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低温症

(人體常見症狀)

鎖定
低温症是指人體深部温度(直腸、食管鼓室)低於35℃的狀態,低温症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亡,如果體温降到32℃以下,人體器官將無法正常代謝和工作。
出現低温原因有產熱障礙引起,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有散熱過快所致,如過久暴露於低温環境等。老年人可因營養熱量不足、體温調節功能差、保温不夠、疾病等均可出現體温不升。
外文名
hypothermia
就診科室
急診科
常見病因
暴露於寒冷環境、淹溺於冷水之中,疾病,藥物
常見症狀
外貌,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分泌系統
中文名
低温症

低温症病因

1.外源因素
低温症的病因有外因內因之分,最主要是外源性因素,即暴露於寒冷環境或淹溺於冷水之中。此外,熱量供給不足,以及颳風和氣候潮濕也可分別通過對流和蒸發增加體熱丟失。
2.內在因素
內因對低温症患者極為重要,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即體温調節生理功能障礙和伴隨的各種基礎疾病及降低熱能產生的藥物是老年人低温症的重要病因。
(1)生理性原因 人體温度能夠保持恆定,是通過生理調節使體內熱量的產生和發散保持平衡。人體處於寒冷環境時,機體一方面通過丘腦下部體温調節中樞使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皮膚血管收縮,以保存體熱;另一方面促使肌肉寒戰(即發反應),促進甲狀腺和腎上腺的分泌功能(遲發反應),以增加熱量產生。
(2)病理性原因 多見的是病理性原因即繼發性低温症,許多重要的基礎疾病可以繼發低温症。

低温症臨牀表現

低温症總述

臨牀表現與體温降低程度有關,可出現寒戰、軀體僵硬、感覺減退、皮膚蒼白冰冷等表現,此外,還可有少尿、頭痛、頭暈、飢餓、噁心、口齒不清等表現。

低温症典型症狀

1、寒戰
正常人處於寒冷狀態時,會通過“發抖”(寒戰)產生熱量來維持體温正常。但隨着低温症的進展,寒戰會停止,不能維持體温正常。
2、心率和呼吸
低温症患者初期常表現為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後期則表現為心動過緩、呼吸淺慢。
3、軀體僵硬
特別是四肢肌肉和關節僵硬、感覺減退,會導致行動協調性下降,造成走路不穩、肢體搖晃等情況。
4、少尿
疾病進展後,由於腎臟受到損害,出現小便量減少,少於400毫升/天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無尿的情況。
5、皮膚表現
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冰冷、凍瘡、紅斑、瘀斑、水腫、硬結,甚至出現皮膚壞死。
6、全身症狀
低温患者會有頭痛、頭暈、飢餓、噁心、腹脹、不安等全身表現。此外,有些患者還可表現為口齒不清、發音困難、疲倦、嗜睡、神情淡漠等。 [1] 

低温症檢查

1.實驗室檢查
體温過低的多數實驗室數據是非特異的檢查,包括白細胞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血糖、血清澱粉酶、血尿素氮血清穀草轉氨酶、a-J羥酸脱氫酶(HBD)和肌酸磷酸激酶CPK)、腎功能以及動脈血氣分析等,如發現血小板減少,血尿素氮、血清澱粉酶和上述其他酶類水平增高應想到本病。此外應用放免法測定血清三碘甲狀腺氨酸(T3)、甲狀腺素(T4)以及促甲狀腺素TSH)水平,可以診斷為原發性黏液水腫所致低温症。本病血清T3、T4水平下降而TSH升高,非黏液性水腫所致的低温症則尚不能達到這一程度。
2.其他輔助檢查
心電圖常呈不同程度的傳導阻滯,並可出現室內傳導延遲。
3.相關檢查

低温症診斷

需有高度警惕性才能及時做出低温症的診斷,因為體温過低常被誤診,醫護人員警惕的是尋找和排除發熱,而疏忽尋找和排除體温過低。低温症的診斷包括病史、臨牀症狀、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等方面。

低温症治療

1.添加保暖衣物
寒冬季節,即使是在家中,也有可能感到寒冷,尤其是氣温驟降的深夜,因此隨時適時添加衣物是很重要的。
2.減少熱量流失
穿着濕冷的衣物,或是長時間浸泡在水裏,會讓身體的熱能迅速流失,因此即使是在運動過後,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能,但如果穿着被汗水浸濕衣服,也有可能會造成失温現象。此外,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才下水,游泳過後也要立即擦乾身體,換上乾爽保暖的衣物,以免身體中的熱能急速被消耗殆盡。
3.提高體內製造能量的機能
除了靠外在的力量來保暖之外,提高自體體温才是最積極的方法,例如保持運動習慣,能夠加強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機能;維持營養均衡,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來提供所需的熱能,尤其是維他命E、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青背魚、黃綠色蔬菜、豆類柑橘花椰菜青椒、薯類等應多多攝取;高熱量易吸收的食物,也能迅速幫身體加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