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平國刻石

鎖定
《劉平國刻石》是刊刻於東漢永壽四年(158年)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稱“龜茲刻石”“漢烏壘摩崖石刻”“劉平國將軍治關城誦刻石”“烏壘碑”“劉平國將軍功德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黑英山鄉玉開都維村。 [1-2] 
《劉平國刻石》的文字分兩處,南為誦文,有字處長48.3釐米、寬40釐米,每字約3.4釐米見方,共8行,每行12-16字不等,記述了東漢時西域都護府下屬龜茲左將軍劉平國在天山南北通道要塞鑿關建城的事蹟;北為題識,有字處長18.3釐米、寬16.6釐米,共3行,前兩行各4字,第三行3字,每字4.2釐米見方。 [3-4]  書法上,刻石各行文字參差不齊,字形大小不一,但筆勢飛動,結構遒勁。 [5] 
中文名
劉平國刻石
創作年代
東漢
別    名
龜茲刻石
書法類型
隸書
規    格
誦文有字處長48.3釐米、寬40釐米,題識有字處長18.3釐米、寬16.6釐米
刻石所在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黑英山鄉玉開都維村

劉平國刻石石刻內容

劉平國刻石 劉平國刻石
誦文
龜茲左將軍劉平國,以七月廿六日發家,┘從秦人孟伯山、狄虎賁、趙當卑、夏姜、┘石當卑、程阿姜等六人,共來作列亭,從┘□谷關。八月一日始斲山石作孔,至十日┘止。堅固萬歲人民喜,長壽億年宜┘子孫。永壽四年八月甲戌朔,十二日┘乙酉直建紀。此東烏累關城,皆┘將軍所作也□。披□。┘ [5] 
題識
□□□□┘淳于伯隗┘作此誦。┘ [5] 
(説明:□,表示一個無法確認的字;┘,表示分行。)

劉平國刻石創作背景

東漢永壽四年(158年)七月,龜茲左將軍劉平國帶領秦人孟伯山等6人,在今拜城黑英山鄉喀拉塔格山博孜剋日格溝修亭,完工後在旁邊的石壁上刻下8行共108字,記錄他們作亭之事,所刻即《劉平國刻石》。 [6] 

劉平國刻石藝術鑑賞

技法
書法上,《劉平國刻石》的筆畫隸兼篆意,起筆藏鋒,含蓄藴藉,瘦勁挺秀,自如流暢而少有蠶頭、燕尾。結體險夷斂縱,疏密有間,變幻多端。加之摩崖刻字,其字為直接書刻在崖體上,就勢作字,用筆必須依崖勢而行,刻刀走勢亦然。因此,各行參差不齊,字形大小不一,筆畫多有起伏變化,靈動跌宕,筆力遒勁,別有書風,頗有特色,若不經意而饒有古逸之趣,較之《西狹頌》《石門頌》諸刻,結體更為寬博疏放。章法上,整篇佈局打破了碑闕形制上的機械式的字行格式,使得整幅作品顯得天真爛漫,瀰漫着生命氣息,使得刻石所創造的藝術意境上的神秘和朦朧誘人遐想。暗合着殘泐斑駁,四邊殘缺的幅式畫面,看似不經意,實則匠心獨運,對線條和結體深刻的概括能力表現得非常出色。 [7-8] 

劉平國刻石歷史傳承

《劉平國刻石》刻立於東漢永壽四年(158年),清代光緒三年(1877年)夏季,提督徐萬福發現於新疆阿克蘇屬賽裏木東北的大山之中,並於懸崖之上拓得百數紙。一説是清代光緒五年(1879年)為浙江烏程人施補華所發現,此後始有拓本傳世。現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黑英山鄉玉開都維村北約1.5千米博孜剋日格(音作:伯什克勒克、博孜剋日克)溝口西側山壁。 [2]  [9]  2019年10月7日,《劉平國刻石》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8-0516-4-039)。 [10] 

劉平國刻石版本信息

《劉平國刻石》的拓本主要有13種,按照分期介紹如下:
第一期拓本
①上海圖書館藏本。此本為清代光緒九年(1883年)施補華監拓本,題名為“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摩崖”,上有盛昱抄錄釋文,徐繼孺補錄施補華跋,樊增祥、端方、王瓘、徐郙、周大烈跋,李文田題詩,潘祖蔭題端,廖平、鄭杲、於霖達、黃紹箕、黃國瑾觀款。2020年10月30日,此本被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為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編號:12890)。 [11] 
②蘆芒藏本,簡稱“蘆本”。原由吳昌碩收藏,經吳昌碩後人吳長鄴保存下來,現由上海蘆芒收藏。此本左上角有張度的題跋二則,左下角有楊峴和吳昌碩的題跋各一則。張度、楊峴的題跋都書“甲午”年,即清代光緒二十年(1894年)。拓本下另紙附吳昌碩於清代光緒廿四年(1898年)親筆所書的考釋一篇。另有硃筆釋文,一一寫在原字右側,不是吳昌碩所書,與吳昌碩考釋略異,應該系後來某人所增。
③新疆博物館藏本,簡稱“新博本”。原由施補華的朋友王瓘(字孝禹)收藏,後為周大烈所得,現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此本上無題跋,拓本外附有題記六則。其一是王瓘親筆題,紀年為“壬子”,即民國元年(1912年);其二是周大烈的題跋,紀年為“己未”,即民國八年(1919年);其餘四則都是周大烈轉抄自王懿榮藏本上者,其中之一為施補華的考釋,己見施補華的《澤雅堂文集》;之二亦為施補華的題記,是施補華為王懿榮所書,此為《澤雅堂文集》所無,而敍述發現保存經過最詳細,極有價值;之三是盛昱為王懿榮所寫的題跋,作於清代光緒十六年(1890年);之四是端方廖平對個別字的考釋,原題在王懿榮本上,周大烈轉錄。王瓘跋稱此為光緒初年拓本,周大烈跋稱此為“王孝禹所藏霍拓本”。
④北京圖書館藏錫綸本,簡稱“北圖錫本”。此本上無題跋,拓本上端另紙附錫綸題記,書於清代光緒十一年(1885年)。錫綸時任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題記大部分內容轉抄施補華考釋,對此拓本來源未加説明。
⑤謝國楨藏本,簡稱“謝本”。拓本上無題跋,僅有藏印,來源未詳。
⑥沈塘藏本,即雙麓山館本,簡稱“雙麓本”。此本刊印於《神州國光集》第六集中,有李葆恂王仁俊二人題跋,拓本外附有沈塘所抄王仁俊的釋文和考證各一篇,又有沈塘的跋一則。此本系由張曜贈給李葆恂,李葆恂轉贈沈塘。從來源上看,似當是施補華初拓本之一。其第二行的“秦”字很清楚,也應屬第一期拓本。但第四行“關”字以上,第五行“固”字以上皆缺,又似第二期拓本。大概時代雖早,拓得不精,所以字跡較模糊。 [5] 
第二期拓本
⑦吳趨祝氏藏本,簡稱“祝本”。此本刊印於《神州國光集》第六集中,無題跋,拓片下端附有葉昌熾釋文,作者題名部分很清晰。
⑧郭沫若引用本,簡稱“郭本”。此本刊印於郭沫若《古代銘刻匯考》中,作者題名部分較好,來源未詳。從破損情形和保存文字看,幾乎全同“祝本”,但個別字拓得稍差。
⑨北京圖書館藏彭秋尊本,簡稱“北圖彭本”。此本有作者題名,拓片上無題跋,外附羅振玉題跋兩段,紀年為“壬戌”,即民國十一年(1922年)。羅振玉跋稱:此拓本正文系初拓之精者;又説,作者題名部分是後來精拓,然與初出土本固無殊異。可知這兩部分來源不同。對比發現,此本正文部分並非早期拓本,拓得也不精;但作者題名部分十分清晰。
⑩陳修孝藏本,簡稱“陳本”。此本是拜城縣縣長陳修孝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贈給黃文弼的拓本,黃文弼刊於《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稱為“舊拓”,無作者題名部分。據陳修孝題記,此本是光緒年間所拓,但破損情況與“祝本”同。 [5] 
第三期拓本
⑪黃文弼拓本,簡稱“黃本”。此本是黃文弼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到刻石處親自拓的本子,有作者題名部分。此本刊於《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稱為“新拓”。由於石刻此時受損面積較大,此本模糊已極。但石刻保存的文字大體仍與第二期拓本相同,上端沒有增加任何破損,下端破損稍多,可見拓本之所以模糊,是由於整個石刻表面都受到磨泐,以致字跡漫漶不清。
⑫北京圖書館所藏墨拓本(編號:7811)。此本無作者題名,來源不詳,無題跋。題名為“烏累摩崖石刻”,模糊程度甚於“黃本”。
⑬北京圖書館所藏朱拓本(編號:7812)。此本的情況與上述墨拓本全同,疑同出一手。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