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寺塔

(江蘇省蘇州市北寺塔)

鎖定
北寺塔是蘇州報恩寺塔的俗稱,位於北塔公園,號稱“吳中第一古剎”。為樓閣式佛塔,始建於南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為11層寶塔。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層寶塔。現存北寺塔的磚結構塔身就是構築於當時的原物。
中文名
北寺塔
別    名
報恩寺塔
通玄寺
號    稱
吳中第一古剎
始建於
公元238-251年
地    址
江蘇省蘇州市人民路652號

目錄

北寺塔簡介

“報恩寺”俗稱北寺,是蘇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
報恩寺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相傳是孫權母親吳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稱“通玄寺”。
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改為“開元寺”。
五代北周顯德年間(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為“報恩寺”。
北寺塔是報恩寺塔的俗稱,位於北塔公園,是中國樓閣式佛塔,號稱“吳中第一古剎”,

北寺塔詳細介紹

“北寺塔”佔地1.2畝,高76米,重檐復宇,翼角翠飛,氣魄雄偉,名滿江南。登塔,可憑欄俯瞰蘇州全城風貌,遠眺城外山水,田園風光
塔東側是明萬曆中十年(公元1612年)重建的楠木觀音殿,是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建築。內有數十幅畫工精細、色彩調和、風格獨特的彩繪。
塔北碑亭置張士誠記功碑,是罕見的元代石雕。內容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割據江南的吳王張士誠由反元面降元,宴請元使伯顏的場面。碑亭以北,是以平遠山水為意境的古典山水寺園,池面寬闊,山石空靈,俯視水中巍峨塔影,別有一番情趣。
北寺塔位於人民路652號,佔地1.3畝,1957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北寺塔為九級八面磚木結構樓閣式,每層挑出平座腰檐,底層對邊18.8米,副階周匝基台對邊34.3米,塔頂與剎約佔1/5。塔高76米,重檐覆宇,朱欄縈繞,金盤聳立,峻撥雄奇為吳中諸塔之冠,登塔遠眺,可俯瞰蘇州全景。塔身結構由外壁、迴廊、內壁和塔心室組成。每層各面外壁以磚砌八角形柱分為三間,於當心間闢門。外壁、八角形迴廊兩壁及塔心方室壁上,均有磚制柱、額、斗拱隱出,自櫨鬥挑出木製華拱與昂。迴廊轉角處施木構橫枋和月梁聯結兩壁,再以疊澀磚相對挑出,中央鋪樓板,墁地磚。廊內置木製梯級。第九層迴廊頂純用疊澀磚挑至中點會合。第八、九層塔心方室中央立剎杆,上端穿出塔頂支承剎輪,下端以東西向大柁承託。塔基分基台與基座兩部分,均為八角形石雕須彌座式。基台高1.34米,下枋滿雕捲雲紋。台外散水海墁較現地面低0.73米,基座高1.42米,邊沿距底層塔壁0.78米,束腰處每面雕金甲護法力士坐像三尊,轉角處雕卷草、如意紋飾。據考證,塔的外壁與塔心磚造部分,以及石築基座、基台,基本上為宋代遺構,木構部分則以後代重修居多。各層塔門過道上和塔心方室上的磚砌鬥八藻井等仿木構裝飾,結構複雜,手法華麗,第三層塔心門過道上的藻井尤為精緻。塔內磚砌梁額、斗拱、鬥八藻井,頂層塔心剎杆,內檐五鋪作雙抄或單抄上昂斗拱,柱頭鋪作用圓櫨鬥,補間用訛角鬥,內轉角用凹鬥,以及塔基須彌座石刻等,都是研究宋代建築的珍貴實物。
塔的四周尚存部分明清時期重建的報恩寺殿堂建築。位於塔東的不染塵觀音殿,俗呼楠木觀音殿,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現存殿宇為明萬曆時重建,是蘇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殿為重檐歇山造,面闊五楹,進深五間,內四架,前置檐廊,檐高7米,四周檐柱為抹角石柱,內柱用楠木。
觀音殿南建有一長廊,陳列着目前國內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圖”也稱‘姑蘇繁華圖”,長32 米,高昂2米.。塔後有罕見的元代石雕“張士誠紀功碑”。
塔北有古銅佛殿,藏經閣。古銅佛殿曾供銅鑄三世佛,單檐硬山造,觀音兜山牆,面闊七間,進深六間,五間為殿,左右盡間為樓,樑架、脊飾具有徽州建築風格。藏經閣為重檐歇山樓閣式,樓層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底層面闊九間,進深六間,原額梵香堂。塔東北有園,山石峭拔,水池縈迴,亭榭廊橋各得其所,名為梅圃。至於塔南臨街的四石柱三間五樓木牌坊,三開間硬山頂門廳及貼磚八字牆,則是馬醫科申時行祠前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