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國名臣序贊

鎖定
《三國名臣序贊》是東晉時期袁宏寫的一篇贊文。蕭統將其收錄於《文選·卷四十七》頌、贊類。
作品名稱
三國名臣序贊
作    者
袁宏
創作年代
東晉時期
作品出處
《文選》
文學體裁
贊文

三國名臣序贊作品原文

《三國名臣序贊》
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羣以治之;明君不能獨治,則為臣以佐之。然則三五迭隆,歷代承基,揖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莫不宗匠陶鈞而羣才緝熙,元首經略而股肱肆力,雖遭離不同,跡有優劣,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風美所扇,訓革千載,其揆一也。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呂用而湯、武寧,三賢進而小白興,五臣顯而重耳霸。中古陵遲,斯道替矣。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為下者必以私路期榮,御員者不以信誠率眾,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於是君臣離而名教薄,世多亂而時不治,故蘧甯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輿以之行歌,魯連以之赴海。衰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夫未遇伯樂,則千載無一驥,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漢之得材,於斯為貴。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羣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靜亂庇人,抑亦其次。夫時方顛沛,則顯不如隱;萬物思治,則默不如語。是以古之君子不患弘道難,患遭時難;曹時匪難,遇君難。故有道無時,孟子所以諮嗟;有時無君,賈生所以垂泣。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千載一遇,賢智之嘉會。遇之不能無欣,喪之何能無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餘以暇日常覽國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雖道謝先代,亦異世一時也。
文若懷獨見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論時則民方塗炭,計能則莫出魏武,故委麪霸朝,豫謀世事。舉才不以標鑑。故人亡而後顯;籌畫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後定。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公達慨然,志在致命。由斯而譚,故以大存名節。至如身為漢隸而跡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謂。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將以文若既明,名教有寄乎!夫仁義不可不明,則時宗舉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達識攝其契。相與弘道,豈不遠哉!
崔生高朗,折而不撓,所以策名魏武、執笏霸朝者,蓋以漢主當陽,魏後北面者哉!若乃一旦進璽,君臣易位,則崔生所以不與,魏氏所以不容。夫江湖所以濟舟,亦所以覆舟;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賢玉摧於前,來哲攘袂於後,豈非天懷發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治國以禮,人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劉後授之無疑心,武侯受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
公瑾卓爾,逸志不羣,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參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子布佐策,致延譽之美,輟哭止哀,有翼戴之功,神情所涉,豈徒謇諤而已吉哉!然杜門不用,登壇受譏。夫一人之身所照未異,而用舍之間俄有不同,況沉跡溝壑,遇與不遇者乎!夫詩頌之作,有自來矣。或以吟詠情性,或以紀德顯功,雖大指同歸,所託或乖。若夫出處有道,名體不滯,風軌德音,為世作範,不可廢也。故復撰序所懷,以為之《贊》雲:
《魏志》九人,《蜀志》四人,《吳志》七人:荀彧,字文若;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荀攸,字公達;龐統,字士元;張昭,字子布;袁渙,字曜卿;蔣琬,字公琰;魯肅,字子敬;崔琰,字季珪;黃權,字公衡;諸葛瑾,字子瑜;徐邈,字景山;陸遜,字伯言;陳羣,字長文;顧雍,字元嘆;夏侯玄,字泰初;虞翻,字仲翔;王經,字承宗;陳泰,字玄伯。
火德既微,運纏大過。洪飈扇海,二溟揚波。虯虎雖驚,風雲未和。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加乾軸。競杞梓,爭採松竹。鳳不及棲,龍不暇伏。谷無幽蘭,嶺無亭菊。英英文若,靈鑑洞照。應變知微,探賾賞要。日月在躬,隱之彌曜。文明映心,鑽之愈妙。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己存愛。謀解時紛,功濟宇內。始救生人,終明風概。
公達潛朗,思同蓍蔡。運用無方,動攝羣會。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愔愔幕裏,算無不經。亹亹通韻,跡不暫停。雖懷尺璧,顧哂連城。知能拯物,愚足全生。
郎中温雅,器識純素。貞而不諒,通而能固。恂恂德心,汪汪軌度。志成弱冠,道敷歲暮。仁者必勇,德亦有言。雖遇履虎,神氣恬然。行不修飾,名跡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
邈哉崔生,體正心直。天骨疏朗,牆宇高嶷。忠存軌跡,義形風色。思樹芳蘭,剪除荊棘。人惡其上,時不容哲。琅琅先生,雅杖名節。雖遇塵霧,猶振霜雪。運極道消,碎此明月。
景山恢誕,韻與道合。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和而不同,通而不雜。遇醉忘辭,在醒貽答。
長文通雅,義格終始。思戴元首,擬伊同恥。民未知德,懼若在己。
嘉謀肆庭,讜言盈耳。玉生雖麗,光不逾把。德積雖微,道映天下。
淵哉泰初,宇量高雅。器範自然,標準無假。全身由直,跡洿必偽。處死匪難,理存則易。萬物波盪,孰任其累!六合徒廣,空身靡寄。君親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禮兼到。烈烈王生,知死不撓。求仁不遠,期在忠孝。玄伯剛簡,大存名體。志在高構,增堂及陛。端委虎門,正言彌啓。臨危致命,盡其心禮。
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獨稟先覺。標榜風流,遠明管樂。初九龍盤,雅志彌確。百六道喪,干戈迭用。苟非命世,孰埽??!宗子思寧,薄言解控。釋褐中林,鬱為明棟。
士元弘長,雅性內融。崇善愛物,觀始知終。喪亂備矣,勝途未隆。先生標之,振起清風。綢繆哲後,無妄惟時。夙夜匪懈,義在緝熙。三略既陳,霸業已基。
公琰殖根,不忘中正。豈曰模擬?實在雅性。亦既羈勒,負荷時命。推賢恭己,久而可敬。
公衡仲達,秉心淵塞。媚茲一人,臨難不惑。疇昔不造,假翮鄰國。進能徽音,退不失德。六合紛紜,民心將變。鳥擇高梧,臣須顧眄。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子布擅名,遭成方擾。撫翼桑梓,息肩江表。王略威夷,吳魏同寶。遂獻宏謨,匡此霸道。桓王之薨,大業未純。把臂託孤,惟賢與親。輟哭止哀,臨難忘身。成此南面,實由老臣。才為世出,世亦須才。得而能任,貴在無猜。
昂昂子敬,拔跡草萊。荷擔吐奇,乃構雲台。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將命公庭,退忘私位。豈豈無鶺鴒,固慎名器。
伯言蹇蹇,以道佐世。出能勤功,入能獻替。謀寧社稷,解紛挫鋭。正以招疑,忠而獲戾。元嘆穆遠,神和形檢。如彼白?,質無塵玷。立上以恆,匡上以漸。清不增潔,濁不加染。
仲翔高亮,性不和物。好是不羣,折而不屈。屢摧逆鱗,直道受黜。嘆過孫陽,放同、賈屈。詵詵眾賢,千載一遇。整轡高衢,驤首天路。仰挹玄流,俯弘時務。名節殊塗,雅緻同趣。日月麗天,瞻之不墜。仁義在躬,用之不匱。尚想重暉,載挹載味。後生擊節。懦夫增氣。 [1] 

三國名臣序贊作者簡介

袁宏(約328-約376):字彥伯,小字虎,時稱袁虎。東晉文學家、史學家。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初入仕途,謝尚引為參軍。袁宏文筆典雅,才思敏捷,後為大司馬桓温府記室。恆温卒後,入為吏部郎,授東陽太守。太元初去世。今存《後漢紀》三十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