自為戰,因此造成戰區上的孤立、分割態勢,以致為敵佔優勢的主力軍所各個擊破;四、它不懂得在敵強我弱形勢下采取運動戰、游擊戰等機動作戰形式的重要性,因此熱衷於城池的攻守,將起義軍主力膠着於一地,同敵人打硬仗、拼消耗,直至耗盡自己戰鬥力而被擊敗。所有這些,都是起義軍在戰略上和作戰指導方面的嚴重失策,也是直接導致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戰爭不幸失敗的主要原因。
黃巾起義和在它影響下的各地人民起義,持續了二十多年。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壓,但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儁列傳》: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
  • 2.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儁列傳》: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3.    《後漢書》:皆着黃巾為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蛾賊”。
  • 4.    《後漢書》: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
  • 5.    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7-08:列傳卷六十一,皇甫嵩傳
  • 6.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雋列傳》:皆着黃巾為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蛾賊”。殺人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
  • 7.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
  • 8.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北地太守皇甫嵩以為宜解黨禁,益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軍士。嵩,規之兄子也。上問計於中常侍呂強,對曰:“黨錮久積,人情怨憤,若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今請先誅左右貪濁者,大赦黨人,料簡刺史、二千石能否,則盜無不平矣。”
  • 9.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儁列傳》:帝從之。於是發天下精兵,博選將帥,以嵩為左中郎將,持節,與右中郎將朱儁,共發五校、三河騎士及募精勇,合四萬餘人,嵩、儁各統一軍,共討潁川黃巾。
  • 10.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俊與賊波才戰,敗;嵩進保長社。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吏郭勳及太守劉衞。
  • 11.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五月,嵩、操與朱儁合軍,更與賊戰,大破之,斬首數萬級。封嵩都鄉侯。
  • 12.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皇甫嵩、朱儁乘勝進討汝南、陳國黃巾,追波才於陽翟,擊彭脱於西華,並破之,餘賊降散,三郡悉平。
  • 13.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巴郡張修以妖術為人療病,其法略與張角同,令病家出五斗米,號“五斗米師”。秋,七月,修聚眾反,寇郡縣;時人謂之“米賊”。
  • 14.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儁與荊州刺史徐珪及秦頡合兵萬八千人圍弘,自六月至八月不拔。
  • 15.    《資治通鑑·卷058·漢紀五十》:既而解圍,忠果出戰,儁因擊,大破之,乘勝逐北數十里,斬首萬餘級。忠等遂降。而秦頡積忿忠,遂殺之。餘眾懼不自安,復以孫夏為帥,還屯宛中。儁急攻之。
  • 16.    《後漢書卷七十一》:又進擊東郡黃巾卜己於倉亭,生禽卜己,斬首七千餘級。
  • 17.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雋列傳》:北中郎將盧植及東中郎將董卓討張角,並無功而還,乃詔嵩進兵討之。
  • 18.    《後漢書·朱儁傳》: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BE3A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其大聲者稱雷公。
  • 19.    《後漢書·朱儁傳》: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於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 20.    林劍鳴著. 秦漢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04. 第950頁.
  • 21.    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後漢書(唐)李賢等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01]
  • 22.    黃巾起義  .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8-10]
  • 23.    傳記視閾下的漢末魏晉南北朝鄉賢與鄉村治理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12-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