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斯帝國

鎖定
吉斯帝國,全稱吉斯卡利帝國Ghiscari Empire)。在奇幻小説《冰與火之歌》中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度和文明之一,統治了厄斯索斯(亦稱厄索斯)的大部分地區。其建立與鼎盛時期都先於之後的瓦雷利亞自由堡壘約千年。帝國採用吉斯的象徵為標誌,鷹身女妖 [1-2] 
中文名
吉斯卡利帝國
外文名
Ghiscari Empire
來    源
奇幻小説《冰與火之歌》
地理位置
厄斯索斯大陸

吉斯帝國發展歷史

在瓦雷利亞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時,吉斯帝國曾統治厄斯索斯的許多重要地區。它源於吉斯古城,並由此發展成名為吉斯卡利帝國的軍事經濟文化集合體。在其鼎盛時期,吉斯訓練紀律嚴明的軍團,他們步伐一致,且號稱不敗。吉斯的建築主要包括磚塔和背靠奴隸港的金字塔。其象徵是鷹身女妖,女人的身體,雙的部位是蝙蝠的雙翼尾,中握有閃電 [1] 
吉斯卡利帝國覆滅於五千多年前。在瓦雷利亞發現了龍並迅速崛起之後,吉斯人也試圖為自己得到龍的力量,並因此與瓦雷利亞開戰。雙方共有五次大型戰爭,依靠龍的助力,瓦雷利亞大獲全勝。 [3]  最後一戰中,瓦雷利亞擊潰了吉斯軍團,龍焰將吉斯及其金字塔焚燒化為塵埃。吉斯覆滅後,瓦雷利亞人將它的每一寸土地撒滿鹽鹼硫磺枯骨,以免有幸存者返回。
由於吉斯及其帝國的毀滅,大部分正統吉斯血脈都已不復存在,尚存的人民在遺址上重建了該地區。偏僻奴隸灣中的殖民地崛起:阿斯塔波,淵凱及彌林。作為奴隸貿易中心,這些城邦變得極為富有,而新吉斯也被重建。 [1] 

吉斯帝國人民

吉斯人實際上是多人種混血而成的。隨着吉斯帝國的覆亡,大部分正統吉斯血脈都已不復存在,現今的吉斯人是與征服者的混血後代,不過他們還驕傲的自稱“鷹身女妖之子”。他們多有着粗壯的身材,琥珀色的皮膚,闊鼻,黑色的眼睛,紅黑相間的直立頭髮,分佈於奴隸灣周圍的大部分地區,悲痛海灣東部及夏日之海沿岸。然而如今剝落的城牆,金字塔及鷹身女妖雕像都已榮光不再。
奴隸城邦的人們將他們的頭髮上油,盤成奇怪的形狀,他們的黃色絲質披風上縫着銅片。外衣是帶刺繡的亞麻布,部以下則穿打褶布裙涼鞋。最富有的階層,主要是商人,通常他們身着託卡長袍,住在金字塔之中。吉斯人鍾情於味道濃郁的食物,如、燉章魚鴨蛋 [1] 

吉斯帝國語言

純正的吉斯卡利語已成為死語,被大部份人遺忘。如今,吉斯人使用征服者的語言,嚴格來説應該是高等瓦雷利亞語的一種方言,混雜了濃重的吉斯卡利喉音與奴隸販子的黑話。 [1] 

吉斯帝國宗教信仰

吉斯人將亡者埋葬在住宅之下的墓穴中。 [4]  隨着古吉斯帝國的衰亡,許多他們曾經崇拜的神明已被遺忘,隨吉斯的正統血脈一起消亡。 [1]  不過現今吉斯文化中依舊存在着多神崇拜,其主要宗教中心是位於奴隸灣都市的聖恩神廟,神廟除了具宗教功能以外更是吉斯人求醫的地方。
吉斯宗教似乎極為重視女性,其神職人員是一羣稱作“聖女”的女祭司。聖女們根據衣服分成多類,各司其職,以綠聖女為最高祭司 [5]  藍聖女是她們中的醫者, [6]  另外還有粉聖女、金聖女或紫聖女等司職不明的祭司。吉斯宗教最獨特的一處是有聖妓的存在,她們身穿紅色長袍,每晚在欲園等待男人挑選她們。 [7] 

吉斯帝國術語

彌莎- 母親 [8] 
參考資料
  • 1.    冰雨的風暴,章節 23,丹妮莉絲
  • 2.    吉斯帝國  .冰與火之歌維基.2015-01-15[引用日期2016-06-02]
  • 3.    冰雨的風暴,章節 27,丹妮莉絲
  • 4.    冰雨的風暴,章節 71,丹妮莉絲
  • 5.    魔龍的狂舞,附錄
  • 6.    魔龍的狂舞,章節 2,丹妮莉絲
  • 7.    魔龍的狂舞,章節 68,馴龍者
  • 8.    冰雨的風暴,章節 42,丹妮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