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新聞傳播史

(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新聞傳播史》是2007年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師羣。
本書是介紹從隋唐開始到近代中國新聞媒介發展的一部史書。 [1] 
中文名
中國新聞傳播史
作    者
楊師羣
出版時間
2007年01月01日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04343666
定    價
30 元
開    本
23cm

中國新聞傳播史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涵蓋新聞學、傳播學兩大學科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三個專業。本書作者皆為新聞學領域的大家,他們在多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吸納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淺出的論述了中國新聞傳播活動的發展歷程及各個時期的特點。
由於本書的論述時段截至2000年,所以網絡傳媒等新興新聞傳播活動也被納入了作者的視野,從而使本書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是新聞專業學生及新聞愛好者瞭解中國新聞傳播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中國古代新聞傳播活動主要分為六部分,即唐代之前的傳播媒介、唐代的新聞傳播活動、宋代的新聞傳播活動、元代的新聞傳播活動、明代的新聞傳播活動、清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1、唐代之前的傳播媒介
①夏商周時期:木鐸,用來宣達政令、進行採風的特殊媒介。
其他傳播媒介:甲骨(主要用於占卜和祭祀)、金石(帝王詔書和國家常法)
②漢代:郵驛制度的發展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條件。
傳播媒介:竹簡和木簡。(東漢時期“蔡侯紙”的出現)
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佈告:主要內容是皇帝的詔書和各級政府制頒的行政法令。
露布:用來傳播戰爭勝利的消息。
其他傳播媒介:烽燧(用於軍事方面,主要是為了防備西北少數民族武裝入侵)、謠言、木簡、竹簡、木牘等。
2、唐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國的報紙開始出現在唐代,最早的報紙是在封建官僚機構內部發行的政府官報。
中央: ① ”開元雜報”:開元年間流傳在外的官報,多為政事信息的雜亂報道
② ”進奏院狀”:封建機構內部發行的官報,由進奏官傳發給各藩鎮,用來介紹朝廷的政事動態和各項消息(“敦煌進奏院狀”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僅存的最早的報紙)
③其他:烽燧露布榜文、告示等
地方:詩賦、語言等
唐代報紙的特點:①沒有報頭,開頭和結尾還保留着官文書的痕跡
②發報方式是由各藩鎮派駐朝廷的進奏官們直接發給他們的長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是進奏官們自己採集的
3、宋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央:
邸報:宋代中樞部門統一管理、發佈的官方報紙。發佈機構:都進奏院(主要傳播朝廷政事)
地方:
小報: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非官方報紙。主要刊載新聞和政治材料
新聞制度:“定本制度”(所謂“定本”,指的是根據進奏官採集的各種信息經本院監官編好,送樞密院或宰相省察通過後產生的“邸報”樣本)
其他傳播媒介:“榜”(由政府部門發佈的、以張貼的方式公佈信息的新聞傳播手段)
【備註】:
1、宋代小報出現的意義:它的出現突破了官方對新聞傳播活動的壟斷和封閉,打破了官報“邸報”一統天下的局面
2、屢禁不止的原因:小報滿足了一定的社會需求,得到了社會的支持,因為有一定的生命力
3、宋代報紙的特點:在封建中樞部門的統一管理之下,按一定製度,統一編髮給地方,完全從官文書裏分離出來,成為官方的新聞傳播工具,由不定期發行轉為定期發行
4、元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主要是民間的新聞傳播活動,民間的新聞傳播媒介是“小本”。
5、明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央:
邸報”:①《萬曆邸鈔》:將萬曆一朝的“邸報”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摘錄而成的;
② 《天變邸抄》:記錄了明熹宗年間發生的一次特大災異事件的報道;
③ 《急選報》:內容主要是關於官員任命
邸報”的抄傳和發行工作流程:
通政司——六科——提塘
【通政司:彙集各類章奏和地方上報的消息;六科:收集和發佈的有關詔旨和章奏;提塘:將詔旨和章奏從六科抄出,經篩選和複製再傳發。】
地方:民間報房和抄報行(民間報房多數是從官方的提塘報房中分離出來的)
其他傳播媒介:
塘報:由下到上,由地方向中央彙報軍情的文報(類似於宋代的邊報)
告示:由上到下,由中央到地方,逐級向公眾公佈信息的官方新聞傳播載體
竹籌、揭帖和牌報,主要流行於人民起義隊伍中
6、清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國新聞傳播史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一、先秦時期的信息記載與傳播
二、漢魏時期的官報與信息傳播
三、唐代官報與信息傳播
四、宋代報業及相關制度
五、元代的信息傳播活動
六、明代報業及有關制度
七、清代中期前的報業與制度
八、中國古代新聞傳播的特點
第二章 晚清洋人創辦中文報刊
一、在南洋開創中文報刊
二、在中國南部發展新聞報業
三、上海外國人報業的崛起
四、在華外報網的逐漸形成
五、有關的文化評價與探討
第三章 國人辦報與維新運動
一、從譯報跨越到辦報
二、王韜與香港《循環日報》
三、精英新聞思想剖析
四、報業實際運作之概況
五、維新運動與首次辦報高潮
六、維新名人與報業貢獻
第四章 改良與革命的二重奏
一、改良派在境外的辦報活動
二、國內改良派報刊瀏覽
三、革命報刊在海外的發展
四、國內革命派報刊的苦鬥
五、兩派論戰與第二次辦報高潮
六、改良派的新聞報刊思想
七、革命派的新聞報刊思想
第五章 清末官報與新聞法制
一、晚清官報與政治信息流通
二、從戊戌變法到宣佈“新政”
三、清廷迫害報人有關案例
四、清末新聞法制進程簡介
五、清末新聞法制的一些特點
六、新聞報人反抗鬥爭諸例
第六章 民國初期新聞業的波折
一、初年的短暫繁榮與黨報墮落
二、袁世凱對新聞事業的摧殘
三、民初三大名記者
四、北洋政府新聞法制狀況的紊亂
五、新聞界的頑強抗爭
六、通訊廣播與私營報業
第七章 新文化運動與新聞報刊
一、社會背景的有關分析
二、陳獨秀與《新青年》
三、《每週評論》與李大釗
四、胡適及其有關報刊
五、《現代評論》與現代評論派
六、其他主要報刊與觀點爭論
七、新聞學研究與教育的開端
第八章 革命新聞事業的開端與挫折
第九章 國民黨統治早期新聞業
第十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磨鍊
第十一章 解放戰爭時期的概況
第十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十四章 改革開放初期風雲
第十五章 香港、澳門地區概述
第十六章 寶島台灣新聞簡史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一、先秦時期的信息記載與傳播
二、漢魏時期的官報與信息傳播
三、唐代官報與信息傳播
四、宋代報業及相關制度
五、元代的信息傳播活動
六、明代報業及有關制度
七、清代中期前的報業與制度
八、中國古代新聞傳播的特點
第二章 晚清洋人創辦中文報刊
一、在南洋開創中文報刊
二、在中國南部發展新聞報業
三、上海外國人報業的崛起
四、在華外報網的逐漸形成
五、有關的文化評價與探討
第三章 國人辦報與維新運動
一、從譯報跨越到辦報
二、王韜與香港《循環日報》
三、精英新聞思想剖析
四、報業實際運作之概況
五、維新運動與首次辦報高潮
六、維新名人與報業貢獻
第四章 改良與革命的二重奏
一、改良派在境外的辦報活動
二、國內改良派報刊瀏覽
三、革命報刊在海外的發展
四、國內革命派報刊的苦鬥
五、兩派論戰與第二次辦報高潮
六、改良派的新聞報刊思想
七、革命派的新聞報刊思想
第五章 清末官報與新聞法制
一、晚清官報與政治信息流通
二、從戊戌變法到宣佈“新政”
三、清廷迫害報人有關案例
四、清末新聞法制進程簡介
五、清末新聞法制的一些特點
六、新聞報人反抗鬥爭諸例
第六章 民國初期新聞業的波折
一、初年的短暫繁榮與黨報墮落
二、袁世凱對新聞事業的摧殘
三、民初三大名記者
四、北洋政府新聞法制狀況的紊亂
五、新聞界的頑強抗爭
六、通訊廣播與私營報業
第七章 新文化運動與新聞報刊
一、社會背景的有關分析
二、陳獨秀與《新青年》
三、《每週評論》與李大釗
四、胡適及其有關報刊
五、《現代評論》與現代評論派
六、其他主要報刊與觀點爭論
七、新聞學研究與教育的開端
第八章 革命新聞事業的開端與挫折
第九章 國民黨統治早期新聞業
第十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磨鍊
第十一章 解放戰爭時期的概況
第十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十四章 改革開放初期風雲
第十五章 香港、澳門地區概述
第十六章 寶島台灣新聞簡史

中國新聞傳播史第二版

書 名
中國新聞傳播史 中國新聞傳播史
中國新聞傳播史(第二版)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6-1
ISBN
9787300104195
開本
16開
定價
39.80元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涵蓋新聞學、傳播學兩大學科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三個專業。
21世紀已經來臨,集聚力量,重新編寫出一套體系完整的,能夠為新世紀的新聞教育和新聞人才培養服務的新聞傳播學的系列教材,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正是基於這一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組織編寫了這套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編著者都是各教學領域的專家,其中有許多人是相關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收入本系列的教材,有國家級重點教材,有部級重點教材,其他教材也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精品,充分保證了其質量和權威性。
本套教材的特點具體如下:
第一,內容新,涵蓋廣。
第二,寫法新。
第三,作者陣容強大。
總之,這套教材的出版能夠較好地滿足新時代新聞傳播學教學發展的需要,在宏觀上,使學生,把握新聞傳播學的基本理論,熟悉其整體的框架;在微觀上,能夠藉助教學使學生對新聞傳播學的實踐業務知識有具體的瞭解。

中國新聞傳播史方漢奇所著

中國新聞傳播史 中國新聞傳播史
作 者: 方漢奇
I S B N: 7300043569
頁 數: 530
開 本: 小16開
封面形式: 簡裝本
出 版 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2-1
內容簡介
中國的新聞傳播活動源遠流長。本書作者皆為新聞學領域的大家,他們在多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吸納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淺出的論述了中國新聞傳播活動的發展歷程及各個時期的特點。由於本書的論述時段截至2000年,所以網絡傳媒等新興新聞傳播活動也被納入了作者的視野,從而使本書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是新聞專業學生及新聞愛好者瞭解中國新聞傳播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第一節 中國傳播活動溯源
第二節 唐代的新聞傳播與早期的官報
第三節 宋代官辦的“邸報”和流行於民間的“小報”
第四節 元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第五節 明代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六節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聞傳播活動
第二章 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與初步發展
第一節 中國近代報業的開端
第二節 鴉片戰爭後香港報業的興起與商業性報紙的崛起
第三節 上海報業的崛起
第四節 在華外報網的形成與外報的歷史作用
第三章 國人辦報活動的興起與在維新運動中報業的大發展
第一節 國人辦報活動的興起
第二節 維新變法運動與第一次國人辦報高潮
第三節 海外華文報刊的出現與初步發展
第四章 辛亥革命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資產階級革命派報刊在境外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清末新聞法制的建設與第二次國人辦報高潮
第三節 辛亥革命時期新聞理論與業務的發展
第五章 民國初年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新聞事業的短暫繁榮
第二節 袁世凱與北洋軍閥統治下的新聞事業
第三節 新聞事業在逆境中的發展
第六章 “五四”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
第二節 新的報刊宣傳陣線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誕生
第四節 新聞工作改革、新聞學研究與新聞教育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大革命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的報刊
第二節 國共合作後的新聞事業
第三節 北洋軍閥統治地區的新聞事業
第四節 北伐戰爭中的革命報刊
第八章 十年內戰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國民黨統治區的新聞事業
第二節 革命根據地的新聞事業
第三節 抗日救亡運動中的新聞事業
第四節 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九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新聞事業
第二節 國統區新聞事業與境外抗日宣傳活動
第三節 淪陷區的新聞事業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國統區國民黨新聞統制的重建與新聞界的抗爭
第二節 解放區新聞事業的發展與新聞工作中兩條戰線的鬥爭
第三節 中國新聞事業的劃時代鉅變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新聞事業
第一節 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創建與初步發展
第二節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與新聞業務的探索與改進
第三節 新聞宣傳報道的成就與過失
第四節 1956年社會主義新聞工作改革
第十二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主要背景
第二節 新聞事業的發展與調整
第三節 從反右派鬥爭到“大躍進”運動中的新聞事業
第四節 60年代初期新聞工作的主要經驗和教訓
第五節 主要新聞思想評價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新聞事業的艱難發展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新聞事業的主要特點
第十四章 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傳播事業的總體變化(上)
第一節 新聞傳播觀念的變化
第二節 傳播者的角色變化與傳播內容的相應改變
第三節 受眾的變化
第四節 制約因素與傳播體制的變化
第十五章 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傳播事業的總體變化(下)
第五節 各部類新聞事業的發展狀況
第六節 新聞學術研究與新聞教育
第十六章 1949年以來的台灣、香港,澳門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1949年以來的台灣新聞傳播事業
第二節 香港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三節 澳門的新聞傳播事業
學習參考書目
後 記

中國新聞傳播史代表歷史人物

中國新聞傳播史黃遠生

民國初年三大名記者之一,以寫新聞通訊風長,曾主編過《少年中國》和《庸言》雜誌,後任上海《時事新報》和《申報》駐京特派記者,撰寫大量揭露軍閥政府黑暗統治的通訊,大受讀者歡迎,黃遠生的政治態度反對guo min dang,支持進步黨對袁世凱抱幻想,1915年被人認作帝黨刺殺於舊金山。提出新聞記者應該“四能”(能想、能聽、能跑、能寫)並身體力行。

中國新聞傳播史于右任

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報刊活動家。1907年在上海創辦同盟會第一家大型日報神州日報”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繼創辦“民籲日報”、“民籲主報”。他創辦的報紙在揭露貪官污吏,揭露帝國主義侵華陰謀和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中國新聞傳播史章太炎

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報刊政治家,早年擔任《時務報》、《經世報》等報刊的編輯和主筆。1903年在“蘇報案”中名聲大噪。1906年後主編《民報》成為“以文章排滿的驍將”。晚年“既離民眾,漸入頹唐”。

中國新聞傳播史梁發

是基督教的第一位中國傳教士,也是第一個參加近代化中文報刊編輯、出版工作的中國人。梁發是中國基督教重要人物。1815年參加了《察世俗每月統紀傳》出版編輯工作,著有《勸世良言》、《熟學聖理略論》、《真理問答淺解》、《真道尋源》、《靈魂篇》、《聖經日課初學便用》、《祈禱文贊神詩》。梁發最重要的著作就是1832年所寫的《勸世良言》。《勸世良言》基本上是九本小冊子合訂一起。其中一部分是從聖經的舊約全書、新約全書的教訓中選出來的。另外一部分講述基督教的教義。梁發是用很淺顯的,一般人易懂的話把基督教的教義和一部分的聖經精選出來成為《勸世良言》。這本書後來對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有很大的影響。洪秀全初期對基督教的接觸來自《勸世良言》。

中國新聞傳播史王韜

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報刊政論家,參加過《六合眾談》編輯工作,1874年在香港創辦了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環日報》、撰寫大量政論文章,鼓吹變法自強,主要著作有《遁叟讕言》、《弓叟園文錄》、《 園文錄外編》等。

中國新聞傳播史梁啓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報刊活動家。1895和康有為進京會試參加了著名的“公車上書”並在北京主編了《萬國公報》、《中外紀聞》1896年在上海創辦了《時務報》,大力宣傳維新變法,名噪一時,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等報刊,鼓吹保皇立憲。

中國新聞傳播史鄒韜奮

1922年主編《教育與職業》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週刊主編,1935年11月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週刊,1936年6月在香港創辦《生活日報》,1937年8月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1938年7月擔任《全民抗戰》主編,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論家、出版家著名的新聞記者

中國新聞傳播史陳獨秀

1903年8月參加編輯由章士釗創辦的《國民明報》,1904年又和別人合辦《安徽俗話報》,1914年在日*本協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創辦並主編《青年雜誌》後改編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釗等合辦《每週評論》,1930年又主辦了託物派刊物《無產者》,後又創辦了《火花》、《熱潮》兩個刊物。

中國新聞傳播史馬禮遜

第一家近代化中文報刊創辦人,英國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國來的第一位傳教士,1815年在士米憐的協助下,在馬六甲創辦了《《察世俗每月統紀傳》,曾擔任在廣州出版的英文《廣州紀錄報》、中國叢報》等報刊主筆,曾編有《華英字典》、《中文法程》等書,在溝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貢獻。
等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