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仁嬪金氏

鎖定
仁嬪金氏(朝鮮語:인빈김씨,1555年-1613年),朝鮮宣祖的後宮嬪御,本貫水原。父親金漢佑,外祖父李孝誠(太宗嫡二子孝寧大君李補之後代),而明宗後宮慶嬪李氏則是金氏的表姐。
別    名
仁嬪金氏
所處時代
朝鮮王朝
出生日期
1555年3月21日(嘉靖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九日)
逝世日期
1613年12月10日(萬曆四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仁嬪金氏人物生平

仁嬪金氏入宮得寵

仁嬪金氏出身兩班家庭,其父金漢佑官至司憲府監察。十四歲時被表姐淑儀李氏(明宗後宮,追贈為嬪,即慶嬪李氏)收養於宮中,成為宮女,或許是由於李氏的幫助與推薦,她得到明宗王妃仁順王后的喜愛,被仁順王后安排充當朝鮮宣祖後宮,萬曆元年(1573年,朝鮮宣祖六年)封為淑媛,後來升到昭容,之後又晉升貴人,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宣祖三十九年)封為仁嬪。 [1]  恭嬪金氏死後,她受宣祖寵愛三十餘年,育有四子(義安君李珹、信城君李珝、定遠君李琈、義昌君李珖)、五女(貞慎翁主、貞惠翁主貞淑翁主、貞安翁主、貞徽翁主),可以説是宣祖一生的至愛。 [2] 
她雖然得寵,但對懿仁王后十分恭順。當自己的子女稱呼她為母親時,她非常不安,告知子女説因為懿仁王后未有生育,所以自己只是“借腹以生而已”,不敢以母自居。 [2]  懿仁王后重病時,金氏一直在旁伺候,死後也負責斂葬事宜。 [1]  後來宣祖迎娶年少的繼妃仁穆王后時,後宮嬪御都憤恨不平,只有金氏“辭氣妥然”,甚至在伺候宣祖時還像有喜事的樣子,宮人都對她十分佩服,認為她“必享厚福”。 [3] 

仁嬪金氏捲入政治

在宣祖朝的政治中,仁嬪金氏起到一定作用。她的兄長金公諒利用姐姐的專寵而干政,尤其是東人(後為北人)領袖李山海過從甚密,以致在壬辰倭亂期間被百姓埋怨為禍首之一。 [4-5]  金氏也在萬曆十九年(1591年,宣祖二十四年)的建儲事件中向宣祖哭訴鄭澈要殺她母子,導致西人倒台。 [6] 
由於金公諒傾向東人,因此與西人有隙,尤其欲陷害西人具宬。宣祖考慮到這點,於是主導其家族與西人聯姻,特地將具宬的妹妹(仁獻王后)嫁給定遠君。後來仁嬪的孫媳婦韓氏(仁烈王后)也是出身西人,因此其家族的立場開始偏向西人。 [7] 

仁嬪金氏晚年去世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宣祖四十一年),宣祖去世,光海君繼位,仁嬪金氏依慣例出宮回私宅度過餘生。 [1]  光海君還是世子時,不受宣祖寵愛,宮中上下也都看不起他,但唯獨仁嬪金氏對他十分尊重,並經常替光海君向宣祖説情,幫了不少忙,宣祖末年光海君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仁嬪金氏出面才有所緩和。所以光海君即位後,與仁嬪金氏關係不錯,臨海君獄事中,仁嬪金氏也出過力,因此她的兩個兒子定遠君、義昌君都名列功臣。光海君曾公開表示:“吾受庶母恩,得保今日,義不敢忘。” [4]  仁嬪還把她的外甥女辛氏送入光海君的後宮。 [8]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朝鮮光海君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仁嬪金氏去世,享年五十九歲。光海君不時嘆道:“善人亡矣!”為此停止膳食,特命罷朝市,被認為是異數,並禮葬於楊州豐壤裏。 [1]  但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仁嬪金氏早年與光海君生母恭嬪金氏的恩怨,因此她死後就發生綾昌君之獄,仁嬪的後代遭到光海君清洗。
仁嬪之孫朝鮮仁祖李倧推翻光海君後,此後的朝鮮國王都是她的後代。朝鮮英祖時為她上宮號“儲慶”,園號“順康”,並追諡她為敬惠仁嬪。

仁嬪金氏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尹新之:《玄洲集》卷九,《仁嬪金氏墓誌銘》:嬪姓金氏,系出水原。父漢佑,司憲府監察;母李氏,忠義衞孝誠之女,以嘉靖乙卯二月二十九日生嬪。嬪生有異姿,為兒遊嬉,婉娩有度。年十四,表姊明廟後宮李氏取養於宮中,仁順王后見而異之,命備宣廟後庭。……萬曆癸酉,賜號淑媛,序升至貴人。庚子,懿仁王后違豫,嬪日侍側,躬執藥餌,久而彌勤。及升遐,殮殯諸事悉掌之。丙午,進爵仁嬪。戊申,宣廟禮陟,嬪哭擗摧慟,哀毀過禮。服除,出居私第。……癸丑十月二十九日,疾卒,享年五十九。訃聞,上震悼輟膳,特命罷朝市,蓋異數雲,雖用言者啓寢之,而上猶為之,不能臨朝者數日,命有司喪葬以禮,仍令中官護之,且賜內府棺槨布帛有加。十一月乙卯朔,遣使賜祭,吊其孤,上亟嘆亟稱之曰:“善人亡矣!”其重惜嗟悼如此,可謂哀榮之至矣。以卒之年十二月十九日,葬於楊州豐壤裏子坐午向之原。
  • 2.    鄭載侖:《公私見聞錄》上卷:仁嬪金氏乃監察漢佑之女,而元宗大王之母也。在宣廟朝,被遇特隆,生四王子、五王女。子女常呼以母氏,則嬪踧踖不自安,曰:“國家不幸,坤殿無誕育,而吾輩有子女,此不過借腹以生而已,吾豈敢為君輩之母也?”常若不敢當,而亦不敢以“爾、汝”呼子女,其謙德如是,天豈不畀之以無疆之福耶?餘嘗聞此語於老宮人,及聞徐領相文重之言,亦符前聞。徐公即嬪之第一女貞慎翁主之孫也。
  • 3.    鄭載侖:《公私見聞錄》上卷:萬曆壬寅,宣廟簡定繼妃大禮之日,諸後宮多有不平色,獨仁嬪金氏辭氣妥然,至於奉進龍袍之際,供奉左右,有若別有喜事然。當日宮人之侍殿上者,皆曰:“金嬪必享厚福之人!”先君(鄭太和)幼時聞於廢朝國舅夫人言於家庭,夫人即餘曾祖之妹氏也。
  • 4.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卷71,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3-18]
  • 5.    鄭載侖:《公私見聞錄》上卷:壬辰之亂,宣廟去邠,至松都,百姓坌集迎駕,或痛哭,或垂涕,而其中無識之類高聲呼之曰:“主上不念民事,專以富厚後宮為事,以眷愛金公諒為第一策,今日到此,何不令公諒卻賊耶?”至有向上投石者,而侍衞單弱,不能禁。其時掖庭僕隸之隨駕者言於餘。以宣廟明德,豈偏厚於公諒?而公諒之斂怨於一時可知。公諒,仁嬪之兄也。
  • 6.    《年譜下》,《松江別集》卷三:先是柳相成龍初拜相,往見公(鄭澈)曰:“吾輩受國重任,當任大事。“公曰:“何事?”柳相曰:“後宮多王子,國本未定,建儲之責,在於廟堂,吾輩不可不力請。”公曰:“領相從之乎?“柳相曰:“吾兩人為之,則領相何可不從乎?”公曰:“諾。”乃相議通於領相李山海,約日齊會於闕下。及期,山海不至,再約又不至,其實外順朝議,而內行讒間故也。蓋金嬪有寵,生信城君,上奇愛之。山海交結金嬪兄公諒,揣知上意所在,至是約與公諒飲,使其子慶全先往公諒家。俄而山海家奴急報慶全曰:“大監將欲赴會,忽有所聞,而杜門涕泣,莫知其由”雲。慶全佯驚起去,既已還,語公諒曰:“父親聞鄭相將請建儲,仍滅信城母子,故罔知所為,求死不得”雲。公諒即通大內,金嬪泣訴於上前曰:“聞鄭相欲殺吾母子。”上訝曰:“鄭澈何故殺汝母子耶?”金嬪曰:“聞先請建儲,然後殺吾子云。”上始疑之,以御札往復山海,且使人密探公之賓客往來者,又使信城外舅捕盜大將申砬率軍官直守信城家,以戒不虞,而公不知也。一日,公與山海及柳相率諸公同對,公首發建儲之請,上不答,領、右相皆無言。副提學李誠中、大司諫李海壽進曰:“此非獨鄭某之言。乃臣等之所共議者也。於是上震怒,下嚴教。特補誠中為忠清監司、海壽為驪州牧使。公遂退出,呈告得遞。
  • 7.    鄭載侖:《公私見聞錄》上卷:當宣祖中年,金公諒者以仁嬪之兄,薦被內眷,人多輻湊,而有一朝官尤親暱。時具綾海宬心惡其為人也,言於稠中曰:“我入台閣,必駁此人!”朝官怨具公次骨,使公諒為中傷計。宣廟慮具公或為他日仁嬪子孫之害,時元宗在定遠邸,遂以具公妹配元宗,是為仁獻王后。
  • 8.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卷13,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