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祖

(大唐二祖)

鎖定
唐高宗李治(628~683)唐代皇帝,漢族。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於弘道元年(683),享年56歲。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字為善。貞觀五年(631)封晉王。七年,遙授幷州都督,後又加封右武侯大將軍。十年,長孫皇后薨逝,李治與同母妹妹晉陽公主一起被唐太宗親自撫養。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間發生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最終太宗廢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時年二十二歲。
中文名
二祖
所屬朝代
唐代

二祖高宗·李治

人物簡介
唐高宗李治(628~683)唐代皇帝,漢族。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於弘道元年(683),享年56歲。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字為善。貞觀五年(631)封晉王。七年,遙授幷州都督,後又加封右武侯大將軍。十年,長孫皇后薨逝,李治與同母妹妹晉陽公主一起被唐太宗親自撫養。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間發生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最終太宗廢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時年二十二歲。
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號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李勣(徐懋功)、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他們君臣都牢記太宗的遺訓遺囑,奉行不渝。訓令納諫、愛民,高宗即位時即對羣臣宣佈:“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訓令崇儉,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户,增加到380萬户),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於乾陵。諡號: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人物生平 傳統史家認為唐高宗碌碌無為。但事實上,唐太宗末年的遼東戰役已使“貞觀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剛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帶就爆發了陳碩真領導的農民起義階級矛盾再次尖鋭。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佔百姓田宅還給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李世民冷落。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領土最大,有的史書稱為“永徽之治”。
起初,他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身為太宗才人的武則天有染;太宗崩後,武則天出家,高宗又把她接回宮中為昭儀。李治的皇后本來不是武則天,是王氏,後因為與蕭淑妃爭寵,引入武氏,最後兩人皆被武氏反食,斬去四肢,泡入內;武則天稱之“骨醉”。於是武則天被冊封為皇后。但是武后並不為高宗母舅的長孫無忌等關隴貴族集團所容,武后遂設法除去她的敵人。高宗因武后慢慢有主導政局的趨勢,一度有廢后的打算,未料計劃被武后得知,事情遂作罷,但是協助高宗擬詔的上官儀則遭滅門。這件事情過後,高宗再也無由壓制武后,後來又因眼疾問題,使得主政權完全操縱於武后手中。唐高宗曾在皇后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則天並稱二聖。 [1] 
李治本人慈祥、低調、儉樸,不喜興土木,不信方士長生之術,不喜遊獵,無大志,與四兄李泰爭太子位時,也曾流淚哭泣。所以,唐高宗不是好皇帝,卻是不折不扣的好人。高宗後期的治世,有賴武則天執掌朝政。
根據史書記載,李治長期有痛與眼睛毛病,時常無法下判斷,到晚年,眼睛全盲,曾請御醫秦鳴鶴(據考證來自東羅馬帝國)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針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面大怒,認為要刺殺皇帝,李治在情急下則認為不妨一試,短時間內果真有效。但最後仍無法根治。

二祖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隆基(685年——762年),漢族,又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竇皇后竇德妃)。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合謀發動政變,殺死韋皇后,擁其父李旦即位,被立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禪即位,改年開元。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後期,他貪圖享樂,寵信並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發生,唐朝開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少年英豪  李隆基出生的時候正是武則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時候,所以他小時候就經歷了錯綜複雜的宮廷變故,這也許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堅定的性格。他小時候就很有大志,在宮裏自詡為"阿瞞",雖然不被掌權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見。 在他七歲那年,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金吾將軍(掌管京城守衞的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衞,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裏是我李家的朝堂,幹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衞!"弄得武懿宗看着這個小孩兒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備加喜歡。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