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閭

鎖定
高閭(?~502年),本名高驢,字閻士,漁陽郡雍奴縣(今天津市武清區)人。北魏王朝宰相政治家散文家史學家,幽州刺史高洪之子。
早年好學,文筆出眾,得到宰相崔浩賞拔。太平真君九年,拜中書博士。和平末年,遷中書侍郎獻文帝即位,授光祿大夫吏部尚書,參決政務,選拔人才,賜爵安樂郡侯。承明初年,遷中書令給事中,掌管朝廷機密和詔令撰寫,累遷中書監。太和年間,出任相州刺史,建議尊前秦為正統、遷都鄴城和修建長城宣武帝即位,遷太常卿,致仕還家。
景明三年(502年),去世,追贈鎮北大將軍、幽州刺史,諡號為文。一生經歷六朝,文采與高允齊名,並稱“二高”,著有《高閭文集》三十卷、《燕志》十卷。
別    名
高閭、高閻士
閻士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漁陽郡雍奴
逝世日期
502年
主要成就
中書監、幽州刺史
主要作品
《鹿苑頌》《北伐碑》
本    名
高驢

高閭人物生平

高閭,字閻士,幽州漁陽郡雍奴縣人。 [1]  早年孤寒,勤奮好學,博涉經史,文才俊偉,下筆成章。高驢家貧,押送租税進入平城,文書出眾。北魏司徒崔浩見而奇之,幫他改名高閭,作為門客和幕僚。
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初為中書博士。文成帝和平末年,遷中書侍郎。獻文帝即位,馮太后臨朝稱制,誅殺權臣乙弗渾,提拔高閭與高允進入禁內,參與決斷國家大政,授光祿大夫、吏部尚書,賜爵安樂郡侯。
承明初年,遷中書令、給事中,參豫朝廷機密,負責國家典章制度、詔書令檄頌讚等文書,累遷中書監。
太和年間,參與修定律法,提議尊奉前秦苻氏為正統。 [2]  上陳安邊之策,建議在六鎮之北修築長城。因事降職,出任相州刺史。認為遷都洛陽有十不便,建議遷都鄴城,反對孝文帝南征。
宣武帝時期,累遷太常卿。景明三年(502年)十月,高閭在家中去世,追贈鎮北將軍、幽州刺史,諡號為文。

高閭親屬成員

祖父:高雅,幽州別駕。
父親:高洪,字季願,陳留王從事中郎,贈寧朔將軍、幽州刺史、固安貞子。 [1] 
兒子:高元昌高定殷、高幼成。

高閭個人作品

高閭議政知無不言,為文風格優雅,與高允齊名,並稱“二高”。所作軍國書、檄、詔、令、碑、頌、銘、贊凡百有餘篇,著有文集三十卷,《魏書·本傳》行於世,如今已佚。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高閭《論淮南不宜留戍表》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撰有《燕志》十卷,記錄北燕歷史。

高閭史書記載

魏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3] 
參考資料
  • 1.    魏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9-15]
  • 2.    《卷一百八之一 志第十◎禮四之一》:十四年八月詔曰:"丘澤初志,配尚宜定,五德相襲,分敍有常。然異同之論,著於往漢,未詳之説,疑在今史。羣官百辟,可議其所應,必令合衷,以成萬代之式。"中書監高閭議以為:"帝王之作,百代可知,運代相承,書傳可驗。雖祚命有長短,德政有優劣,至於受終嚴祖,殷薦上帝,其致一也。故敢述其前載,舉其大略。臣聞居尊據極,允應明命者,莫不以中原為正統,神州為帝宅。苟位當名全,化跡流洽,則不專以世數為與奪,善惡為是非。故堯舜禪揖,一身異尚;魏晉相代,少紀運殊。桀紂至虐,不廢承歷之敍;厲惠至昏,不闕周晉之錄。計五德之論,始自漢劉,一時之議,三家致別。故張蒼以漢為水德,賈誼、公孫臣以漢為土德,劉向以漢為火德。以為水德者,正以嘗有水溢之應,則不推運代相承之數矣。以土德者,則以亡秦繼歷,相即為次,不推逆順之異也。以為火德者,懸證赤帝斬蛇之符,棄秦之暴,越惡承善,不以世次為正也,故以承周為火德。自茲厥後,乃以為常。魏承漢,火生土,故魏為土德。晉承魏,土生金,故晉為金德。趙承晉,金生水,故趙為水德。燕承趙,水生木,故燕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為火德。秦之未滅,皇魏未克神州,秦氏既亡,大魏稱制玄朔。故平文之廟,始稱'太祖',以明受命之證,如周在岐之陽。若繼晉,晉亡已久;若棄秦,則中原有寄。推此而言,承秦之理,事為明驗。故以魏承秦,魏為土德,又五緯表驗,黃星曜彩,考氏定實,合德軒轅,承土祖未,事為著矣。又秦趙及燕,雖非明聖,各正號赤縣,統有中土,郊天祭地,肆類鹹秩,明刑制禮,不失舊章。奄岱逾河,境被淮漢。非若齷齪邊方,僣擬之屬,遠如孫權、劉備,近若劉裕、道成,事系蠻夷,非關中夏。伏惟聖朝,德配天地,道被四海,承乾統歷,功侔百王。光格同於唐虞,享祚流於周漢,正位中境,奄有萬方。今若並棄三家,遠承晉氏,則蔑中原正次之實。存之無損於此,而有成於彼;廢之無益於今,而有傷於事。臣愚以為宜從尚黃,定為土德。又前代之君,明賢之史,皆因其可褒褒之,可貶貶之。今議者偏據可絕之義,而不錄可全之禮。所論事大,垂之萬葉。宜並集中秘羣儒,人人別議,擇其所長,於理為悉。"
  • 3.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遊雅 高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