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邈

(三國時曹魏重臣)

鎖定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國薊縣(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臣。
徐邈早年曆任丞相軍謀掾、奉高縣令、尚書郎、隴西太守等職。曹丕稱帝后,任譙國相、安平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每任一官,皆政績卓著,被賜爵關內侯,遷撫軍大將軍軍師。後被委以重任,出任涼州刺史、使持節,領護羌校尉。在西北時,徐邈興修水利、廣開水田,募貧民租之,致使倉庫盈溢。同時移風易俗,整頓吏治。對諸胡羌戎恩威並施,使其主動入貢。此後州界肅靖,西域暢通。正始元年(240年)入朝授大司農,後遷司隸校尉,使百僚敬畏。晚年拜光祿大夫,升任司空,他固辭不受。
嘉平元年(249年),徐邈去世,年七十八。諡號“穆”。徐邈工於丹青。據傳,其作畫水準已達到能以假亂真的地步。
本    名
徐邈
景山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燕國薊縣
出生日期
172年
逝世日期
249年
主要成就
每任一官,皆政績卓著
官    職
光祿大夫
爵    位
都亭侯
諡    號
典    故
景山槍

徐邈人物生平

徐邈早年經歷

徐邈是燕國人。丞相曹操平定河朔時,任其為丞相軍謀掾,試守奉高縣令,後任東曹議令史。 [1] 
建安十八年(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允許其設置尚書、侍中和六卿等官。徐邈被任命為尚書郎 [2]  後來,徐邈出任隴西、南安兩郡太守。 [3] 

徐邈為政有方

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建立曹魏政權。此後,徐邈歷任譙國相、平陽太守、安平太守及潁川典農中郎將等職,所到之處,都留下很好的名聲,被賜予關內侯爵位。後轉任撫軍大將軍軍師。 [4] 

徐邈治理涼州

三國志11的徐邈 三國志11的徐邈
太和二年(228年),魏明帝曹叡因為涼州偏遠,而與蜀漢接壤,於是任命徐邈為涼州刺史、使持節,領護羌校尉,出駐涼州。 [5] 
徐邈任職後,正趕上諸葛亮率兵出祁山,隴右三郡相繼反叛。他派遣參軍以及金城太守等部攻打南安叛賊,取得勝利。河右地區少雨,常因無糧苦惱。徐邈上書請求修繕武威、酒泉鹽池,用以收藏敵人的糧食,又開鑿水渠,招募貧民租種土地,使得家家豐足,倉庫盈滿。又支取州中一部分的軍費,用來交換金帛犬馬,供給中原人消費。同時逐步收繳民間私藏武器,統一保管,然後宣講仁義,建立學校,禁止豐厚的葬禮,限制過度的祭祀。揚善懲惡,社會風尚大為改觀,百姓心悦誠服。與西域的交往,邊遠少數民族的進貢,這些都是徐邈的功績。後因討伐反叛的羌人柯吾有功,被封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號建威將軍。 [6] 
徐邈和羌人、胡人打交道,從不過問他們小的過失,但如果犯了大罪,先通報部帥。讓他們知道,然後斬首以示眾,因此深得百姓信服和敬畏。凡是朝廷賞賜給他的東西,他都分給將士,從不拿回自家。自己的妻子女兒卻常常衣食不足。曹叡得知後,很是讚賞,常給他家裏提供衣食等物。他懲治邪惡,修正冤假錯案,一州之內,秩序井然。 [7] 

徐邈終辭三事

正始元年(240年),徐邈回到洛陽,擔任大司農一職,轉任司隸校尉。在任上,百官都很敬畏他。後因公事離職,又任光祿大夫 [8] 
正始九年(248年),升任司空。徐邈感嘆道:“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是坐而論道的官位,沒有合適的人就應空缺,怎能讓我年老且多病的人去擔任呢?”於是堅決辭讓。 [9] 

徐邈生榮死哀

嘉平元年(249年),徐邈去世,享年七十八歲。朝廷按三公禮埋葬,賜諡號穆侯。他的兒子徐武繼承爵位。 [10] 
嘉平六年(254年),朝廷追悼思念清廉高潔之士,魏帝曹芳下詔説:“突顯賢能以及道德高尚之士,聖王歷來重視;推舉善人,引導後來人,孔子也很讚美,已故司空徐邈、徵東將軍胡質、衞尉田豫都在前朝任職,歷任四代,率兵出討,輔佐朝政,忠心為公,憂國忘私,不營家產,身死之後,家無餘財,朕特別嘉賞他們。現在賜給徐邈等人的家屬糧食二千斛、錢三十萬,特此告示天下。” [11] 

徐邈人物評價

曹丕:名不虛立。 [12] 
曹芳:顯賢表德,聖王所重;舉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服職前朝,歷事四世,出統戎馬,入贊庶政,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朕甚嘉之。 [12] 
盧欽:①徐公志高行絜,才博氣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絜而不介,博而守約,猛而能寬。聖人以清為難,而徐公之所易也。 [12]  ②徐公雅尚自若,不與俗同,故前日之通,乃今日之介也。是世人之無常,而徐公之有常也。 [12] 
三國智原畫-徐邈 三國智原畫-徐邈
陳壽:徐邈清尚弘通,胡質素業貞粹,王昶開濟識度,王基學行堅白,皆掌統方任,垂稱著績。可謂國之良臣,時之彥士矣。 [12] 
袁宏:景山恢誕,韻與道合。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和而不同,通而不雜。遇醉忘辭,在醒貽答。
陽騖:昔常林、徐邈先代名臣,猶以鼎足任重而終辭三事。以吾虛薄,何德以堪之! [13] 
姜宸英:徐邈、胡質盡忠曹氏。 [14] 
劉鹹炘:曹魏之治,專尚刑名。徐邈通介,不隨於俗;王昶畏慎,求免於禍。合而論之,尚足見一時之得失。 [14] 

徐邈軼事典故

徐邈酒喻聖賢

曹操執政時,法令禁止酗酒,但徐邈常私下痛飲以至於酩酊大醉。校事趙達詢問政事,徐邈稱他是“中聖人”。趙達把這話傳給曹操,曹操很是惱怒。度遼將軍鮮于輔勸説道:“平常喝醉酒的人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徐邈性情謹慎,這不過是酒醉胡言亂語罷了。”結果沒有被判刑。徐邈後來任隴西太守。轉任南安太守。 [15] 
魏文帝曹丕後來巡視許昌,問徐邈:“還充任中聖人嗎?”徐邈回答説:“從前子反在谷陽喝醉酒,半夜逃跑;御叔飲酒被罰以重賦。臣的嗜好和這二人相同,不能自我剋制,所以時常喝酒。但相反卻能常常因此而得到賞識。”曹丕大笑,對身邊的人説:“果然名不虛傳。” [16] 

徐邈以假亂真

據説,徐邈擅長作畫,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所畫水獺,唯妙唯肖、足以亂真。 [17]  但《三國志集解》作者盧弼卻認為徐邈未曾任曹丕侍臣,此説不可信。 [14] 

徐邈名顯後世

當初,朝廷授徐邈為司空,派侍中鄭袤宣旨,徐邈堅決推辭。等到後來,晉武帝司馬炎遣五官中郎將國坦拜鄭袤為司空,鄭袤説道:“當初魏以徐景山為司空,我就任侍中,受詔傳達使命,拜徐公為司空,徐公對我説:‘三公應該上應天心,受詔任非其人。的確很傷和氣,不敢以快死之人,連累辱沒朝廷。’最終沒有接受任命。遵循高雅君子的足跡,是可以不接受的吧!”同樣堅決推辭。 [18] 

徐邈景山槍

相傳,景山槍為徐邈所有的古酒具,屬温酒器。《南齊書 卷五四》:“求弟點,少不仕。……永明元年,徵中書郎。豫章王命駕造門,點從後門逃去。竟陵王子良聞之,曰:‘豫章王尚不屈,非吾所議。’遺點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槍以通意。點常自得,遇酒便醉,交遊宴樂不隔也。”
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亦有:“惟荒稚珪宅,莫贈景山槍。”

徐邈不同流俗

盧欽曾著書稱讚徐邈説:“徐公志氣宏大,行為高潔,才識廣博氣勢英猛。他的政治措施每當施行時,高尚、穩妥而不急躁;正直而不同流合污,廣博、深遠而堅守信約;雷厲風行卻又能寬以待人。有人認為能清正公廉很難,而徐公輕易便能做到如此。” [19] 
有人問盧欽:“徐公在武帝時代,人們認為他通達,自從任涼州刺史,回到京城後,人們又認為他特別,這是為什麼呢?”盧欽回答説:“以前毛孝先(毛玠)、崔季珪(崔琰)等掌管政事,尊崇清正廉素之士,當時官吏們熱衷於更換布衣以獵取高名。而徐公仍一如既往,所以人們認為他通達。近來天下崇尚奢侈、豪華。於是大家又競相效仿,而徐公仍不為所動,不隨波逐流,所以前日的通達,就變成今日的特別了。這是因為世人總是隨波逐流,變化無常,而徐公秉性高潔,持之以恆。” [20] 

徐邈親屬成員

  • 子女
徐武,徐邈之子,嗣侯。 [12] 
徐邈另有一女,名不詳。據傳才貌俱全,嫁於西晉名將王濬 [21] 

徐邈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12]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徐邈字景山,燕國薊人也。太祖平河朔,召為丞相軍謀掾,試守奉高令,入為東曹議令史。
  • 2.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魏國初建,為尚書郎。
  • 3.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後領隴西太守,轉為南安。
  • 4.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文帝踐阼,歷譙相,平陽、安平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所在著稱,賜爵關內侯。……遷撫軍大將軍軍師。
  • 5.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明帝以涼州絕遠,南接蜀寇,以邈為涼州刺史,使持節領護羌校尉。
  • 6.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至,值諸葛亮出祁山,隴右三郡反,邈輒遣參軍及金城太守等擊南安賊,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鹽池以收虜谷,又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家家豐足,倉庫盈溢。乃支度州界軍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馬,通供中國之費。以漸收斂民間私仗,藏之府庫。然後率以仁義,立學明訓,禁厚葬,斷淫祀,進善黜惡,風化大行,百姓歸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貢,皆邈勳也。討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將車。
  • 7.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邈與羌、胡從事,不問小過;若犯大罪,先告部帥,使知,應死者乃斬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賞賜皆散與將士,無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聞而嘉之,隨時供給其家。彈邪繩枉,州界肅清。
  • 8.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正始元年,還為大司農。遷為司隸校尉,百寮敬憚之。公事去官。後為光祿大夫……
  • 9.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數歲即拜司空,邈嘆曰:“三公論道之官,無其人則缺,豈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辭不受。
  • 10.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於家,用公禮葬,諡曰穆侯。子武嗣。
  • 11.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六年,朝廷追思清節之士,詔曰:“夫顯賢表德,聖王所重;舉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徵東將軍胡質、衞尉田豫皆服職前朝,歷事四世,出統戎馬,入贊庶政,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朕甚嘉之。其賜邈等家谷二千斛,錢三十萬,佈告天下。”
  • 12.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1-10]
  • 13.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1-09]
  • 14.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 15.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沈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 16.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車駕幸許昌,問邈曰:“頗覆中聖人不?”邈對曰:“昔子反斃於谷陽,御叔罰於飲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懲,時復中之。然宿瘤以醜見傳,而臣以醉見識。”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虛立。”
  • 17.    以假亂真 ——三國畫家徐邈  .中華書畫網[引用日期2013-11-09]
  • 18.    《晉書·卷四十四》:五官中郎將國坦就第拜授。袤前後辭讓,遣息稱上送印綬,至於十數。謂坦曰:“魏以徐景山為司空,吾時為侍中,受詔譬旨。徐公語吾曰:‘三公當上應天心,苟非其人,實傷和氣,不敢以垂死之年,累辱朝廷也。’終於不就。遵大雅君子之跡,可不務乎!”固辭,久之見許。
  • 19.    《三國志 卷二十七》:盧欽著書,稱邈曰:“徐公志高行絜,才博氣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絜而不介,博而守約,猛而能寬。聖人以清為難,而徐公之所易也。”
  • 20.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或問欽:“徐公當武帝之時,人以為通,自在涼州及還京師,人以為介,何也?”欽答曰;“往者毛孝先、崔季珪等用事,貴清素之士,於時皆變易車服以求名高,而徐公不改其常,故人以為通。比來天下奢靡,轉相仿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與俗同,故前日之通,乃今日之介也。是世人之無常,而徐公之有常也。”
  • 21.    《晉書 卷四十二》:刺史燕國徐邈有女才淑,擇夫未嫁。邈乃大會佐吏,令女於內觀之。女指濬告母,邈遂妻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