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邸報

鎖定
邸報又稱邸抄、亦作邸鈔,並有“朝報”“條報”“雜報”之稱,四者皆用“報”字,可見它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着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中文名
邸報
別    名
“邸抄”(亦作邸鈔)
起    源
唐朝
出現時間
漢朝

邸報歷史沿革

“邸報”是否最早出現於漢朝,在新聞史研究工作者中還有不同的看法。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
但有史可依的中國最早的報紙,起源於唐朝的邸報。邸報是中國古代報紙的統稱,但這個稱呼出現,是從宋朝開始的。
《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從上面情況可以得到證實。西方有不少人認為最早的報紙是羅馬帝國凱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創建的《每日紀聞》,這是一種傳遞緊急軍情的官報,但是這種報紙的壽命不長,不久就停辦了。就辦報年代而言,我國的《邸報》出現在西漢初年公元前二世紀左右,比羅馬帝國的《每日紀聞》大約要早一個世紀。
邸報 邸報
自漢、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報》的名稱雖屢有改變,但發行卻一直沒有中斷過,其性質和內容也沒有多大變動。
隨着造紙的發明和發展,東漢年間,我國用植物纖維造了紙,《邸報》已用紙來抄寫,從而使《邸報》得到進一步發展,更便於發行和傳遞。到了唐代,由於驛道的改善,《邸報》的傳送就更快了。
邸報 邸報
據歷史記載,漢代的郡國和唐代的藩鎮,都曾在京師設“邸”,其作用相當於現今的駐京新聞機構,重在傳達朝政消息,凡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都是邸吏們所需收集抄錄的內容。“邸報”最初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遂張貼於宮門,公諸傳抄,故又稱“宮門抄”“轅門抄”,這實際上就是最早的一種新聞發佈方式。
唐玄宗時(713年到755年)最早關於邸報的書面記載是孫譙的《經緯集·讀開元雜報》。記載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某日皇帝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等等,開元雜報只是孫譙自己加的稱呼,並不是官方正式名稱。
宋代,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售賣的牟利商人。官員們為求省事,都樂於花些錢去購買。大概後來由於花錢即能購到,無須再去繕抄。宋朝《邸報》的發行時間趨向固定,明代設立專門出《邸報》的通政司,專門管理《邸報》的出版發行。到了明末崇禎年間,《邸報》從手抄或木刻印刷改為活字印刷,規模也就更大了。
清朝時代《邸報》發行量更多了,後來改名為《京報》,成為廣大官吏、學者、甚至平民都能閲讀的報紙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報”,“京報”已有了專門的報房來管理經營,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發行部門了,開始有了初步的報紙的雛形。
根據史料記載,清朝內閣在北京的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名謂“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裏抄取當天發佈的新聞,稱“宮文書”,除被稱為“宮門抄”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道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摺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這種被印刷成單頁不加封皮的“新聞紙”就叫《宮門抄》,多在傍晚發行,派人送閲,在時間上很像現代的晚報,從性質和級別上又很像供高級幹部閲讀的《大參考》和《內參》。而《京報》則由《宮門抄》、諭旨和奏摺三部分組成,由於奏摺的字數較多,排印費時,需要在晚間才能完成其印刷裝訂,在次日發行,這種印成對摺雙頁裝在一起的《京報》很像發行的日報。
1912年《邸報》或《京報》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 [1] 

邸報產生背景

京報 京報
“邸報”最早出現在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邸是“郡國在京師自行設置的辦事機構,並非王朝設置的正式行政單位”。
“邸”有兩大職責:“通奏報”、“待朝宿”。“待朝宿”指為“郡國”來人提供食宿、招待,若今之各省駐京辦事處。所謂“通奏報”,是指共文書的傳遞,具 [2]  體而言,指“邸”負責把“郡國”地方長官的奏章通過“大鴻臚”呈遞給中央,但只起下情上達的中轉站作用,“通奏報”理解為“邸中傳抄一切詔令奏以報於諸侯”,“傳達君臣間消息之謂”,並不能由此引申出“通奏報”“即邸報之所由起”的結論。
中國最早的報紙應是唐朝的邸報,它是封建王朝的政府機關報。因由“邸吏”負責傳發,所以稱為“邸報”,在古代文獻中它也被稱為“邸鈔”、“閣鈔”、“朝報”、“雜報”、“條報”、“除目”、“狀”、“狀報”、“報狀”或“京報”。唐代的邸報由各地派駐首都的邸務留後使負責傳發。
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邸務留後使改稱進奏官,在上都知進奏院的統一管轄下,進行邸報的發佈工作。因此在各種報紙起源中,“中國原始形態的報紙起源於唐代”最為可信。現存最早的報紙是如今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距今已經1100多年了。
宋代報紙叫法很多,分別有“邸報”、“朝報”、“邸抄”、“進奏院狀”、“狀報”等叫法,其中“邸報”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由於邸報上面刊載的都是當時朝廷的大政方針官員人事變動,因此它的發行一直受到中央的嚴格控制。而且它的發行是手抄的。
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論禁小報》中説:“小報者出於進奏院,蓋邸吏輩為之。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競以小紙書之,飛報遠近謂之小報。如曰:‘今日某人被如,某人罷去,某人遷除。’往往以虛為實,以無為有。朝士聞之,則曰:‘已有小報矣!’州郡間得之,則曰:‘小報到矣!’他日驗之,其説或然或不然。使其然焉,則事涉不密;其不密焉,則何以取信?此於害治,雖若甚微,其實不可不察。臣愚慾望陛下深如有司,嚴立罪賞,痛行禁止。使朝廷命令,可得而聞,不可得而測;可得而信,不可得而詐;則國體尊而民聽之。”
明末,活字印刷術才開始用在“邸報”印刷。清初顧炎武説:“憶昔時‘邸報’,至崇禎十一年(1638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術還沒有傳入之前,清朝內閣在京城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裏抄取當天發佈的新聞,稱“宮文書”,這就是當時清政府發佈的“邸鈔”的地方。報房人取得抄件後,為了爭取時間,即刻排印,除被稱為“宮門抄”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導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摺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

邸報發現案例

邸報道光年間

邸報 邸報
《邸報》是古代的一種官方報紙,唐宋時就已出現。存世最早的是唐僖宗光啓三年(公元887年)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現藏於英國倫敦,它是最早的漢文報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之一。
在河北唐山市民間發現並重金購藏了一份於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初三印行的《邸報》。經查閲大量資料詳細鑑賞後,筆者認為確是一份極為難得的清代《邸報》。近“央視”《鑑寶》欄目專家鑑定團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古籍研究所古籍專家宋平生教授來涇縣公務時,筆者特地請他對此件《邸報》作了鑑定並得到他的認可。這份罕見的道光《邸報》,為古籍版式。幅面為19.2×11.1釐米,略呈窄長方形,但無書口和魚尾記號,亦無欄線及頁碼。這份道光《邸報》共18頁,每半頁七行,每行17個字,總計約四千多字。活字排版以黑色單面印刷
關於《邸報》,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編著的《中國簡明新聞史》一書作了如下釋述:《邸報》原是一種不拘形式的手抄本,到了宋代已有雕版印製的《邸報》出現,明末則已有用活字印刷的《邸報》存在了。《邸報》的編輯由官方控制,稿件是進奏院將所要上報的內容編好、五天一次上報樞密院,經樞密院審查後稱為“定本”。
進奏院則以審查過的樣本印行並作為標準傳至各地,具有新聞性是《邸報》的重要特徵,而它無報頭、無定式、無期號,則與現代報紙大不相同。其內容有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諭、朝旨、書詔、法令等,有官吏的任命、升遷、黜廢、獎懲等,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摺等,也有少量偶發的社會新聞軼事等。所藏這份《邸報》,很符合上述論述,也特別具有新聞性,內容有四個部分:
1、本年度更換各省學政(管教育的官員)的上諭,指出除江西、福建、廣東及奉天府不予變動外,新任命江蘇、安徽等14省學政姓名。
2、是公佈科考題目,分四書題和詩題。
3、是恩桂等大臣奉旨捉拿在逃庫丁的奏呈。
4、是軍機大臣穆彰阿會同户部奏遵旨核議通籌五口通商之後,各海關收税並解支、禁革、整頓税務的奏摺。
此奏摺議定了七項內容,長達15頁篇幅。查閲《清代翰林傳略》一書,所任命的學政的簡歷均可查到,而其中的湖南蔡振武、湖北王履謙、河南劉定俗、山西沈祖懋、廣西李承霖等人確為該年任學政無誤。《邸報》中第四部分穆彰阿奏摺內容,也確實符合史料上關於《南京條約》簽訂後五口通商的歷史和所擬之關税對策。

邸報康熙年間

邸報 邸報 [3]
2014年8月,一份清康熙三十六年的《邸報》現身,該報跨越5個世紀,距今已有316年,比他之前收藏的雍正七年《邸報》早32年。刷新了他個人的藏品記錄,也取代雍正七年《邸報》,成為百件“中國集報精品”中的第二份早期報紙,第一份早期報紙為明朝熹宗天啓七年(1627年)《邸報》。 [3] 
據介紹,該報共5頁,幅面24釐米×17釐米,品相基本完好,內容為進士題名碑錄丁丑科。該報版心為粗黑口(上下均為粗黑線),雙魚尾記號,魚尾中間寫有“題名碑錄”四字,無頁碼。版式為左右雙線,上下單線,行間有細黑線行線。 [3] 
該報記錄了上榜進士的姓名和家鄉住址,包含丁丑科賜進士及第第一甲3名和賜進士出身第二甲40名。清朝《邸報》的編輯由官方控制,其內容包括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諭等,官吏的任命、升遷等,還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摺,也有少量偶發的社會新聞軼事,具有一定新聞性,而它無報頭、無定式、無期號,與現代報紙大不相同。 [3] 

邸報報紙發展

邸報威尼斯公報

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
無論是中國的《邸報》還是西方的《每日紀聞》,都是古代的媒介,雖有現代報紙的雛形,但仍與人們普遍概念裏的報紙有着非常大的出入。現代報紙有三大特性,即:刊載新聞;定期出版;公眾發行。
16世紀中葉,是人類歷史上航海大發現的時代。地中海是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意大利作為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有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基礎,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頗為流行的威尼斯小報(Venice Gazette)在報紙的發展里程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位置。意大利威尼斯城當時居地中海貿易中心,與地中海沿岸諸港及德國商業都市聯絡頻繁,成為集中世界各地新聞的都市。在這所城市裏有個叫Manant的組織者,收集有關法庭、城市動態以及貿易信息等新聞,專為王公貴族以及商人發行這個Gazette的手抄新聞,在當時非常流行,這就是Venice Gazette。後來Venice Gazette改用手抄為印刷,加大了發行力度,被後人稱為《威尼斯公報》。

邸報金屬鑄造鉛字

Gazette(格塞塔)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幣,一個Gazette買一份小報,所以人們就稱威尼斯小報為Venice Gazette,以至於這個詞後來成為西歐“報紙”的代名詞。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具備現代印刷三大性質的報紙。同時,由於威尼斯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海港之一,來往於此的四方過客眾多,Venice Gazette隨着這些往來的商賈、水手、遊客、教士被更大面積的在歐亞非進行傳播,影響了各個地方報紙業的發展。
從某中意義上説,Venice Gazette是現代報紙的鼻祖。自德國人谷登堡使用熔化的混合金屬鑄造鉛字,隨後他又發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機,實現了印刷術的機械化。報紙的發展也隨之迎來了春天。報紙的發展:自意大利,沿歐洲西海岸北上:北非、利比利亞、英法、神聖羅馬、維京……很短的時間內,報紙在歐洲取得了流行。並且在其後的幾百年時間裏,伴隨着殖民者的軍艦遊弋了世界。

邸報中國的報業

梁啓超 梁啓超
中國的《邸報》是世界最古老的報紙。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報紙卻是舶來品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諸多機構出於方便傳教的目的,在中國建立報館。但當時的報紙多為宗教性質的。並無太多新聞性質。直到19世紀末,中國官辦、民辦的報紙才逐漸多了起來。
1895年,即光緒二十一年,著名的維新變法派康有為梁啓超在北京創辦強學會,並出版報紙《中外紀聞》(又名《萬國公報》),這是早期的中國人所辦報紙中影響力較大的。當時僅北京就已經有幾十種各類報紙,日印量過千的規模。
1900年後,隨着報紙的陸續創辦,北京出現了六大報房,字號是:聚興、聚恆、合成、信義、集文。這些報房控制着京城各報業的發行權,這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報房。各報房都僱有報夫,一律穿藍布長衫,肩上搭一條藍布長袋,內裝日報,健步如飛,分送各衙門、官員府第、大商號、錢莊等訂户。
1911年北京各報社在琉璃廠南柳巷永興寺,聯合開辦了一個報刊發行處,負責各類報紙的銷售發行,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一個民間報刊發行及物流機構。由於聯合報刊發行處的建立,在北洋時期,北京的報業中心也隨發行處而集中在了南城菜市口附近,《民國報》、《覺報》、《晨鐘報》、《中國公報》等百餘種報紙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產業。
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是中國報業的鼎盛時期,僅北京就有報館一百多家,發行報紙三百多種。也一時間正處於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時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過大大小小的報紙被人們深入理解,漸入人心。
其中共產主義的思想也在這一時期得以傳播,其中報紙功不可沒。《新青年》、《國民》、《每週評論》、《京報》、《新生活》等報刊為中國的革命點燃了最初的星火。《晨報》每期的發行量更是創記錄的達到了一萬份。
中國的報業發展已經不僅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據權威機構測定,北京每天的報紙印刷量超過了700萬份。平均不到兩個人就擁有一份報紙。以北京最為著名的《北京晚報》為例,其每日都有百萬份的定額。2005年,全國擁有報紙近2000種,年用紙量也超過了三百萬噸,這一數字達到了世界之最。報紙2000年以前起源於中國,2000年以後,中國是世界第一報紙大國。 [4] 

邸報邸報發行

邸報編訂後,經由驛遞“傳之四方”。驛遞的方式分為步遞、馬遞、急腳遞、水運遞等幾種。
南渡以後,為適應國防上的需要,又創設了擺鋪制度,用於傳送軍機要務和赦書。邸報發出以後,允許傳抄和複製,並允許複製件以邸報的名義在社會上公開發售
宋代的邸報是否印刷,沒有明確的記載,也缺乏留存下來的實物作為佐證。但至少有一部分邸報或邸報中的一部分材料是用雕版印刷的。
邸報的讀者主要是政府官員和士大夫知識分子。現存的宋代文獻資料中,保存了不少有關這些人讀報情況的記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