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江市第三中學

鎖定
九江市第三中學,是江西省重點中學,成立於1956年。地處風景秀麗的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畔,佔地65畝,教學設施齊全,有一流的體育館和運動場,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等主體建築和學生生活用房總建築面積共5萬平方米;計算機教室、多媒體大型投影教室,和耗資250萬元的校園網絡系統,為構建現代教育模式提供技術支撐,並實現新的跨越。由政府投資800萬新建一座7000多平方米綜合性科技大樓,投入使用。綠樹紅牆掩映着一座幽靜清新的校園。1979年躋身於省級重點中學行列,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畢業生。
中文名
九江市第三中學
外文名
NO.3 middle school of Jiujiang
簡    稱
九江三中
創辦時間
1956年
辦學性質
公立普通中學
現任領導
周凌(校長) [7] 
校    訓
誠 敬 勤 勇
校    歌
《蓬勃茁壯 放飛夢想》
主要獎項
江西省優秀普通中學、江西省重點中學
知名校友
離青青,鄒非琴,鄧雷
所屬地區
江西省九江市
主要院系
初中部、高中部

九江市第三中學學校簡介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九江市第三中學,是江西省重點中學。近半個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三中人在這方教育的沃土上艱苦創業,取得了累累碩果,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優秀的傳統。 [1] 
黨委書記:胡文能(自2021年上任至今) [4]  [6] 
校歌:《蓬勃茁壯 放飛夢想》(作詞:萬金陵 作曲:高無極 李廣育)
校訓:誠 敬 勤 勇
辦學目標:市內先發展 省裏樹品牌 國內有影響 國際能知名

九江市第三中學辦學理念

學校操場 學校操場
觀念是行動的嚮導,學校把“轉變觀念,迎接挑戰,增強危機感憂患意識”作為學校的首要目標,讓全體教職工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必須站在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前沿,才能改革創新,繼續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在第六屆教代會上,該校制定了《九江三中2001-2005年改革和發展規劃》,指出用五年時間實現“江西省一流名校”的宏偉目標,並在實現中摸索出“三個一切”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使學校的教育教學面貌煥然一新。

九江市第三中學辦學特色

文化活動 文化活動
特色是學校的生命,以特色興校,是九江三中辦學的一貫思路。為了體現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特色,該校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教學改革,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提供技術支撐,該校語文組織舉辦的穀雨詩會,利用多媒體聲、像優勢,傳播學生的作品,學生自己操作,為作品配音、配樂,培養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和高雅藝術的創造能力

九江市第三中學素質教育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除了搶佔現代教育技術制高點,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外,九江本中還充分發揮本校資源優勢,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實踐活動,新組建的體育訓練中心,正致力於俱樂部體制的探索。學生銅管吹奏樂團、民族樂團、小天鵝合唱團、鑼鼓隊、舞蹈隊、籃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武術隊、書法隊、美術班和文學社,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增強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由於體育特色濃郁,該校被國家教委評為體育先進學生、江西省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該校足球隊打入“華晨杯”全國中學生足球聯賽,獲第六名的好成績,改寫了江西足球從未進入全國聯賽前十名的歷史,校銅管樂隊多次承擔市政府的接待任務,在社會影響頗大,其他如舞蹈隊、籃球隊、書畫社等學生獲獎數不勝數。

九江市第三中學師資隊伍

學校的聲譽和質量,關鍵在教師。九江三中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着力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學校推行“在崗進修,換崗輪修”的繼續教育,實行教師全員聘任制,競爭上崗,優化教師隊伍。為使廣大教師逐步掌握現代化教育手段和技能,九江三中還制定了教師培訓計劃和考核體系。目前,30%的教師能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業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該校還在啓動“一二三”園丁工程,不久的將來,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良,教有風格的高素質,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將成為九江三中樹立品牌,提升辦學層次的小流砥柱。
教師風采 教師風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世紀的九江三中將乘素質教育的東風,求新思變,建立新機制,開明開放,解決新問題,高遠的追求境界,鋭意改革,大膽創新,實現三中新的跨越式發展

九江市第三中學歷屆英才

九江市第三中學成立於1956年。伴隨着幾代教師的辛勤耕耘和歷屆學生的成長,取得了累累碩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優秀的傳統,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家長的信賴和學生的熱愛,1979年躋身於省級重點中學行列,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畢業生。 [2] 

九江市第三中學教學設施

學生風采 學生風采
學校地處風景秀麗的甘棠湖畔,佔地65畝,教學設施齊全,有體育館和運動場,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等主體建築和學生生活用房總建築面積共5萬平方米;計算機教室、多媒體大型投影教室,和耗資250萬元的校園網絡系統,為構建現代教育模式提供技術支撐,並實現新的跨越。2011年由政府投資800萬新建一座7000多平方米綜合性科技大樓,現已建成。學校擬在校園南面建造一幢容納300人學生的公寓,改建400米跑道的體育運動場,並投資200萬鋪上塑膠跑道。 [2]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九江市第三中學近年成績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學校羣眾體育運動工作有歷史傳統,多次獲國家教育部、國家體委、團中央、省政府、省教委的表彰。是江西省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也是江西省足球試點學校。足球、田徑等傳統項目具有較高的水準;田徑隊多次代表九江市參加全省中學生運動會;足球隊一直保持江西省中學生足球聯賽冠軍地位,2000年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中學生足球聯賽獲第六名,2002年再一次進入全國16強。

九江市第三中學骨幹教師

骨幹教師 骨幹教師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着眼於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全校教職工總數250人左右人,其中專任教師186人,70%的教師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水平,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佔30%以上。有國家特級教師1 人(原校長張成卓: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全國“十佳”高中校長),全國優秀教師5人(包括校長汪世共:全國優秀教師,馮麗霞:全國“十佳”英語教師,劉上菊:全國高中化學奧賽二級教練員,鄒玉平: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級教練員,黃玉華: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級教練員),省級骨幹教師8人(包括李偉民:省學科帶頭人,吳衞國:省優秀教師,楊雄:省師德標兵,彭雅婷:省師德標兵,程華:省優秀教練員,副校長鬍軍:省優秀共青團幹、市青年崗位能手,夏儉孟:省骨幹教師,謝玉蘭:省知名特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21人(包括毛文燦:市學科帶頭人,蘇江紅:市學科帶頭人,柯冬生:市骨幹教師,周紅英:市骨幹教師,陶芳梅:市骨幹教師,黃柏泉:市骨幹教師,曹宏斌:市骨幹教師,熊自韜:市骨幹教師,周海燕:市優秀共產黨員和骨幹教師,校助王榮莉:市教學明星,李定平:市教學明星,鄒平力:市教學明星,曹榮星:市教學明星,堯江豔:市音樂教學中心組組長,張美玉:市先進女職工和優秀共產黨員,範琳慧:市電教先進工作者,鄭怡:市“十佳”教師,查豔萍:市“十佳”師德標兵,夏躍躍:市中青年教師優質課評審委員會委員,徐建國:市生物教學中心組成員,熊華德:市優秀班主任)。老師們把培養具有發展潛力高素質人才為己任,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培養和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學生。

九江市第三中學教學規模

現在,全校有75個教學班,其中初中43個班(初一有16個班,初二有14個班、初三有13個班,此為2012級數據),高中39個班(2012年高一17個班)。在校生總數一共5142人,再加上補習班已將近5200人(注:此為2011級數據)。學校致力於先進的教育理念,提倡和鼓勵創新精神,致力於規範和科學的管理,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實踐“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辦學思想。建設“合作競爭,求實創新”的校園文化,挖掘人文底藴。學校培養學生八種素質,即“素質八寶”:成績優秀、勇於創新、合作競爭、毅力堅韌、觀念明朗、健康坦蕩、情趣高尚、自律自強。

九江市第三中學發展前景

學校將高舉素質教育大旗,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造就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繼續強化德育工作,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狠抓教育教學管理,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秉承散原遺風,弘揚紫花精粹;繼續遵循“嚴教、勤學、團結、奮進”的校訓,努力營造“務實態度與創新精神並重,優良傳統與現代理念共存,校風嚴謹又環境寬鬆、雍容大度又熱情奔放”的校園文化,向管理要質量,以質量求發展,爭取建成省級示範中學。

九江市第三中學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3] 
2022年4月,九江市第三中學團委被授予2022年江西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