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尿素
- 外文名
- Urea,carbamide
- 別 名
- 脲,碳酰胺
- 化學式
- CH4N2O或CO(NH2)2
- 分子量
- 60.06
- CAS登錄號
- 57-13-6
- EINECS登錄號
- 200-315-5
- 熔 點
- 132.7 ℃
- 沸 點
- 196.6°C /標準大氣壓
- 水溶性
- 1080 g/L (20℃)。
- 密 度
- 1.335 g/cm³
- 外 觀
- 無色或白色針狀或棒狀結晶體
- 閃 點
- 72.7 ℃
- 應 用
- 化肥
- 安全性描述
- S24/25;S26;S36
- 危險性符號
- Xn;Xi
- 危險性描述
- R36/37/38;R40
尿素發現歷程
編輯1773年,伊萊爾·羅埃爾(Hilaire Rouelle)發現尿素。1828年,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維勒首次使用無機物質氰酸銨(NH4CNO,一種無機化合物,可由氯化銨和氰酸銀反應制得)與硫酸銨人工合成了尿素。本來他打算合成氰酸銨,卻得到了尿素。尿素的合成揭開了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序幕。由此,證明了活力論的錯誤,實際上開闢了有機化學(活力論認為無機物與有機物有根本性差異,所以,無機物無法變成有機物,有機化合物只能由生物的細胞在一種特殊的力量——生命力的作用下產生,人工合成是不可能的。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一些魚的尿中含有尿素;鳥和爬行動物排放的是尿酸,因為其氮代謝過程使用的水量比較少)。
[1]
尿素化合物簡介
編輯尿素物理性質
尿素易溶於水,在20℃時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應。尿素產品有兩種。結晶尿素呈白色針狀或稜柱狀晶形,吸濕性強,吸濕後結塊,吸濕速度比顆粒尿素快12倍。
[1]
粒狀尿素為粒徑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觀光潔,吸濕性有明顯改善。20℃時臨界吸濕點為相對濕度80%,但30℃時,臨界吸濕點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濕氣候下敞開存放。在尿素生產中加入石蠟等疏水物質,其吸濕性大大下降。
尿素化學性質
尿素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異氰酸。因為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在酸、鹼、酶作用下(酸、鹼需加熱)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對熱不穩定,加熱至150~160℃將脱氨成縮二脲。硫酸銅和縮二脲反應呈紫色,可用來鑑定尿素。
[1]
若迅速加熱將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環化合物三聚氰酸。【機理:先脱氨生成異氰酸(HN=C=O),再三聚。】
尿素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13.78
摩爾體積(cm3/mol):49.5
等張比容(90.2K):135.0
表面張力(dyne/cm):55.3
尿素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4
氫鍵供體數量:2
氫鍵受體數量:1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互變異構體數量:2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69.1
重原子數量:4
表面電荷:0
複雜度:29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尿素製備方法
編輯尿素方法一
用二氧化碳和氨在高温、高壓下合成氨基甲酸銨,經分解、吸收轉化後,結晶,分離、乾燥而成。
尿素方法二
其製備方法是將經過淨化的氨與二氧化碳按摩爾比2.8~4.5混合進入合成塔,塔內壓力為13.8~24.6 MPa,温度為180~200 ℃,反應物料停留時間為25~40 min,得到含過剩氨和氨基甲酸銨的尿素溶液,經減壓降温,將分離出氨和氨基甲酸銨後的脲液蒸發到99.5%以上,然後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尿素成品。
尿素方法三
尿素是哺乳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1922年,在德國實現了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工業化生產。氨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氨基甲酸胺,再脱水生成尿素。
尿素工業製法
生產方法:工業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温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學反應如下:
尿素應用
編輯尿素醫學領域
皮膚科以含有尿素的某些藥劑來提高皮膚的濕度。非手術摘除的指甲使用的封閉敷料中,含有40%的尿素。
測試幽門螺桿菌存在的碳-14-呼氣試驗,使用了含有碳14或碳13標記的尿素。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使用尿素來製造氨,以提高其周邊胃裏的pH值。同樣原理也可測試生活在動物胃中的類似細菌。
尿素農業領域
尿素是一種高濃度氮肥,屬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於生產多種複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畜牧業可用作反芻動物的飼料。但在造粒中温度過高會產生少量縮二脲,又稱雙縮脲,對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國規定肥料用尿素縮二脲含量應小於0.5%。縮二脲含量超過1%時,不能做種肥,苗肥和葉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過多或過於集中。
尿素是有機態氮肥,經過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尿素適用於作基肥和追肥,有時也用作種肥。尿素在轉化前是分子態的,不能被土壤吸附,應防止隨水流失;轉化後形成的氨也易揮發,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土壤轉化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態溶於土壤溶液中,通過氫鍵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銨,進而生成碳酸和氫氧化銨。然後銨根離子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膠體吸附,碳酸氫根離子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後不殘留任何有害成分。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縮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轉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響,在土壤呈中性反應,水分適當時土壤温度越高,轉化越快;當土壤温度10℃時尿素完全轉化成銨態氮需7-10天,當20℃需4-5天,當30℃需2-3天即可。尿素水解後生成銨態氮,表施會引起氨的揮發,尤其是鹼性或鹼性土壤上更為嚴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時應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還原層。)
尿素適用於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於尿素在土壤中轉化可積累大量的銨離子,會導致pH升高2-3個單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數量的縮二脲,其濃度在500ppm時,便會對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種肥。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緩釋肥料等執行農用化肥鐵路優惠運價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21〕1285號),尿素被列入《實行鐵路優惠運價的農用化肥品種目錄》,實施鐵路貨運優惠。
調節花量
為了克服蘋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時,於花後5-6周(蘋果花芽分化的臨界期,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葉片含氮量呈下降趨勢)葉面噴施0.5%尿素水溶液,連噴2次,可以提高葉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長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適宜。
疏花疏果
桃樹的花器對尿素較為敏感但嘎面反應較遲鈍,因此,國外用尿素對桃和油桃進行了疏花疏果試驗,結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較大濃度(7.4%)才能顯示出良好效果,最適合濃度為8%-12%,噴後1-2周內,即能達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條件下,不同時期及不同品種的反應尚需進一步試驗。
水稻制種
在雜交稻制種技術中,為了提高父母本的異交率,以增加雜交稻制種量或不育系繁種量,一般都採用赤毒素噴施母本以減輕母本包頸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噴施父母本,調節二者的生長,使其花期同步。由於赤黴素價格較貴,用其制種成本高。人們用尿素代替赤黴素進行實驗,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種效果與赤黴素類似,且不會增加株高。
防治蟲害
用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份,攪拌混勻後,可防止果樹、蔬菜、棉花上的蚜蟲、紅蜘蛛、菜青蟲等害蟲,殺蟲效果達90%以上。
尿素鐵肥
尿素以絡合物的形式,與Fe2+形成螯合鐵。這種有機鐵肥造價低,防治缺鐵失綠效果很好。此外葉面噴0.3%硫酸亞鐵時加入0.3%尿素,防治失綠效果比單噴0.3%硫酸亞鐵好。
尿素在紡織工業上與其它吸濕劑的吸濕性比較:與自身的重量比。
人類糧食資源與蛋白質的短缺,也造成飼料工業一大難題。業者積極尋找蛋白質的新來源,並擴及蛋白質以外的氮來源,例如含氮量高的尿素。
1897年,Waesk 等人提出反芻動物能轉化非蛋白質氮為菌體蛋白質的想法。1949年,C. J. Watson 等人餵食綿羊含有N15標記的尿素膠囊,4天后在綿羊血液、肝臟、腎臟中檢驗出含有N15的蛋白質。這證實了反芻動物可以利用非蛋白質氮。同年 J. K. Looli 等人以尿素當作惟一氮源餵食綿羊,發現綿羊能夠正氮平衡,表明綿羊瘤胃裏的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合成其生長所需的10種必需氨基酸。自此,尿素及尿素化合物成為反芻動物的飼料添加劑了。
尿素工業領域
對於鋼鐵、不鏽鋼化學拋光有增光作用,在金屬酸洗中用作緩蝕劑,也用於鈀活化液的配製。
工業上還用作製造脲醛樹酯、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原料,尿素加熱至200℃時生成固態的三聚氯酸(即氰尿酸)。三聚氰酸的衍生物三氯異氰尿酸、二氯異氰酸鈉、異氰尿酸三(2-羥乙酯)、異氰尿酸三(烯丙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苄基)異氰酸酯、異三聚氰酸三縮水甘油醚、氰尿酸三聚氰胺絡合物等有許多重要應用。前兩者是新型高檔消毒、漂白劑,三氯異氰尿酸全世界總所產能力超過8萬t。
用於燃燒廢氣脱硝的選擇性還原劑,以及車用尿素,其組成成分為32.5%的高純尿素和67.5%的去離子水。
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排氣後處理是通過尿素在燃燒排氣中熱解反應產生的氨,來與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NOx)進行選擇性催化還原反應的一種技術,是降低燃燒鍋爐和柴油發動機等燃燒廢氣中的有害物質NOx的關鍵而主流的技術。SCR系統是滿足現代汽車嚴格排放法規例如歐Ⅳ/歐V/ 歐VI(國IV/國V/國VI)法規的必備系統。車用尿素在歐洲叫AdBlue(添藍液),在美國叫DEF(柴油機排氣處理液)。
特殊塑料的原料,尤其尿素甲醛樹脂、某些膠類的原料、肥料和飼料的成分、取代防凍的鹽撒在街道(優點是不使金屬腐蝕)、加強香煙的氣味、賦予工業生產的椒鹽捲餅棕色、某些洗髮劑、清潔劑的成分、急救用製冷包的成分(因為尿素與水的反應會吸熱)、車用尿素處理柴油機、發動機、熱力發電廠的廢氣,尤其可降低其氧化氮、催雨劑的成分〈配合鹽〉、過去用來分離石蠟(因為尿素能形成包合物)、耐火材料、環保引擎燃料的成分、美白牙齒產品的成分、化學肥料、染色和印刷時的重要輔助劑。
在化妝品中的應用
尿素是一種很好用的保濕成分,它就存在於肌膚的角質層當中,屬於肌膚天然保濕因子NMF的主要成分。對肌膚來説,尿素具有保濕以及柔軟角質的功效,所以也能夠防止角質層阻塞毛細孔,藉此改善粉刺的問題。用於面膜、護膚水、膏霜、護手霜等產品中保濕成份的添加。添加比例為3-5%。
[3]
尿素實驗室應用
尿素貯存
編輯1、尿素如果貯存不當,容易吸濕結塊,影響尿素的原有質量,給農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要求廣大農户要正確貯存尿素。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裝袋完好無損,運輸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防雨淋,貯存在乾燥、通風良好、温度在20℃以下的地方。
2、如果是大量貯存,下面要用木方墊起20公分左右,上部與房頂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於通風散濕,垛與垛之間要留出過道。以利於檢查和通風。已經開袋的尿素如沒用完,一定要及時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
尿素新產品
編輯聚氨酸尿素
聚氨酸尿素是指添有用生物合成的聚穀氨酸聚合物(分子量在80萬-130萬)而構成的尿素。聚氨酸能起到離子泵作用,提升離子養分與根系的親和力,提高養分吸收和運轉速率;可使作物產量增加 7%-30%;能有效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N提高24%-32%);可降低肥料投入(減少氮投入15%-20%);產品對人、畜、植物無毒害,符合綠色農業生產的要求,聚氨酸尿素與普通尿素相比真正可以起到一斤頂兩斤來用。聚氨酸尿素是新一代速效、高效肥料。聚氨酸增效型複合肥料內含聚氨酸活性物,相對常規復混(合)肥料具有抗旱、保水、養分利用率高等特點。
多肽尿素
多肽尿素是在尿素形成過程中,在尿液中加入金屬蛋白酶,經蒸發器濃縮造粒而成。酶是生物發育成長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因為生物體進行新陳代謝的所有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生物催化劑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多肽是涉及生物體內各種細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肽鍵是氨基酸在蛋白質分子中的主要連接方式,肽鍵金屬離子化合而成的金屬蛋白酶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酶鮮明地體現了生物的識別、催化、調節等功能,可激化化肥,促進化肥分子活躍。金屬蛋白酶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因此可節省植物在轉化微量元素中所需要的“體能”,大大促進植物生長髮育。經試驗,施用多肽尿素,植物一般可提前5-15d成熟(玉米提前5 d左右,棉花提前7-10 d,西紅柿提前10-15 d),且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農作物品質等。
[2]
尿素國家標準
編輯與尿素相關的現行國家標準
GB 2440-2001 尿素 2002-01-01實施,代替GB 2440-1991,GB/T 13257-1991
GB/T 2602-2002 酚類產品中間位甲酚含量的尿素測定方法 2003-04-01實施,代替GB/T 2602-1981
GB/T 2947-2002 尿素、硝酸銨中游離水含量的測定卡爾·費休法 2003-04-01實施,代替GB/T 2947-1982
GB/T 18204.29-2000 游泳水中尿素測定方法 2001-01-01實施
GB 18560-2001 車間空氣中尿素職業接觸限值 2002-05-01實施
GB/T 10476-2004 尿素高壓冷凝器技術條件 2004-12-01實施,代替GB 10476-1989
GB/T 9843-2004 尿素高壓洗滌器技術條件 2004-12-01實施,代替GB 9843-1988
GB/T 9842-2004 尿素合成塔技術條件 2004-12-01實施,代替GB 9842-1988
GB/T 8622-2006 飼料用大豆製品中尿素酶活性的測定 2006-09-01實施,代替GB/T 8622-1988
GB/T 696-2008 化學試劑脲(尿素) 2008-11-01實施,代替GB/T 696-1994
GB/T 2441.1-2008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1部分:總氮含量 2008-09-01實施,代替GB/T 2441.1-2001
GB/T 2441.2-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2部分:縮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2-2001
GB/T 2441.3-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卡爾·費休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3-2001
GB/T 2441.4-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4部分:鐵含量鄰菲囉啉分光光度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4-2001
GB/T 2441.5-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5部分:鹼度容量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5-2001
GB/T 2441.6-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重量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6-2001
GB/T 2441.7-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7部分:粒度篩分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7-2001
GB/T 2441.8-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8部分:硫酸鹽含量目視比濁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8-2001
GB/T 2441.9-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9部分:亞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2011-01-01實施,代替GB/T 2441.9-2001
GB/T 25151.3-2010 尿素高壓設備製造檢驗方法第3部分:尿素級超低碳鉻鎳鉬奧氏體不鏽鋼晶間腐蝕傾向試驗 2011-03-01實施
GB/T 25151.4-2010 尿素高壓設備製造檢驗方法第4部分:尿素級超低碳鉻鎳鉬奧氏體不鏽鋼晶間腐蝕傾向試驗的試樣製取 2011-03-01實施
GB/T 25151.1-2010 尿素高壓設備製造檢驗方法第1部分:不鏽鋼帶極自動堆焊層超聲波檢測 2011-03-01實施
GB/T 25151.5-2010 尿素高壓設備製造檢驗方法第5部分:尿素高壓設備氨滲漏試驗方法 2011-03-01實施
GB/T 25151.2-2010 尿素高壓設備製造檢驗方法第2部分:尿素級超低碳鉻鎳鉬奧氏體不鏽鋼選擇性腐蝕檢查和金相檢查 2011-03-01實施
尿素藥物説明
編輯尿素分類
循環系統藥物>抗高血壓藥物>利尿降壓藥
尿素藥理作用
尿素作用基本同山梨醇,為滲透性利尿藥。由於部分尿素可透過血-腦脊液屏障進入腦組織內,故當血中尿素被腎臟消除,濃度迅速下降時,已進入腦組織內的尿素不能及時移出,水分可重新進入腦組織內,引起顱內壓升高,甚至使腦水腫加劇,即“反跳”現象,故應與其他脱水藥物交替使用。尿素除具快速和強大的脱水作用外,尚能使蛋白質溶解、變性,高濃度尿素可使氨基酸側鏈及蛋白質的多肽主鏈的結構改變,使蛋白質溶解,增加角質層的含水量,增進角質層的水合作用,使皮膚柔軟,並有抗菌(包括真菌)、止癢、促進肉芽生長作用。
尿素生物代謝
尿素循環又稱“鳥氨酸循環”,1932年H.Crebs和K.Henseleit提出。
尿素在肝臟產生後融入血液(人體內的濃度在每升2.5至7.5毫摩爾之間),最後通過腎臟由尿排出。少量尿素由汗排出。
生物以二氧化碳、水、天冬氨酸和氨等化學物質合成尿素。促使尿素合成的代謝途徑是一種合成代謝,叫做尿素循環。此過程耗費能量,卻很必要。因為氨有毒,且是常見的新陳代謝產物,必須被消除。肝臟在合成尿素時,需要N-乙酰穀氨酸作為調節。
含氮廢物具有毒性,產生於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即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脱去氨基的過程,該過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臟中轉化為尿素,不含氮部分轉化為糖類或脂肪等)過程。大多數生物必須再處理之。海生生物通常直接以氨的形式排入海水。陸地生物則轉化氨為尿素或尿酸再排出。鳥和爬行動物通常排泄尿酸,其它動物(如哺乳動物)則是尿素。例外如,水生的蝌蚪排泄氨,但在其蜕變過程轉為排泄尿素;大麥町狗主要排泄尿酸,不是尿素,因為其尿素循環中的一個轉換酶的基因壞了。
哺乳動物以肝臟中的一個循環反應產生尿素。這循環最早在1932年被提出,其反應起點是氨的分解。1940年代澄清瓜氨酸和精氨基琥珀酸的作用後,它已完全被理解。在這循環中,來自氨和 L-天冬氨酸的氨基被轉換為尿素,起中介作用的是L-鳥氨酸、瓜氨酸、L-精氨酸-琥珀酸和L-精氨酸。
尿素循環是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排泄含氮代謝廢物的主要途徑。但別種生物亦然,如鳥類、無脊椎動物、昆蟲、植物、酵母、真菌和微生物。
尿素對生物基本是廢物,但仍有正面價值。比如,腎小管裏的尿素被引入腎皮質以提高其滲透濃度,促使水份從腎小管滲透回身體再利用。
尿素藥代動力學
靜脈滴注後由腎小球濾過,約50%從腎小管再吸收,其餘50%由腎小管排出,如給予較大劑量,可增加血漿滲透壓,產生脱水及利尿作用。其作用迅速而強大,給藥後15~30min起效,1~2h作用達高峯,維持3~6h。
尿素適應症
臨牀用於腦水腫、顱內高壓綜合徵(顱內壓增高)、青光眼,也用於燒傷後、術後、創傷後的少尿,並有促進前列腺術後的排尿作用。外用可治療某些皮膚病,例如製成軟膏或乳膏,可使皮膚軟化,防止手足皸裂,也可用於止癢。15%~20%軟膏適用於魚鱗癬、手足皸裂等。高濃度軟膏、硬膏可用於治療甲癬。黏膜部位不宜使用。
尿素禁忌症
尿素注意事項
1、尿素水溶液性質不穩定,注射劑須在臨用前以10%葡萄糖液溶解,並須在24h以內用完,以防分解而釋出氨,產生毒性。超過24h不能再用。
2、尿素單用有溶血作用,必須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劑或10%轉化糖溶液稀釋,不得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
3、滴注尿素時不能溢至皮下組織。外溢時應以0.25%普魯卡因注射劑局部封閉,並加熱敷或50%硫酸鎂濕敷治療。
4、尿素缺點很多,臨牀現已很少應用。
尿素不良反應
1、尿素貯存太久或藥液温度太低,注入後可引起面色潮紅、精神興奮、煩躁不安等症狀。
2、尿素刺激性大,注射局部可出現靜脈痙攣性疼痛、靜脈炎或靜脈血栓;外漏皮下,可引起局部紅腫、起泡,甚至組織壞死。偶有輕度局部刺激。
尿素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0.5~1g/kg,於20~30min內滴注完畢。12h後可重複給藥,每天1~2次,一般可連用1~3天。外用:每天1~2次,用量根據病損面積遵醫囑調整。
尿素中毒
編輯尿素為利尿脱水藥,其作用與甘露醇相似。主要用於治療腦水腫、青光眼等。本藥靜注或快速靜滴常用量每次0.5~1g/kg,於20~30min內滴注完畢。
尿素臨牀表現
不良反應少,如藥物貯存太久或藥液温度過低,注入後可引起顏面潮紅、精神興奮、煩躁不安、頭痛及消化道反應等。藥液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紅腫、水皰。
尿素治療
尿素中毒的治療要點為:
1、藥液外漏局部可用0.25%普魯卡因封閉,熱敷,或用如意金黃散,50%硫酸鎂外敷治療。
尿素藥典信息
編輯尿素基本信息
本品含CH4N2O不得少於99.5%。
尿素性狀
本品為無色稜柱狀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幾乎無臭,味鹹涼,放置較久後,漸漸發生微弱的氨臭,水溶液顯中性反應。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或三氯甲烷中不溶。
熔點
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132~135℃。
尿素鑑別
1、取本品0.5g,置試管中加熱,液化並放出氨氣,繼續加熱至液體顯渾濁,冷卻,加水10mL與氫氧化鈉試液2mL溶解後,加硫酸銅試液1滴,即顯紫紅色。
2、取本品0.1g,加水1mL溶解後,加硝酸1mL,即生成白色結晶性沉澱。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210圖)一致。
尿素檢查
氯化物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07%)。
硫酸鹽
取本品4.0g,依法檢查(通則0802),與標準硫酸鉀溶液4.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10%)。
乙醇中不溶物
取本品5.0g,加熱乙醇50mL,如有不溶物,用105℃恆重的垂熔玻璃坩堝濾過,濾渣用熱乙醇20mL洗滌,並在 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2mg。
熾灼殘渣
不得過0.1%(通則0841)。
重金屬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後,加0.1mol/L鹽酸溶液5mL,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尿素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15g,精密稱定,置凱氏燒瓶中,加水25mL、3%硫酸銅溶液2mL與硫酸8mL,緩緩加熱至溶液呈澄明的綠色後,繼續加熱30分鐘,放冷,加水100mL,搖勻,沿瓶壁緩緩加20%氫氧化鈉溶液75mL,自成一液層,加鋅粒0.2g,用氮氣球將凱氏燒瓶與冷凝管連接,並將冷凝管的末端伸入盛有4%硼酸溶液50mL的500mL錐形瓶的液麪下,輕輕擺動凱氏燒瓶,使溶液混合均勻,加熱蒸熘,俟氨熘盡,停止蒸熘,熘出液中加甲基紅指示液數滴,用鹽酸滴定液(0.2mol/L)滴定,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鹽酸滴定液(0.2mol/L)相當於6.006mg的CH4N2O。
尿素類別
角質軟化膏。
尿素貯藏
密封保存。
尿素製劑
1、尿素軟膏。
尿素安全信息
編輯尿素安全術語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皮膚和眼睛接觸。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觸後,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尿素風險術語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R40:Possible risks of irreversible effects.
可能有不可逆作用的風險。
- 參考資料
-
- 1. 顧繼友 主編.膠黏劑與塗料: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年:49
- 2. 張明森等.精細有機化工中間體全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71.
- 4. 夏徵農主編. 辭海 醫藥衞生分冊[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416
- 5. 尿素 .化源網[引用日期2022-08-25]
- 6. 中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P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