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龍山

(雲南省廣南縣九龍山)

鎖定
九龍山聖境即雲南廣南縣九龍山地區,亦稱雲南九龍山花街區,簡稱雲南九龍山。九龍山聖境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者兔鄉政府的西北部12公里處,距縣城52公里。
雲南九龍山因山上林木繁茂、雲霧繚繞,鬱鬱葱葱的樹林煥發出勃勃生機,又因地域鄉土文化藴含濃厚的雲南"壯族情人節"風俗文化,即由於九龍山地區是雲南文山壯族(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大之地,雲南文山廣南縣九龍山的花街節,是壯族的情人節,每年農曆三月,九龍山下的壯家兒女都到者兔街上趕花街,也是保留得最原始、最古老、最完整的民族節日之一。花街上,可以看到壯家杆欄式全木結構房屋獨具特色,享受千層粑、花糯米等美食風味獨特,欣賞曰唱舞、手巾舞、紙馬舞、"攏婭歪"等民族民間文藝豐富多彩,體驗本土銅鼓文化歷史悠久,銅鼓出土文物"銅鼓之鄉"。因此雲南廣南縣九龍山盛名遠播。
九龍山地區是珠江水系西洋江清水江馱娘江的源頭之一。九龍山核心區總面積約2.37萬餘畝,擁有7000餘畝的原始森林,海拔1933.7米。九龍山是壯鄉風光的典型代表,是體驗壯鄉風情、親近山水自然、走進綠色森林、享受天然氧吧的美妙絕倫之境。 [1] 
中文名
者兔九龍山聖境
外文名
Jiulong Mountain sacred animal
地理位置
雲南省文山市廣南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候
景點級別
鄉村旅遊
門票價格
0.00
佔地面積
2.37萬餘畝
著名景點
萬畝林海
保護對象
2萬餘株當地老樹茶
民族特點
壯族
適宜遊玩季節
春季農曆3月最佳

九龍山環境

雲南省文山市廣南縣者兔鄉九龍山,北緯N24°13′3.74″ 東經E104°45′16.54″。
鎮址位於廣南縣城西北部,山區佔總面積70%。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3公里。 區域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年平均降雨量1011毫米,最高海拔是被譽為“萬山鼻祖,江河之源頭”的九龍山1933米,最低海拔1005米(下者偏),境內有145條大小河流,主要有者兔河、者媽河、革傭河和馬碧河。
全鎮轄8個村委會116個自然村154個村小組,居住着壯、漢、瑤、彝四種民族。2004年末全鄉總人口36682人,其中:壯族佔93%,2004年鄉內有勞動力20435個。 全鎮有林業用地645060畝,非農業用地146520畝,耕地面積28089畝,人均耕地面積0.9畝,森林覆蓋率52.2%。

九龍山民俗民情

三月裏,雲南文山廣南縣九龍山的花街節 [2]  ,可以説是壯族的情人節,每年農曆三月,九龍山下的壯家兒女都到者兔街上趕花街,也是保留得最原始、最古老、最完整的民族節日之一。
者兔鄉93%以上是少數民族,是漢、等民族小聚居的地方。以壯族為主,壯族人民婦女善於織壯錦,花樣清新,還有風格別緻的“蠟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太大區別,女了則穿無領左衽上衣,下着寬腳褲,凡鞋、帽之類,往往都用五色絲線上花紋、鳥獸、花,色彩鮮豔。
喜吃醃食,以生肉片為佳餚,節日有吃五色飯、五色蛋習俗,婦女愛嚼檳榔。壯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是民族外不通婚,有“不落夫家”習俗。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信仰多神,崇拜祖先,部分信仰佛教,並有壯戲,者兔壯戲有“龍牙歪”、毛巾舞。主要節日是春節,花街節是最隆重的節日。
花街節 花街節

九龍山條件

九龍山自然條件

者兔鄉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城西北部,地處東經104″16″,北緯24″10″之間,東與那倫鄉相連,南臨舊莫鄉,西與珠琳鎮和邱北縣平寨鄉接壤,北接底圩鄉,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傾斜。全鄉土地面積528平方千米,山區佔總面積70%,壩區佔30%。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3公里。
者兔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年平均降雨量1011毫米,最高海拔是被譽為“萬山鼻祖,江河之源頭”的九龍山1933米,最低海拔1005米(下者偏),境內有145條大小河流,主要有者兔河、者媽河、革傭河和馬碧河。全鄉森林覆蓋率52.2%。鄉境內九龍山原始森林保護十分良好,山內物產豐富,珍禽異獸、名貴藥材遍山盡有。其千年古樹蒼翠挺拔,峯秀水奇,實為廣南之名勝。

九龍山社會條件

零距離的者兔鄉位於廣南縣城西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3公里。是連接縣城和珠琳鎮、底圩鄉、者太鄉的交通要道,省道硯廣公路過境38公里。

九龍山本土文化

九龍山小吃與文藝

千層粑、花糯米等美食風味獨特;
曰唱舞、手巾舞、紙馬舞、"攏婭歪"等民族民間文藝豐富多彩;

九龍山文物發掘

銅鼓文化歷史悠久,廣南發現和出土的40餘面銅鼓中,有13面就出自者兔,是名符其實的"銅鼓之鄉"。

九龍山景觀

九龍山景點分佈

走進神秘九龍山,就能領略大自然的神韻,看古樹參天,賞花鳥同春,聽山泉潺潺,覓綠野仙蹤。 [1] 
九龍山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者兔鄉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部12公里處,距縣城52公里,核心區總面積約2.37萬餘畝,擁有7000餘畝的原始森林,海拔1933.7米。
九龍山探秘,你會一路上春風拂面,清香撲鼻,滿眼景色迷人,九龍山是壯鄉的象徵,山上林木繁茂、雲霧繚繞,鬱鬱葱葱的樹林煥發出勃勃生機,是壯鄉風光的典型代表,是體驗壯鄉風情、親近山水自然、走進綠色森林、享受天然氧吧的美妙絕倫之境。 [1] 
九龍山山高林密,雲蒸霞蔚,綠色似染,鳥語花香,山水兼勝,盛夏避暑的好去出。煙霧繚繞的原始森林,純樸善良的少數民族。
九龍山景觀點不但有雄偉自然景色,更有令人嚮往的本土文物、本土鄉俗、神秘的傳統經典文化。
鄉境內九龍山原始森林保護十分良好,山內物產豐富,珍禽異獸、名貴藥材遍山盡有。其千年古樹蒼翠挺拔,峯秀水奇,實為廣南之名勝。 者兔鎮主產水稻、玉米、六穀、小麥等糧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有:烤煙、花生、辣子、生薑等。

九龍山祭龍神

龍神事多 據當地壯族羣眾介紹,每年到九龍山祭龍神有12次之多,規模最大的祭龍神活動有兩次,一次是農曆三月的第二個屬鼠日,第二次是農曆六月的第二個屬虎日。
九龍山是當地壯族人民心目中的聖山,壯族人民每年在此祭祀句町王 [3]  。九龍山原始古樸、神奇俊美,壯語叫做“博吉金”或“鰲吉弘”,是壯鄉同胞祖祖輩輩頂禮膜拜的神山。
《廣南府志》記載九龍山為“萬山鼻祖,江河之源”,是珠江流域的發源地之一,千百年來一直護佑山下的人民生活幸福、吉祥平安。九龍山集靈山秀水於一身,藴藏着神秘的“那文化”、“稻作文化”、“杆欄民居文化”,圍繞九龍山有“九龍女”、“神田傳説”等各種民間故事。 [4]  生活在九龍山周圍的壯族人民,世代承傳愛山、祭山、護山的傳統,祭日當天幾千人參與祭拜,場面十分壯觀熱鬧。為保護好九龍山,當地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山下羣眾護山而行動、愛山而勤勞、祭山而作為、依山而富裕,實現山綠人富,人富山更綠的目標。

九龍山珍貴木材植物

森林大樹多 行走在林間,猶如進入天然氧吧。高大的樹木鬱鬱葱葱,枝繁葉茂,不時遇到一片片帶刺竹林,竹子剛勁、清新、蓬勃向上,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穿過林海,陽光透過樹葉照在地上,斑斑斕斕,炫目極了。
2014年3月,雲南大學教授陸樹剛到九龍山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長蕊木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香果樹楠木等。
長蕊木蘭是一個單屬瀕危種,現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60釐米,花期5月,果期9—10月。長蕊木蘭樹幹通直,材質優良,樹姿優美,花純白,芳香美麗,為珍貴的造林及庭園綠化樹種。

九龍山珍奇花草

各種各樣的野花多 每年的三月,九龍山滿山的馬櫻花開,四月是無名粉紅色的野花,十月是楓葉紅。
兩小時步行後,從海拔1884米的第二主峯到達了海拔1933.7米的最高峯,眼前的一幕會令你驚呆:草地面積雖然不大,粉紅色的野花到處都是,五到六個花瓣圍成杯狀,白色的花心,無拘無束地開放,雖不高貴卻充盈着自由和奔放的靈氣。
沿着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鋪滿了凋零的花瓣,兩旁的馬櫻花樹上不時有鳥雀鳴叫,早來幾天,還能觀賞到這漫山遍野的馬櫻花。九龍山的春天非常美麗,到處可見鮮豔奪目的野花,像大自然的畫筆,為九龍山的春天增添了不少絢麗的色彩。

九龍山特色村寨

壯家杆欄式房屋多 在九龍山景區範圍,共有11個壯族村子,400餘户全都是杆欄式建築。
沿山路看到的下那拉村、上那拉村的杆欄式民居錯落有致,依山而立,炊煙裊裊,寧靜而古樸,似乎在大自然之間的寧靜和諧之中,矗立着一個古老的記憶。
壯族杆欄式民居,以兩開間及三開間為多,也有少數單開間或四開間,全部為木結構,分上、下兩層。 [1]  底層為牲畜圈和放置諸如柴草、農具等雜物的地方;上層住人,設有入口外廊,前堂後房。火灶位於右側間,中間三間房是連通的。房屋的突出特點是左右側間的前部另設兩耳房。

九龍山資源與商業

者兔鄉主產水稻玉米、六穀、小麥等糧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有:烤煙、花生、辣子、生薑等。經濟林果有:茶葉、油桐、八角、桃、李、梨、柿子等。
鄉內現有安花、板桐兩個茶葉加工骨幹企業和一個礦業採選企業。鄉政府駐地已建成綜合商貿街一條,開通了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

九龍山特色文化

花街上 花街上
百花幽香在三月,三月壯鄉情滿歌。 4月13日,"萬山鼻祖、江河之源頭"的九龍山下人頭攢動,可謂是萬人空巷。廣南縣者兔鄉的壯家兒女老少,個個穿上節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趕往者兔街上趕花街。三月花街節可以説是壯族的情人節,每年農曆三月,九龍山下的壯家兒女都到者兔街上趕花街,也是保留得最原始、最古老、最完整的民族節日之一 [2]  .
"非常不錯,一個鄉能舉辦這麼大的活動,很了不起"退休老幹部陳義祥感慨地説,這次他專程從文山趕來參加了整個活動。
廣南縣九龍山下的者兔鄉壯族人口占全鄉人口的92%,是廣南縣、也是文山州壯族人口比例最大一個鄉鎮,九龍山下的者兔是廣南壯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珠江水系西洋江、清水江和馱娘江的源頭之一;
壯家杆欄式全木結構房屋獨具特色;

九龍山歷史沿革

地母聖境區 地母聖境區
神秘的“博吉金”聖境九龍山,因山麓,九龍突起,脈幹交錯,酷似九條蒼龍奔向九方;蒼蒼莽莽,溪泉飄灑,似蒼龍噴水,故得名“九龍”。
九龍山
九龍山(9張)
它為廣南縣境北部第一高峯,是廣南古八境之一,清道光年間《廣南府志》稱其為“郡治萬山鼻祖,江河之源”,是雲南西洋江、馱娘江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西洋江古稱:“文象水”、“昔陽江”。《漢書水經注》説“文象水發源於句町、注入鬱水即廣西右江”,匯入珠江水系。
在這片區域內生活的數十萬壯族人民,傳承着古代的稻作文明“那文化”(稻田)和“竜”文化(森林)。
而“那文化”、“竜”文化的亮點是“乜弘”(地母),所以《地母》源於此。
九龍山,又名者鷂山,壯語叫做“博吉金”或者“鰲吉弘”,“博”為“山”、“吉”為“七”、“金”指“黃金”,意思為“七皇山”或者“黃金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