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醫基礎

鎖定
中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疾病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1] 
中文名
中醫基礎
認    識
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
結    晶
中國傳統文化
性    質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

中醫基礎中醫史

中醫基礎西方醫學進入

1568年澳門區主教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所西醫教會醫院,從此西醫來華就未曾間斷,但那時他們的主要活動只是在澳門、廣州一帶,而且大多是傳教士醫生,主要工作是傳教,行醫是接近民眾獲得良好印象的傳教輔助方式。
現代醫學進入中國時,奎寧等一些中國原來沒有的藥物豐富了治病手段。但是,當時西方西學是相對落後的。那是西方西學也自覺地把自己的醫術作為針對中醫病症所進行的補充治療。他們所使用的漢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醫學。如感冒、傷風等。
晚清進士唐容川,認為中醫比西醫高明,但西醫也有所長,“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所以應該“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這是他著名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的基本主張。
甲午戰爭之後,中醫丁福保和海歸西醫顏福慶創辦的兩個醫學團體“中國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那時,醫學會內部並不強分中西門户,因為醫學會的宗旨是博採各種醫理,改良醫學。丁福保主持的中國醫學會其章程中明確説:“研究中西醫藥學,交換知識,振興醫學。”引進西醫的目的依然體現了改良主義的主張。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中醫基礎醫學的衝擊

辛亥革命後,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新頒佈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這針對的只是西醫,因為只有西醫有專科學校,而中醫是師徒傳習的。因為條例中完全沒有涉及中醫,各地中醫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揚州中西醫學研究會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公開批評北洋政府的醫學教育政策,並指責清末民初兩次制訂學制都以日本體制為藍本,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就已推行廢除中醫的政策,不列中醫的意圖無非是效法日本。這就是近代醫史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此後,廢除中醫與捍衞中醫的問題一直存在至今。
可見,現代醫學衝擊中醫行為開始於政治家的治國方略。在此背後,是西醫學不斷吸收現代科學成果,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科學。

中醫基礎中西醫結合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指示。這從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醫學發展。背後的原因是,中醫學在現代醫學的不斷衝擊下,並沒有真正失去市場。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中醫學完整的體系,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成為中醫學存在的文化基礎,或者説因為中醫文化的存在。如今的中西醫結合,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臨牀上中西醫技術的同時獨立使用。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結合,還未實現理論上的結合。

中醫基礎學科屬性

中醫學,是發祥於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牀經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
中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對當地民族醫學的誕生和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而在世界傳統醫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醫學的某些理論和認識,如整體思想、體質理論等,正在影響着現代醫學的發展。
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但亦具有濃厚的社會科學的特點,同時還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主體、多學科知識相交融的醫學科學。
一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範疇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或本質的學科。中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主要探討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規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
二中醫學具有社會科學特性
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學科。人不僅具有自然物質(生物)的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由此引起一系列有關健康和疾病的醫學問題。社會環境的變更,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變化,對人體的身心健康常產生較大影響。因而中醫學具有明顯的社會科學屬性。
三中醫學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
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中最一般的共同規律的科學。任何一門自然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的作用。中醫學發祥於中國古代,受當時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中醫學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了當時的哲學成就,用當時盛行的哲學思想如精氣、陰陽、五行等,闡述關於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醫學問題,構建了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四中醫學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產物
除古代哲學思想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起到過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物候學、農學、生物學、礦物學、植物學、軍事學、數學以及釀酒技術、冶煉技術等,都曾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起到過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氣象學知識促進了六淫病因學説的產生,兵法知識奠基了治病原則與方法的形成,對四時物候變化的認識促成了“天人相應”思想的建立等等。

中醫基礎形成發展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整體,是關於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學知識體系。它是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説為哲學基礎和思維方法,以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為生理病理學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治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成書,標誌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
1.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方法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戰國以降,社會的急劇變革和學術的百家爭鳴,為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社會文化氛圍。此時,古代醫家也加速了對人體自身奧秘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力圖將醫學的經驗上升為理論。他們在醫學實踐與解剖學成就的基礎上,以古代哲學的精氣、陰陽、五行學説作為思維方法,創立了藏象、經絡、精氣血津液神等學説,並在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中創立了六淫致病學説,以闡釋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逐步建立起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⑴有利的社會文化背景: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生產關係的改變和生產工具的改進,促進了生產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時期形成的以農為本的經濟結構,在戰國以後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與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天文、歷算、物候、農學、植物學、礦物學以及冶煉、釀造技術也有諸多創新。這些都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產生了有利的影響。戰國時期,在哲學思想方面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陰陽等諸家。這一有利的文化氛圍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道家關於世界本原與生命起始的探討,對中醫學的生命理論有着深刻的影響;儒家提倡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進取精神和道德觀念,對醫生的修身及醫德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兵家的用兵之道,對中醫學治療原則和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影響。
⑵醫藥知識的積累:從原始社會醫藥的起源,到戰國時期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古代醫藥學家積累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並將此總結、昇華,建立起一些醫學理論雛形,為戰國以後醫藥學的發展及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殷商時期,藥物已相當豐富,不但發明了酒及湯液,而且在醫療實踐中應用了治病的“毒藥”。西周時期,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較深刻,並能為疾病確立專門的病名。春秋時期,治療技術更有所擴展。如《左傳》記載,秦國名醫醫緩曾説:“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 説明當時攻(灸療)、達(針刺)、藥(藥物治療)已是醫生常用的治療方法。專業醫生的出現,為醫學理論的初步形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如《左傳》記載秦國名醫醫和給晉侯診病時提出“六氣病源説”,用以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已勾畫出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的雛形。此時可謂醫學理論的萌芽階段。

中醫基礎哲學基礎

現代中醫有三個哲學觀(相似分形觀)
精氣學説陰陽學説五行學説,是中國古代有關世界本原和發展變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最有影響的古代哲學思想,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
中醫學理論體系約形成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的時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得到長足的發展,代表文化進步和科學發展的精氣學説、陰陽學説、五行學説,不僅盛行於天文、地理、政治、兵法、農業、曆法等多個領域,而且也滲透到醫學領域,對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精氣學説、陰陽學説和五行學説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引入中醫學,與中醫學自身固有的理論和經驗相融合,用以闡釋人體的形態結構、生命過程及疾病的原因、機理、診斷、防治等,成為中醫學方法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滲透到中醫學中,幫助中醫學構築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而中醫學對人體的形態和生命現象的觀察和認識,又是古代哲學思想與方法萌發的土壤。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説、陰陽學説五行學説,主要是在中醫學對人體生命現象的觀察、體悟之積累的基礎上,與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推理而獲得的認識相結合,再進一步抽象、純化而形成。
精氣學説、陰陽學説和五行學説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引入中醫學,構建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體系,反映了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中醫學的思維方法,是中醫學對人體的生命、健康、疾病等醫學重大問題的理性認識過程和方法的總和。一般可分為兩個層次:古代的哲學思想如精氣學説、陰陽學説和五行學説,是其較高層次;觀物取象、外揣、類比、演繹等較具體的方法,是其較低層次。較低層次的思維方法一般都由較高層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將重點介紹精氣學説、陰陽學説五行學説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及其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並從中概括出中醫學思維方法的主要特點,而將一些具體的思維方法融入其中來闡述。
精氣學説,是研究精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是對中醫學影響較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它濫觴於先秦時期,兩漢時被“元氣説” 同化。由於先秦至兩漢正值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時期,故此時盛行的精氣學説必然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響。
一、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範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醫學是確有區別的。為了便於正確認識精與氣的古代哲學概念與中醫學內涵,暫將其分開敍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稱精氣,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一般泛指氣,是一種充塞宇宙之中的無形(指肉眼看不見形質)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精氣,首見於《周易·繫辭上》與《管子》,在《呂氏春秋》、《淮南子》及《論衡》中也有所記敍。《周易·繫辭上》説:“精氣為物。”認為宇宙萬物由精氣構成。《管子·心術下》説:“一氣能變曰精。”認為精即精微的、能夠運動變化的氣。《淮南子》稱氣為精,認為精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原始精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生成的共同物質基礎。上述各家,皆認為精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因而與氣的內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氣)分為精氣與煩氣兩類,如《淮南子·精神訓》説:“煩氣為蟲,精氣為人。”人類稟受精氣而生,動物類稟受煩氣而成,故人與動物不僅形體有異,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為動物所不及。《論衡》認為精氣是元氣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構成人體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氣。
精氣概念的產生,源於“水地説”。古人在觀察自然界萬物的發生與成長過程中,認識到自然界萬物由水中或土地中產生,並依靠水、地的滋養、培育而成長與變化,因而把水、地並列而視為萬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説:“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又説:“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萬物賴以生長髮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説” 的基礎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變為精為萬物之原。人類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結合而成,亦可説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説:“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為人。
中醫學有關精的認識,對哲學中精氣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啓發作用。如《周易·繫辭下》説:“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把本為醫學中男女兩性之生殖之精相結合形成胚胎之論,進一步推理為雌雄兩性之精相結合而生成萬物,進而再引申為天地陰陽精氣相合而萬物化生。如此把具體的生殖之精抽象為無形可見的天地精氣。
精氣的概念雖源於“水地説”,但水、地皆為有形物質,人體內的精也屬有形之物,都與“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的基本假設相違背,故皆難成為宇宙萬物的生成本原。《周易》與《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為無形而動的極細微物質。《內經》亦認為精是充塞於太虛(宇宙)之中的極細微物質,如《素問·五運行大論》説:“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如此將精氣的概念規定為存在於宇宙之中無形而動的極其精微的客觀實在,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從而與氣的概念同一,匯流於氣學範疇中,發展為“氣一元論”。
中醫望診,主要是對病人從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觀察,診斷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神
中醫認為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形神兼備是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過目光神態、面部表情、形體動作、語言氣息、反應能力等表現出來。望神要分清得神與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靈活、明亮有神、語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調均、肌肉潤澤、大小便控制自如。説明病人臟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會預後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遲鈍、無光彩、瞳仁呆滯、面色晦暗呼吸異常、肌肉消損、反應遲鈍、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説明病人臟腑功能衰敗,病情重,預後不良
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轉好,顴紅、兩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滯不靈活,食慾增加。這是垂危病人將要死亡的表現。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紅潤光澤,表現人體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於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膚髮生異常變化,稱為“病色”,病色一般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
1.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小兒驚風和肝病。表明經脈瘀阻、氣血不通
2.紅赤:主熱證。是血液充盈於皮膚脈絡的表現。當人體熱盛時,血液運行加快,面紅赤。滿面通紅者屬實熱證,慢性病中出現兩顴嫩紅,常有低熱、自己感覺發熱則屬虛熱證。久病病人,面色蒼白時紅時消,屬真寒假熱危重證。
3.黃色:主濕證、虛證。面色淡黃無光澤是脾胃氣虛氣血不足所致。面色黃如桔皮,眼白髮黃為濕證。面色黃而消瘦者,多見於胃病虛熱;黃而色淡者屬胃病虛寒。
4.白色:主虛寒證、血虛證。虛寒證面色白而浮腫。血虛證面白而消瘦。這是由於氣血不足不能養榮機體的表現。面色突然蒼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陽氣虛脱,或失血過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點常見於腸道寄生蟲的病人。
5.黑色:主腎虛證、寒證、痛證、瘀血證、水飲證。寒證、痛證、瘀血證由於腎陽虛衰,水飲不化,血行不暢,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圍發黑為痰飲證。

中醫基礎基礎理論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概況
氣概念的革命
氣="信息,能量,物質"流,三元-多元論
氣是流動着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質"混合流統一體.
經絡觀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不平滑,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羣(細胞社會學)"經絡.
分形細胞羣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的經絡細胞社會學經絡。
陰陽概念的現代化 1998年
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現代化科學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數維數
藏象分形五系統,1999
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中醫哲學觀的新發現
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
第二中醫哲學觀--辯證觀
第一哲學觀---整體觀
中醫分形集,1999
陰陽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經絡分形維數

中醫基礎發展簡史

近代經絡創新簡史表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又先後進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劃項目,研究從現象逐漸深入到本質,課題圍繞着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説:
1996年鄧宇等“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非間隙經絡,細胞充填的非管經絡) "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大統一的分形經絡
1996年張聲閎“間隙維”經絡 (出錯)
1995
· 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1995年?
· 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
· 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
孟競璧(同位素示蹤
1992年,中國曾邦哲提出“神經-內分泌-免疫調控”功能整合(經絡寬帶效應是三體互動的混沌現象)與系統醫學模型等。
1985年,法國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蹤顯像方法;另外,法國Niboyet 對皮膚電研究
1984年,謝浩然,人體經絡間隙結構解剖觀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測定儀研究經絡。
1980年張保真等採用的肉眼實地觀察鋪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經絡第三平衡系統
1972年汪桐提出經絡的實質是二重反射假説
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觀察,循經感傳線上的温度變化
1970年,法國J.Borsarello使用紅外熱像方法進行經絡研究。
1956年Nogierop對中國耳針穴位圖譜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導絡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導點”,“良導絡”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關於經絡的假説
1950年,日本長濱善夫報道了循經感傳現象

中醫基礎創新簡史

現代氣概念的原始創新英雄榜
1996年,鄧宇等:氣是流動着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既是“‘物質-能量-信息’三元-多元混合體”統一物。“‘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物質、能量、信息’混合統一體”中醫氣的本質。氣的三元-多元論
李德新:氣是物質與功能的統一説 ——二元論
1962年,危北海:,‘氣的兩義説’。二元論
羅石標:在六十年代初期‘氣的功能説’(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氣的物質説’1959年?。
氣是統一場説
黃坤儀等:人體氣場説
李梢等:氣與熵流説
吳邦惠:氣的序參量説

中醫基礎發展史

陰陽的揭秘,歷史悠久,偏重現象羅列,重視表面敍述,是古典陰陽的特點。而現代探索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有了革命性的進展、新意頗多。數學物理化,即“數理陰陽”成為現代陰陽的標誌。將陰陽用世界三要素“物質、能量、信息”測度,用數學模型表述是現代化、科學化陰陽的特點。
1995年,李榮興,陰陽定義析疑,遼寧中醫藥雜誌,1995,6期。陰陽定義偏向中醫臨證。
1997年,趙喜新,中醫陰陽學的數學模型,河南中醫,1997,5期。
1998年,鄧宇等,陰陽的科學本質及數理化建構,<<;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8,2:59-61.數理陰陽,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1期。
1999年,鄧宇等,中醫分形集,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v12,3期.創建“陰陽分形集”等概念。陰陽的分形維數=1.
2003年,林劍鳴,中醫現代化與數學,數理醫藥學雜誌,2003,期。
2004年,齊鳳軍,論陰陽的數理權衡,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4,7期。
2005年,趙致鏞,趙威,中醫陰陽理論的數學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積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醫,2005,11期。
2007年,孟凱韜,陰陽五行數學及其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6期。
1998年,陰陽的哲學和邏輯學現代定義
定義1:陰陽就是在同一個屬概念"對立統一"下的兩個種概念"陰和陽"之間的一種不相容關係.陰陽的內涵互相否定,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的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則以否定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對象的屬性;陰陽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補,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對立統一整體)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陰與陽外延的和或並.
陰陽的定量測量:用“狀態函數u”指標來描述,該性態或狀態可用‘物質-能量-信息’整體描述,
u=EP。
E是運動學或動力學指標能量;P是系統混亂度(有序度)指標,與熵密切相關。

中醫基礎近代簡史

引子:1980年,雷順羣, 系統論與藏象學説(一), - 遼寧中醫雜誌,1980。1983年,續系統論與藏象學説(二) - 遼寧中醫雜誌,1983
序幕
1994年,肖烈鋼.試論藏象學説中的五臟系統特性[J].陝西中醫,1994,15⑸:211-213。側重、強調藏象學説中五‘髒’系統(器官的)有整體性、聯繫性、有序性、自主性作了較為系統地闡述,説明了藏象學説中的五臟系統思想,其本質與現代系統論是一致的,然又有其特點。
革命
藏象五系統:心繫系統,肝繫系統,肺繫系統,脾繫系統,腎繫系統。分形藏象五系統。
1999年,鄧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統的新英譯 [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肺系統,脾系統,腎系統,藏象五系統,超脱出心肝脾肺腎五臟腑,五器官的傳統侷限性認識。
鄧宇 等,1999年,中醫分形集,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
拓展
2002年,《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現代研究:基礎與臨牀》,廣州中醫藥大學,鄧中炎主編,鄧鐵濤主審。藏象心繫統,肝系統,肺系統,……腦系統等。
2005年,趙喜,心主神明論《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05年6月2卷3期。心繫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