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和鎮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下轄鎮)

鎖定
中和鎮,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地處瀏陽市南部偏東,東鄰文家市鎮,南連澄潭江鎮,西靠高坪鎮,北抵永和鎮,距瀏陽市區56千米, [2]  區域總面積152.55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中和鎮户籍人口為24394人。 [6] 
東漢建安十四年(206年),孫權析臨湘縣(今長沙)置劉陽,中和地區開始隸屬劉陽管轄;2000年1月,由中和鄉改為中和鎮。 [2]  截至2020年6月,中和鎮下轄7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蒼坊村。 [2] 
截至2019年末,中和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1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6] 
中文名
中和鎮
行政區劃代碼
4301811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
地理位置
瀏陽市南部偏東
面    積
152.55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蒼坊村
電話區號
0731
郵政編碼
41031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胡耀邦故居
車牌代碼
湘A
人    口
24394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中和鎮建置沿革

東漢建安十四年(206年),孫權析臨湘縣(今長沙)置劉陽,中和地區開始隸屬劉陽管轄。
清朝時,屬南鄉第十三都。
1950年4月,屬瀏陽第五區。
1961年,設中和2公社。
1984年4月,由中和公社改為中和鄉。
1995年6月,山棗潭鄉併入中和鄉。
2000年1月,由中和鄉改為中和鎮。 [2] 

中和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下轄蒼坊、雅山2個社區,丁字橋、清江、中和、長安、小江、山棗潭、江河7個行政村;下設52個居民小組、126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中和鎮下轄7個行政村:清江村、中和村、長安村、山棗潭村、江河村、蒼坊村、雅山村, [3]  鎮人民政府駐蒼坊村。 [2] 

中和鎮地理環境

中和鎮位置境域

中和鎮地處瀏陽市南部偏東,東鄰文家市鎮,南連澄潭江鎮,西靠高坪鎮,北抵永和鎮,距瀏陽市區56千米, [2]  區域總面積152.55平方千米。 [6] 

中和鎮地形地貌

中和鎮地貌基本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山地、丘陵地呈階梯狀;境內最高點位於西北部的龍王排,海拔886米;最低點位於西南部的黃檀坳,海拔122.5米。 [2] 

中和鎮氣候

中和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4.6℃;1月平均氣温4.5℃,極端最低氣温-7℃(1977年1月29日);7月平均氣温28.5℃,極端最高氣温39℃(2010年7月28日);無霜期年平均18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6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最大雨量2420.4毫米(1966年),最少雨量317.2毫米(1951年)。 [2] 

中和鎮水文

中和鎮境內河道屬南川河及瀏陽河水系,有陽穀、敏溪、黃沙、澗山、長壽溪流彙集於主幹河小江河,內經南川河注入綠江流域,丁字橋村境內的文源江溪流經永和鎮流入株樹橋庫區後,匯入瀏陽河。 [2] 

中和鎮自然災害

中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霜凍、冰雹、低温、雷擊等;雹災多數發生在2—5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民國十一年(1922年)4月10日,降雹時間約15分鐘;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66年7月上旬,連降暴雨引發山洪,受災嚴重,中和鎮2000多畝早稻被水衝沙壓,倒塌房屋89間,道路和水利設施損失嚴重。嚴重的一次乾旱發生在1954年,自8月21日開始,連續108天久無雨,農作物損失慘重。 [2] 

中和鎮自然資源

中和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鎢、鉬、銅和輝綠岩、花崗岩等,其中輝綠岩儲量在8000立方米左右,可採儲量為4000立方米,集中分佈在雅山片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200萬立方米。2011年,中和鎮有耕地20046.9畝,人均0.9畝。 [2] 

中和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總人口有2305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400人,城鎮化率23.4%;另有流動人口2820人。總人口中,男性12239人,佔53.1%;女性10812人,佔46.9%;14歲以下3918人,佔17%;15—64歲12678人,佔55%;65歲以上6455人,佔28%;以漢族為主,達23043人,佔99.9%;有少數民族8人,佔0.1%。2011年,中和鎮人口出生率14‰,人口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長率5.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1人。 [2] 
截至2017年末,中和鎮常住人口為25128人。 [4] 
截至2018年末,中和鎮户籍人口為24415人。 [5] 
截至2019年末,中和鎮户籍人口為24394人。 [6] 

中和鎮經濟

中和鎮綜述

2011年,中和鎮財政總收入2516萬元,比2010年增長7.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5萬元,增長12.4%;人均財政收入1091元,比2010年增長13%。 [2] 
截至2018年末,中和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5] 
截至2019年末,中和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1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6] 

中和鎮農業

中和鎮農業以種植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紅薯、蔬菜為主。2011年,中和鎮農業總產值8708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8.9%。中和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中和鎮生豬飼養量26950頭,年末存欄8950頭;羊飼養量5400只,年末存欄1400只;家禽飼養量48800羽。 [2] 

中和鎮工業

中和鎮工業以煙花爆竹、建築材料製作為主。2011年,中和鎮有工業企業40家,職工4012人;工業總產值為910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4.2%。 [2] 

中和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商業網點162個,職工310人。2011年,中和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6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6.2%。2011年,中和鎮出口總額13000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5.8%,主要出口產品為煙花爆竹類,銷往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地。 [2] 

中和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7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5.4%;各項貸款餘額4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7.6%。 [2] 

中和鎮社會事業

中和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8所,在校生1432人,專任教師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3人,專任教師3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 

中和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科研場所4處,申報省市科研專利3項。 [2] 

中和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文化站和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個;各類文化專業户4個;有各類圖書室24個,藏書15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藝創作隊伍40人。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40%的社區和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線電視用户數為4430户,入户率80%。 [2] 

中和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3個,其中門診部(所)4個;設病牀54張;專業衞生人員84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40人,註冊護士39人。2011年,中和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54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8%。 [2] 

中和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中和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0户,人數12人,支出1.6萬元,月人均111元;城市醫療救助8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24人次,共支出54.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8户,人數886人,支出61.7萬元,月人均58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0.8萬元;社會福利費40.3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有敬老院1家,牀位45張,收養農村五保45人;慈善組織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5萬元,使34人次困難羣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障基金收支合計154萬元;年末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80%。 [2] 

中和鎮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有郵政代辦點2個,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户3000户;移動電話用户5000户;互聯網用户140户。 [2] 

中和鎮交通

中和鎮境內有文中公路、文山公路、山雅公路、雅丁公路、文蒼公路、樓丁公路等公路過境。截至2011年末,中和鎮環線公路總長25千米;村組公路總長34千米。2015年底,中和鎮建成的荷文公路,與G319、G106等道路相交,是連通胡耀邦故居、秋收起義文家市紀念館的紅色旅遊公路。 [2] 
中和鎮地圖

中和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中和鎮境內有清光緒十年(1884年)建造的中和古橋,鎮因橋而得名。 [2] 

中和鎮風景名勝

中和鎮綜述

中和鎮是一個集民俗觀光、餐飲、休閒於一體,既具有濃郁古客家風格又含有近代紅色記憶的旅遊小鎮,境內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胡耀邦故居 [2]  、耀邦故居陳列館、客家風情小鎮等景點。 [8] 

中和鎮主要景點

  • 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故居位於瀏陽市中和鎮蒼坊村。故居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1851年至1861年),房屋座東北朝西南、土木結構,佔地450多平方米,大小共計19間,以中間的堂屋為界,西邊9間為耀邦家,東邊9間是他宗親的住房。
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故居
  • 耀邦故居陳列館
胡耀邦故居陳列館,在故居對面的一個山頭上。陳列館於2006年建成,佔地1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展廳面積2100多平方米,採用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段,共計展出圖片330多幅,文物170多件,並用文物、雕刻、蠟像等復原展示了反映胡耀邦生平的9處場景。胡耀邦故居陳列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沙市黨員教育基地、湖南省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等。
耀邦故居陳列館 耀邦故居陳列館
  • 客家風情小鎮
中和鎮通過立面改造、道路提質等工程的實施,將集鎮改造為客家風情小鎮。客家風情小鎮白牆灰瓦、飛檐翹角、風雨走廊,具有客家風情。 [7] 

中和鎮著名人物

  • 胡耀邦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字國光,瀏陽中和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擔任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有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擔任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縱隊、第三縱隊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81年6月,在六中全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1982年9月,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中和鎮榮譽稱號

2017年,榮獲湖南省首批“經典文化村鎮”稱號。 [9] 
2020年7月,中和鎮被全國愛衞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