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和鎮

(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下轄鎮)

鎖定
中和鎮,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下轄鎮,地處青岡縣西北部、松嫩平原中部,東與連豐鄉為鄰,南與建設鄉安達市老虎崗鎮接壤,西與新村鄉毗鄰,北與禎祥鎮相連。距青岡縣城35千米。 [1]  行政區域面積142.21平方千米。 [2] 
截至2018年末,中和鎮户籍人口有23424人。 [2]  截至2019年10月,中和鎮下轄12個行政村。 [3] 
2011年,中和鎮財政總收入137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2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73元。 [1]  2018年,中和鎮有工業企業5個。 [2] 
中文名
中和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
地理位置
青岡縣西北部
面    積
142.21 km²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455
郵政編碼
151613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黑M
人    口
2342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中和鎮建置沿革

民國十年(1921年) 4月,名潘秧子街基。
民國十六年(1927年),名中和街。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五區。
1955年,屬中和區。
1956年,分為中和鎮、慶豐鄉。
1958年,改中和公社。
1985年,公社改鎮。 [1] 

中和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中和鎮下轄4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育新、慶豐、向華、朝陽;一排五、一排六、二排四、二排五、二排六、三排五、三排六、三排七、四排五、四排六、五排五、五排六;下設58個居民小組,73個村民小組。73個自然屯。人民政府駐中和鎮育新街15號。 [1] 
截至2019年10月,中和鎮下轄12個行政村:一排五村、一排六村、二排四村、二排五村、二排六村、三排五村、三排六村、三排七村、四排五村、四排六村、五排五村、五排六村。 [3] 

中和鎮地理環境

中和鎮位置境域

中和鎮地處青岡縣西北部、松嫩平原中部,東與連豐鄉為鄰,南與建設鄉安達市老虎崗鎮接壤,西與新村鄉毗鄰,北與禎祥鎮相連,距青岡縣城35千米, [1]  行政區域面積142.21平方千米。 [2] 

中和鎮地形地貌

中和鎮地處松嫩平原,地勢平坦開闊,高差不明顯,內水外泄無出路,是中和澇區的主要鄉鎮。境內最高點位於三排六村菜場屯,海拔205米;最低點位於五排六村李洪恩屯,海拔202米。 [1] 

中和鎮氣候

中和鎮屬温帶季風氣候。春季多風乾燥,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嚴寒少雪。 [1] 

中和鎮自然災害

中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乾旱發生率51.2%,其中重旱頻率為25%;澇災發生頻率為44.2%,重澇災頻率為9.3%。幹早多發生在春夏兩季,旱災多於澇災。旱災的原因主要是春季降雨少,3~6月份降雨量僅佔年降雨量的12.9%;澇災的原因是7~9月份雨量集中,佔全年降雨量的82%。加之地勢低平,內水外泄困難。1983年持續乾旱,春播期間連續40多天無降雨,土地嚴重缺水,農作物大量減產;1998年,全鎮降水量達到70多毫米,雨量大災情急,內水無法排除,農作物受災嚴重,幾乎絕產。 [1] 

中和鎮自然資源

中和鎮境內主要野生植物有鹼草、靰鞡草;野生藥材有防風黃參黃芪、龍丹草、柴胡、地丁、大黃等百餘種。野生動物有狐狸黃鼠狼、山狸子等。 [1] 

中和鎮人口

2011年末,中和鎮轄區總人口26700人。另有流動人口2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3700人,佔51.3%;女性13000人,佔48.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蒙古、滿、回3個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3.86‰,人口死亡率1.86‰,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87人。 [1] 
截至2018年末,中和鎮户籍人口有23424人。 [2] 

中和鎮經濟

中和鎮綜述

2011年,中和鎮財政總收入137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0萬元,增值税15萬元,企業所得税4萬元,個人所得税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5.29%、114.29%、100%、-33.33%。人均財政收入52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73元。 [1] 
2018年,中和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2] 

中和鎮農業

2011年,中和鎮農業總產值2.7億,比上年增長18%。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1萬噸,其中玉米9萬噸。2011年,肉牛飼養量1.5萬頭,奶牛飼養量1.7萬頭,生豬飼養量9.4萬頭,羊飼養量1.5萬隻,家禽飼養量40.9萬羽。2011年,活立木蓄積量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2.5%。 [1] 

中和鎮工業

2011年,中和鎮工業總產值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5%。 [1] 

中和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中和鎮有商業網點327個,職工8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 [1] 

中和鎮金融業

2011年末,中和鎮有1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人均儲蓄4615元,各項貸款餘額856萬元。 [1] 

中和鎮社會事業

中和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和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18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4所,在校生1160人,專任教師8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初中1所,在校生782人,專任教師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2所。主要學校有中和鎮中學,中和鎮小學。 [1] 

中和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中和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圖書室12個,建築面積480平方米,藏書8萬冊。業餘書法、攝影、美術及各類文學創作隊伍成員30多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秧歌隊8個。定期舉辦的文化活動有文藝匯演、秧歌比賽、歌曲演唱會等。 [1] 

中和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中和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4個;病牀40張,固定資產總值2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3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500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50%。 [1] 

中和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中和鎮中小學院內各有1個運動場,並有環形跑道。鎮籃球場15個,乒乓球室10個。各村都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1] 

中和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中和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078户,人數3394人;城市醫療救助110人次,支出3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997户,人數3214人,支出280萬元,比上年增長8% ,月人均72.6元;供養農村五保318人;農村醫療救助94人次,支出27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9萬元。社會福利費22.5萬元。 [1] 

中和鎮基礎設施

2011年末,中和鎮有郵政局1家,代辦所2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郵件80萬件。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6萬門,固定電話用户4867户,電話用户普及率57.8%;移動電話用户1.8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82%;寬帶接入用户1360户。 [1] 

中和鎮交通運輸

中和鎮有203國道過境,境內長20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瀋陽、明水。青中公路過境,已全線硬化。鎮村公路7條,總長30千米。中和鎮公路客運站日均發送15輛客車,日客運量600人次,年貨運量32萬噸。 [1] 

中和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中和鎮原名潘秧子街,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稱中和街,意為吉祥人和。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黑龍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1432-1433.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158.
  • 3.    中和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