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家弘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何家弘,1969年去北大荒務農。返回北京後當建築工人。199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法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日本名古屋大學特任教授。北京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首批“大華講席教授”, [5]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學研究所所長、法律語言研究所所長。 [3-4] 
兼任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兼法律語言研究會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檢察學研究會職務犯罪偵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2006-2008),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12)“週末論壇”節目的特邀主持人(2005-2006),《證據學論壇》主編,《法學家茶座》特邀執行主編
中文名
何家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籍    貫
北京
出生日期
1953年
畢業院校
美國西北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撰寫、主編、翻譯法學著作50餘部
出生地
北京
代表作品
《洪律師推理小説》四部
《法苑雜談》
《享受法緣》

何家弘研究方向

證據法學、偵查學、刑事司法制度、法律語言等

何家弘社會兼職

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兼法律語言研究會會長
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檢察學研究會職務犯罪偵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12)“週末論壇”節目的特邀主持人(2005-2006)
證據學論壇》主編
法學家茶座》特邀執行主編

何家弘人物經歷

何家弘,1969年去“北大荒”,務農8年;1977年返回北京後當過兩年建築工人。198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199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獲法學博士(SJD)學位,1996年評為教授,1998年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學研究所所長、法律語言研究所所長。曾經在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法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在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任客座教授;何家弘在業餘時間還為“普法”而撰寫法學小説和推理小説,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何家弘,創作的四部“犯罪懸疑小説”已經被翻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並有一部被譯成意大利文在意大利出版,頗受好評;英文譯本也將由企鵝出版公司於近期出版。

何家弘教育背景

1992-1993,美國西北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1983-1986,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
1979-1983,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獲法學學士學位。

何家弘訪問講學

2012.6-7,日本名古屋大學特任教授
2011.10,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2010.6-8,德國馬普國際與外國刑法研究所訪問講學
2011.2,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2006.12-2007.1,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訪問講學
2002.9-2003.3,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
1998.4-5,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6.9-1997.3,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0.1-6,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何家弘學術成果

何家弘代表作

《短缺證據與模糊事實——證據學精要》,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何家弘論文

1.“錯案為何能複製”,載《人民法院報》2013年4月26日 [1] 
2.“職務犯罪偵查也要實現‘四化’”,《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3.“證據的採納和採信——從兩個 ‘證據規定’的語言問題説起”,《法學研究》2011年第3期
4.“從犯罪偵查學到物證技術學和證據調查學“,《法學家》2010年第4期
5.“論法律語言的統一和規範——以證據法學為語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6.“論推定概念的界定標準”,《法學》2008年第10期
7.“從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關於推定範疇的反思”,《法學研究》2008年第4期
8.“論推定規則適用中的證明責任證明標準”,《中外法學》2008年第6期
9.“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原理論綱”,《法學家》2008年第3期
10.“證據學抑或證據法學”,《法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1.“刑事錯案中的證據問題——實證研究與經濟分析”,(何家弘、何然合著)《政法論壇》2008年第2期
12.“證據法功能之探討——兼與陳瑞華教授商榷”,《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13.“論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中國法學》2007年第5期
14.“多種些活樹 少談些森林——也説‘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現代法學》2007年第1期
15.“論證據的基本範疇”,《法學雜誌》2007年第1期
16.“中國陪審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審制度的歷史發展為借鑑”,《法學家》2006年第1 期
17.“從司法證明模式的歷史沿革看中國證據制度改革的方向”,《法學家》2005年第4期
18.“對法定證據制度的再認識與證據採信標準的規範化”,《中國法學》2005年第3期
19.“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答劉金友兼與張衞平王敏遠商榷”,《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20.“秘密偵查立法之我見”,《法學雜誌》2004年第6期
21.“文書審”與司法公正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2.“論法官造法”,《法學家》2003年5期。
23.“測謊結論與證據的"有限採用規則"”,《中國法學》2002年第2期。
24.“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之我見”,《政治與法律》2002年1期。
25.“中國刑事證據規則體系之構想”,《法學家》2001年第6期。
26.“論司法證明的目的和標準——兼論司法證明的基本概念和範疇”,《法學研究》2001年第6期。
27.“試述證據法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法學雜誌》2000年第2期。
28.“讓證據走下人造的神壇——試析證據概念的誤區”,《法學研究》1999年第5期。
29.“司法公正論”,《中國法學》1999年第2期。
30.“司法證明方式和證據規則的歷史沿革——對西方證據法的再認識”,《外國法譯評》1999年第4期。
31.“有毒的樹上結出的果實一定有毒嗎?──關於證明責任與證明標準的師生對話錄”,《中國律師》1999年第3-7期連載。
32.“陪審制度縱橫論”,《法學家》1999年第3期。
33.“美國反腐敗法律制度”,《外國法譯評》1998年第4期。
34.“為‘自由心證’正名”,《法學雜誌》1997年第6期。
35.“證據調查學的對象和體系”,《法學雜誌》1996年第6期。
36.“關於創建“證據調查學”的構想”《法學家》1996年第6期。
37.“論美國檢察制度的特色”,《外國法譯評》1995年第4期。
38.“外國法庭科學鑑定制度初探”,《法學家》1995年第5期。
39.“美國檢察制度研析”,《法學家》1994年第4期。
40.“從洛杉磯事件透視美國審判制度的弊端”,《法學雜誌》1992年第5期。
41.“偵查學十年”,《法學家》1989年第2期。
42.“刑事訴訟證據屬性新辨”,《法學家》1988年第6期
43.“罪犯識別與親子鑑定中的“遺傳密碼指紋法””,《法學雜誌》,1988年第1期。
44.“犯罪偵查中的同一認定問題”,《法學家》,1987年第5期。
45.“對墨刑的一點新認識”,《法學雜誌》,1986年第2期。
46.“防衞過當的定罪問題”,《法學雜誌》,1985年第4期。
47.“在運動中把握法制的協調發展”,《法學》1984年第10期。
48.“美國測謊業一瞥”,《法學雜誌》,1984年第3期。

何家弘著作

1.《扭曲的靈魂――外國犯罪實證》(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虛擬的真實――證據學講堂錄》(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犯罪的密碼――科學探案紀實》(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換位的視角――多媒體對話錄》(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證據的語言――法學新思維錄》(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從通俗到深奧――法治文化雜論》(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7.《從觀察到思考――外國要案評析》(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8.《從它山到本土――刑事司法考究》(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從相似到同一――犯罪偵查研究》(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0.《從應然到實然――證據法學探究》(何家弘作品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1.《人生狹路――黑蝙蝠•白蝙蝠》(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2.《人生誤區――龍眼石之謎》(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3.《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畫》(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4.《人生黑洞――股市幕後的罪惡》(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5.《人生情淵――雙血型人》(何家弘作品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6.《誰的審判誰的權——刑事庭審制度改革的實證研究》(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7.《誰的陪審誰的權——刑事庭審制度改革的虛擬實驗》(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8.《當代美國法律》(修訂版,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19.《證據的審查認定規則:示例與釋義》(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20.《法律英語――美國法律制度》(第4版,獨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1.《證據法學》(第4版,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2.《新編犯罪偵查學》(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3.《證據法學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4.《簡明證據法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5.《外國刑事司法制度》(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6.《新編證據法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中國的陪審制度向何處去――以世界陪審制度的歷史發展為背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8.《刑事司法大趨勢——以歐盟刑事司法一體化為視角》(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版
29.《證據調查》(第2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0.《刑事證據大全》(第2版)(譯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1.《證人制度研究》(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32.《血之罪》(法文版),法國黎明出版社2003、2011年版
33.《血之罪》(意大利文版),意大利莫西亞出版社2007年版
34.《血之罪》(中文繁體字版),台灣頂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版
35.《法律英語》(中文繁體字版),台灣偉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版

何家弘代表性項目

1.“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司法判例制度研究”(2011年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
2.“刑事訴訟中科學證據的審查規則與採信標準研究”(2010年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
3.“刑事庭審實證研究”(2009年司法部項目)
4.“偵查人員出庭憑證的範圍和程序”(200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項目)
5.“檢察制度比較研究”(2007年度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項目)
6.“司法鑑定人的出庭作證研究”(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項目)
7.“偵查機關強制採樣的必要性及合法化路徑的研究”(2007年北京刑偵學研究會項目)
8.“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原理研究”(2006年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
9.“刑事錯案實證研究”(2006年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
10.“陪審制度比較研究”(2004年司法部項目)
11.“歐盟刑事司法一體化”(2004年歐盟法律與司法合作項目辦公室項目)
12.“刑事審判中的證據制度研究”(2000年國家重點社科基地重大項目)
13.“刑事審判認證制度研究”(2001年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
14.“電子證據法研究”(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
15.“中外司法體制研究”(司法部項目)
16.“證人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17.“檢察機關執法觀念的轉變”(最高人民檢察院項目)

何家弘獲獎記錄

第五屆全國偵探推理小説大賽特別貢獻獎(2011)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11)
《法律英語――美國法律制度》榮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二等獎(2009)
《證據法學》獲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06)
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2005)
寶鋼優秀教師獎(2004)
國家級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3)
北京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999)

何家弘任免信息

2020年11月9日,經中國法學會有關專業委員會等部門推薦並徵求本人同意,決定聘任何家弘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聘期為五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