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思良

(農學博士)

鎖定
黃思良,男,研究員,博士。1960年12月生,廣西南寧市人。現任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南陽師範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河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廣西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中國植物病理學第八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 [1] 
1982年7月畢業於廣西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即被分配到寧明明江公社農業推廣站。兩年後,通過廣西自籌經費出國培訓計劃的考試,於1985 年12月至 1986 年12 月在日本大學農獸醫學部學習農業技術知識。日本大學創辦於1889年10月,前身是日本法律學校(現在的法學系 ),是日本最大的綜合大學。從日本歸來後,黃思良被寧明縣農業局安排到的病蟲防疫站工作。
中文名
黃思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0年12月
職    稱
研究員
性    別
學位/學歷
博士

黃思良個人簡介

黃思良,男,研究員,博士。1960年12月生,廣西南寧市人。現任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南陽師範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河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廣西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中國植物病理學第八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
1982年7月畢業於廣西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即被分配到寧明明江公社農業推廣站。兩年後,通過廣西自籌經費出國培訓計劃的考試,於1985 年12月至 1986 年12 月在日本大學農獸醫學部學習農業技術知識。日本大學創辦於1889年10月,前身是日本法律學校(現在的法學系 ),是日本最大的綜合大學。從日本歸來後,黃思良被寧明縣農業局安排到的病蟲防疫站工作。

黃思良工作履歷

1988年初,黃思良又被調到了廣西農業科學院植保研究所。
1990 年1月通過考試,獲得了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再次遠赴日本求學。
1992年3月畢業於日本國立鳥取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6年3月畢業於該校生物環境科學專業,獲農學博士學位。
1988年1月~2007年9月在廣西農業科學院從事植物病理學研究工作;
2007年10月至今在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從事植物保護教學與科研工作。
1998年以來,曾任廣西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兼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廣西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長、廣西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農業部殺菌劑田間藥效試驗負責人、廣西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及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廣西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教科文衞委員會委員等職。
1996年及 1997年分別獲廣西農業科學院"十大優秀青年"及"十佳職工"稱號;
1998年入選“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1999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評為廣西優秀專家;
2001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被評為廣西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

黃思良獲得榮譽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二級證書)、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及南寧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項目7項、地廳級科技項目4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及省部級科技項目4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與交流論文157篇,合著出版教材與論著7部。主講《植物檢疫學》等課程。

黃思良現任職務

現任廣西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廣西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兼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廣西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常務理事、廣西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長、廣西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作物遺傳改良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微生物及植物遺傳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廣西農業植物檢疫對象審定委員會委員、《廣西植保》副主編、《廣西科學》與《廣西農業科學》編委等職。

黃思良人物經歷

他在日本鳥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用細胞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方法對細交鏈孢菌羣進行深入研究,發現了該菌如下菌絲融合規律:(1)菌羣中存在菌絲融合陽性(A+)與菌絲融合陰性(A-)菌株;(2)菌株間菌絲融合只發生在A+菌株間,而菌株間的融合頻率低於菌株內的融合頻率;(3)菌株內的菌絲融合為完全型融合,菌株間的則為不完全型或接觸型融合;(4)營養體非親合性普遍存在於該菌羣中。對於這一研究成果,日本鳥取大學、島根大學山口大學著名教授組成的學位審查委員會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成果是一項重要的新發現,可以將它評價為一項使真菌學及植物病理學的學術水準獲得了顯著提高的先驅性研究。”(引言譯自《鳥取大學學報》1996年號外第125號)。黃博士因此而成為同期畢業生中獲得全票通過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出國前及回國後,黃博士一直在廣西從事植保研究工作,尤其對廣西農業生產上重要的農作物病害的發生情況及防治技術研究頗感興趣。
近6年來他帶領的課題組完成了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並取得了如下研究突破:(1)對羅漢果芽枯病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該病是一種因土壤缺所致的生理性病害,提示了我國羅漢果之鄉近年土壤嚴重酸化,並提出了適當增施石灰及硼肥等控制牙枯病發生的技術措施;(2)查明瞭廣西芒果蒂腐病菌的主要種類及其生物學特性,證明了人工誘導抗性對芒果蒂腐病及炭疽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分離出各種拮抗微生物,並證明部分拮抗微生物除對芒果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外,對其寄主植物還具有抗性誘導作用;(4)明確了腈菌唑烯唑醇世高、阿米西達、灰霜特等新型殺菌劑在香蕉、水稻等作物病害上的防治效果;(5)鑑定了許多廣西或國內新發生的作物病害及水稻白葉枯病紋枯病的新抗原。
目前黃博士正在主持廣西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項、廣西留學歸國基金項目1項、廣西農科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1項,並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科學基金等的研究項目6項。黃博士10多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用中、英、日文發表研究論文40多篇,合作出版科技著作4部。他參加的煙草侵染性病害調查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及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及1997年分別獲廣西農業科學院“十大優秀青年”及“十佳職工”稱號;1998年入選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1999年被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優秀專家稱號;200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黃博士還當選為廣西第九屆、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在廣西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先後任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在廣西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中任教育科學文化衞生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