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海市北海中學

鎖定
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Beihai Senior High School Of Guangxi Province),位於美麗的“珠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是一所享譽桂粵的歷史名校,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和自治區16所重點中學之一,北海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完全中學
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簡稱北中,始建於1926年,初名合浦縣立中學,建校時得到了愛國將領陳銘樞將軍的大力支持。後歷經合浦縣立第一中學、縣立一中“北海分校”、北海市中學等時期。1966年9月起,正式名為北海市北海中學;2013年9月2日,北海中學整體搬遷,正式在馮家江新校區開學上課(原校區現為北海市第一中學解放路校區)
建校第二年,陳銘樞將軍以個人名義捐款在校內建成一座西式建築風格的圖書館(現為陳銘樞紀念館,位於北海市第一中學解放路校區內)。1949年改名為北海中學,校園佔地面積420畝。
建校90年以來,北海中學堅持“和諧教育”的辦學思想,秉承“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北中精神,逐步形成了“和諧、開放、創新”的辦學特色,辦學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為師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北海中學現已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示範性高中和整體改革試點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裝備示範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學計算機網絡建設試驗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先進學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單個校區佔地面積最大的中學。
中文名
北海中學
外文名
Beihai Senior High School Of Guangxi Province
簡    稱
北中
創辦時間
1926年(丙寅年)
辦學性質
公立高中
主管部門
北海市教育局
校    訓
誠 毅 勤 樸
地    址
北海市金海岸大道北航學院東側
知名校友
黃汪
李坤峻
潘思丞
所屬地區
廣西北海
屬    性
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
整體教改試驗學校
現任校長
王建剛 [3] 
北中精神
追求卓越,敢為人先

北海市北海中學歷史沿革

北海市北海中學始建時期

北海中學始建於1926年,由地方鄉紳集資創辦,初名合浦縣立中學。
1927年,愛國將領陳銘樞將軍在校內捐建了“合浦圖書館”(現為國家級文物,位於北海市第一中學校園內),並親自題寫館名,原校址設於千年古郡合浦縣城內,當時招收初中一年級兩個班(含一個預備班),由縣政府委派中山大學畢業的岑福祥為第一任校長。

北海市北海中學發展時期

1929年3月至1951年2月,更名為合浦縣立第一中學,又稱北海縣立一中;
1942年秋至1946年夏曾改名稱縣立一中“北海分校”,隸屬合浦縣;
1951年3月,改名為北海市中學,兼併私立新民中學(原旭初中學),隸屬北海市;
1952年9月,廣西省北海中學(廣西省代管時期),屬省立重點中學;
1955年6月,因迴歸廣東,更名為廣東北海中學;
1966年1月,劃歸廣西省立,更名為廣西北海中學;
1966年9月起,正式改名為北海市北海中學;
1996年北海中學撤銷初中部,只設高中部;
1984年北海中學被確定為自治區十六重點中學之一。

北海市北海中學新時期

2003年5月列為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9年12月通過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複查評估驗收;
2013年9月2日,北海中學整體搬遷至馮家江新校區。

北海市北海中學辦學條件

北海市北海中學硬件設施

北海市北海中學新校區
北海市北海中學新校區(6張)
校園佈局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與校辦產業區能明顯分開,互不干擾,學校環境優雅,校園乾淨整潔。
北海中學新校區總體環境
北海中學新校區總體環境(20張)
北海中學共有6幢教學樓、教室108間,全部安裝空調,安裝了可以調控分組的智能語音廣播系統,每間教室都安裝有空調和最先進的可接入高速互聯網的電子觸摸白板多媒體教學系統。實驗大樓、多功能樓設置了通用技術實驗室探究實驗室,歷史、地理實驗室;專門的音樂、舞蹈、美術教室;心理輔導中心設有談心室、放鬆室、宣泄室、沙盤治療室、團體輔導室、心理課專用教室;醫務室設有接待室、診斷室、觀察室、休息室等。圖書館有10萬冊藏書,300餘種報刊,全開架借閲,採用電子監控系統管理和借閲圖書,1998年被列為廣西區普通中學示範圖書館。現代化信息中心可一次性容納700餘人同時上機操作。
北海中學建有9幢學生公寓樓,594間寢室。每個寢室均安裝有空調、太陽能空氣能熱水系統,配有2個獨立衞生間、洗漱間、陽台。3層樓的學生食堂可容納5000人就餐,體育設施齊全。
北海中學實行全天候全方位安全管理,在校園圍牆、教學樓、宿舍周邊等公共區域安裝了380餘個攝像頭的監控系統,確保安全監控無死角。學校實行全封閉式住宿制度,24小時生活老師值班。
學校離市中心城區12公里,與運德集團合作設有101公交專線,還與中國銀行、和安商場等單位合作設立了中行ATM存取款機、和安校園超市等一應俱全的生活服務設施,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海市北海中學辦學規模

北海中學佔地420畝,總投資4.8億元,總建築面積約93778平方米。生均佔地面積約68平方米。北海中學現為高級中學建制,共有64個教學班,三個年級,現有在校學生約3432人。其中高三級17個班,932人;高二級23個班,1201人;高一級24個班,1299人。(2015年6月份數據)

北海市北海中學師資力量

北海中學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243人,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74人,中級教師38人,教師團隊有
來自新疆、內蒙、黑龍江、湖南、重慶等21個省市,
來自廣西區內、北海市外的兄弟地市,
來自北海本地。

北海市北海中學對外交流

北海中學立足北海,放眼世界。北海中學是廣西唯一的中美兩國政府簽約的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項目學校,每年互派師生訪問學習,在與國際接軌、增進國際交流方面走在了廣西乃至全國的前列。
北中與塔爾薩市華盛頓高中師生同植友誼樹
2013年11月25日晚,第二屆中越青年大聯歡北海分會場友誼長存聯誼會在北海中學新校區體育館內盛大舉行。中越青年大聯歡活動的北海分團團長、越南團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胡文喜,北海市委副書記莫亦翔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共北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謝向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廣存出席聯誼會並觀看了演出。
美國塔爾薩市華盛頓高中校長參觀訪問

北海市北海中學辦學成果

北海市北海中學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北海中學辦學碩果累累,教育教學質量一流。進入新的世紀,北海中學立足“和諧教育”的辦學理念,秉承“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優良校風,在“廣西一流、全國示範”的辦學目標下孜孜以求,高考成績連年邁上新台階。
2016年
學類
姓名
分數
名次
理科
劉晉源
677
全區第42名
姜楚元
672
全區第67名
首屆創新班31人,平均分621分,總分600分以上27人,其中650分以上4人
北海中學在高考中喜獲豐收,一本上線率和總分600分以上人數創歷史新高。
1、一本上線人數達460人,較2015年增加62人,增幅15.58%
2、全校總分600分以上56人,比2015年增加22人。
2015年
學類
姓名
分數
名次
理科
鄧傑仁
655
全區第128名
文科
楊曉璇
649
全區第18名
北海中學在高考中繼續取得進步
1、全校報考人數931人,一本上線人數419人,上線率45.01%,比2014年的39.44%提高了5.57%
2、其中理科報考人數681人,重本上線人數351人,上線率51.54%
3、文科報考人數250人,一本上線人數68人,上線率27.2%
4、本科上線人數900人,上線率96.67%。除此以外,有34人超過600分(全區2531人)
2014年
北海中學在高考中取得重大突破,600分以上人數73人,重本上線人數410人,上線率達40.6%,比2013提升11個百分點;二本上線人數1038人,上線率88%,比2013年提升9個百分點;三本上線率97.38%。其中戴霖同學以661分全區230名考入浙江大學,於航同學以664分全區185名北中理科狀元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此外,北京大學已預錄1人(體育特長生)。
2013年
北海中學在高考中繼續保持基本穩定,一本率30.2%,二本率達79.92%,三本率99.5%,其中吳毓儉同學以643分全區161名北海中學理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牀醫學八年制專業。
2012年
北海中學在高考中,一本上線396人,上線率32.9%,600分以上61人,關雯方以理科689分位居全區第6名,其裸分位居全區第二,被清華大學錄取。文科最高分627分,文理雙科皆獲得北海市狀元。二本率達74.9%,三本率繼續保持在95%以上。其中,北海中學高2009級(17)班全班57人全上一本線,38人上600分以上,創造了北海中學班級升學史上的奇蹟。2007—2012年間,北海中學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輸送優秀學生10人;重本上線率分別為30.81%、28%、30.5%、29%、32.9%,二本率分別為64.39%、65.09%、68.9%、75%、74.92%。
2007年
北海中學在高考中一本上線354人,比06年多38人,上線率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二本以上上線1097人,首次突破千人大關,比上年多165人,上線率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三本以上上線1483人,比上年多203人,上線率比上年提高6.4個百分點,首次突破90%,達92.6%。米國浩同學以688分排全區理工類總分第10名,北海市理科狀元;廖雪婷以636分排全區文史類第50名,北海市文科狀元。北海地區理工類進入全區前100名均為北海中學的學生:米國浩688分(含奧賽一等獎加分)排全區第十名,肖義涵668分排全區第57名,李陽667分全區第59名,勞成龍661分(含自治區優秀學生加分)全區第89名。文史類進入全區100名的學生:廖雪婷636分,排全區第50名,陳洋洋629分排全區第100名。米國浩、肖義涵、李陽三人入圍北大清華錄取線。文理科總分600分以上人數高達81人。再次以絕對優勢雄踞全市第一,位居廣西前列。
2000年以來,北海中學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超過55人,550多人考入全國十大名校,6人獲得廣西區單科狀元。

北海市北海中學教師工作坊

  • 楊迅特級教師工作坊
主持人:楊迅
指導者:張彬福餘昱、彭吉和、周燕
幫扶者:黃鵬陸峯劉曉玲、龐東、楊世俊、龍薇、張振述、李惠嬌、孫雪珺、陸聰慧、高衡
參與者:賴永勝、鄧胤、向淼、黃越華、陽雲、黎敬峯、劉虹、韓麗珍、劉國嬌、丁紹國、梁苑峯、王小賓、潘蒽英
  • 全梅山特級教師工作坊
主持人:全梅山北海中學化學特級教師
指導者:王 磊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黃 都廣西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
韋義平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教授
洪元贊 北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書記、副所長、化學教研員

北海市北海中學學校榮譽

時間
榮譽
1999—2011
廣西中學計算機網絡建設實驗學校
2006—06
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3—2011
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2003—2012
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
(時間不詳)
自治區文明單位
2006—2005
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2006—2012
全區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
2007—2009
北海市衞生優秀學校
2007—2004
廣西五一勞動獎狀
2007—2011
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2020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1] 
2020
第二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校園 [2] 

北海市北海中學文化傳統

北海市北海中學學校標識

  • 校徽
  • 校訓
北中校徽 北中校徽
誠、毅、勤、樸
  • 校風
誠、愛、優、活
  • 教風
嚴謹、篤教、敬業、愛生
  • 學風
北海市北海中學新校區航拍圖
北海市北海中學新校區航拍圖(7張)
勤奮、好學、善思、求真
  • 北中精神
追求卓越、敢為人先
  • 辦學思想
和諧教育
  • 辦學特色
大氣開放、創新見長、和諧發展
  • 校歌
北海市北海中學校歌
莊嚴的禮堂曾迴盪抗日的戰歌,
肅穆的讀書樓曾播下革命的火種。
愛國的傳統在鬥爭中鑄成,
刻苦的學風一代代傳誦。
啊!
建設者的搖籃,光榮屬於北中,
繼往開來,奮勇向前,
繼往開來,奮勇向前,
像那北部灣的浪潮奔湧,
像那北部灣的浪潮奔湧。
廣闊的操場正升起鮮紅的國旗,
明亮的課堂正吹拂知識的春風,
善教苦學看滿園桃李,
團結勵志育建國樑棟,
啊!
建設者的搖籃,光榮屬於北中,
繼往開來,奮勇向前,
繼往開來,奮勇向前,
像那北部灣的浪潮奔湧,
像那北部灣的浪潮奔湧。
  • 教學辦公樓五棟教學樓均含水字邊的字,突出北海市的海洋文化特色;“文”字起頭體現文化教育的特質文潤樓 文澤樓(高一級教學樓)
“潤”、“澤”二字,寓意進入北中的新生考試接受北中文化的潤澤
文瀚樓(高二級教學樓)
“瀚”字,寓意學習要打開視野,知識要廣博
文淵樓 文鴻樓(高二、高三級教學樓)
“淵”、“鴻”二字,寓意知識要學深透,像鴻鵠一樣有遠大的志向
勵行樓
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以理化生實驗室為主要功能的命名,體現這些學科注重動手實踐探索真知的特點
博學樓
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作為以藝術、信息技術和社團等為主要功能的命名,體現博學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特點
明德樓
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做學問的目的在於發揚人們的光明美德,以求最完善的境界。作為行政辦公樓的命名體現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期望

北海市北海中學社團文化

  • 學生活動
北海市第二屆校園啦啦操北中勇奪冠 北海市第二屆校園啦啦操北中勇奪冠
北海中學創新進取,致力於培養多元化人才。北海中學每年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有100多人次獲國家級獎勵,300多人次獲得自治區級獎勵,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祝江威、蘇茂、楊兆萬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年校園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開展得紅紅火火,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和個性的廣闊舞台,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 社團活動
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絢麗多彩,學生自採、自寫、自編的校園刊物《海貝》、《時空》雙雙獲得“全國優秀校園刊物”稱號;社團組織的辯論賽、畫展、籃球賽精彩紛呈,營造出朝氣蓬勃的青春氣氛。
-
社團名稱
屬性
1
海韻廣播站
海貝文學社
時空記者團
常青藤英語文化俱樂部
校務學術團體
第一辯論社
創新科技社
禮儀隊
現代視覺文化研究社
2
海之魂young舞團
下午茶推理社
光羽動漫社
Pen Beat 社
文藝娛樂團體
北藝坊
北聲音樂社
繁星劇社
剪紙社
躍嵐相聲社
謐原創社
桌遊社
-
-
3
北半球籃球社
網球社
北極星足球社
乒乓球社
體育團體
4
雙截棍協會
極武社
-
-
武術團體
時空 時空
【1】北海中學時空記者團,創立於1985年(截至2016年秋已有31屆),其前身為北海中學記者團。第一任團長由時任北海中學團委書記龍邵雲老師擔任。20世紀90年代前後,正式更名為北海中學時空記者團
海貝 海貝
30年間,時空記者團秉承“風雨無阻·共創時空”的團訓,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曾三次獲得“全國優秀校園刊物”稱號,是北海中學三大社團之一,北海校園社團中的領軍社團。北海中學時空記者團下設編輯部、採訪部、外聯部、策劃部、網絡部、攝影部、美編部等七個部門,人數約為80—100人。
【2】北海中學海貝文學社,創立於1981年(截至2016年秋已有33屆),是北海最早成立的校園文學社團,也是北海中學的第一個文學社團。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帶領北海校園文學從無到有的先行者。
作為北海中學的窗口,不斷傳遞本校教政,科研和建設信息,1997年《海貝》文學社參加中央電視台《第二起跑線》節目的錄製,在1998—2000年連續獲得全國優秀期刊的稱號,為北海中學三大社團之一。
序號
刊物名稱
管轄機構
1
《海貝》
海貝文學社
2
《時空》
時空記者團
海韻 海韻
3北海中學海韻廣播站,創立於1995年(截至2016年秋已有21屆),是北海中學唯一的有聲傳媒社團。
由楊慧萍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北海中學海韻廣播站致力於通過廣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傳遞校內校外的真實信息,提供平台為學生間表達祝福
北聲 北聲
【4】北海中學北聲音樂社,創立於2012年(截至2016年秋已有4屆),是北海中學表演類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聲音樂社給同學們交流音樂,互相學習,鍛鍊膽量,拓展人際關係,熟悉高中生活的一個平台,音樂社也不僅僅是狹隘的音樂交流,做事先做人的精神一直在北聲影響着一屆又一屆的成員
海之魂 海之魂
【5】北海中學海之魂young舞團,創立於2010年(截至2016年秋已有6屆),是北海中學唯一的綜合性舞蹈社團。
在學習之餘,能夠了解一些流行的舞蹈或一些基本的流行舞步,舞蹈可以讓人更加自信!通過社團的活動表演等鍛鍊自己的膽量,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結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豐富課餘生活,鍛鍊身體。
繁星劇社 繁星劇社
【6】北海中學繁星劇社,創立於2012年(截至2016年秋已有4屆),是北海中學新鋭的文藝類社團之一。
繁星劇社以“在戲劇中體悟人生,積極學習進取”為宗旨,致力於為戲劇愛好者提供富有人文情懷的平台
北半球 北半球
【7】北海中學北半球籃球社,是北海中學最熱門吸引人的球類運動社團之一
第一辯論社 第一辯論社
8】北海中學第一辯論社,是北海中學最富有思辨性的學術類社團。
羽扇綸巾,笑看風雲變化。
北雙 北雙
【9】北海中學雙截棍協會,是北海中學最亮眼霸氣的武術社團
網協 網協
【10】北海中學網球社,是北海中學最具活力氣息的球類運動社團
【11】北海中學常青藤英語文化俱樂部,創立於2016年,是北海中學最年輕的外語文化學術社團。
常青藤英語文化俱樂部 常青藤英語文化俱樂部
創辦之初,致力於向最年輕且富有活力的一代學子提供開放眼界,富有卓識的平台,成為95後一代思想深遠者。

北海市北海中學學校領導

王建剛,男,校長。
全梅山,女,副校長,1984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化學系,中學化學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自治區優秀教師,廣西“三八紅旗手”,北海市“十佳教師”,北海市首屆“十百千名師工程”教學能手,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北海市化學學科帶頭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廣西高中化學資源庫建設課題主要負責人,廣西首批五十所特級教師工作坊主持人,曾到近二十所學校為教師和學生做教育科研講座或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楊迅,女,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廣西師範學院教育碩士導師,廣西二期21世紀園丁工程A類學員,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培訓師資,廣西高中新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廣西高中教學質量檢測中心專家組成員,廣西第十七批“新世紀十百千”第二層次人才,廣西首批
全梅山 全梅山
五十所特級教師工作坊主持人,北海市基礎教育“特聘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自治區優秀教師,二等功臣,自治區
優秀語文教師,自治區德育先進工作者, 北海市優秀教師,北海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中組部2012年“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所訪學一年。
潘康林,男,副校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北海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北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區優秀數學教師,廣西校本教研先進個人,廣西陶行知研究會先進個人。2010年3月,任北海市第九中學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負責學校的德育與安全工作。2013年8月調任北海中學副校長。2007年,獲中共北海市委員會、北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北海市第五批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稱號。曾獲北海市教育局黨委授予“2006—2007年度北海市教育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1年被評為“北海市教育局優秀共產黨員”。
唐海波,副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自治區優秀物理教師,北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北海市高中教學先進個人,北海市高考先進個人,北海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獲北海中學“王荃教育基金”教學質量獎。
倪崢,副校長,中學政治高級教師,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博士研究生,廣西園丁工程A類人才培養對象,北海市特聘專家,北海市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北海市優秀教師,北海市教育教學科研先進個人。

北海市北海中學領導關懷

1997年、1999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曾兩次視察北海中學,並在第一次視察時欣然提筆為北海中學題寫了校名且留下了“南珠光世,名校生輝”的親筆題詞。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劉奇葆書記的陪同下視察北海中學。

北海市北海中學展望北中

為擴大北海中學辦學規模,北海市委市政府於2007年開始籌劃北海中學的整體搬遷;2008年將北海中學的整體搬遷列入了議事日程,並做好前期工作;2009年北海市北海中學異地搬遷項目列入市政府“三個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北海市十三屆政府第57次常務會議決定該項目計劃投資25548萬元,選址在金海岸大道北、南珠大道東,用地面積為420畝。2010年,北海市委、市政府把北海中學異地搬遷項目列入北海三年跨越發展工程重大項目。
洛杉磯聯合學區外賓訪問團來校參觀訪問
北海中學新校區環境
北海中學新校區環境(15張)
北海中學新校區項目佔地420畝,總投資4.8億元,第一期工程於2010年12月21日開工建設,已經在2013年8月完工,投資3.79億元,建成後可容納在校學生5000人。項目總建築規模為16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築面積為9.4萬平方米,二期建築面積為6.6萬平方米,兩期工程建成後可容納在校生10000人。
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包括:徵地420畝;建設學生宿舍樓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教學樓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多功能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教學配套用房8400平方米,學生食堂建築面積7600平方米,綜合體育館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圖書館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學校大門及配套設備用房695平方米;運動場2個,籃球場16個,網球場4個,排球場17個,羽毛球場13個,以及廣場和部分校內道路、綠化、供電、供水、排水等建設。
2013年9月2日,北海中學正式在馮家江新校區開學上課。
第二期工程計劃於2015年動工建設,投資1億元,建成後可使在校學生人數增加到10000人,併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單個校區佔地面積最大的中學。

北海市北海中學地理位置

北海中學位於金海岸大道以北、南珠大道以東,西臨南海路,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東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