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位雜交技術

鎖定
原位雜交技術(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分子生物學組織化學細胞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新興技術,始於20世紀60年代。1969年美國耶魯大學的Gall等(1969)首先用爪蟾核糖體基因探針與其卵母細胞雜交,將該基因進行定位,與此同時Buongiorno—Nardelli和Amaldi等(1970)相繼利用同位素標記核酸探針進行了細胞或組織的基因定位,從而創造了原位雜交技術。自此以後,由於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質粒和噬菌體DNA的構建成功,為原位雜交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技術基礎。
中文名
原位雜交技術
外文名
In situ hybridization,ISH
起    始
20世紀60年代
原    理
核酸分子單鏈之間互補的鹼基序列

原位雜交技術基本原理

原位雜交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鹼基序列,將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探針)與組織、細胞或染色體上待測DNA或RNA互補配對,結合成專一的核酸雜交分子,經一定的檢測手段將待測核酸在組織、細胞或染色體上的位置顯示出來。為顯示特定的核酸序列必須具備3個重要條件:組織、細胞或染色體的固定、具有能與特定片段互補的核苷酸序列(即探針)、有與探針結合的標記物(曾呈奎等2000) [1] 
RNA原位核酸雜交又稱RNA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或RNA原位雜交。該技術是指運用cRNA寡核苷酸等探針檢測細胞和組織內RNA表達的一種原位雜交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在細胞或組織結構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用標記的已知的RNA核苷酸片段,按核酸雜交中鹼基配對原則,與待測細胞或組織中相應的基因片段相結合(雜交),所形成的雜交體 (Hybrids)經顯色反應後在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其細胞內相應的mRNA、rRNA和tRNA分子。RNA原位雜交技術 經不斷改進,其應用的領域已遠超出DNA原位雜交技術。尤其在基因分析和診斷方面能作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已成為最有效的分子病理學技術,同時在分析低丰度和罕見的mRNA表達方面已展示了分子生物學的一重要方向。

原位雜交技術技術分類

基因組原位雜交技術
基因組原位雜交(Gen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種原位雜交技術。它主要是利用物種之間DNA同源性的差異,用另一物種的基因組DNA以適當的濃度作封阻,在靶染色體上進行原位雜交。GISH技術最初應用於動物方面的研究(Pinkel et al.,1986),在植物上最早應用於小麥雜種和栽培種的鑑定(餘舜武等 2001;王文奎等 2000)。
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術是在已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DNA分子原位雜交技術。它利用熒光標記的核酸片段為探針,與染色體上或DNA顯微切片上的特異fl-N:~行雜交,通過熒光檢測系統(熒光顯微鏡)檢測信號DNA序列在染色體或DNA顯微切片上的目的DNA序列,進而確定其雜交位點。FISH技術檢測時間短,檢測靈敏度高,無污染,已廣泛應用於染色體的鑑定、基因定位和異常染色體檢測等領域。FISH是原位雜交技術大家族中的一員,因其所用探針被熒光物質標記(間接或直接)而得名,該方法在80年代末 被髮明,現已從實驗室逐步進入臨牀診斷領域。 基本原理是熒光標記的核酸探針在變性後與已變性的靶核酸在退火 温度下復性;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信號可在不改變被分析對象(即維持其原位)的前提下對靶核酸進行分析。 DNA熒光標記探針是其中最常用的一類核酸探針。利用此探針可對組織、細胞或染色體中的DNA進行染色體及基因水平 的分析。熒光標記控針不對環境構成污染,靈敏度能得到保障,可進行多色觀察分析,因而可同時使用多個探針,縮 短因單個探針分開使用導致的週期過程和技術障礙。
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
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是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它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單獨或混合標記的探針進行原位雜交,能同時檢測多個靶位,各靶位在熒光顯微鏡下和照片上的顏色不同,呈現多種色彩,因而被稱為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它克服了FISH技術的侷限,能同時檢測多個基因,在檢測遺傳物質的突變和染色體上基因定位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楊明傑等1998)。
原位雜交細胞定位和PCR的高靈敏度相結合的技術,在細胞(爬片、甩片或塗片)或組織(石蠟、冰凍切片)上直接對靶基因片段進行擴增,通過摻入標記基團直接顯色或結合原位雜交進行檢測的方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