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龍江大學

鎖定
黑龍江大學(Heilongjiang University),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教育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現代化地方綜合性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黑龍江省共建高校,是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辦學80多年以來,實現人才培養方向、科學研究領域、對外交流合作和社會服務等多方位與俄羅斯對接,形成全國高校獨樹一幟的對俄辦學特色。 [1-2] 
黑龍江大學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後更名為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中央軍委俄文學校、延安外國語學校;1946年延安外國語學校部分領導和俄文系師生遷至東北,先後更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1958年更名為黑龍江大學;1961年黑龍江科技大學(籌建)併入;1972年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1964年新成立)併入;200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甜菜研究所併入;2004年黑龍江水利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12年11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簽署共建黑龍江大學協議;2022年再次獲批黑龍江省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1]  [4]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4萬平方米;設有教學院部30個,開設本科專業86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5個;有教職員工2700餘人,全日制在校學生35000餘名。 [1] 
中文名
黑龍江大學
外文名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LJU)
簡    稱
黑大
所在地
哈爾濱市
創辦時間
1941年3月 [4]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1] 
省部共建高校(2012年) [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55]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首批) [55] 
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2022年) [1] 
主管部門
黑龍江省
現任領導
王永清(黨委書記)
王敬波(校長) [41] 
本科專業
86個(截至2023年12月)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截至2023年12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截至2023年12月)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截至2023年12月) [1]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9個(截至2023年12月) [1] 
科研工作站3個(截至2023年12月) [1]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2個(含培育學科1個)(截至2023年12月) [1] 
院系設置
30個(截至2023年12月) [1] 
校    訓
博學慎思、參天盡物 [40] 
校    歌
歲月如歌 [40] 
校慶日
9月22日
地    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
院校代碼
10212
主要獎項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6年) [3] 
省級資助典型單位(2017年) [56] 
知名校友
閻明覆
張左己
姜大明
葉正大
李鳳林 展開
佔地面積
1740000 m²(截至2023年12月) [1] 
學生人數
全日制在校學生35000餘名(截至2023年12月) [1] 
教師人數
專任教師1700餘人(截至2023年12月) [1] 

黑龍江大學歷史沿革

黑龍江大學延安時期(1941年—1946年)

  •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
中國抗日軍政大學
中國抗日軍政大學(1張)
1936年5月,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中共中央在陝北延長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做了《目前形勢與今後戰略方針》的報告,提出辦紅軍學校問題:“要辦個高些的大的紅軍學校,否則將來無干部。沒有大批幹部是不行的,現在不解決這個問題,將會犯罪。”1936年6月,根據會議決策,在陝北的瓦窯堡創建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隨即將校址遷到延安。1941年,黨為了堅持抗戰,着手培養介紹蘇聯先進軍事科學方面的俄文人才。這年冬天,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成立了俄文隊。 [57] 
  • 軍事學院俄文隊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
1941年12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延安抗大三分校進行整編,改名為軍事學院。原三分校的俄文隊改名為‘俄文大隊’,此時學生150人左右。1941年8月到1943年底,全校參加了延安整風學習運動。 [57] 
  • 俄文學校
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 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
1941年12月,朱德總司令為了保障俄文教學,特別提出在軍事學院設立了俄文科。1942年6月,延安軍事學院的領導機構與抗大總校合併,移駐綏德;年底,軍事學院按其各科性質分為各種專科學校。這時俄文大隊留在延安,改歸中央軍委編譯局領導,定名中央軍委俄文學校。1943年,延安大學俄文系及原軍事學院的工程大隊的一部分學生也進入到中央軍委俄文學校;10月,學校從清涼山東麓的黑龍溝遷移到北麓的丁泉砭。 [57] 
  • 外國語學校
1944年,抗日戰爭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勝利已曙光在望。此時,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遊擊隊在敵後開闢和建立了廣大的抗日根據地,解放區的人口也大大增加。美國政府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對消弱日本帝國主義軍事實力的重要貢獻,主動要求同我黨我軍加強聯繫並派遣一個軍事觀察組駐在延安。我軍與美軍開始有了直接接觸;7月,鑑於實際需要,中共中央和軍委決定,俄文學校增設英文系,更名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學校仍歸軍委領導。1945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以後,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兼任校長。外國語學校師生在同延安軍民歡慶抗戰偉大勝利之後,分期分批地離開延安,挺進到華北和東北,去開闢新局面,執行更艱鉅的任務。在此期間,學校在哈爾濱正式覆校,並逐漸走上新型正規化的發展道路。 [57] 

黑龍江大學東北覆校(1946年—1958年)

  • 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
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 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從培養俄語人才的實際需要和創造辦學的有利條件出發,決定把延安外國語學校遷至哈爾濱;9月,俄語系主任盧競如和俄文教師趙洵率領俄文系學生離開延安,前往東北,於1946年6月末抵達哈爾濱。1946年11月,黑龍江大學才在哈爾濱正式覆校。學校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12月,國民黨軍隊向北滿進攻,戰局緊張,外國語學校隨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非戰鬥機關人員暫時遷往當時合江省省會佳木斯市。1947年7月,東北戰局日趨穩定之後,學校由佳木斯遷回哈爾濱大直街舊址。 [58] 
  • 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
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 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
1949年1月,學校改歸中國共產黨東北中央局宣傳部領導,並改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從此,學校開始大發展並逐漸走上新型正規化的道路。1949年3月,由於校舍分散的關係,我校分為一、二兩部,第一部遷入大直街新校舍,第二部仍在中山路,不久又遷至義州街。1952年9月,經政務院、中央教育部及東北人民教育部決定,學校以後的任務是為國家經濟與文教部門培養翻譯和師資,學制也由兩年過渡到三年。 [58] 
  • 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
1953年,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改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是當時國內規模較大,歷史較久,專門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俄語人才的高等學校。學校此時有學生兩千餘名,有俄語教師近三百人,其中百餘名為蘇僑教師。1954年秋,除招收的三年制一年級新生在新教學大樓上課,其他年級學生均遷入沙曼屯校舍學習和住宿(當時稱作二部)。1958年夏,學校全部遷到了沙曼屯新校址。 [58] 
  •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1956年6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又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學院,仍歸高等教育部領導,任命王季愚為副院長、代理院長,趙洵為副院長。辦院初期,只設有俄羅斯語言系,學制四年。1957年2月,正式成立西語系。1957年,是哈爾濱外國語學院逐漸向多語種外國語大學發展的時期。全院制定了“總結經驗,整頓學校,活躍思想,提高工作,厲行節約,勤儉辦校”的奮鬥目標,並對發展前景提出了規劃。
1958年4月,哈爾濱外國語學院下放歸黑龍江省政府領導。1955年,高等教育部曾決定在黑龍江省建立一所綜合大學,委託東北人民大學在1955和1956兩年內代為建立教學體,並系培養行政幹部。1957年,高等教育部撤銷了這一決定。1957年末,為迎接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中共黑龍江省委重新提出了在黑龍江省建立綜合大學的問題。特別是在1958年全民大躍進開始興起後,這個問題更被迫切地提上了議事日程。 [58]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黑龍江大學成立初期(1958年)

1958年3月28日,省委宣傳部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和論證,向省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關於籌建黑龍江綜合大學的方案》。《方案》對綜合大學的作用,在黑龍江省籌建綜合大學的必要性、有利條件、見效方針、培養任務、科系設置以及在籌建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分析和闡述;4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高等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下放問題的意見》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有關指示,提出每個協作區在工業上和教育上都要有完整的體系。隨後,全國各地迅速出現了一個全黨全民大辦教育,地方大辦高等學校,建立完整教育體系的高潮。在此形勢下,高等教育部將哈爾濱外國語學院劃歸黑龍江省管理;5月,中共黑龍江省委第206次常委會議作出決定,籌建綜合大學,定名為黑龍江大學。於林、於天放、李昌、劉成棟、史文生等組成籌備小組,正式開始籌建工作。中共黑龍江省委、省人民委員會、中共哈爾濱市委的領導對黑龍江大學的籌建做了許多工作,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多次作出具體指示,從而大大加快了籌建進程;8月1日,中共黑龍江省委決定並經高等教育部批准,在哈爾濱外國語學院基礎上,正式建立黑龍江大學。建校時,成立了由劉成棟、王季愚、史文生、董福長、張天恩、方行、王樹本、張毓瑞組成的臨時黨委,劉成棟任黨委第一書記兼校長,王季愚任黨委書記兼副校長;9月25日,黑龍江大學召開建校典禮大會。省委書記王一倫、哈爾濱市委書記鄭依平到會並分別發表了講話,校長劉成棟代表黨委作了《黑龍江大學籌備經過》的報告。當天,《黑龍江日報》以《我省高等教育的重大發展——慶祝黑龍江大學的誕生》為題發表了社論。省、市領導和校黨委領導的講話以及《黑龍江日報》發表的社論,明確了黑龍江大學在全省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指出了黑龍江大學今後的任務和發展方向,給全校師生員工以極大的鞭策和鼓舞。從此,學校的歷史便由單科性外語學院發展進入了多科性綜合大學的新時期。 [59] 

黑龍江大學合併組建(1960年-2023)

  • 黑龍江科技大學和省哲學研究所的併入
黑龍江科技大學舊照片 黑龍江科技大學舊照片
1960年暑假前從全省各重點中學選拔較優秀畢業生400餘人保送入學,8月正式開學上課。學生入學後第一學年的基礎課不分專業,只初步劃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個系列攻讀方向。黑龍江科技大學併入後,教師按專業歸口到各系任教,學生分到數學、物理、化學三個系編班學習,20餘名幹部按職別到位任職。 [60] 
1961年7月,黑龍江科技大學併入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開始籌建於1960年春。該校是在缺乏基礎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沒有獨立校舍,借用黑龍江工學院部分教室、餐廳上課和就餐,借用黑龍江省工力所大倉庫當作學生宿舍。教師共40多人,由東北農學院、東北林學院、哈爾濱師範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等省屬高校抽調的部分教師和當年分配來的高校畢業生組成。同時,從上述高校選拔100餘名學生作為預備教師,派往北京、上海、長春、大連等地高校進修;1961年12月25日,黑龍江省哲學研究所併入黑龍江大學哲學系。 [60] 
  • 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的併入
1964年秋,學校成立,黑龍江省委任命齊齊哈爾市副市長劉青萍為校長,學校下設有校務、教務、政治三個部,學校黨委下設組織、宣傳、青工三個部和一個辦公室。1964年和1965年兩年共招取學生604人,調進職工212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3月,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遷校到農村呼蘭辦學。原校舍移交給黑龍江省交通局使用。1971年初,黑龍江省革委會做出黑龍江大學與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合併的決定。兩校物資、設備、房產原則上一律合併,歸黑龍江大學使用;外專在呼蘭的房屋移交黑龍江省文教局處理。9月14日,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正式合併入黑龍江大學。 [60] 
1971年9月,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合併入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是中央高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領導下的三年制英語專科學校。它於1964年8月根據高等教育部的決定,為滿足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發展的迫切需要,應急成立。在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建校籌備期間,根據上級指示,黑龍江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參加了部分籌建工作,並對師資、校舍、招生等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60] 
  • 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的併入
1999年11月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整建制併入黑龍江大學,組建了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作為全國唯一的專門研究滿語文化的科研機構,是國內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的中心。其宗旨為搶救調查、開發利用滿族語言文化遺產及同語族語言文化遺產,並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科學理論依據與制定決策參考。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滿語基礎理論研究;滿族語言與歷史文化研究;滿-通古斯語言文化搶救調查研究與數字化處理;滿語文翻譯與應用研究;滿族語言文化與相關民族語言文化比較研究;滿族語言文化模式研究;滿-通古斯語言文化與人類學研究等。建所以來,與日、俄、韓、德、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芬蘭等國及香港、台灣地區、國內有關學術機構、專家學者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學術合作,聯合主辦了4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促進了國際範圍內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的深入發展。 [60] 
  • 其它學校的併入
2003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甜菜研究所併入黑龍江大學。2004年10月,黑龍江水利專科學校併入黑龍江大學。 [4]  2011年,黑龍江大學中俄學院列入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 [109]  2012年11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簽署共建黑龍江大學協議 [4]  ;同年,黑龍江大學獲批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1]  [108]  2016年7月,黑龍江大學成為中俄新聞教育高校聯盟首批35所高校成員; [114]  12月,黑龍江大學世界翻譯教育聯盟成立。 [113]  2017年,黑龍江大學入選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112]  2018年1月,舉行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黑龍江大學研修中心揭牌儀式。 [115]  3月,黑龍江大學當選為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聯盟中俄蒙智庫分網絡牽頭單位。 [116]  2024年4月,黑龍江大學入選青年外交高校聯盟 [118]  ;5月,黑龍江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聯盟成立儀式在黑龍江大學舉行。 [117]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黑龍江大學
歷史沿革圖 歷史沿革圖

黑龍江大學辦學條件

黑龍江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教學院部30個,開設本科專業86個,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 [1] 
黑龍江大學院系專業
教學院部
本科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技術、金融學、法學
哲學
社會學、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土地資源管理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
法學
教育學、應用心理學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滿語)、漢語國際教育
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含節目主持人)、傳播學
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翻譯(英語)、商務英語
俄語、翻譯(俄語)、俄語(商務俄語)
日語、朝鮮語、阿拉伯語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裝設計、音樂表演、繪畫
歷史學、旅遊管理、考古學
物理學、應用物理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化學、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製藥工程、材料化學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製藥、食品科學與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
網絡空間安全、網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
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農業資源與環境、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
編輯出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圖書館學、電子商務、檔案學
-
-
-
-
-
參考資料: [5] 

黑龍江大學學科建設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張)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5個;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2個;國防特色學科4個;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黑龍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為A類,哲學學科評為B+類,法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4個學科評為B類,化學學科評為B-類。2022年再次獲批黑龍江省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16個學科入選建設序列,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7個,培育建設學科8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3個。 [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
流動站/工作站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外國語言文學、哲學、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文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生態學、公共管理學 [45]  [61]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甜菜研究所、教育部農業微生物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黑龍江省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61] 
學科建設
學位類別
學科名稱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考古學 [63]  、電子科學與技術 [66]  、哲學、理論經濟學 [65]  、馬克思主義理論 [64]  、法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化學 [62]  、生態學 [141]  、公共管理 [142]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植物保護、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140]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金融 [134]  、應用統計 [122]  、國際商務 [119]  、圖書情報 [121]  、法律 [123]  、教育 [124]  、漢語國際教育 [125]  、應用心理 [135]  、新聞與傳播 [120]  、電子信息 [127]  、材料與化工 [128]  、資源與環境 [129]  、土木水利 [130]  、農業 [131]  、工商管理 [132]  、公共管理 [133]  、社會工作、會計、藝術 [66]  、農藝與種植 [106]  、翻譯 [126]  、文物與博物館 [136]  、機械 [137]  、化學工程 [138]  、環境工程 [139]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外國語言文學 [67] 
國家重點學科
俄語語言文學 [7]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 [8] 
國內一流建設學科
哲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67] 
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十二五”)
化學材料與傳感技術、哲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公共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9] 
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
化學學科、材料學科、工程學科 [1] 
  • 學科評估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黑龍江大學有25個學科參評,其中,評估結果為A類的學科有1個,評估結果為B類的學科有6個,評估結果為C類的學科有12個。 [10] 
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學科名稱
評估結果
外國語言文學
A
哲學
B+
法學
B
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國語言文學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
化學
B-
電子科學與技術
C+
公共管理
理論經濟學
C
政治學
生物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數學
C-
生態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參考資料: [68] 

黑龍江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700餘人,研究生導師近1138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000餘人;獲得國家(省)教學名師等各類國家(省)級榮譽獎勵以及入選國家(省)級各類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近200人次;有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1]  [14] 
職級職稱
名單
國家級教學名師
全國優秀教師
何穎、於逸生 [11] 
全國模範教師
張奎良 [1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李建中、許輝 [11] 
百千萬人才工程
丁立羣、付宏剛、馮國軍、董慧江、宋福強、許輝 [11]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平文祥、丁立羣、何穎、柴文華、於文秀、馮國軍、付宏剛、焦方義、楊震、宋玉斌、翟麗華、馬海羣、丁羣、董慧江、井立強、魏義霞、宋福強 [11] 
國家級教學團隊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團隊、中國哲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俄語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團隊、數據庫系統原理教學團隊、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行政管理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教學團隊 [13]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付宏剛、霍麗華、井立強/馬海羣、孫書利、於文秀、劉東影、董玉庭、潘清江、王國鳳、郭豔君、許輝、李強、羅躍軍、魏志剛 [11] 
省級教學名師
劉敬圻、張家驊、何穎、王歌雅、曹重光、鄧自立、陳百海、華劭、李建中、柴文華、嚴明、鄭亞楠、常青、趙為、袁敏、常樹春、李海英、倪麗娟、黃東晶 [12] 
省級教學團隊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團隊、行政管理教學團隊、中國哲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俄語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團隊、化學專業教學團隊、數據庫系統原理教學團隊、檔案學教學團隊 [14] 
青年龍江學者
許輝、韓偉、謝穎、任越、趙曉鋒、鄒金龍 [11] 
“龍江學者”特聘教授
李建中、付宏剛、何穎、廉永福、柴文華、霍麗華、焦方義、董玉庭、於文秀、井立強、孫淑芳、喬榛、孫書利、李光明、許輝、劉盛春、田春貴、魏義霞 [11] 

黑龍江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6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入選國家規劃教材40部。 [1]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哲學、經濟學、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俄語、日語、新聞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哲學、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俄語、商務英語、新聞學、化學、材料化學、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行政管理、視覺傳達設計 [16] 
數學與應用數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水利水電工程、金融學、日語、阿拉伯語、翻譯、旅遊管理、生物技術、傳播學、檔案學、圖書館學 [42]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漢語國際教育、統計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服裝與服飾設計 [43] 
國家級精品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俄語實踐》《俄語視聽説》《現代俄語》《數據庫系統原理》《文書學》《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 [17]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哲學基礎理論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基於專業教育深化改革的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18]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黑龍江大學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19] 
省級重點專業
哲學、經濟學、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新聞學、英語、俄語、日語、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化學、應用化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圖書館學、材料化學、檔案學、旅遊管理、生物工程、生物技術、藝術設計 [20]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歷史學 [16]  、電子信息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應用化學、會計學、網絡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考古學、教育學、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朝鮮語、繪畫 [43-44] 
省級精品課程
《中國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普通邏輯學》《中國哲學經典著作選讀》《西方哲學史》《倫理學》《行政管理學》《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行政組織學》《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政治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實務》《證券投資學》《會計學》《民法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教育史》《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漢語》《中國現代文學史》《古代漢語》《中國新聞傳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高級英語綜合實踐》《口譯》《英美概況》《俄語實踐》《俄語視聽説》《俄語閲讀》《現代俄語》《基礎日語》《平面廣告設計》《旅遊美學》《高等代數》《數學分析》《近世代數》《無機化學》《結構化學》《無機化學實驗》《普通微生物學》《普通微生物學》《生物製品學》《物理光學》《建模與估計》《數據庫系統原理》《數字邏輯》《文書學》《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雙語課程》《軍事理論與訓練》 [21]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化學基礎實驗中心、物理基礎實驗中心、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中心、生物基礎實驗中心、水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38] 
注: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共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7項。 [1] 
獲獎級別
獲獎名稱
等級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服務國家對俄戰略,培養高水平俄語人才的改革與成效》 [22] 
一等獎
《構建“面向全體、基於專業、分類培養、強化實踐”創業教育體系的實踐與創新》 [23] 
二等獎
《基於網絡的“交互式”大學英語“3+1”教學模式》 [23] 
二等獎
《地方大學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69] 
二等獎
《哲學專業基礎理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70] 
二等獎
《全國地方高校優課聯盟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 [70] 
二等獎
《高職高專食品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71] 
二等獎

黑龍江大學合作交流

黑龍江大學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高度重視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建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和漢語推廣工作平台。截至目前,黑龍江大學已經與23個國家的70餘所大學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係。 [76] 
  • 國際交流
黑龍江大學已經與18個國家的82所大學保持實質性合作關係,先後向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西班牙、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埃及等國家派出聯合培養學生4000餘人,培養來華留學生25000餘人次,年均派出各類出國留學學生300餘人,培養來華留學生1500餘人次, [1]  並長期參與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110-111] 
長期交換學習項目
國家
學校
俄羅斯及獨聯體方向
莫斯科國立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遠東聯邦大學、莫斯科國立管理大學、聖彼得堡國立理工大學、 西伯利亞聯邦大學、喀山聯邦大學、布里亞特國立大學、白俄羅斯波洛茨克國立大學 [72] 
美國
伊利諾伊大學春田分校、加州大學奇科分校、萬寶路學院、漢德里克斯學院、紐約電影學院 [73] 
加拿大
蒙特利爾大學 [73] 
英國
斯旺西大學、布拉德福德大學 [73] 
法國
巴黎南泰爾大學(巴黎第十大學)、SKEMA商學院、雷恩高等商學院、里昂IDRAC商學院、南特高等商學院 [73] 
西班牙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 [73] 
德國
美因茨大學 [73] 
丹麥
奧胡斯商學院 [73] 
馬來西亞
馬來亞大學、北方大學、沙巴大學 [73]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 [73] 
澳大利亞
迪肯大學、堪培拉大學 [73] 
埃及
復興大學 [73] 
智利
邊境大學 [73] 
多米尼加
聖多明各理工大學 [73] 
日本
新潟大學、新潟縣立大學、新潟產業大學、秋田大學、 福岡大學、福岡大學別科、明星大學、國士館大學、長崎外國語大學、大分大學、高知工科大學 [74] 
韓國
西江大學、檀國大學、白石大學、誠信女子大學、明知大學、大真大學、牧園大學、大邱大學、湖西大學、光州大學、東國大學慶州校區、釜山外國語大學、慶南大學、加圖立大學 [75] 
國際學術交流
時間
名稱
2024年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春田分校代表團到黑龍江大學訪問 [54] 
王敬波校長受邀出席中國—烏茲別克斯坦百校合作論壇 [53] 
2023年
黑龍江大學來華留學生榮獲國際商務決策模擬大賽暨尖烽時刻國際賽二等獎 [52] 
俄羅斯勘察加邊區政府代表團來黑龍江大學訪問 [51] 
莫斯科國立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到黑龍江大學訪問 [50] 
2022年
黑龍江大學與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共商籌建中俄語言教育大學聯盟 [49] 
黑龍江大學參加“黑龍江省—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州教育交流合作視頻會議”
黑龍江大學與英國斯旺西大學舉行聯合人才培養合作項目線上交流會議 [48] 
2021年
黑龍江大學成功舉辦“2021年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本土中文教師在線研修班”
2019年
黑龍江大學擬赴法國尼斯參加第58屆IEEE控制與決策國際會議 [47] 
2018年
黑龍江大學考察訪問多米尼加多明各理工大學 [46] 
注:僅列舉部分
  • 國內交流
黑龍江大學與國內其它高校經常開展交流活動,具體如下:
學術交流
時間
活動
2024年
校領導赴省科技廳開展交流座談 [78] 
黑龍江大學與佛山市西樵鎮召開科技合作交流會 [86] 
王敬波校長帶隊赴上海外國語大學調研 [87] 
2023年
黑龍江大學舉辦第八屆全國高校俄語專業院長系主任高級論壇暨全國一流俄語專業建設研討會 [77] 
2021年
湖南師範大學紀委書記一行來我校交流訪問 [81] 
2020年
黑龍江大學與七台河市舉行校地合作交流活動 [79] 
2017年
鄭州職業學院代表團到黑龍江大學交流訪問 [82] 
2016年
貴州省教育系統考察組到黑龍江大學交流紀檢監察工作 [83] 
南崗區區委書記、區長梁野一行蒞臨黑龍江大學座談交流 [85] 
2013年
揚州市廣陵區政府副區長葉華一行到黑龍江大學交流訪問 [84] 
2012年
黑龍江大學與華中農大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座談 [80] 

黑龍江大學學術研究

黑龍江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黑龍江大學擁有省重點培育智庫、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機構68個;擁有30餘個校級科研機構,現已基本構成多學科、立體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創新發展體系。 [1]  [6] 
級別
具體機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功能無機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88] 
省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數據庫與並行計算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光電與能源環境材料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寒區植物基因工程與生物發酵重點實驗室 [88] 
工程中心
黑龍江省甜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省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催化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農業微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89] 
協同創新中心
生物質和礦物質資源高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90] 
注:名單不全

黑龍江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十五”以來,共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8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27項,年度被SCI、EI、CSSCI收錄的論文已達1600餘篇,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近4萬 項,其中有近1600項成果獲國家、部委、省級獎勵,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5項。 [1] 
黑龍江大學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清單
項目名稱
負責人
項目類別
過渡金屬基多層膜界面調控與生長及其光/電協同催化作用的機制研究
付宏剛
重點項目
藍光熱激發延遲熒光芳香膦氧主客體材料
許輝
面上項目
基於多級孔分子篩的雙功能催化劑的可控制備及加氫異構化反應性能研究
吳偉
面上項目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薄膜電極的電化學性能及氧還原反應過程研究
李強
面上項目
高熱穩定性介孔黑TiO2納米材料的表面缺陷調控及其組裝體的製備與光催化性能研究
周衞
面上項目
金屬(K,Ca,Au)/硼烯複合體的結構穩定性和功函調控機制
鄭冰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多酸為母體在碳載體上可控生長雙金屬氧化物用於電催化還原CO2
焦豔清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近紅外染料敏化的稀土配合物用於活體成像檢測
韓春苗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遙感軟分類精度評價中空間位置誤差傳遞(影響)與消除方法研究
顧建宇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密封電子元器件微粒碰撞噪聲檢測的組件信號識別方法研究
王國濤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學習的二維壓縮感知衞星光學圖像快速超分辨重建
朱福珍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飛秒激光直寫有源光纖光柵的全光增益控制技術研究
楊九如
面上項目
漢語解釋性意見挖掘關鍵技術研究
付國宏
面上項目
高質量大數據集成關鍵技術的研究
黎玲利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移進歸約算法的細粒度意見挖掘
張梅山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甜菜M14品系乙二醛酶I基因的轉錄因子參與響應鹽脅迫的調控機制研究
陳思學
面上項目
基於定量ITRAQ蛋白質組學解析MeJA誘導玉米抗玉米螟分子機制
楊峯山
面上項目
輸入串聯型直流變換器高頻集成變壓器的分佈電容效應解析及設計理論研究
孟濤
面上項目
激基複合物體系構建具100%內量子效率的有機電致白光器件
魏瑩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二維納米材料MⅡMⅢ LDHs的可控制備及NOx氣敏性能研究
李麗
面上項目
能源甜菜應答重金屬Cd逆境脅迫分子機制的轉錄組學研究及差異表達基因功能鑑定
劉大麗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Cartan型模李超代數的表示
遠繼霞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光纖激光非雙盲聲隱身傳感技術研究
於秀娟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石墨尾礦混凝土受力和導電性能研究
劉洪波
面上項目
參考資料: [24] 
2011年-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 2011年-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 [25]

黑龍江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3月,黑龍江大學圖書館由第一圖書館和第二圖書館組成,總面積為42543.51平方米,閲覽室17個,閲覽座位2202個。專門設立了教師閲覽室、博士生研究室,教師研究間,為師生科研提供獨立空間。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427.9萬冊,紙質報紙、期刊230種。 [91] 
圖書館的俄文文獻、古籍文獻、民國時期文獻是特色館藏。俄文文獻以來源廣、種類多、數量大而聞名全國,圖書收藏獨具風格,以語言文學類為主,最有代表性的收藏是19世紀初至19世紀40年代俄羅斯僑民在政治、經濟、歷史等方面的俄僑出版物。期刊收藏較為豐富,涵蓋政治、經濟、語言、文學、數學、生物等多個學科。古籍文獻以學科種類齊全、學術性較強、版本豐富為收藏特色。圖書館依據綜合性大學學科建設的需要,自上世紀50年代起,就非常重視對古籍文獻的採集收藏,館藏線裝書總量有10萬餘冊,4400餘種,其中,古籍善本有700餘種萬餘冊,包括明清善本,稿抄本,和刻漢籍。普通古籍2300餘種,近5萬冊。2010年,圖書館成為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現有善本——明正德慎獨齋刻本《文獻通考》作為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品展出。此外1400餘種40000餘冊民國出版物也是館藏珍品。 [91] 
黑龍江大學圖書館 黑龍江大學圖書館
  • 電子資源
截至2021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黑龍江大學電子圖書831.5萬冊,電子期刊累計達到64.8795萬冊,引進數據庫40個,自建數據庫10個,其中蕭紅研究專題數據庫、滿鐵研究專題數據庫、館藏俄僑文獻及其研究全文數據庫為自建特色數據庫。 [91] 
  • 學術期刊
《求是學刊》 《求是學刊》
求是學刊》是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創刊於1974年,前身為《黑龍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改名為《求是學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來源期刊。主要刊發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史學等研究領域的學術文章。 [26]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是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主要設有水利與土木工程、化學化工與環境科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農業資源與工程等欄目,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數據庫全文收錄。 [27]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是由黑龍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載數學、應用數學、控制理論、計算機科學、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機電工程、化學化工、材料科學、市政環境工程、生命科學等學科的科研成果,被《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化學文摘》《數學評論》《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烏利希期刊指南》《文摘雜誌》《日本科學技術文獻數據庫》《數學文摘》等中國內外數據庫或檢索機構收錄。 [28] 
《外語學刊》 《外語學刊》
外語學刊》是由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統計期刊、CNKI中國期刊全文上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和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9] 
《中國糖料》 《中國糖料》
中國糖料》是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報道糖料作物的學術期刊;主要報道甘蔗、甜菜以及甜葉菊、甜高粱等作物的生物技術、品種選育、良種繁育、耕作栽培、生產機械化、病蟲害防治、生理生化、土壤肥料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高新技術,以及食糖產業發展、國內外糖料作物科研、生產動態等內容。 [30] 
《北方法學》 《北方法學》
北方法學》是黑龍江大學主辦的法學期刊,主要有理論法前沿、部門法專論、專題研究、外國法研究、中外法史研究、實踐論壇、名家講壇、博士生論壇、學術綜述、譯評文叢、學術問題爭鳴、比較法論壇等欄目。 [31] 
《俄羅斯學刊》 《俄羅斯學刊》
俄羅斯學刊》由黑龍江大學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專論、 熱點問題、政治、外交、經濟、東歐、中亞、歷史、文化、學界動態、外論摘編、書評等。 [32] 
《黑龍江教育》 《黑龍江教育》
黑龍江教育》是黑龍江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類期刊,主要有教學改革與實踐、科學研究與實踐、理論政策研究、學術爭鳴、人才培養等欄目。 [33] 

黑龍江大學校園文化

黑龍江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校徽由學校標誌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組成。黑龍江大學的標誌為昂起的龍頭與草書龍字相融合,構成主要視覺形象, 標誌左側龍頭與下部流暢的曲線構成的圖形又與“學”、“子”二字相呼應,龍身與龍尾巧妙構成英文“UNIVERSITY”字頭“U”字母, 暗示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象徵黑龍江大學開放式、國際化的辦學模式。 整個標誌每一方寸都深深藴含着黑龍江大學如昂首騰飛的巨龍,是龍江莘莘學子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起點,是黑土地上年輕一代的精神家園這一理念。 標誌整體風格灑脱飄逸,極具現代氣息,同時又融入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藴,充分體現了高等學府人文精神與科學理性的融合,學術自由與民主精神的結合。 [34] 
校徽 校徽
  • 徽章
徽章為題有毛體字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職員工徽章為 紅底白字,學生徽章為白底紅字。 [2] 
徽章 徽章
  • 校旗
校旗為長方形旗幟,比例為4:3。旗面由草書龍形圖案與中文校名組合,草書龍形圖案在上,毛體字中文校名在下。校旗顏色為學校標識色(海藍色),色標數值為C:100 M:40,輔助色為白色。 [2] 
校旗 校旗

黑龍江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博學慎思、參天盡物 [34] 
“博學慎思”出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20章)
校訓 校訓
“參天盡物”出於《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22章)
張之洞在著名的《勸學篇·循序第七》中概括儒家學派的全部學問只有三句話:“空門之學,博文而約禮,温故而知新,參天而盡物。”校訓兩點已佔三分之二,至於“温故知新”不過具體學習方法,同其他兩點相比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博學慎思”意味廣泛的學習、多方面的吸收知識,然後慎重細密地思考、理解、消化,這是一個學習的全過程。“參天盡物”,“參”是參與的意思,朱熹注:“與天地參,謂與天地並立為三也。”“盡”,全部發揮出。原意是説每個人能全部發揮出自己誠信的本性,人類就能顯現出人性的全部美好,萬物也能與人和諧相處。然後能贊助天地化育萬物。旨在説明人類發揮全部善良誠信的本性後便可達到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參天盡物”多離開本意,僅就字面涵義也可作這樣的理解:考察自然奧秘,窮究萬物本原,比“格物致知”包容性更大,內涵更豐富,大體相當於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當然,作為研究探索具體知識,專門學問來理解也是完全可以的,作形而上、 形而下的理解都通,也有很強的人文精神力度。 [34] 
  • 校歌
黑龍江大學校歌
《歲月如歌》
作詞:張鶴;作曲:王明喜、李力 [34] 
歲月的長河淘盡沉沙
歷史的風雨洗卻鉛華
你是昨夜的星辰
在延河的波光中閃爍
縱然時光流逝
你的光芒永不消磨
我是你昨天的記憶如歌
我是你明天的錦繡如畫
絢麗的夢想綻放天涯
成長的信念閃動光華
你是今朝的太陽
在白山黑水上噴薄
縱然歲月滄桑
你的信念永遠巍峨
我是你昨天的記憶如歌
我是你明天的錦繡如畫
校歌 校歌

黑龍江大學社團文化

黑龍江大學學生社團是指取得黑龍江大學學籍的研究生、本科生自願組成,為實現成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學生羣眾組織。學生社團成員構成堅持廣泛性的原則,鼓勵學生社團吸納不同省份和地區的學生。社團主要分為思想政治類、學術科技類、創新創業類、文化體育類、志願公益類、自律互助類和其他類等。 [92]  其中,模擬聯合國協會、校學生藝術團、朝陽愛心志願服務隊、校國旗護衞隊四個社團入選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高校“活力社團”TOP100榜。 [93] 
  • 黑龍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
黑龍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 黑龍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
黑龍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成立於2009年,旨在發揮模聯活動的公民教育意義,普及國際關係和外交知識,建設校內模聯活動交流平台和學習實踐基地,培養黑大學子的國際視野和綜合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的活動形式,助力學校素質教育發展。協會多年以來堅持為培養新型模聯人才而不斷努力奮鬥,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讓更多學子深入瞭解模聯的知識,協會定期舉辦模擬聯合國校際會議,開展學術培訓,舉辦時代青年論壇等活動,彰顯模聯的特色與風采。 [93] 
  • 黑龍江大學學生藝術團
黑龍江大學學生藝術團 黑龍江大學學生藝術團
黑龍江大學學生藝術團成立於1999年,下設舞蹈團、合唱團、管弦樂團、民族樂團、歌手隊、禮儀隊、街舞隊、話劇隊八支演出隊伍,化妝部及文化推广部、綜合協調部三個職能部門。是一支由校團委直屬的學生業餘文藝團體,也是重要的校級學生組織之一。 [93] 
  • 黑龍江大學朝陽愛心志願服務隊
黑龍江大學朝陽愛心志願服務隊 黑龍江大學朝陽愛心志願服務隊
黑龍江大學朝陽愛心志願服務隊成立於2007年12月,是一支致力於服務西南貧困山區的高校大學生志願者隊伍。每年會在寒暑假組織兩次上山支教活動,支教名額採用自願報名,公平競爭的方式向全校在讀大學生開放。此外,朝陽也會組織其他志願服務活動包括省圖書館與校圖書館打掃整理、面向老年人講解智能手機使用功能、學府小學課後輔導、“藍信封”等。所有成員皆可參與,在團結協作中更深入地瞭解志願活動意義所在。 [93] 
  • 黑龍江大學國旗護衞隊
黑龍江大學國旗護衞隊 黑龍江大學國旗護衞隊
黑龍江大學國旗護衞隊正式成立於2005年10月1日,最初是由國防生組成的東三省第一支高校國旗護衞隊,自2019年起,正式由國防生完全轉變為全日制本科生組成,現隸屬於校團委的(半軍事化)校級學生組織。黑大國護以弘揚愛國主義,展現黑大學子精神風貌和護衞神聖的國旗為宗旨。主要負責校內每週的升降旗任務、重大活動和儀式上的禮賓任務以及學生軍訓工作等,截至目前,黑大國護已圓滿完成升旗任務664次。 [93] 

黑龍江大學校區情況

黑龍江大學有南崗和呼蘭兩個校區 [1]  [143] 

黑龍江大學南崗校區

黑龍江大學南崗校區為主校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 [94] 
南崗校區 南崗校區

黑龍江大學呼蘭校區

呼蘭校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東直路345號,佔地面積約81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52公頃 [143] 
呼蘭校區 呼蘭校區

黑龍江大學行政管理

黑龍江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永清
黨委副書記
王敬波、丁宏、李君明
校長
王敬波
副校長
張穎春、於文秀、井立強、李卓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駐黑龍江大學紀檢監察組組長
梁東輝
黨委常委
王永清、王敬波、丁宏、李君明、張穎春、梁東輝、於文秀、井立強、李卓、王培軍、楊其濱、王剛
參考資料: [35] 

黑龍江大學歷任領導

哈爾濱外專和外院時期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書記
王季愚
1953年12月--1958年7月
副書記
高士英
1953年12月--1958年7月
副書記
左毅
1953年12月--1958年7月
副書記
趙向
1956年-1958年7月
副書記
張天恩
1957年-1958年7月
參考資料: [36] 
黑龍江大學時期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臨時黨委書記
劉成棟
1958.10-1960.4
-
副書記
王季愚
1958.07-1964.05
臨時黨委副書記,副書記
張天恩
1958.07-1964. 10
臨時黨委副書記,副書記
董福長
1958.07-1960.05
書 記
高衡
1960.05-1965. 02
副書記
張毓瑞
1962.09-1965.09
副書記
尚慎武
1964. 12-1965.09
監委書記
董福長
1960. 05-1965.09
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
耿兆貴
1965. 02-1965.09(軍宣隊)
監委書記
尚慎武
1965. 09-1966.05
核心小組組長
高衡
1969. 08-1971.03
核心小組副組長
張毓瑞
1969. 08-1973.08
核心小組副組長
劉力田
1969.08-1970. 01
核心小組副組長
藺善禮
1969.08-1973.08(工宣隊)
核心小組副組長
林孟舒
1972.01-1973.08
核心小組組長
白汝璦
1972.03-1973.08
核心常委組長
王連才
1973.08-1975
核心小組組長
白汝璦
1972.03-1983.10
書 記
白汝璦
1973.08-1983.10
副書記
劉青萍
1972.05-1974
副書記
張毓瑞
1973.08-1978.10
副書記
方益梅
1973.08-1976.10
副書記
雷日春
1973.08-1979.11
副書記
尚慎武
1973.08-1980.10
書記
鄒寶驤
1978.10-1983.10
副書記
王連才
1976.10-1979.11(工宣隊)
副書記
李功江
1980.07-1983.10
副書記
夏毅文
1980.07-1983.10
紀委書記
李功江
1979.06-1983.10
副書記
李祖培
1983.10-1985.02
副書記
徐蘭許
1985.02-1988.12
書記
鄧桂生
1983.10-1987.020
副書記
李源植
1988.03-1989.10
副書記
劉東輝
1985.02-1985.10
書記
李源植
1989.10-1995.11
紀委書記
王安詳
1987.12-2000.03
副書記
曹林
1991.11-1992.12
副書記
徐蘭許
1973.08-1980.10
書記
許師東
1998.05-2003.12
書記
劉東輝
1996.04-1997.12
副書記
楊震
1996.04-2004.01
副書記
衣俊卿
1998.05- 2007.03
紀委書記
鍾慶傑
2000.02-2009.07
副書記
鍾慶傑
1998.05-2009.07
副書記
鄧福慶
2005.02-2008.07
書記
楊 震
2003.12-2013.12
副書記
曲科軍
2009.06-2017.11
副書記
張政文
2007.09-2014.02
紀委書記
曲科軍
2010.11-2015.03
副書記
關健
2010.11-2016.10
副書記
何穎
2014.07-2017.01
書 記
劉德權
2013.06-2018.08
副書記
丁宏
2017.10-
紀委書記
榮盤祥
2015.03-2020.09
書記
王永清
2018.08-
副書記
蔣晶潔
2017.11-2022.05
副書記
李君明
2023.05-
省紀委監委駐校紀檢組組長
梁東輝
2020.09-
-
-
-
副書記
王敬波
2023.07-
-
-
-
參考資料: [36] 

黑龍江大學校園環境

黑龍江大學主樓

黑大主樓建築風格融合了俄羅斯建築風格與中式建築風格,屬於黑大標誌性建築之一 [145]  採用了折衷主義的建築形式,是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典範,被國家文化部譽為全國高校“俄羅斯社會主義民族風格”教學主樓三大經典作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國家級一類保護建築 [144] 
主樓 主樓

黑龍江大學校史館

校史館也是黑龍江大學的博物館,生動描繪了一代代黑大人走過的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集中展示了學校建校70年來改革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 [146] 
校史館(博物館) 校史館(博物館)

黑龍江大學校友情況

傑出校友
姓名
成就
王利祥
知名學者,現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95] 
李龍雲
知名學者,1988年被評選為“中國當代十名優秀劇作家”,主要劇作有《有這樣的小院》《小井衚衕》,獨幕劇《洗三》《球迷》《人間煙火》 [96] 
閻學通
知名學者,現任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97] 
張聯
外交精英,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女大使,曾任中國駐斯里蘭卡兼馬爾代夫大使等職 [98] 
程紹良
外交精英,曾任中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大使等職 [102] 
朱萬義
人民解放軍將領,少將軍銜,曾任武警黑龍江邊防總隊隊長兼黨委書記、吉林邊防總隊總隊長兼黨委書記、新疆邊防總隊總隊長等職 [99] 
李延芝
黨政領導,現任中共黑龍江省委常委、紀委書記 [100] 
閆明覆
黨政領導,現任中華慈善總會會長 [101] 
注:排名不分先後且僅列舉部分

黑龍江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13年
黑龍江大學校黨委獲得全省“學習型黨組織標兵”榮譽稱號 [107] 
2021年
入選2016年-2020年黑龍江省普法工作先進單位表揚公示名單 [37] 
2022年
黑龍江大學功能無機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公示為2022年全國工人先鋒號擬表彰集體 [39] 
黑龍江大學參編教材獲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105] 
2023年
榮獲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項目獎 [103] 
2024年
黑龍江大學入選中國新聞獎報送單位 [104] 
注:僅列舉部分獎項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