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衡

(中共哈爾濱市委原副書記)

鎖定
高衡(1918-1987),北京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魯西築先縱隊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後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8年後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副校長。建國後,歷任黑龍江省教育廳廳長、齊齊哈爾市市長、中共齊齊哈爾市委第二書記、黑龍江大學黨委第一書記兼校長、中共哈爾濱市委副書記、黑龍江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87年1月24日,高衡與世長辭。 [1] 
中文名
高衡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北京
出生日期
1918年
逝世日期
1987年1月24日

高衡人物生平

高衡參加革命

高衡,1918年6月出生於北京市一個貧苦市民家庭。艱難的生活使高衡只讀了幾年書就失學了,但他從沒放棄過求學的機會。1932年,他在北京私立朝陽大學創辦的民眾學校免費讀書。在這裏,他既學到了文化,又接受了革命的教育。1933年,高衡來到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英文夜校學習,接觸到了高爾基等人的革命著作,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動。1935年9月,入北京求實中學繼續求學。學習期間,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運動,與同學們奔走在中華民族救亡的道路上。並先後加入北平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北平市委北區交通員、北平學委及大學幹事會等工作。此後,高衡轉輾濟南魯西等地繼續從事革命工作。1943年6月到延安,參加了延安整風大生產運動 [2] 
1945年9月,高衡隨駐延安中央直屬機關和中央學校組成的東北幹部團奔赴東北。同年11月15日,在範式人趙德尊等人的帶領下,來到黑龍江地區的北安市,開始了他從事教育的革命生涯。 [2] 
此時的黑龍江百廢待興,各地急需幹部開展工作,但幹部卻不足,延安來的一百九十幾名幹部分派到縣,重點縣只分配五六人,非重點縣只分到二三人。為解當務之急,黑龍江省工委決定由高衡擔任省軍政學校教育長,培養急需的幹部人才。1945年12月1日,軍政學校第一期學習班正式開學,學員人數僅50人。高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並親自授課,尤其是他的《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的啓蒙教育課深受學員們的歡迎。這些剛剛參加革命的青年學員在高衡等的關懷、教導和鼓舞下如飢似渴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 [2] 
在艱苦創業的歲月裏,高衡和他的戰友們克服缺糧、少柴的困難堅持辦學。他常常將自己的細糧換成粗糧、把自己稍微值錢的物品賣掉,以彌補學校經費之不足。這樣,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底,第一期學習班畢業。1946年初,第二期開學。與此同時,又開辦了一期附設訓練班,招收了200多名中小學教員和教育行政幹部,這兩個班4月初同時畢業。附設訓練班給軍政學校的工作增加了新的培訓內容。此後,增設了對文教工作者的培訓任務。經過培訓的一大批中小學教員和教育行政幹部回到原工作崗位,對掃除日偽封建、奴化教育,恢復黨的教育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與此同時,省軍政學校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思想指導下,主張實行自給自足,總務處組織學員種植蔬菜;警衞排除一個班擔任警衞,其餘的人員全部去德都開荒種地,創建校辦農場。經過學院全體員工一年多的努力,學校從原來只有960元的開辦費和一座破樓,發展到有自己的飯館、農場、麪粉廠、油坊,由原來的節衣縮食到後來的豐衣足食。 [2] 

高衡創辦學校

在革命鬥爭的實踐中,高衡和他的戰友們深切地感受到革命事業急需有文化的幹部和人才,這更增加了創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決心。他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到教育事業中。軍政學校的第一期學員謝東安在離德都縣城5裏的宛家屯搞土改期間執行高衡的指示,一邊搞土改,幫助農民在政治經濟上翻身,一邊開展農村文化教育,幫助農民在文化上翻身。土改結束後,他被高衡留在了宛家屯創辦小學。 [2] 
謝東安在宛家屯不負眾望,將兩間被斗的地主房子收拾一下,找一塊地主家的隔扇做黑板,動員孩子將自家的飯桌當課桌,羣眾主動買來粉筆、鉛筆。這樣,一座新型學校就辦起來了。學生由20多人逐步發展到40多人。學校在村裏的幫助下,也有了新發展。到1947年春,學校開始邊勞動、邊學習,自力更生解決學生的學習費用和食宿。這座小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得到高度的評價。當年東北日報的記者是這樣描述的:“他們完全靠自力更生,自己勞動,供自己上學,包括吃穿和學雜費,不要國家和家長一分錢;採用生活(實踐)教育原則,以生活(實踐)為學習內容,學習怎樣生產,怎樣生活,包括怎樣做飯,怎樣務農,同時,學習文化,學習革命道理,進而學習系統的文化、科學理論知識;他們同甘共苦,強調集體主義,強調為人民服務;辦學者既要搞好學生的教學,更要解決學生的衣食住等一系列問題。”很難想象,在當時的條件下,辦這樣的一個學校,要克服多大的困難、付出多少辛苦。 [2] 
正是宛家屯小學的成功辦學實踐,為德都萌芽師範學校成立作了良好的示範。1947年3月3日,一座新型的學校———德都萌芽鄉村師範試驗學校誕生在黑龍江的大地上。 [2] 
作為校長的高衡,深知白手起家建立一所學校的艱辛。3月3日開學這天,學員50多人層次不一:他們中有十幾歲的放牛娃、有二十幾歲的青年,有偽滿國民的優級生、還有已參加革命工作的軍校工作人員,其中還有幾名女生。學校雖然經過軍政幹校學員的收拾整理,但仍顯得破爛不堪。沒有像樣的教室、宿舍、也沒有桌椅黑板,更沒有甬路花圃。不少人臉上露出失望和茫然的神色。在高衡的指導下,學校師生拿起工具開始建校勞動。經過一個多月的勞動建設,德都萌芽鄉村師範學校學習勞動都有一定的秩序。同學們雖然主要時間上勞動課,但政治、史地課都已開課。在這裏具體地運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方法,使學生既學到實踐的生產勞動知識技能,又學到了相應的文化科學知識。高衡經常與同學們一起參加勞動,與他們一同吃飯、打牀、修房、打柴、作飯。他一邊勞動,一邊思考怎樣聯繫實際。1947年5月22日,高衡制定了《萌芽鄉師生活(實踐)教育綱要》,為萌芽鄉師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2] 
鄉師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難,雖然暫時解決了吃、住、燒的問題,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問題擺在他們面前。高衡派張守中任教導主任,林寶山任總務主任,希望在事業上能有一個起色。林寶山提出建電廠,使德都的人民有電用,鄉師就會有所發展。在高衡支持下,林寶山在籌辦建電廠過程中預先向用户收了錢作為發展資金。建廠前期工作進展得很順利,可就要發電時出現一些故障,一時無法找到原因。於是許多用户紛紛上門討債,此時籌措的資金已用完,萌芽學校的威信掃地。屋漏偏逢連陰雨,為解決即將到來的冬季100多人棉衣問題,高衡將省裏給的十幾匹布換成棉花,親自組織同學們紡線織布。線紡出後,派梁軍等人去北安學習織布,結果布沒織成,本錢卻賠上了。關鍵時刻,他們沒沮喪。為了渡過嚴冬,他們只好另想出路,決定用自己的雙手打草賣錢換衣服。於是,他們每天起早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到9月末共打了18000多捆草。然而一夜大雨,草被沖走。多日的心血汗水付之東流,不少人傷心的哭了。 [2] 
此時,有一些人説高衡要出風頭、搞烏托邦、不務正業,更嚴重的是一位省委領導也直接批評他,如果他再對鄉師投入精力,就將鄉師封了。在困難面前高衡沒有嚇倒,他和鄉師的師生們相信用自己的勞動一定會戰勝眼前的困難。在鄉師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到1948年元旦,電燈也照亮了德都城,萌芽鄉師也迎來了光明的前景。在政府的堅決支持下,鄉師開始在荒野上建立學校,使之成為鄉師的實習基地。基地既可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使學校有了自己的農場,經過春、夏的播種、耕耘,秋天收穫麥子300多石,開墾了400垧荒地,蓋起來兩大棟新校舍。冬天,他們用小麥換了布,每人作了一套棉衣。而後,抓緊時間進行文化課的學習。 [2] 
高衡認為,民族的、人民的解放,必須同時是婦女的解放。在這所新型學校裏,培養有文化的革命新女性,使之在婦女解放中起示範和帶頭作用,受教育平等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高衡始終把鄉師中女學生的教育和培養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把她們作為建校辦學的骨幹力量,認真培養,努力給她們創造一切機會。決定選送三名同學參加拖拉機訓練班時指定要有一名女學生,梁軍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 [2] 
1950年6月3日,萌芽鄉師正式組建了女子拖拉機隊。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壯舉,足以引起世人的關注。人們開始關注北大荒土地上這座奇特的學校,關心高衡和他的學生們的教育改革和試驗。不斷有行政領導、新聞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光顧這裏,並報道宣傳這裏的情況。先有《人民日報》刊登《新中國第一個女子拖拉機隊》,將女拖拉機隊和萌芽鄉師學校的名字傳遍全國,後有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攝製組來到萌芽學校,攝製了《女拖拉機手》的記錄片,將女拖拉機手的成長曆程介紹給全國以及關於《北大荒萌芽學校》、《萌芽學校》的調查報告和書籍發表和出版。 [2] 
1950年秋,梁軍作為農業勞模進京參加全國勞動模範代表會議,並呈給毛主席一封關於萌芽學校創建、發展經歷的信。毛主席看過後給予充分的肯定:“這個學校真是萌芽。”並給學校題了“萌芽學校”四個大字。在此前毛主席僅給長沙師範等兩所中學題過詞,而萌芽學校得此殊榮是全體萌芽師生幾年來奮鬥的結果,是他們共同的榮耀。 [2] 
1950年9月,中央教育部初等教育司黃伯梁一行人,對萌芽學校進行調查研究,並寫出調查報告,系統地介紹了萌芽學校創辦的全部事業,包括他們的生產、生活和文化教育,最後寫到:“萌芽學校,是幾個具有為人民服務思想和事業精神的工農知識分子起來領導着一羣窮孩子,在‘邊疆人開發邊疆’的口號下幹起來的新事業。”“在目前新中國的財政經濟仍困難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中國的邊疆原野上,用這種窮辦法辦學校或搞農業生產,都是切合需要的。”特別是,初教司司長方予嚴在出版《萌芽學校》一書後,給高衡的信中説:“你所領導的萌芽學校,如此生動出色,有此驚人的創造,在教育創造中放射了一道異彩,敬佩之至。”但是,東北教育部在《黑龍江省師範教育中的幾個問題》的報告中提出讓高衡及時整改教育中勞動和教育的關係、解決學生身體不佳的狀況。 [2] 
1951年5月後,在全國發動了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東北教育部在批判武訓的同時,也株連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高衡的萌芽學校也未能倖免。高衡在東北教育工作會議上受到了批判,黑龍江省也組織了小範圍的面對面的批判,並對他停職,免除他文教廳長和萌芽學校校長的職務。 [2] 
1952年秋,萌芽學校被解散,學校的部分師生合到克山師範學校,農機設備遷往查哈陽農場,校址改為勞動農場。雖然新型的教育學校夭折了,但這個地區的人們依舊懷念高衡和萌芽學校。高衡和他的學生們為新中國教育事業所做出的探索載入史冊。 [2] 

高衡建設城市

1953年至1960年,高衡調至齊齊哈爾市,歷任代理市長,市委常委、市長,市委第二書記兼市長,提出把齊齊哈爾市建設成“鋼鐵機器城,魚米瓜果鄉”的城市,符合實際,高瞻遠矚。 [1] 
1954年8月1日,松江省和黑龍江省合併成立新的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齊齊哈爾為省轄市,高衡面臨着複雜而繁重的任務。一方面,由於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瀋陽的一大批工廠遷來齊齊哈爾,加上國家一五計劃開始後,有三項蘇聯援建的國家重點工程在齊齊哈爾陸續開工,因而齊齊哈爾的工業建設和支援重點工程的工作十分繁重。另一方面,由於剛剛經過經濟恢復時期,齊齊哈爾的各項建設事業都還剛剛開始,原來只有十幾萬人口的陳舊破爛的市政建設已遠遠不能適應工業發展和人口急劇增加的需要,房屋建設,城市改造,副食品供應,勞動就業等等一系列問題急需解決。 [1] 
在保證支援重點工程的前提下,高衡十分重視通過支援重點工程,促進地方工業的發展。他大力發展了與重點工程建設有關的建築材料、機器配件、生活日用品等工業,水泥製品廠、九磚廠、一磚廠、橡膠廠、啤酒廠、陶瓷廠、第一機械廠、液壓農機廠、塑料廠等一大批地方企業迅速發展起來,奠定了齊齊哈爾地方工業的主要基礎。 [1] 
那時期,做為市長的高衡,感到壓力最大的是如何把城市的自身機制建設好,進而發揮它對重點工程的保證和服務功能,必須解決城市自身揹負的沉重包袱,即大量的賦閒人口及其就業問題。1955年春,他在齊齊哈爾市郊區創辦了“幸福之路集體農莊”1958年3月,在集體農莊成立了“育成學校”。同年5月4日,高衡在集體農莊和育成學校的基礎上創建了齊齊哈爾大學,學校選址在富拉爾基區崗阿屯的一個農村大院,實行自力更生、半工半讀式的地方教育體制。 [1] 
1958至1962年的齊齊哈爾大學是市長高衡為了解決城市高、初中畢業生就業問題而創辦的。實際上,萌芽學校—青年集體農莊—育成學校—齊齊哈爾大學是一脈相承的,都是高衡校長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 [1] 
萌芽學校最終改變為克山師範學校,其中文系後來併入了齊齊哈爾師範學院。而師範學院是齊齊哈爾大學的組成院校之一。 [1] 
50年代,在工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同時,齊齊哈爾市的文化體育事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高衡始終把文體事業、特別是文體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抓在手上。三區體育場、市體育場、市游泳館、紅岸公園、龍沙公園整修、龍華路街心公園,都相繼建設完成。其中對體育設施的建設,他投入的精力最多。1956年5月10日,齊齊哈爾市冰上運動訓練班成立,冰球隊開始有了正式編制,成為齊齊哈爾市一支冰上運動專業隊伍,冰球隊的各項訓練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1] 

高衡建立農莊

1956年,在實現農業合作化的高潮中,一個曾聞名全國的“青年集體農莊”在齊齊哈爾市郊誕生了。 [1] 
建立青年集體農莊,是高衡為重新實現他普及教育、改革教育的願望而進行的基礎工作,是建立齊齊哈爾大學的第一步。他了解到,齊齊哈爾市郊區有廣袤的原野,豐富的資源,但由於缺少勞力,缺少人才而未能開發利用。他還看到很多鄉、村、社、隊幹部,沒有文化,沒有科學知識。這不僅影響到郊區的開發和建設,而且影響到齊齊哈爾的將來。因此,在1955年安排城市賦閒人口和中小學畢業生工作中,他借鑑自已曾經創辦的萌芽學校的經驗,利用蘇聯集體農莊的模式,提出了建立“青年集體農莊”的方案,並取得了市委的同意。最後選定在瑞廷鄉的陳家旮旯做為建莊地址。 [1] 
經市委討論同意後,在高衡市長親自組織領導下,在齊齊哈爾市首創“青年莊”。這個“青年莊”的規模相當於一個鄉(社)。那時名為“青年莊”而實際是一個新型的萌芽學校。教學內容:以農為主,兼學別樣,開始莊員白天下田勞動,晚間學習文化和科學技術。這個“青年莊”既是發展農牧業生產基地,又是培養人才基地。 [1] 
由於那時的青年人有着強烈的愛國家,愛家鄉的革命激情,十餘天就有上千名中小學畢業生報名,經認真審查,最後有328名青年首批入莊。在首批青年入莊歡送大會上,高衡把一面繡着“為建好齊市第一個青年衣莊”的紅旗莊嚴地交給了青年代表。 [1] 
在青年莊創建過程中,高衡十分重視黨和政府對這一事業的支持。除了在困難時給青年莊以幫助外,高衡更關心青年們的生活、學習和思想狀況。高衡認為,青年農莊是全市的事業,因此也極力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他還十分重視青年幹部的培養和鍛鍊,他希望把青年集體農莊辦成亦工亦農,亦文亦武的新型農場,辦成第二個萌芽學校。 [1] 
隨着青年莊的發展壯大,青年莊的名聲遠近傳揚。作家劉白羽到青年農莊參觀訪問,並用他充滿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長篇散文《從富拉爾基到齊齊哈爾》,詳細地描寫了青年們創建農莊的經歷和他們的勞動、學習、生活,他們的追求和嚮往。在作家的歌頌下,青年莊更是飲譽全國,名聞遐邇。青年莊成了全國各地青年大聚會的樂園和自覺鍛鍊的革命熔爐。 [1] 
隨着國家形勢的發展變化,曾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發展前途的“青年莊”,從創建到結束,僅僅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它的特定歷史任務,但艱苦創業北大荒人的精神,還在不斷髮展與昇華並永放光茫。在“青年莊”的基礎上,由國家投資,把青年莊所在地,改為齊齊哈爾國營青年林場。 [1] 
197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高衡按捺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更加急於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去。這一時期,他曾希望重新回到齊齊哈爾工作,但未獲批准。一個離開了齊齊哈爾的人,抱着對齊齊哈爾的深厚情感和造福人民的滿腔熱情,將自己所思所想無保留地奉獻給他依戀的第二故鄉,其赤誠之心,是當時所有接觸他的人都深切感受到的。 [1] 
1987年1月24日,高衡因病逝世,享年69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