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黴菌性外耳道炎

鎖定
黴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種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於真菌易在温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者積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況下、比較易受真菌感染,常見有麴黴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從而形成黴菌性耳道炎
中醫病名
外耳道真菌病
別    名
黴菌性外耳道炎
常見發病部位
外耳道
常見病因
真菌

目錄

黴菌性外耳道炎病因

黴菌性外耳道炎是由黴菌感染所致,致病原因主要是機體抵抗力下降,用不潔物挖耳,長期全身用抗菌素或耳內滴用抗菌素造成。其表現為耳癢、流水,合併感染時伴有耳痛、紅腫。出現上述症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黴菌性外耳道炎易反覆發作,用藥時至少在一週以上,保持耳道乾燥,戒除挖耳習慣,同時應合理應用抗菌素,減少復發
黴菌性外耳道炎 黴菌性外耳道炎

黴菌性外耳道炎症狀

專家稱,黴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病症表現為耳癢、耳內不適、流水樣分泌物,分泌物阻塞耳道時影響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乾淨、整潔和舒適。黴菌性外耳道炎檢查時可見耳道內有白色、灰色、黃色或黑色膜狀物,即菌苔、乾燥時呈痂皮狀。同其他黴菌感染皮膚病一樣,黴菌性外耳道炎較頑固、愈後易復發,所以用藥要選擇敏感性強的藥物。
黴菌性外耳道炎常見症狀: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熱、疼痛、耳聞感,重者伴全身發熱、不適感,耳周淋巴結腫大。檢查可見外耳道瀰漫性充血、腫脹,重者外耳道狹窄皮膚潰爛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適和癢感,並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長者可因外耳道皮膚增厚而聽力減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癢的應注意與黴菌性外耳道炎相區別。

黴菌性外耳道炎治療方法

黴菌性外耳道炎常用的治療藥物:
(1)10%水楊酸甲酯[非],1%~2%麝香草酚酒精[非]、1∶5000醋酸苯汞[處]塗布或滴耳,每日用藥2~3次,連用數日,後每隔2周治療數日,以防復發。
(2)可用制黴菌素油膏[處]、1%克黴唑軟膏[非]、兩性黴素B軟膏[處]、局部塗布。
(3)用氨本磺胺[處]與硼酸[處]等量之混合粉劑,噴入外耳道創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