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嶧山

鎖定
嶧山,又名“鄒嶧山”、“鄒山”、“東山”,雄峙於“孔孟之鄉”的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東南10公里處,104國道及京滬鐵路東側,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滬高速鐵路西側。山系東南一西北向長近30公里,主峯嶧山海拔582.8米。
嶧山雖然山不高,但卻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靈”、“天下第一奇山”、齊魯名山歸岱嶧美譽。是中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
嶧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文名
嶧山
別    名
鄒嶧山
鄒山
東山
所屬山系
分屬泰山蒙山分支
地理位置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嶧山鎮嶧山村 [19] 
走    向
西北~東南
長    度
29.5 km
主    峯
嶧山,海拔582.8米

嶧山位置境域

嶧山在濟寧市的位置及地勢環境 嶧山在濟寧市的位置及地勢環境
嶧山在鄒城市的位置及主要文物分佈 嶧山在鄒城市的位置及主要文物分佈
嶧山,廣義係指嶧山山系(山脈),為鄒城市6個山系之一。嶧山山系曾稱龍嶧山系、沿京滬鐵路鄒城市境內段東側,自城區北郊崗山起,向東南方向延伸至龍山,綿亙29.5公里。 [1] 
狹義的嶧山,為嶧山山系主峯,坐落在山東省鄒城市城偏東南12公里處,山周長為10公里許,佔地面積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82.8米。嶧山距其西北方向的泰山約110公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東山”即指嶧山 [1]  (另有山東媒體大眾網稱“東山”指蒙山 [20]  )。其東臨鳳凰山系諸峯;南懷邾國之故城;西有京滬鐵路南北縱貫;北與五嶽之尊的泰山一脈相聯。素有“鄒魯秀靈”、“岱南奇觀”、“靈通泰岱”之美譽。 [1] 
岱南奇觀 岱南奇觀

嶧山主要山峯

嶧山山系,包括20餘座山頭,主要山峯有14個。除嶧山外,嶧山山系主要還有龍山、朱山、胡家山(又名護駕山、陽山)、吉玉山(又名接輿山)、唐口山、小牙山、牙山、郭山、金山、普陽山、虎山、崗山等山頭。 [1] 
嶧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處,海拔582.8米,又稱鄒嶧山、鄒山、東山,方圓10餘公里。山上奇峯怪石,陡峭峻拔,巖洞幽深,相互通達,且多松柏清泉,名勝古蹟,可謂移步一景,被列為山東省風景名勝景點。
龍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26公里處,山陰村南,海拔411米。
朱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北6公里處,朱山莊西北,海拔207米。
胡家山 胡家山
胡家山(又稱護駕山、陽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2.5公里處,大胡村南,海拔215米。已建設為公園。
吉玉山(又稱接輿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4.2公里處,九里澗村北,海拔283米。
唐口山,位於鄒城市城南4.75公里處,九里澗村北,海拔332米。
小牙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5.75公里處,高黃堡村西,海拔260米。
牙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6.75公里處,高黃堡村西南,海拔374米。
郭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2.5公里處,紀王城村南,海拔247米。
金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8.5公里處,金山莊村東北,海拔195米。
普陽山,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8.5公里處,柳下邑村東北,海拔251.2米。山腳下有馬家山頭遺址。
虎山,位於鄒城市東南22公里處,李白村東,海拔266米。
鐵山,位於鄒城市城北郊,海拔146米。山中有摩崖石刻。
崗山,位於鄒城市城北1公里處,海拔234米。山有石刻。 [2] 

嶧山地質地貌

嶧山地形特點 嶧山地形特點
嶧山自25億年前的太古時期,先後經歷了3次沉沒、4次上升的發育階段。25億年前的太古時期,山東省中部為古海槽的一部分,堆積着泥沙質和火山物資的巨厚地層。混沌中慢慢地演變、進化,在一次突然爆發的強烈的造山運動中,地層褶折隆起,地下岩漿向上噴發,浸入到覆蓋的地層之中,並竄出地表(今之嶧山周圍的二長花崗岩體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後,隨着地殼不斷運動,古嶧山升出地面,這是嶧山的第1次上升。6億年前的古生代早期,華北地區大幅度下降,古嶧山再次沉沒於大海之中。4億年前,華北地區又整體上升,海水退卻而形成大陸丘垣。嶧山第2次上升。
3億年前,華北地區又整體下降為淺海和湖沼。氣候温和濕潤,樹木茂盛,大量林木被埋在泥沙中形成煤層和沙岩、頁岩、石灰岩沉積地層,嶧山第3次被覆蓋在厚厚的岩層之下。1億年前,造山運動又一次興起,地殼岩層斷裂,此升彼落,谷峯交錯,嶧山隨之快速抬升,得到第3次上升。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地塊斷裂繼續加強,加上各種複雜的地質作用,嶧山得到第4次抬升,奇姿異態巍然兀立於世。形成嶧山屬典型的太古代泰山期形成的斜長花崗岩石山,是世界上距海洋最遠的海蝕巖型山。據考察,遍及嶧山的巨巖、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岩漿冷卻後的產物,海浪正是海蝕巖穴洞形成的動力。
嶧山上的斜長花崗石,按生成順序劃分,居地層之首位,為25億年前地球岩漿冷卻後不久而產生的。經過漫長的風化剝蝕,堅硬的花崗岩磨蝕去稜角,外形呈現渾鈍圓滑。嶧山上雖無大的斷裂,但各種岩脈卻屢見不鮮,而且有寬近10米的“角閃岩脈”。邾文公祠平台上,有塊黝黑的巨巖兀立於崩巖的邊緣,堅硬的角閃巖滿身斑駁,凸凹不平。嶧陽書院舊址至桃花洞、盤龍洞內等地方均有角閃岩脈呈現。嶧山上有眾多受海浪侵蝕而形成的海蝕巖穴。太古時期,嶧山是古海海域。5億年前,這裏是汪洋大海,嶧山東北大束、西南的石牆一帶分佈着寒武紀、奧陶紀石灰岩。汪洋之中,咆哮的巨浪,穿鑿巖穴,捲走依附在角閃巖上的捕擄體;海水退流洗去泥沙之類的區區小物;再經多次地震,嶧山逐步抬升,終形成海拔582.8米的高度,並形成玲瓏剔透的洞穴景觀。 [3] 
2018年,嶧山入選第八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園區總面積12.56平方公里,中心地理位置為東經117°1′22″,北緯35°1′11″。是一處以罕見的花崗岩地貌、景觀、奇石、險峯、幽洞、靈泉、崩塌地貌等地質遺蹟為特徵的風景名勝區,具有極高的地質科考、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4] 

嶧山文物勝蹟

嶧山嶧山景區

嶧山文物勝蹟分佈圖 嶧山文物勝蹟分佈圖
“環魯之山多驕,論其玲瓏秀峙,未有此山之奇者”(《鄒山志》)。嶧山有二十四景、五大奇觀、二十名石(元、明代有三百名山之説)、十二福地、嶧陽三十六洞天(嶧山之陽、之陰、東山、西山各三十六名洞,共一百四十四孔名洞)、七十二廟宇(嶧山上曾先後建有廟宇二百八十八座)。分志如下:
二十四景
嶧山景觀中錦繡之精華為二十四景。
五華峯 五華峯
五華峯,為嶧山頂峯,制高點由5塊突兀巨石插天抱立,形若芙蓉。五華峯又稱“絕顛境處”,上有石刻“五□顛無”4字,“顛無”石又稱“孔子座”,相傳為孔子登峯探日之處。有古詩讚曰:“絕顛丸卵罡風颯,赴上九重雲仙家;放眼華夏錦繡土,飛空凜魁小天下。”極頂偏東有石刻“一步登天”4個大字,相傳秦始皇登嶧峯時,丞相李斯為壯君膽特製錦囊,上寫“一步登天,立成神仙”。
甘露池 甘露池
甘露池,位於五華峯下,池隱洞中,池周長7.8米,深半米餘,池水清澈見底,味甚甘美,不盈不竭,終年如一,千人飲用,始終如是。甘露池的傳説美妙動聽,諸如華佗造藥、秦始皇登峯、司馬遷鄉射鄒嶧、西晉太尉郗鑑屯嶧、乾隆帝登嶧御書等。
白雲宮 白雲宮
老君洞 老君洞
白雲宮,為嶧山古建築羣之冠,包括八角寶亭、三清殿、泰山行宮、白衣殿、五聖堂、元帝殿、魁星閣、直符廟、五老棚、來鶴庵、三宮廟、通明天宮、鐘樓、鼓樓、凌雲坊、寶玉坊、出鳳門、入雅門等主要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樓台殿閣,蔚為壯觀。宮後有玉皇洞,洞口時有白雲繚繞,出雲、收雲景象綺麗。
觀海石 觀海石
觀海石,又名探海石,俗稱望海石,位於五華峯左前,上豐下峭,壁立如削,千尺懸天。晴天黎明之際,遊人在望海石上可隱約望見東海日出的壯觀,相傳老子李耳曾在這裏修煉,留有煉丹爐遺蹟。
插花石,又稱狀元石,是嶧山許多名石中景象最壯觀的。插花石面積約300畝,全石雜染苔蘚,色間黃綠,紅紫點綴。並且流傳着何仙姑抖荷花座飾插花石,誘“鸚鵡”戀此不去,勸嫦娥降此歌舞的神話。
紀子墓,位於五華峯西,形似棺材。傳説此石為唐太宗李世民之9子李慎被封為紀王督做嶧陽邾都,後冤死在武則天刑下葬於嶧峯而得名。
丹丸峯 丹丸峯
丹丸峯,位於五華峯東里許,因峯頂有一高5丈、粗8圍、朝東方斜立、狀如丹似丸的巨石而得名。丹丸石凌空突兀,岌岌可危,懸系半天,白雲繚繞其間,天成其絕。流傳有周靈王太子王子喬丹丸峯上吹笙作鳳凰鳴,後成仙而去等美妙神話傳説。
仙人棚 仙人棚
仙人棚,位於東山仙人宮(亦稱東宮)後,其狀像棚,石棚面積1.83畝,南向一竇為門,留有唐代才子吉中孚所書“如天宮”篆刻。棚內可容300餘人坐卧其中,並有舞台及化妝穴,棚內有一小渠,水流潺潺,人稱聖仙水。這一帶古建築十分壯觀,風光優美。
煉丹峪,位於冠子峯東北方長生觀一帶。相傳老子李耳在此洗藥煉丹,留有老君殿遺蹟。嶧山道家隨山派曾在此修煉達400年之久。
大通崖 大通崖
大通崖(亦名大通巖),位於五華峯之陽,為一巨大岩石,刻有“大通”2字。石下有孔子洞,為“孔子教授生徒之所,即春秋書院舊址”(《鄒縣舊志》)。洞內立有至聖先師碑、至聖圖像碑、至聖先師神位碑、顏曾思孟4神位碑等碑刻,並保留有孔子聚徒講學的杏壇。
蓮池,位於石鼓洞下,曾有“半畝方塘”之稱。該池倚山作壁,鑿石為汀,環境優美。該池流傳為仙家幫玉露、馨香2女子將西湖蓮花移植池內而得名。
日石,位於蓮池東北畔。該石半露半沉,恰如日出東方。
隱仙洞 隱仙洞
隱仙洞,位於險腰以上石階路西,由數塊圓形巨石摯起一巨巖而成,洞內可容納百餘人。傳説明朝太監劉真人不願參與朝廷之亂而喬裝隱居嶧山,棲居此洞修仙爾後得名。
南華觀,位於千佛嶺西仙人棚南下1公里處。南華觀始建年代無考,清康熙年間重建。這一帶風光秀麗,佳境宜人,為嶧山東南美景之首。
魚池,位於南華觀逍遙亭南20步。池長寬6尺見方,深4尺,水從池間罅縫中穿流,源於蟠桃洞後桃花仙池。傳説池中曾有烏龍魚,人稱神魚而得名。後因地震,水涸池廢。
金仙庵(又名金線庵),位於嶧山西峯。唐代文明年間(684年),西城、崇昌2公主自願來嶧山作道姑,為其金仙宮、玉真觀而得名金仙庵。清雍正五年(1727年),鄒縣縣令王爾鑑登臨嶧山,偶見金仙庵石壁上石花縷縷,猶金絲銀線,夕陽之時猶為壯觀,隨命名金線庵。
半山亭 半山亭
半山亭,位於回馬嶺南0.5公里處。從元明路、雲層路登臨嶧頂至此恰為半程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年間重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半山亭為南北走向的長廓式建築,四柱外又四柱,重檐結構,清雅別緻,極富古風。
孤桐書院舊址 孤桐書院舊址
孤桐書院,位於嶧山南面半山腰。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因“嶧陽孤桐”而得名。相傳第一個用嶧陽孤桐樹木製作琴者乃伏羲氏。大禹治水,造福人民,鄒嶧人以嶧陽孤桐作貢品敬獻禹王。書院依山勢而建,兩進院。前院殿3楹,東西配房各3楹;後院有孤桐寺3楹,寺中塑有真武大帝像。書院已不存。
鍾石 鍾石
鍾石,懸於嶧陽書院偏西北數百步的盤龍洞內,因其形似巨鍾而得名。上鋭下豐,如鍾無蠡,三石夾而懸之,離洞底3尺。人立鐘下以手扶之,奧妙莫測,以石擊之,音響洪亮,鍾石上有金文鐫刻:“象刀居我甬樂虛以匹永鼎各訟不鳴爾無聖風”等。
鼓石,位於蓮池西北20步的石田洞內,其狀如鼓,用小石擊打,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相傳鍾石、鼓石均為邾國鎮國之寶。
書門,它的確切位置多説不一,《山東省通志》記載為五華峯之絕巔、秦始皇命李斯篆刻石處,此記載較為可信。
來鶴庵,位於五華峯之陽,居龍洞南下百步。一棚巨石所成之洞。其名由《掏心女變成白仙鶴》的神話故事而得。
紀王城,位於嶧山之陽,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卜遷於嶧後,在此地建立國都(周諸候國——邾國,“鄒”的前身公元前261年至256年間被楚國所滅。其間350餘年間紀王城被作為邾國國都。),後唐太宗李世民第9子李慎被封為紀王,轄駐於此而得名。
船石 船石
船石,位於嶧石西山的卧龍石偏西北50步登山盤路北側,因其形如滿揚風帆、飛泛水中的船隻而得名。 [5] 
五大奇觀
空中樓閣,處於嶧山的西山,為嶧山五大奇觀之首。系天然形成,隱於金甲連環洞之中,處於壘卵萬石之上,一巨石為頂、為棚、為蓋,危石懸巖,砥支半駕,因得此名。閣之中心有一台,四面泄光,八方透風,可坐卧,可對弈,也可炊燃樵宴。
雲砌橋 雲砌橋
雲砌橋,又名卿雲橋。西漢中元四年(前146年)春建立在嶧山登峯便道上的一座石橋。嶧山一帶流傳着相傳為虞舜作的《卿雲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而命石橋名為卿石橋。後因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傳説改卿雲橋為雲砌橋。
八卦石 八卦石
八卦石,位於白雲宮戲樓西側,原有8塊大石向陽而立,由西而東依次排列一起,每塊斷處酷似卦畫:≡乾、≡震、≡兑、≡離、≡巽、≡坎、≡艮、≡坤。八卦為《周易》中的8種符號,傳為伏羲所作。八卦石舉世無雙,為古今一大奇觀。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修奎星閣、嘉慶十二年(1807年)拓建戲樓毀掉八卦石中的5塊,僅留存乾、坎、艮3塊卦石。
涼水盆,位於南華觀西北的滴翠澗、叫天關、湧雪溪之上,與神女洞相連,長約3裏,丸石遍佈,天然成洞,洞內“水涼、風涼、洞涼、有水涼、無水更涼,號稱神奇五涼州”而得名。
小魯台 小魯台
小魯台,為孔子登臨嶧山的遺蹟之一,位於嶧山的東山。《孟子·盡心上》中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魯台為聖人到過的地方,名勝古蹟甚多,這一帶有冠子峯、小月宮、護法神靈殿、望人松等風景名勝及歷代名家書題石刻。 [5] 
二十名石
嶧山以石頭奇、奇石多而贏得世人稱讚。嶧山上僅可呼其名的奇石就達300多塊。元代人曾著有《嶧山石記》一書,明代人潘榛又增補重編。其中名中之名、奇中之奇的名石主要有:
子孫石,位於嶧山盤路元明路路口,為嶧山的標誌,石上建有子孫堂,堂內塑有云霄娘娘,肩背褡褳,裝有童子數人,呈登峯朝拜狀,意為祈求嶧山神為世人增添子孫。
元寶石,位於子孫石北上10步路東側,形似一巨大元寶。
桃花石,位於卧龍洞南下百步,3塊通天巨石石尖相鬥,猶如一朵綻開的桃花。
五巧石 五巧石
五巧石,位於小南天門東10多步、半山亭南下百步處的一塊奇石,因從5個不同方位、角度觀看分別顯示出金魚翩遊、駱駝伏卧、玉兔濃睡、烏龜翹首、甲魚爬行等5種形態而得名。
蛙石,位於嶧山的西山樑祝讀書洞南百步處,3間屋大小,形如蛙體,着地處有2塊小石墩,恰似青蛙的腿腳。如此巨石,僅1人推擁即點頭而動,似青蛙欲跳。
鴿子樓石,位於大龍口北上數10步,5塊巨石堆積羅列、天公巧砌成樓狀體,3層“樓”中的小竅谷恰似閣樓窗口,鴿子羣居此“樓”中。
蕎麥石,處於嶧山西南腳,突兀半空,呈一巨形蕎麥粒狀。
虎皮石位於駕鶴仙遊處北上數10步路西,活象低頭探向洞內覓食的餓虎脊樑,石面花紋斑斑酷似虎皮紋絡。
靜石,位於雲砌橋南下1公里的一長方靜卧的巨石,石下洞建有“靜思庵”風煙石位於登嶧西路八十盤下偏南側、南北羅列的3塊嶢斜巨石,如風吹煙浪翻滾。
鸚鵡石,位於插花石“仙架”上,形似一隻鸚鵡欲飛西天。
袈裟石 袈裟石
袈裟石位於南天門西下百餘步,石面遍佈褐黃色小方塊,酷似僧侶的袈裟。
枕石 枕石
爺孃洞 爺孃洞
枕石,位於東宮太白樓前的爺孃洞之上,南北平卧、5間屋大小、形似一巨枕。
鳳翔石,位於焚松嶺南麓,形似一個突兀的大饅頭,以《三鳳翔萬里》的傳説而得名。
神豆腐石,位於登嶧東路過半處,鋪卧在路中,石面顏色、裂紋均像剛劃開沒挪動的塊塊鮮嫩豆腐,並因流傳《豆腐王》的神話傳説而得名。
馬嘴石,立於嶧山南麓馬家溝西畔,其中石縫朝天張裂,三分而東好似馬嘴上唇,二分而西酷似馬嘴下唇。
魚石 魚石
魚石,位於南華觀逍遙亭東上數百步、千佛嶺之胸的垛疊石堆之中,形似搖頭擺尾、遊向大海的鯉魚。
象牙石,位於嶧山的東山鳴鶴嶺頂,嶢石尖端刺向藍天,猶如大象翹起的牙齒。
擎天柱石,位於嶧山東南角,高2丈粗3圍,為典型的海蝕巖柱體。
海豹石,位於嶧陽東南卧龍道下,高1.5丈,粗10圍,面向東冥矗立,形似出水海豹,張大嘴、瞪雙眼,千孔百瘡、形象逼真。 [5] 
寶瓶石 寶瓶石
寶瓶石:又稱“行運石”。相傳南海觀音普度眾生來到嶧山,被嶧山的美景所吸引,便把她的寶瓶遺留在此。民間有個説法:背石而立向上拋石子,拋上去的石子越大,運氣越好。
十二福地
福地謂安樂之地,為神仙所居住之者也。道家有“洞天福地”之話。奇美的嶧山有福地多處,其中主要有12處。
太平興國寺,位於御路嶺西北側,冠嶧山12福地之首。寺內古建築“莊嚴世尊丹爐,掩映金碧交輝”。相傳,漢代一皇朝使臣喬裝為道士住嶧山古月洞察訪民情,常念《太平曲》遊覽嶧山,在此巧遇一樵童名“興國”,其談吐坦然,見識非凡。後經使臣薦舉,果成國家棟梁。後建該寺並以此紀念。
通明天宮 通明天宮
通明天宮,即嶧山白雲宮戲樓,朝陽匾額石刻“通明天宮”。戲樓始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文人墨客冠以“落仙台”之美名,而列為嶧山福地之二。戲樓門向北與白雲宮朝門互應,中間雲橋又名“落仙橋”,戲池可容千人,由戲池北上35級雲梯即登至白雲宮。通明天宮戲樓歷經風雨損毀,雖經多次重修仍不完整,1987年按原貌修復新建。碧桃庵位於嶧山東南麓半山腰,徐八寨東半里許。以大磨石作碧桃庵標記。
邾文公祠,位於嶧陽書院西側,祠內有正堂5楹,東西配殿各3楹。正堂內供奉有邾文公牌位,另有陪神邾國大夫茅夷鴻牌位及其他牌位。正堂左側立有明代王命新書題的邾文公祠碑,該碑損壞嚴重僅留有半載殘碑。
大龍口,位於嶧山的西山樑祝泉西下30步,因有一小石罅覆蓋一石呈龍口狀而得名,細水長流其龍口,終年不斷。大龍口素有福地之美稱,古詩讚曰:“水秀景麗千古地,龍騰虎躍百世福。伴同孤桐撥五音,聖鄉六藝棟才富”。
紀王棚,居嶧陽書院以下百步,為天然石為蓋的長廊形洞竅,棚口上勒刻明萬曆年間王自謹題“紀王棚”3個正楷字,相傳此為唐紀王李慎避暑寶地,乃仙境福地也。古詩讚曰:“紀王棚者王不王。春秋滄桑無考章。避暑盛時遊人樂,錦花鋪茵仙笛揚”。
衲雲庵,位於孤桐寺西0.5公里處,有題刻“千盤鶴唳雙峯月,一衲僧歸半嶺雲”。明天啓二年(1622年),鄒縣令黃應祥在此築庵,取名“衲雲庵”,主持人為道姑,後為道家門徒久居之地而稱為福地。
尹氏莊,尹氏莊址為風水寶地,附近有“一步倆井”,自然天成,因此列嶧山十二福地之一。尹氏者沈家莊細民也,性古淡,愛幽棲,頗有隱士風,乾隆年間結廬於此。周圍遍植果木,後引水作池,蓄魚栽蓮,亦佳境也。卒後,其子復歸沈家莊。爾後人們在此掘坑蓄水,使之魚躍荷美,蘋果、梨、山楂、桃、杏滿山遍嶺。
嶧陽書院 嶧陽書院
嶧陽書院,位於邾文公祠東,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鄒縣縣令方鳴球為“興一代文明之治”、“振興文教”,發動縣衙內74人捐資而建。書院正殿3楹,東西各配3楹平房,大門3楹,院中立“嶧陽書院”4字碑;正殿匾額、楹聯及北、西、東3壁間嵌鑲的《嶧陽書院引》、《嶧陽書院記》、《嶧陽書院勸學篇》3塊石碑,均為方鳴球撰、書。遺址現有10畝之廣、頗為平整,奇石錯落,呈自然屏風,“嶧陽書院”4字碑的“院”字及碑座仍依稀可辨。
聖水泉,位於白雲宮玉皇殿西、王爾鑑二十四景詩碑之右的幽洞中,洞中有一石井,僅深尺許,但所貯之水,千人飲不竭。其實,洞上有井口,洞中井為泉,脈匯甘露池,聖水泉俗稱“三眼對”,即人眼對井眼,井眼對泉眼。聖水泉洞內幽靜清涼,為遊人避暑之福地佳境。
碧雲庵,又名皇姑洞,位於南華觀西南0.5公里許。庵分上下2層,有以大石鑿成的石屋2間,屋前大殿朝陽,3楹2進,東西配房各3楹。因該庵隱於碧樹蔭中而得名。並流傳有邾國國君之女皇姑擇婿的傳説。
徐八寨,位於仙人棚東1.5公里的老龍頭下。寨廣數十畝。據《嶧山志》記載寨名由來:“徐八寨者,古寨之名目也。國初(指清初)鼎革之亂,山以東居民避于山之東麓,以桃園村徐姓為寨主,嶧山凡八寨,是寨最小,數居第八,故名。” [5] 
嶧陽三十六洞天
嶧山洞穴相連,不計其數,僅有名可稱的洞就有144孔。其中嶧陽、嶧陰、嶧山西山(亦稱太平山)、嶧山東山四面均有名洞36孔(七龍洞不在其內)。
朝陽洞,位於西華天街北上,錦屏巖中間2層。古僧洞位於呂公堂西下50步,一盤石兩端東西各1洞。相傳東向洞中,曾有嶧山道家“武功三絕”中“鐵腳”一絕的祖師一僧人居住而得名。
雲遊洞,位於呂公堂北上10步的一碩大籮筐石下。傳説華佗登嶧採藥在此存放藥物。
妖精洞 妖精洞
妖精洞,位於呂公堂上百步的一巨石下的竅谷小洞。相傳古時此洞中曾有一壞人扮妖精作惡而得名。桃花洞位於盤龍洞後10餘步,因桃花女除妖的神話故事而得名。
響水洞,位於卧龍洞與梁祝洞之間,因洞中出百泉,響水動心絃而得名。妙光洞位於衲雲庵東。因每日夕陽西照時,霞光萬道射入洞中,七彩綺麗,奇妙無比而得名。
鳳字洞,位於天竺觀上數十步,洞門口特書刻七尺大小一“鳳”字,字上又飾以鳳頭,栩栩如生。
珍珠寶洞,位於天竺觀後院內、虎兒石後尾部。傳説何仙姑曾經嶧山在此洞中小憩,走時特留珍珠數顆而得名。
梁祝讀書洞,相傳為梁山伯、祝英台讀書修煉場所,洞內有天然石桌石凳,可坐可卧。洞內有2泉,東泉曰“鳴心泉”,西泉曰“梁祝池”。
銀錢寶洞,又名大洞。相傳該洞為當年邾文公的銀錢庫,洞闊可容300餘人。
神女洞,位於片石橋下,縱橫上下、孔竅通達、竇竇相接。
蟠桃洞,位於南華觀後逍遙亭下。相傳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洞中避難8個月,後為道家修煉場所。清代部分捻軍曾駐其中3個月。
甕石洞,隱於馬嘴石上的大石堆中,深進1公里。皇姑洞即“碧雲庵”。三皇洞塑有三皇神象3尊。
柴胡精洞,位於登峯古道北側,3巨石組成廊式孔竅,傳為中藥柴胡的祖宗居住處。
唐人洞,位於插花石東北一小峯頂,可容百人,相傳唐代百姓曾在洞中躲避災難。
天齊洞,與隱仙洞相對,躬身行進百尺為洞,洞內建有天齊神黃飛虎行宮。
齊天洞,與唐人洞相鄰,一塊巨石為蓋,相傳齊天大聖曾在洞中修煉。
抱元洞,位於冠子峯偏西,一石成棚,棚下為洞,相傳為以“抱元守一”為修行宗旨的全真道士錘鍊武功的處所。
太子洞,位於冠子峯下,該洞9孔相連,塑有護法神靈列班神像。
呂祖洞,位於東宮太白樓東北谷下,內有呂洞賓塑像。
郗公洞,位於神女洞北,因西晉太尉公郗鑑於永嘉年間(307—313年)“將鄉曲五萬保此山”而得名。
君洞,位於五華峯南三清殿後稍右,內建八角寶亭,塑老君李耳神像。1980年改建為白雲宮賓館的餐廳,可容納百餘人用餐。
聚仙橋 聚仙橋
泮池洞,位於聚仙橋下,內有汪汪池水成一溪,四季汩流,曾盛產螃蟹。
愁雲洞,位於卧虎石東下方,一大嶢石成懸天竅孔,皆在半空,穀風凜冽,令人生畏。
飛來洞,位於五華峯左下的一步登天石北,為懸空谷竅中所隱之洞,人在其中,上下嵯峨,探身俯瞰,“洞心觀東山,小魯在眼底”,放眼千里而心胸開朗。
蛇蠍洞,位於插花石二棋基底,其中甚為嚴密,蛇蠍難出,亦曾是華佗藥庫。
醫靈洞,位於通明天宮南下半里,相傳該洞為華佗當年登嶧採藥的住所。
迷魂洞,位於八卦石北20步,一古井下4尺可見一石,石之四下皆有徑可進深探險,但入者又往往大費周折,十有八九因迷魂而狼狽不堪返出。該洞亦稱無底洞、無情洞。
萬人洞,位於長生觀爐丹峪內洗藥池南。相傳,此洞曾盛產人蔘。
桐葉洞,位於嶧陽觀西側,3塊巨石拱立成一奇棚,棚中間有竅穴,洞中形似一片桐葉。
甘泉洞,位於嶧陽觀西偏下,靜幽谷穴中有甘泉河,河心有一池,深半米,周長3圍,泉水甘甜,勝似甘露池、聖水井之水。
桃仙洞,位於南華觀東北半里,相傳該洞曾為桃花仙子居住。
龍堂洞,位於萬壽宮北上一里的斷虹崖前,相傳該洞中曾有蒼龍盤踞。 [5] 
七龍洞
嶧山上除有名洞144孔,無名洞不可勝數外,還有以龍命名的及與龍諧音的洞7個,通稱七龍洞。
盤龍洞,由東路登嶧山,行裏許有一洞,即盤龍洞。洞中有8景:一是空谷寒泉,“進洞周身汗,三步風透心”;二是洗耳泉,即洗耳恭聽,作響的水聲猶琴絃之音;三是幽溪玄遠;四是處處光明;五是天眼滴漏;六是日出三竿;七是鍾石;八是鍾石文。洞深1.5公里,脈似巨龍。
居龍洞,亦稱踞龍洞、祖龍洞。位於五華峯插天石下,相傳秦始皇登嶧山時曾爬過此洞。洞口有書刻“不敢不踞”的4字刻石。
白龍洞,位於嶧山東山,洞內有白龍泉,泉中有一塊象似嶧山形體的石頭(亦稱小嶧山、桃花山、玲瓏山),石上有宋代書畫家南宮題“天下第一山”刻字。相傳孟軻的弟子萬章,曾在此洞中刻苦攻讀,並感動了神靈,賜給他一雙登雲鞋。
回龍洞,位於嶧山東山老龍頭下半里處,洞口一天然巨石為棚,鑽爬入洞,迴旋三番後可直下,深隧處上下3層,底層為廣10畝的大沙灘,中有一碗口小井,深5尺,千人飲用不涸。洞內有五音石、八音石、響水石、鳴鳳石、迴音石、雞唱石,號稱“天工六響石”。
卧龍洞,位於子孫石上半里處,相傳諸葛亮遊嶧山曾居此洞中,而以其字號“卧龍先生”得此洞名。又傳,人們曾在此洞中發現過蟒骨架,蜿蜒近半里,後在山洪爆發中衝失。
烏龍洞,位於嶧陽西首,洞口上書“烏龍洞真人墓”。進洞後行10餘步,再東行,寬敞可容百人居住,有神像台數處。
乾隆洞,位於嶧陽孤桐遺蹟處,此洞西連桐葉洞,南接甘泉洞,西北1公里通妙光洞。相傳清乾隆帝登臨嶧山曾在此洞中小憩。洞口以南有李白《琴贊》詩名刻石。 [5] 
八段錦
由西盤路中的元明路登嶧山,從山腳下子孫石到回馬嶺,長約2公里的地段,景點較多,被稱為八段錦,即有8個風景名勝景點。
夕陽拾萃,登山至第二盤道頂,路東有一飛天嶢石,立成棚狀,被譽為夕照亭。亭南石上有石刻“夕陽拾萃”4字記勝。
靈官殿 靈官殿
靈官在此,由夕照亭拾級而上,不遠處路東有小巧玲瓏的半楹靈官殿,殿門楹聯“咬銀牙巡察世界,執金鞭鎮守山門”,橫批為“靈官在此”。由此再西去即為一段小靈道,北上,卵石堆中又有1座小廟,路南石間還有1座廟宇。路轉溪頭由靈官殿西上30步,迎面一巨石上刻“路轉溪頭”4字,此處山路彎彎,石級層層,傍有一條潺潺小溪,路東一塊石上刻有“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詩句。
駕鶴仙遊,由路轉溪頭上行,至虎皮石南30步,路西石上立有“東原陳三公駕鶴處”碑。陳三公,名力,字抒萱,嶧山道士。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此去世。因傳仙人多騎鶴,道士死稱為昇天西去,亦名駕鶴。
巍峨穿雲,俗稱小陡盤。由駕鶴仙遊處繼續上行,有一關口壁立千仞,十分險要。“巍峨穿雲關,一線連着天;關口容一人,要擠落天塹。”
泉湧瀛洲,登上巍峨穿雲,再前上行不遠,有一石橋,名斷橋,傳説此處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橋頭灑淚而別。瀛洲,為神話傳説中的仙境。
萍水雲瀾,該處在晴空萬里之時,眺望西南遠天,可見微山湖上悠悠萍水,流波雲瀾,景象綺麗,風光無限,而名為萍水雲瀾。
子不語碑,回馬嶺南,盤路西側,有一石碣,上大書刻“子不語”3個字。 [5] 
八大山門
自嶧山西南麓沿石砌盤路元明路、雲層路、回馬嶺路、西華天街等登至白雲宮,為登嶧西路,西路共有8道山門。
有赫門,嶧山西路第1道山門,亦稱“一天門”。始建於元代,位於元寶石西側,橫跨盤路之端。寬7米,3孔,磚瓦石柱結構。後山門在戰火中毀壞。1987年5月,在子孫石南15米處重建第一道山門,山門寬14米,高9.9米,4柱3孔7樓式仿古建築,4柱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壁由白水泥假石斧敲鑿而成。
接引門,第2道山門,稱“小南天門”。位於半山亭南10多步。曾為隋唐式全石建築,門額書刻“接天引地”。門柱正面有楹聯1幅,上聯“上接九霄廣寒龍騰天”,下聯“下引五彩錦程虎躍地”;背面亦有楹聯1幅,上下聯為“接天地鍾靈裝點嶧山美,引八方賓朋光賞邾土香”。此門於1986年重新建成。
風雪門,亦名西寨門,為第3道山門,位於八十盤頂端。門額書“風花雪月”4個大字。此門處於風口處,四季飛花,雨花、桃花、梨花加雪花,常年不斷花。
天靈門,位於泮池東上數十步的盤路頂上,跨路而建,為西路登程上的第4道山門。全石結構,額上曾刻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鄒縣縣令王自謹書“位育羣黎”4字。清雍正三年(1725年)鄒縣縣令於斐仿刻。後該山門毀於戰火,1986年重建。
靈巖侯閣 靈巖侯閣
靈巖侯閣,即嶧山神廟,為第5道山門。拱石為門,砌石為閣,閣上又築廟。嶧山在隋、唐、宋、金、元歷代均被封為靈巖侯,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五日改封為嶧山神,所以該山門下為靈巖侯閣,上為嶧山神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十四年(1715年)先後曾2次重修。宋至清代,每年三、七、十月的十五日,為嶧山廟會。閣後有天井,天井正中曾有乾隆皇帝首次登嶧時栽植的一株迎客松,1970年代毀掉。1986年,對僅存殘磚的靈巖侯閣進行修復。
南天門 南天門
南天門 南天門
南天門,穿過靈巖侯閣門,至龐大的卧虎石西首,有2塊巨石峭立如壁,壁間有罅,上蓋1塊巨石,其狀如門,僅容1人穿過,曾為登嶧山必經之路,被看作第6道山門。門上勒刻“南天門”3字。元代以前南天門又名“天成之險”門。元代,改盤路於此壁石西側,後此門廢圮。
五朝門,亦稱午朝門,又名岱宗坊,為第7道山門。山門口有龜、蛇2將石守門,迎門5步即有八卦石。此門跨盤路而建,呈古樓狀。西向門額書刻“靈接岱宗”,東向門額書刻“名秀分尼”。
登雲自茲門,亦稱宕雲門,又名凌高門,為第8道山門。位於奎星閣下。門額石刻雍正七年(1729年)鄒縣知縣於斐書“登雲自茲”。進五朝門經八卦石後,東行進登雲自茲門曾為登峯必經之路。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在八卦石南架設通明天宮戲樓,進戲樓大圓門,再拾級登峯。後登雲自茲門逐漸人跡罕至。 [5] 
其它名勝
嶧山除二十四景、五大奇觀、二十名山、十二福地、嶧陽三十六洞天、七龍洞、八段錦、八大山門計120個風景名勝點外,還有125處風景名勝點。
山陽勝景還有顏子石、舟尾石、三元宮、源頭活水、超然亭、長春宮、嶧山神祠、嶧陽觀、嶧山館、秦碑考、至聖先師祠、梁祝泉、古今名山碑、陳三公駕鶴碑、杜公墓、孟母三遷宅遺蹟、子思子授徒處等47處;
中峯勝景還有白雲庵、朝天泉、三清殿、長春祠、五老棚、泰山行宮、童關、上呂公堂、石經洞、回馬嶺等39處;
東峯勝景還有冠子石、鳴鶴嶺、老龍頭、東倉、仙人宮、萬壽宮、仙人宮井、真人閣、吐蓮石、一鑑亭、白衣閣、片石橋等12處;
片石橋 片石橋
西峯勝景還有大門板石、下朝陽洞、自然庵、昇仙樓、玉帝神祠、呂公堂、純陽棋跡、孔子燕居處、二郎宮、觀音洞、青雲盤真人墓、三官洞、白雲棚、綠竹徑、下卧虎石、封山告示碑、混元洞、混元泉等18處;
山陰勝景還有長生觀、牛角峪、老草溝、大青崖、小青崖、東華宮、西華宮、牛口石、鬥雞台等9處。
另外,據古籍舊志記載嶧山人文景觀的宮觀廟宇共有288座,其中名洞144孔中皆立有石雕、或泥塑、或木製、或金屬鑄的神像。其餘144座宮觀廟宇為地面或石上建築,也均供有千姿百態的神像。其宮觀廟宇,唐代以前多為天然洞穴立廟,神像也多就石雕成;至元、明兩代建築大興,並多為官家出資;清代多為道士募化、善男信女施捨而立;1917年至1921年,有一次較大規模的集中興建,主要是由道士化緣籌資。後歷經戰火及其它原因的劫難,嶧山古建築基本毀壞殆盡。自1985年,嶧山上的宮觀廟宇開始修建或新建,至20世紀末已初具規模。 [5] 

嶧山護駕山景區

護駕山景區 護駕山景區
護駕山 護駕山
護駕山景區,護駕山海拔215.7米,東西走向,是鄒城東南部的自然屏障。位於鄒城市區東南部,佔地2775畝,是濟寧市規模最大的公園。護駕山公園的特點為山體圓形,護駕山上最有名的是山頂一堆巨石天然形成的老嫗拉風箱及望海石。 [6] 
陽山(亦稱護駕山)刻經,位於城區東南1.5公里處的陽山北麓半山腰的花崗岩石棚內,約8行,行10餘字。1974年前後被人工採石毀掉。 [7] 

嶧山普陽山區

普陽山位於香城鎮馬山頭村南,順山脊與看莊鎮東西為界,山勢不高,南北延伸4公里,海拔251.2米,面積5平方公里,屬嶧山山系,以花崗岩為主。馬家山頭遺址就在西普陽山腳下。馬家山頭遺址俗稱呂布點將台,位於香城鎮馬家山頭村西南約1500米,面積約20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2-0.6米,暴露 有灰坑,紅燒土塊等遺蹟,採集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黑陶次之,器形有豆、盆、鼎等。1978年2月被鄒城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8] 

嶧山碑刻石刻

嶧山名碑刻

據《嶧山志》中記載,嶧山上第1塊碑刻是張仲篆書的季扎碑。後“季扎之碑,轟雷劈碎”。季扎碑何時而立,碑刻內容及張仲何許人等均無可考。可考的是嶧山最早一塊碑刻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率羣臣東巡中在嶧山上立下的記功碑。此後兩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建國前夕都在嶧山上留有碑刻。但由於戰火以及自然和人為因素,歷代碑刻毀壞嚴重。嶧山上留存下來的較為清晰完整的碑刻還僅有78塊。
按碑刻內容有:朝廷敕諭碑4塊;個人德行讚頌碑14塊;紀念土木工程竣工的紀事碑34塊;遊記題詠碑23塊;其它方面內容的碑3塊。其字體篆、隸、行、草、正書皆有。其主要的有:
秦嶧山碑,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山川之事”。秦始皇“掃六合”統一中國後,曾5次東巡,登臨的第一座山就是嶧山,並在山上立下第一塊記功碑,由丞相李斯以小篆撰寫。《二世元年·春》又載:“二世東行郡縣,李斯以到碣石並海南至會稽而盡,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從者名,以彰先帝成功盛德。”秦二世東行郡縣,又命李斯撰文在始皇立嶧山碑的另一面刻上詔文。
秦嶧山碑刻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東漢的蔡邕、唐代的李冰陽等都曾臨摹該碑的小篆書法藝術,顏師古、許慎、歐陽修、趙陽誠、顧炎武等學者也曾研究過該碑刻石始末。秦刻碑毀於北魏,後曾有人用棗木版仿刻該碑,後又失傳。宋元祐八年(1093年),鄒縣縣令張文仲在北海王君向獲李斯小篆,刻諸廳於嶧陰堂。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鄒縣尹宋德命工礱石,又摹刻於其側。建國後,該碑收藏於孟廟啓聖殿。秦嶧山碑碑身為長方體,高1.9米,寬、厚皆為0.48米。
飭祭嶧山仙人萬壽宮碑,立於元至元三年(1337年)二月,正面刻八思巴文,陰面刻漢文。此碑為研究元代蒙文的寶貴資料。明神宗飭諭碑立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一式2塊:嶧陽碑林中的一塊已毀掉,另一塊立於白雲宮玉皇殿左側,民國年間以磚瓦築亭保護。
仙棚歌碑,立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位於五華峯下白雲宮藏書樓前。該碑由鄒縣縣令王爾鑑的老師張漢(亦是雍正皇帝的老師)以草書體題辭和書丹。歌詞內容主要是將嶧山同泰山相對照,讚揚嶧山之奇美。重修白衣殿記碑立於1920年,碑文着重記載民國初年曾2次出任內閣國務總理的靳雲鵬(鄒城市嶧山鎮苗莊村人)捐資修建白衣殿的情況。 [9] 
崗山廟起會碑,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張珍、徐文祥等人有感於崗山廟會興盛,並希望其長久延續,遂出資重修崗山上的廟宇——玉帝行宮,且立碑記之。由該碑考知,崗山會當起源並盛行於乾隆年間,距今約200多年的歷史。 [7] 

嶧山名石刻

嶧山歷代名石刻據1985年詳查,尚有300多處(包括北朝刻經2處),主要包括:
五華峯刻經位於五華峯插天石西側的“光風霽月”石上,刻有佛經,經文刻面縱1.5米,橫3.5米,7行,每行8字,共56字,由於風化剝蝕嚴重,僅有20餘字可辨,內容為《文殊般若經》。
嶧山摩崖刻經 嶧山摩崖刻經
妖精洞刻經,位於嶧陽烏龍巖上妖精洞口西側近旁,刻面豎高4米,橫寬2.65米,面積為10.6平方米。經文7行,每行14字,經文前有題名1行13字:“口(斛)律太保家客邑主董珎(珍)陀”。內容亦為《文殊般若經》,已殘毀22字,可辨69字。字體以隸為主,兼有楷篆意味,為北齊刻經中上品。
名人石刻,插花石上有“橫嶧之美石作瀾,豎嶧之妙伴雲舞”14字,為唐代李冰陽仿李斯小篆所書;卧虎石上有“陵虛直上”,風煙石上有“雲蒸霞蔚”,鸚鵡石上有“高風亮節”,飛來洞內有“神州仙境洞天奧,絕妙頑巖舞龍鳳”等,為宋代黃庭堅書;枕石上有“伏羲為開天之聖……”。“惟聖神為能顯靈異……”。均為元代三氏學教授世稱導江先生的張□手書;元代鄒縣名人劉之美在南華觀華陽洞、卧龍洞、梯子口對面等地手書讚美嶧山的詩文佳句;有明代號稱懸天三絕美的羅璟書“光風霽月”4大草字;鄒縣令王自謹書“萬丈青蓮”4大楷字;王爾鑑書“鄒魯秀靈”4大楷字等等;還有鍾石銘文、鳳翔石銘文2處大篆刻籀文象形字銘文。
鰲
世界最大漢字石刻——“鰲”,楊萱庭所書,鰲字鐫刻於嶧山五華峯東0.5公里許,石高20米、名神雀台號稱“無字碑”之巨石上,“鰲”字高15米,寬8米,為當時世界最大的漢字石刻。 [9] 
鐵山摩崖刻經 鐵山摩崖刻經
鐵山摩崖刻經,亦稱“小鐵山摩崖刻經”、“匡結刻經”。位於城區北鐵山之陽一傾斜約45°的巨大花崗岩石坪上。刻石南北長66.2米,東西寬16.4米,面積1085.68平方米。刻石正上方有陰線刻巨龍、雲氣、佛光圖案。佛光下鐫字,右側刻佛教《大集經》左側刻《頌文》,經文下部刻《題名》。
崗山刻經,位於鐵山北的崗山之陰山峪(俗稱狼溝)中。刻經以中部俗稱“雞嘴石”的岩石為中心,順“狼溝”兩側,分散地刻在摩崖石壁或岩石之上,分散在狼溝自東向西28塊岩石或摩崖石壁上,內容與《入楞伽經·請佛品第一》相同,只為散刻而已,有的刻在十幾米高的懸崖絕壁上,有的刻在岩石上,由於山水沖蝕和地震活動,使這些刻石倒鋪於溝中,或傾斜、或仰俯、夾雜於亂石之間。 [7] 

嶧山名楹聯

嶧山古建築羣上留存的楹聯主要有
人皇洞楹聯,“開明高奔日月吾上道,三景乃見玉清虛無老。”有卧虎石楹聯“墜地璨珣積片玉,插天聳翠削芙蓉。”“嵯峨石室雲自在微微仙飄,懸崖落壁客悠哉幽幽神氣”。有鄭寒台楹聯“鐵肩行囊中破襪爛鞋竹簡殘經榮歸故里,白衣領袖內清風素雅寒霜染眉敬望父老。”有老君堂大殿楹聯為古會意字“軉□,□臹□今應讀作“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
有碧桃庵大門楹聯,“窮竅相通如張樂洞庭魚龍百戲,異彩畢俏似瓊林武庫萬寶俱陳。”嶧陽書院正殿楹聯“仰正千秋地,折衷六藝場”。
通明天宮戲樓楹聯,“山色罩四周看翠袖蹁躚恍憶孤桐來舞鳳,天倪傳九奏聽笙歌嘹嚦還諧清磬遏行去。”南華觀門楹聯“小者如大屋高者數丈,大者如小山闊者裏許,”
渾石殿楹聯,“自信生前不作鬼,焉知死後弗成神”。白雲宮楹聯“墜似落星累丸湧生金銀台,飄如乘虹駕鶴飛出天地間。”
仙源洞楹聯,聯句“飛來幽洞空空空,天福神靈冥冥冥。坐觀九天玄玄玄,指令俗塵醒醒醒。”房巖楹聯“兩口甘露福壽百歲,一步登天立成神仙。”
小魯台楹聯,有二幅分別為:“鐵鞋有知問老聃,神水鑑心白雲亭。”鐵鞋厚情知音少,石頭寡意笑語多。”
醉仙台 醉仙台
天福樓楹聯,亦有二幅:“齊天洪福全龍肉對酒當歌,詩章《琴贊》醉仙台仰天長嘯。”“龍吃龍最忌龍有意洪福齊天李隆基,仙吃龍最愛龍無心康寧大寶李太白。”
王皇殿楹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祖龍洞楹聯“爽心也悠哉遊乎而得小天之樂,舒懷焉翩哉舞哉而獲淵博之情。”
藏經閣楹聯,“藏書中黃金星專等來者不是客,經卷裏蓬瀛島只待鐵心面壁仙。”
白雲賓館大門楹聯,“千里登臨怎堪舍白雲徑去,一腔遊興能不思嶧岫重來。”
白雲宮賓館正堂上層楹聯,“臨僲界餐霞酌露,來鶴鄉枕石眠風。”下層楹聯“到此已窮千里目,誰知才上一層樓。”
東配廡門楹聯,“芝蘭自結山川秀,松柏長留天地春。”
西配廡門楹聯,“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 [9] 

嶧山宗教傳播

嶧山道教

道教東漢末年傳入鄒縣,主要集中在嶧山。時,有方士郗儉在嶧山南華觀東華陽樓閣修煉。創建太平道的黃巾起義軍也曾駐過嶧山。嶧山上的大龍口、漏靈台、點將台、萬忠溝等都與黃巾軍有關。起義軍失敗後,有的隱居於嶧山修道。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崇道排佛,在嶧山大興土木,修建起天師堂。宋末金初,嶧山道教興盛,系全真道北宗,一直延續到清代,先後分為隨山派、清淨派、華山派、龍門派、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6個派別。
1961年,道士均回家參加集體勞動。1986年,嶧山開闢為旅遊區後,有4名道士又回嶧山從事宗教活動。 [10] 

嶧山佛教

嶧山摩崖佛教刻經,均在公元6世紀50年代形成,這充分證明在南北朝時期,佛教在嶧山已相當盛行。進入唐代,因統治者崇尚佛教使佛教大盛。嶧山素為宗教雲集之地,佛、道教曾在嶧山發生過2次重大沖突;武周女皇武則天時期,5000餘僧徒攻打嶧山,嶧山仙人棚、萬壽宮道長率千餘道人迎戰,由於僧徒地理不熟而失敗。金、元易代時期,大明府僧人智究來嶧山佔據山陰17座廟宇。因其擁金反元,道眾趁元軍進軍鄒縣之際,利用元軍驅逐了僧徒。明洪武年間,佛道兩教已經和解,並相互滲透,魯王朱檀信奉道教,但也出資興建了僧徒居住的嶧山孤桐寺。萬曆年間(1573—1620年),籌建供安道大藏經的道藏閣時,就由佛道2家共同籌辦。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天竺觀時,觀主為龍門派聞一桂,塑像既有觀音、文殊、普賢佛像,也有“眼光送生居其右,疹痘子孫居其左”。彌陀庵主持僧人先後有智恕、惠學、來智、桂如、自弘等。 [11] 

嶧山登山路線

明萬曆進士潘榛在《嶧山石記》一文中寫道:路,嶧山之石徑也。嶧為小山,古道途短多折,險峻而陡峭,或穿行石底,昃循洞引,或攀沿巨石驚而走之。便於再走和憶想,或為後之來者通達之故,因此刻石記名。嶧山道路錯綜縱橫,有故道,有盤路。

嶧山故道

山路 山路
嶧山故道主要有15條。
羊車故道 羊車故道
羊車故道,因秦始皇首次東巡乘羊車登嶧山所經之路而得名。該路東北方向,由太平興國寺南口,沿大百步石而上,至大石豎止,長0.5公里許。路上曾立有元延祐元年(1314年)“靈巖侯”3字巨碑及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六月王自謹書“羊車故道”4字碑。萬曆碑陰刻邑人麓原公潘榛《嶧路十句文》:萬千百春秋,人絡繹不絕,皆求暢宕進取,試探萬千回,果然走出了路……。
御路故道,該故道與羊車故道相接,自嶧山街南首東側,斜向東北,至太平興國寺南口止,長1.5公里。
御路嶺故道,該道經“御路、羊車”再上行東北,經過猛一超,龍天孔、龍坡至險腰,長2公里。
東宮 東宮
秦漢故道,該道經險腰至東宮,長1.25公里。
隋唐故道,該道自子孫石經書院、源頭活水至險腰,長1.5公里。
太白故道,該道由嶧陽書院上行經孤桐書院至觀峯台,長1.25公里。
南華故道,該道自馬家溝上行東北,經囊寨門到蟠桃洞,長1.75公里。
卧龍故道,該道由擎天柱石經東城牆、卧龍谷至南華觀,長1.5公里。
九道灣故道,該故道由2條路組成,分別由南華觀經涼水盆、快活裏到險腰;由南華觀經雲柏至東宮,均長1.5公里。
水城故道,該道由馬嘴石東上,經大礓溝、碧雲宮、小天河至南華觀,長1.5公里。
三遷宅故道,該道由馬家溝經龍門、大岫溝、秦王棚至險腰,長1.5公里。
險腰 險腰
書院故道,該道由卧龍谷上口經莫愁洞至象牙石,長1.75公里。
丹台故道,該道由爐丹峪直上,經通靈洞至老草溝,長1.5公里。
神醫故道,該道由徐八寨經白龍泉下口、華佗石至東宮,長2公里。
太古故道,該道2條,一條由十八盤下,經風雨石、大風口至牛口石,長1公里;一條由大風口經孤嶂沿下、五華峯之背至丹丸峯,長2公里。其它還有諸如棋盤溝下路、隱仙洞上路、隱仙洞西路、萬壽宮上路、萬壽宮下路、老龍頭南路、老龍頭北路、老草溝東南路、大泥鰍溝上路、白門子洞漫山搭路等短途故道,均長約0.5公里許。 [12] 

嶧山盤路

嶧山盤路全程43盤,萬餘階石磴,另有數條形似盤路和偶有幾石磴的山路。其中主要盤山路共24條。
元明路,由子孫石直上經半山亭至回馬嶺。
宕天梯 宕天梯
雲層路,由半山亭經雙妃枕、伴月台、五靈台、玉露坪、烏龍巖、雲砌橋到宕天梯。
回馬嶺路,由西山門板石(亦稱禹王台)東上經歇馬亭、紗帽石至十八盤。
西華天街路,由西寨門經倒三盤、珠連橋至南天門。
孤嶂坪路,由西寨門斜上經探仙徑至西涼台。
錦華層路,由五老棚後上經朝陽洞至孤嶂坪。
九天街路,由飛來洞經觀海石、祖龍洞、小天心至西涼台。
王母台路,由五華仙齋直上東北,經懸空橋至王母台。
東華天街路,由慎終追遠石經一線天至萬壽宮。
聖靈路,由太白樓到小魯台。
玄天靈路,由仙人棚上行,經冠子石至斷虹崖。
鳴鶴嶺路,由小魯台到象牙石。
古堯溝路,由片石橋經玉泉、雲柏、道士林至象牙石。
妙光洞南路,由三元宮經大通巖、嶧陽觀、妙光洞、龍扒道至二棋石。
妙光洞西路,由紀王棚北上,經書院、大洞、二神洞至宕天梯。
靜室庵路(亦名三庵古道),由桃花洞經引橋至石場。
太平路,由夫妻石經船石、卧龍石、水府洞至昇仙樓。
天竺溝路,由大龍口經天竺洞、穿心洞、王母西殿至昇仙樓。
棋盤溝上路,由牛頭嶺經兔窩至回馬嶺。
混元靈路,由混元洞經青雲盤至昇仙樓。
碧玉路,由小魯台經碧雲洞、東華宮至鬥雞台。
爐丹峪南路,由明石聯至仙人棚。
虎牙蹬路,由斷虹崖經黑風口至王母台。
爐丹峪西路,由碧桃庵經白門子洞、老龍頭至東洞。 [13] 

嶧山地區特產

嶧山名產

山菊花嶧山上生長着多種中草藥,尤其山菊花遍地可見。該花用嶧山上的甘露池、聖水泉的聖水煎服,有清熱、祛火、明目、健腦、開竅、提胃功能,是倍受人們青睞的優質飲料。
八花寶粥,嶧山八花寶粥館始自唐宋,盛於元明清。將嶧山一帶土產豇豆、綠豆、紅白小豆、糯米、紅棗泥、花生糝、黃豆扁、西瓜仁(或核桃仁),分先後適時下鍋,取甘露池水、文火燒煮,細熬,待八寶分瓣開花、縱笑、綻開後食之。
天福甘露,為當年邾國國君常飲的一種御酒,原稱“邾嶧老酒”,後為紀念公元前509年,邾國大臣夷射姑勸説邾國第十八世君主莊公曹穿,賜“邾嶧老酒”給廚下平民喝的一天,將這一天定為“天酒福民日”,“邾嶧老酒”亦得名“天福甘露”。
黑棗、醉棗,嶧山黑棗歷史悠久,清乾隆登嶧山時,嶧山道家曾以黑棗作貢品晉獻。其製作方法為:將剛摘下的嶧山大棗、煮之數沸,撈出以烈日暴曬,棗即有細紋皺起,似人工精雕細鏤。其色黑紫相間,其味甜且沙粘,異常開胃。
醉棗又名酒棗,其主要製作方法是將嶧山鮮長棗摘下,不使其觸及地面,用筷子夾入酒中浸泡片刻,再夾出放入刷淨涼乾的瓷罐、陶罐中,滿裝密封,貯於室內,至逢年過節時食用,鮮而脆,且含醉意,原色不減,大有增進食慾之功能。
秋榆錢,嶧山半腰生長着一些榆樹,看上去,與山下邊的榆樹沒有什麼兩樣,不同的是山腰的榆樹是秋後結榆錢,嶧山人稱其為“秋榆錢”,而且持續到九、十兩個月均可看到和採摘食用,比山下榆樹上的春榆錢粘度高得多,粘而噴香,香中透甜,嶧山人喜歡用它來做榆錢粥食用。故有民謠曰:“春榆錢粥驅酷寒,秋榆錢粥打冷戰。暑日之氣光天去,一碗寶粥粘到年”。 [14] 

嶧山名吃

康寧大寶,即嶧山黑蟒,俗名烏蛸,青黑色,頭紋似一“王”字,無毒,温馴易養,全身是寶,其肉古有食之,均評列為一等食品。傳為嶧山道家三寶之一。據傳,唐代,嶧山道家曾將嶧蟒作貢品獻給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大悦,且將嶧蟒誤為烏龍而忌食之。李白享食後美其名曰“康寧大寶”。
金鳳朝陽,嶧山上山雞尤多,嶧山人稱山雞為錦雞、小鳳凰。將山雞精工燒製成形似翹首鳴春、翰想翔雲天的全雞,風味獨具,嶧山有民搖曰:“眼前金鳳凰,涎水二尺長;一旦肚洲鼓(吃飽),方悟不該搶”。
橫威將軍,嶧山泉流潺潺,縱橫交錯,凡有水處,皆有螃蟹,大者重四五兩。成菜前放入清水中投幾遍,取一二十隻油鍋炸酥,出鍋後再以富彩點綴一番。只只活龍活現,仍以活蟹,不減其凜凜威風。巧妙地擺佈於盤中,又活像持劍揮戈的將軍橫空躍赴戰場。嶧山民謠曰:“橫威將軍上戰場,風掃殘雲鬥志昂;仙靈神功集一身,一鼓作氣‘插天’罡”。
小金龍,嶧山角下大泥鰍溝長年流水,因盛產大泥鰍而得名。以其製作的菜餚,色味俱全,酷似搖頭擺尾現原形的“小金龍”。嶧山民謠曰:“金龍小得天,搬倒甘露泉;五老棚多壽,金玉童皆仙。”
虎跳,嶧山上生長一種大蝗蟲,俗稱“大飛蝗”,名為百草小錦虎。嶧陽四季皆可捕得,以秋後的尤肥胖。取20餘隻炸酥至黃,點明油、糖粉,配以多種調料。形似“虎跳”狀,該菜風味獨特。嶧山民謠曰:“嶧山飛蝗大,百草哺肥它,醫聖傳千古,百病一把抓。”
白元大仙,嶧山孤嶂坪一帶多產白色山兔,嶧山人將其作為“白元大仙”的吉祥物。該兔營養價值高,以其製作的紅燒白兔肉為傳統名吃,色味俱佳。嶧山道家曾以其作貢品晉獻宮廷。嶧山民謠曰:“白元大仙子,名吃世古稀;遠迎朝拜者,千人不福一。” [15] 

嶧山開發建設

嶧山嶧山景區

嶧山景區牌坊 嶧山景區牌坊
嶧山曾為中國古代九大歷史名山之一,是古代立有山志的60餘座文化名山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嶧山就蜚聲四海。《詩經·魯頌》、《書經·禹貢》、《太平御覽》、《左傳》中分別有“保有鳧嶧”、“嶧陽孤桐”、“嶧山古多桐樹”、“魯師入邾,邾眾保於繹”的記載。《史記》、《漢書》、《水經注》、《通典》、《齊乘》、《永樂大典》等古籍對嶧山也均有記載。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郡縣,慕名登嶧山,命丞相李斯勒石頌功德,並命勒石處為“書門”。此後,西漢劉邦、東漢劉秀、三國曹操、唐太宗、宋世祖、元世祖、明太祖、清乾隆等都曾登臨嶧山,或封禪,或求長生不老。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十五日,宋真宗趙恆賜封嶧山神為“靈巖候”,並下聖旨令歷代守土官每年封禪日均前往嶧山祭祀;宋崇寧四年(1105年),徽宗趙佶賜嶧山匾額1塊,上書“靈貺”,建祠專供;元延祐元年(1314年),仁宗奇渥温愛育黎拔力八達專遣官員,登嶧祭祀,並在長春宮左壁上“命工礱石”刻“靈巖候”3字;明洪武七年(1374年),太祖朱元璋駕臨嶧山,改封“靈巖候”為嶧山神;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神宗朱翊鈞下旨重修嶧山興國寺,並在寺左建靈巖候祠,令鄒縣正官每年十月十五日率幕僚屬下到祠內祭祀。
文人墨客季扎、莊子、老子、孔子、子思、孟子、司馬遷、蔡邕、李白、杜甫、李陽冰、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趙明誠、董其昌、袁枚、鄭板橋等都曾登臨嶧山,尋幽探勝,並留下名勝佳句和詩文以及碑碣刻石。 [16]  如:李白《琴贊》、蘇東坡《孫辛老求墨妙亭詩》、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外一首)》、王安石《孤桐》等。 [17] 
此外,道、佛兩教人士通過募化籌資在嶧山建設中做出的貢獻更非常突出。
清中葉後,官府腐敗,民生凋弊,戰火烽起,歷史名山,始遭破壞。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嶧山五華峯修建炮樓,築倉庫,屯重兵肆意踐踏,蹂躪嶧山。解放戰爭中,土匪李老八糾集數百人盤居嶧山,為非作歹,嶧山建築毀壞殆盡。1970年代,嶧山又受到浩劫。歷史名山僅剩下頹垣半壁,殘碣斷碑,滿目瘡痍。
20世紀80年代末,鄒縣縣委、縣政府開始重視開發建設嶧山,決定將其建設成為風景名勝旅遊區。1987年,制定出《嶧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同時通過各種媒體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推廣。至1992年底,鄒城市委、市政府先後撥出專款300多萬元,修復了全部盤山道路,重建起五華仙齋、白雲宮、通明天宮、東宮、渾天元君殿、子孫堂、靈宮殿、泰山行宮、半山亭、牌坊山門等等古建築羣。開闢、鋪設由鄒城市城區至嶧山的旅遊專用瀝青公路、購配旅遊專車,新建白雲賓館,架設了照明電線,安裝程控電話,建起白雲飯莊,停車場及一些飲食、照相、導遊等服務網點設施,曾一度被人們遺忘的歷史名山,再度遊人如潮。 [16] 

嶧山護駕山景區

護駕山景區(護駕山公園)於2009年開始籌備,2012年5月正式開放,成為鄒城的一處集休憩、遊玩、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活動場所。歷經四期工程的建設,建成觀景登山棧道2200米,高架觀景平台7座,各類道路約26公里,不同功能形態的廣場6處,沿湖、沿河棧道4300餘米,親水平台21座,栽植各類喬木16.8萬株,播撒二月蘭、早熟禾等地被植物約42萬平方米,建設完成了公共監控系統及公共廁所等配套附屬設施。公園又先後開闢了牡丹園、櫻花園、海棠園、桃花園、梅花園、草坪休閒廣場、鄒魯文化城市友誼林等景區,逐漸形成了景中有景,園中有園的獨特風格。 [6] 

嶧山管理保護

建國前,沒有專門設立管理嶧山的機構,僅靠山上各宮、觀、廟、庵住的道士、道姑、僧人看管。歷代鄒縣縣衙門輔助給予一些零星的贊助和支持,發佈有關保護嶧山的文告等。1954年,始建國營鄒縣嶧山林場,主要負責嶧山的植樹造林、封山綠化等事宜,隸屬鄒縣林業局領導。1985年10月份,成立嶧山風景名勝管理所,為副科級事業單位,隸屬鄒縣城鄉建設委員會領導。1991年11月15日,將嶧山林場移交給嶧山風景名勝管理所。至1992年底,管理所內設辦公室、財務組、售票組、檢票組、東宮服務站、勞動服務公司、派出所、林業站、工商管理站、白雲飯店等10個職能股室。
1985年10月,嶧山風景名勝管理所成立不久,鄒縣人民政府就於是年12月10日發佈了《關於保護嶧山名勝古蹟的通告》,《通告》中對嶧山名勝古蹟保護、自然資源保護作出了具體規定。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