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刻石文

鎖定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曾多次巡遊各地並刻石表功,現存刻石文共有七篇:《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這些刻石文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為句的韻文寫成。其中除琅邪台刻石文為兩句一韻外,其餘皆三句一韻,文辭整飭簡潔,讀來琅琅上口,是秦文學的獨創。其氣魄宏偉,文字典雅,以渾樸為體,堪稱碑銘之祖。
中文名
刻石文
舉    例
嶧山刻石
出    自
李斯之手

刻石文嶧山刻石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 宋代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泰嶧山刻石》載:右《秦嶧山碑》者,始皇帝東巡,羣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嶧山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馳名,鄭文寶其門人也,嘗受學於鉉,亦見稱於一時。此本文寶雲是鉉所摹,文寶又言嘗親至嶧山訪秦碑,莫獲,遂以鉉所摹刻石於長安,世多傳之。餘家《集錄》別藏泰山李斯所書數十字尚存,以較摹本,則見真偽之相遠也。治平元年六月立秋日。
清文學家王昶金石萃編》錄其全文如下: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①,羣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羣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注:①繹山:指嶧山。②此碑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

刻石文泰山刻石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刻所立石,其辭曰: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鹹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於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