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佗缽可汗

鎖定
佗缽可汗(?—579年/581年 [35]  ),亦作他缽可汗,阿史那氏,名不詳(一説庫頭 [35]  ),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之子,乙息記可汗阿史那科羅、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弟,突厥汗國第四任可汗(572年—581年在位/一説569年—579年在位)。
木杆可汗去世後,舍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佗缽可汗。佗缽可汗繼位後,以侄子攝圖為爾伏可汗,統領東面;弟弟褥但可汗(一説步離可汗之子)為步離可汗,統領西面。佗缽可汗在位時期,突厥強盛,擁兵數十萬,屢次進犯北周。佗缽可汗亦篤信佛教,親自吃齋受戒,曾遣使北齊求取《華嚴經》、《十誦律》等佛經。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亡北齊,佗缽可汗接納北齊范陽王高紹義,聚集兵眾揚言要替北齊復仇。
開皇元年(581年,一説大象元年即579年),佗缽可汗去世,死前告誡兒子庵羅讓木杆可汗之子大邏便(阿波可汗)繼任可汗,但汗位最終由其侄攝圖(沙缽略可汗)繼承。 [35] 
本    名
一説庫頭
別    名
他缽可汗、佗缽可汗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突厥族
逝世日期
581年(一説579年)
身    份
突厥可汗
在位時間
572年—581年/569年—579年

佗缽可汗人物生平

佗缽可汗繼任汗位

佗缽可汗早年經歷不詳,有觀點認為他就是木杆可汗時代的東面可汗庫頭(控地頭可汗)。 [35]  木杆可汗臨終前,捨棄自己的兒子大邏便,遺命其弟繼任可汗之位,號佗缽可汗(周書》及《北史》作他缽可汗)。 [1-4] 

佗缽可汗強盛驕傲

佗缽可汗繼位後,任命侄子攝圖(乙息記可汗之子)為爾伏可汗,統治突厥東部;弟弟褥但可汗(一説是褥但可汗的兒子)為步離可汗,統治突厥西部。自從木杆可汗以來,突厥富有強盛,擁有數十萬兵馬,便有侵犯中原王朝的想法。當時北周與突厥和好親睦,每年送給他們絲織的採緞十萬段。突厥人居住在長安的,都用優厚的禮遇對待他們,穿的是有彩色刺繡的絲織品,吃的是肉,受到這種優待的突厥人經常有一千人之多。北齊懼怕突厥入境騷擾,所以傾盡庫府中的財物賄賂他們。佗缽可汗由此更加驕傲,甚至對他的部下説:“只要在南面的兩個兒子經常孝敬我,我就不怕貧窮!” [5-8] 

佗缽可汗信奉佛教

當時,北齊有一位名叫惠琳的和尚,因遭俘虜而來到突厥,於是他對佗缽可汗説:“齊國富強,都是因為有佛法。”於是就用因果報應的道理勸説佗缽可汗。佗缽可汗聽後就相信,建立一座佛塔,派遣使者到北齊通好,求取《淨名》、《涅槃》、《華嚴》等佛經和《十誦律》。佗缽可汗也親自吃齋受戒,行路繞着佛塔,自恨沒有生在內地。 [9]  [10] 

佗缽可汗接納紹義

建德二年(573年),佗缽可汗派遣使者向北周進獻良馬。 [11-12]  同年,佗缽可汗遣使到北齊求婚。 [13] 
建德六年(577年)二月,北周消滅北齊政權,北齊定州刺史、范陽王高紹義遭周軍擊敗後,從馬邑逃奔到突厥。佗缽可汗常説文宣帝高洋是英雄天子,因高紹義長得很像其父文宣帝,所以對他非常喜愛看重,凡是在突厥的北齊人,都交由他來管理。 [14]  同年十二月,高紹義自立為北齊皇帝,佗缽可汗召集部下兵眾,揚言要替北齊復仇。 [15-17] 

佗缽可汗侵略北周

宣政元年(578年)四月二十三日,佗缽可汗派兵侵犯北周的幽州,殺害搶劫當地的官吏百姓。 [18]  北周柱國劉雄率兵迎戰佗缽可汗,結果兵敗戰死。同年五月二十三日,北周武帝宇文邕親自統率六軍,準備北伐突厥,先派柱國原公宇文姬願、東平公宇文神舉等領兵分五路並進。 [19]  五月三十日,恰逢北周武帝患病,因而下詔所有軍隊停止行動。 [20]  十一月,佗缽可汗再次派兵侵犯北周邊境,包圍酒泉,屠殺搶掠當地官吏百姓。 [21-23] 

佗缽可汗因病去世

開皇元年(581年,一説大象元年即579年,參見卒年爭議目錄),佗缽可汗病重將死,對兒子庵邏(一作菴羅)説:“我聽説親情沒有超過父子之情。我哥哥木杆可汗沒有立他的兒子大邏便,而傳位於我。我死後,你們兄弟應該讓位於大邏便。”同年,佗缽可汗去世,突厥國人將要擁立大邏便為可汗。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出身卑微,眾人不服;而庵邏的母親出身高貴,突厥各部落首領素來尊重他。爾伏可汗攝圖最後一個來到,對國人説:“如果擁立庵邏,我就率領兄弟們侍奉他。如果擁立大邏便,我必定堅守邊境,與大可汗兵戎相見。”攝圖年長,並且雄勇果敢,國人不敢反對他,於是最後立庵邏為可汗。大邏便沒有成為可汗,心裏對庵邏不服,經常派人辱罵他。庵邏無奈,就把汗位讓給攝圖。國人都相互議論説:“在四位可汗的兒子中,攝圖最為賢能。”於是就共同迎立攝圖為可汗,稱為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一稱沙缽略可汗,居住在都斤山。庵邏讓位後居住在獨洛水,稱為第二可汗(一作第三可汗)。 [24-26] 

佗缽可汗為政舉措

佗缽可汗軍事

佗缽可汗在位時期,突厥勢力非常強盛,擁有數十萬兵馬,曾多次派兵進犯北周邊境。北周消滅北齊後,佗缽可汗接納北齊范陽王高紹義,聚集兵眾揚言要替北齊復仇。 [27-29] 

佗缽可汗文化

佗缽可汗在位時期,非常信奉佛教,曾下令修建佛塔,遣使向北齊求取《淨名》、《涅槃》、《華嚴》、《十誦律》等佛經,佗缽可汗親自吃齋受戒。 [9]  [10] 

佗缽可汗趣聞軼事

北周軍隊攻克北齊的晉陽時,北齊派開府儀同三司紇奚永安向突厥求救,他剛到突厥,北齊已經滅亡。佗缽可汗把紇奚永安安排在吐谷渾使者之下,紇奚永安對佗缽可汗説:“現在齊國已經滅亡,我何必留此殘生!本準備屏氣自盡,只怕天下人説我們大齊朝沒有殉節而死的臣子,請求給我一刀,死後可以讓遠近的人都知道我的心跡。”佗缽可汗對他表示讚許,送給七十匹馬讓他回去。 [30] 

佗缽可汗歷史評價

令狐德棻周書》、李延壽北史》:“他缽彌復驕傲。” [27-28] 
魏徵等《隋書》、司馬光資治通鑑》:“佗缽益驕。” [29]  [31] 

佗缽可汗家庭成員

佗缽可汗父親

阿史那土門,突厥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

佗缽可汗兄弟

  • 哥哥
阿史那科羅,突厥乙息記可汗。 [27] 
阿史那俟斤,突厥木杆可汗。 [29] 
  • 弟弟
阿史那氏,突厥褥但可汗 [29]  (後為步離可汗,一説步離可汗是其子)。 [28] 

佗缽可汗兒子

阿史那庵邏,突厥第二可汗(一作第三可汗)。 [28-29] 

佗缽可汗卒年爭議

《資治通鑑》主張佗缽可汗卒於開皇元年(581年),並將向北周求娶千金公主之事繫於其名下。但《隋書·長孫晟傳》明確記載求娶千金公主的是攝圖即沙缽略可汗。學者薛宗正考證認為,應以《隋書·長孫晟傳》的記載為準,而佗缽可汗應卒於大成元年(579年,大象元年,陳太建十一年)二月以前。 [35] 

佗缽可汗史籍記載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 [27] 
《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 [29]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28]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 [31]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 [3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四》 [33]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 [34] 
參考資料
  • 1.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俟斤死,弟他缽可汗立。
  • 2.    《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木杆在位二十年,卒,復舍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是為佗缽可汗。
  • 3.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俟斤死,復舍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是為他缽可汗。
  • 4.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是歲,突厥木杆可汗卒,復舍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是為佗缽可汗。
  • 5.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自俟斤以來,其國富強,有凌轢中夏志。朝廷既與和親,歲給繒絮錦彩十萬段。突厥在京師者,又待以優禮,衣錦食肉者,常以千數。齊人懼其寇掠,亦傾府藏以給之。他缽彌復驕傲,至乃率其徒屬曰:“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邪。”
  • 6.    《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佗缽以攝圖為爾伏可汗,統其東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子為步離可汗,居西方。時佗缽控弦數十萬,中國憚之,周、齊爭結姻好,傾府藏以事之。佗缽益驕,每謂其下曰:“我在南兩兒常孝順,何患貧也!”
  • 7.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他缽以攝圖為爾伏可汗,統其東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為步離可汗,居西方。自俟斤以來,其國富強,有凌轢中夏之志。朝廷既與之和親,歲給繒絮、錦彩十萬段。突厥在京師者,又待以優禮,衣錦食肉,常以千數。齊人懼其寇掠,亦傾府藏以給之。他缽彌復驕傲,仍令其徒屬曰:“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邪?”
  • 8.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佗缽以攝圖為爾伏可汗,統其東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之子為步離可汗,居西面。周人與之和親,歲給繒絮錦彩十萬段。突厥在長安者,衣錦食肉,常以千數。齊人亦畏其為寇,爭厚賂之。佗缽益驕,謂其下曰:“但使我在南兩兒常孝,何憂於貧!”
  • 9.    《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齊有沙門惠琳,被掠入突厥,因謂佗缽曰:“齊國富強者,為有佛法耳。”遂説以因緣果報之事。佗缽聞而信之,建一伽藍,遣使聘於齊氏,求《淨名》、《涅槃》、《華嚴》等經,並《十誦律》。佗缽亦躬自齋戒,繞塔行道,恨不生內地。
  • 10.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齊有沙門惠琳,掠入突厥中,因謂他缽曰:“齊國強富,皆為有佛法。”遂説以因緣果報之理。他缽聞而信之,建一伽藍,遣使聘齊,求《淨名》、《涅槃》、《華嚴》等經,並《十誦律》。他缽亦躬自齋戒,繞塔行道,恨不生內地。
  • 11.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建德二年,他缽遣使獻馬。
  • 12.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建德二年,他缽遣使獻馬。
  • 13.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是歲,突厥求昏於齊。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紹義戰敗,北奔突厥,猶有眾三千人。紹義令曰:“欲還者從其意。”於是辭去者大半。突厥佗缽可汗常謂齊顯祖為英雄天子,以紹義重踝,似之,甚見愛重;凡齊人在北者,悉以隸之。
  • 15.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及齊滅,齊定州刺史、范陽王高紹義自馬邑奔之。他缽立紹義為齊帝,召集所部,云為之復仇。
  • 16.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及齊滅,齊定州刺史、范陽王高紹義自馬邑奔之。他缽立紹義為齊帝,召集所部,云為之復仇。
  • 17.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高寶寧自黃龍上表勸進於高紹義,紹義遂稱皇帝,改元武平,以寶寧為丞相。突厥佗缽可汗舉兵助之。
  • 18.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夏,四月,庚申,突厥寇周幽州,殺掠吏民。
  • 19.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五月,己丑,周高祖帥諸軍伐突厥,遣柱國原公姬願、東平公神舉等將兵五道俱入。
  • 20.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癸巳,帝不豫,留止雲陽宮;丙申,詔停諸軍。
  • 21.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宣政元年四月,他缽遂入寇幽州,殺略居民。柱國劉雄率兵拒戰,兵敗,死之。高祖親總六軍,將北伐,會帝崩,乃班師。是冬,他缽復寇邊,圍酒泉,大掠而去。
  • 22.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宣政元年四月,他缽遂入寇幽州。柱國劉雄拒戰,兵敗死之。武帝親總六軍,將北伐,會帝崩,乃班師。是冬,他缽復寇邊,圍酒泉,大掠而去。
  • 23.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十一月,突厥寇周邊,圍酒泉,殺掠吏民。
  • 24.    《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在位十年,病且卒,謂其子菴羅曰:“吾聞親莫過於父子。吾兄不親其子,委地於我。我死,汝當避大邏便也。”及佗缽卒,國中將立大邏便,以其母賤,眾不服。菴羅母貴,突厥素重之。攝圖最後至,謂國中曰:“若立菴羅者,我當率兄弟以事之;如立大邏便,我必守境,利刃長矛以相待矣。”攝圖長而且雄,國人皆憚,莫敢拒者,竟以菴羅為嗣。大邏便不得立,心不服菴羅,每遣人罵辱之。菴羅不能制,因以國讓攝圖。國中相與議曰:“四可汗之子,攝圖最賢。”因迎立之,號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一號沙缽略。治都斤山。菴羅降居獨洛水,稱第二可汗。
  • 25.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他缽病且卒,謂其子庵邏曰:“吾聞親莫過於父子。吾兄不親其子,委位於我,我死,汝當避大邏便。”及卒,國中將立大邏便,以其母賤,眾不服。庵邏實貴,突厥素重之。攝圖最後至,謂國中曰:“若立庵邏者,我當率兄弟以事之;如立大邏便,我必守境,利刃長矛以相待。”攝圖長而且雄,國人莫敢拒,竟立庵邏為嗣。大邏便不得立,心不服庵邏,每遣人詈辱之。庵邏不能制,因以國讓攝圖。國中相與議曰:“四可汗子,攝圖最賢。”因迎立之,號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一號沙缽略,居都斤山。庵邏降居獨洛水,稱第三可汗。
  • 26.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突厥佗缽可汗病且卒,謂其子庵邏曰:“吾兄不立其子,委位於我。我死,汝曹當避大邏便。”及卒,國人將立大邏便。以其母賤,眾不服;庵邏實貴,突厥素重之。攝圖最後至,謂國人曰:“若立庵邏者,我當帥兄弟事之。若立大邏便,我必守境,利刃長矛以相待。”攝圖長,且雄勇,國人莫敢拒,竟立庵邏為嗣。大邏便不得立,心不服庵邏,每遣人詈辱之。庵邏不能制,因以國讓攝圖。國中相與議曰:“四可汗子,攝圖最賢。”共迎立之,號沙缽略可汗,居都斤山。庵邏降居獨洛水,稱第二可汗。
  • 27.    《周書·卷五十·列傳第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02]
  • 28.    《北史·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4-03]
  • 29.    《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4-04]
  • 30.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周師之克晉陽也,齊使開府儀同三司紇奚永安求救於突厥,比至,齊已亡。佗缽可汗處永安於吐谷渾使者之下,永安言於佗缽曰:“今齊國已亡,永安何用餘生!欲閉氣自絕,恐天下謂大齊無死節之臣;乞賜一刀,以顯示遠近。”佗缽嘉之,贈馬七十匹而歸之。
  • 31.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04]
  • 3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04]
  • 33.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04]
  • 34.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4-04]
  • 35.    薛宗正.《突厥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34-13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