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浩

(南北朝時期北魏政治家、戰略家)

鎖定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 [60]  ),字伯淵,小字桃簡,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 [24] 南北朝時期北魏傑出的政治家 [71]  、軍事謀略家 [25]  [43] 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孫、北魏司空崔宏長子 [24] 
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謀過人,時常自比張良。他歷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謀臣,深受其倚信。他屢次力排眾議,判斷時機,輔佐太武帝滅亡胡夏北涼等國,擊破柔然,解除了來自北方和關中地區的軍事威脅,打開了通往西域的商道。累拜司徒,封東郡公。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受“國史之獄”牽連,被夷滅五族,時年七十歲。 [24]  [68] 
崔浩才藝通博,“究覽天人 [24]  ,以足智多謀著稱,在參與謀劃和實施統一中國北方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72]  。除軍政才能外,他還擅長天文歷算,工於書法 [71]  。其文章存世不多,《全後魏文》輯錄有其文疏 [73] 
全    名
崔浩
別    名
桃簡(小名)
伯淵
所處時代
魏晉南北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清河郡武城
出生日期
381年
逝世日期
450年7月5日 [60] 
主要成就
協助北魏統一北方
主要作品
《冊封沮渠蒙遜為涼王》
《上<五寅元歷>表》
《廣德殿碑頌》等 [73] 
最高官職
司徒

崔浩人物生平

崔浩高門雋才

唐代陳閎《八公圖》中的崔宏 唐代陳閎《八公圖》中的崔宏
崔浩出身北方高門士族“清河崔氏”。他的七世祖崔林,三國曹魏時官拜司空,封安陽鄉侯。曾祖崔悦,為後趙石虎的司徒右長史。祖父崔潛,為後燕黃門侍郎。其父崔宏,號稱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書、大人,賜爵白馬公。 [1]  其母是西晉末、後趙文學家盧諶的孫女,因此和范陽高門“范陽盧氏”的盧玄是表兄弟。崔浩本人及其弟崔恬之妻,皆為太原郭氏郭逸之女,故其家連姻皆為高門士族。
崔浩自少喜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涉及,精研經義,時人沒有趕得上他的。未成年就為直郎。 [1] 
北魏道武帝天興(398年-404年)年間,崔浩任給事秘書,轉任著作郎。道武帝因他工於書法,讓他經常跟隨左右。道武帝晚年服食寒食散,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宮省左右官員多因微小的過失被治罪,眾人無不逃避,以躲避眼下之災,崔浩獨自恭勤不怠,有時終日不歸。道武帝知道後,就叫人給他送去粥。當時崔宏不曾冒犯拓跋珪,也不諂媚阿諛。所以只有崔宏、崔浩父子二人從未受過譴責。 [41] 

崔浩參預朝政

  • 受到賞識
永興元年(409年),道武帝被其子拓跋紹殺害,後由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即位,即明元帝。明元帝拜崔浩為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崔浩常為明元帝講授經書。每當郊祀天地時,崔氏父子都乘坐軒軺車,時人羨慕不已。 [2] 
明元帝好陰陽術數,他在神瑞元年(414年)聽了崔浩講《易經》《洪範·五行傳》後,極為讚賞,命崔浩占卜吉凶,參考天文,解決疑惑。崔浩把天道與人事結合起來,加以綜合考察,舉其大要,用來占卜各種災祥變異,多有應驗。這時,後宮有兔子出沒,查問門衞,兔子根本無法進來。明元帝覺得很奇怪,命崔浩推測其是否是不祥徵兆。崔浩認為當有鄰國進貢嬪妃,是吉兆。第二年(415年),後秦皇帝姚興果然進獻女子。 [2]  崔浩所言多得驗證,故深受寵信,“凡軍國密謀皆預之”。 [42] 
  • 反駁遷都
神瑞二年(415年),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連年霜旱,秋谷歉收,發生糧荒。雲中、代郡一帶很多百姓餓死。九月,太史令王亮、蘇坦對明元帝説:“平城連年霜旱,有人觀天象説,必有大難,我們不如把國都從平城遷至鄴城(今河北臨漳)。” [3] 
明元帝向羣臣諮詢意見,崔浩和特進周澹對明元帝説:“以臣之見,國家遷都於鄴,雖可暫時解救今秋之飢,但並非長久之策。東州(太行山以東各州)之人,一向認為國家居於廣漠之地,人口、牲畜眾多,號稱‘牛毛之眾’。現在如果遷都,東部各州分配不了多少人,而且讓百姓雜居各地,處於荒野山林之中,水土不服,疾病流行,會使人們意志沮喪。四方人士知道了真實情況,也易產生蔑視和欺侮國家的念頭。屈丐(指赫連勃勃)、蠕蠕(指柔然)等也會乘機而入。那時,雲中、平城就有淪為敵手之患,那時想回師援救,因中隔恆山代土,恐怕也來不及。如果暫不遷都,即使山東發生變亂,也可輕騎南出,耀武揚威,人們不知虛實,必然望塵畏服。這正是國家威制中原的長遠方略。再説,到明春牧草生髮、乳酪充足,兼有蔬菜果類,足以接濟來秋。如果再有一個好的夏收,形勢就可變好了。“ [3]  [52] 
明元帝聽了這一番高論,覺得很有道理,可又很不放心,讓中貴人問崔浩、周澹説:“假如挨不到來秋,或者來秋莊稼不熟,將又如何是好?”崔浩等獻計説:“陛下可以把那些最窮的民户,下到各州去就食,如果來秋仍然莊稼歉收,就再想別的辦法。但切切不可遷都!”明元帝聽從崔浩的勸告,挑選了一批最窮困的民户,下派到山東定、相、冀三州謀食,派左部尚書周幾率軍鎮守魯口,以安撫、管理饑民;令漢民每户出租米五十石來養活這些窮户。同時親行藉田,命有司勸課農桑。到第二年(416年)秋天,收成很好,百姓富足,人心安定,國家度過了難關。 [52]  明元帝很高興,賜給崔浩、周澹每人妾一位,御衣一套,絹五十匹、綿五十斤。 [3] 
  • 隔岸觀火
泰常元年(416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北伐後秦,水陸並進。晉軍勢如破竹,後秦連連敗退。次年(417年)三月,劉裕率水軍自淮、泗入清河,準備逆黃河西上,為順利進軍關中,劉裕派人向北魏借道。明元帝召集羣臣商討借道之事,遭到滿朝公卿的反對,認為劉裕此舉必有圖魏之意,應該出兵阻止劉裕軍沿河西上。只有崔浩站出來反對説:“柔然不斷向我侵擾,國內缺糧,我們不宜出兵迎敵。如果向南出兵,則北寇進擊;如果出兵救北方,則東方又面臨危險。因此,不如借道劉裕,縱其入關,然後堵塞其歸路。這樣就像卞莊打虎,專等兩虎咬鬥之後再動手,就可以一舉兩得。”
明元帝還是擔心中了劉裕之計,最終沒有同意崔浩的建議,派司徒長孫嵩帶領步騎十萬人駐於黃河以北,並派出數千騎兵於黃河北岸跟隨與監視劉裕軍的西上。劉裕進軍受阻,遂於四月以車兵弓弩兵及長矛兵等組成“卻月陣”,魏軍以三萬騎進攻,大敗而歸,阿薄幹等被斬。明元帝聞魏軍慘敗,後悔不迭,恨不能用崔浩之計。 [4] 
等到劉裕兵臨潼關時,明元帝又問計於崔浩,崔浩回覆説:“過去姚興好虛名,而無實用。其子姚泓又生病,眾叛親離。劉裕乘人之危,兵精將勇,以臣看來,勝利在握。”拓跋嗣問:“劉裕軍事才能與慕容垂相比如何?”崔浩説:“劉裕更強。”明元帝問:“你説説怎麼個強法?”崔浩説:“慕容垂借父祖二世為君的資本,出生時便已尊貴,同類歸之,就如夜蛾赴火,稍加努力,便足立功。劉裕則從寒微叢中挺拔而出,沒有一尺土地作為資本,沒有一卒可供調用,他奮臂大呼而剿滅桓玄,北擒慕容超,南摧盧循等,篡奪晉權,遂執國政。劉裕如果平定姚泓回來,必定取代其主,這是必然的事情。秦地戎夷之人混雜並居,乃虎狼之國,劉裕也不能好好守住它。風俗不同,人情難變,想在三秦之地行荊揚教化,就如無翼而想飛,無足而欲走,是不可能的。如留兵守之,必然是給敵人幫忙。孔子説:善人治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現在秦人難制,一、二年間哪能是劉裕做得到的呢?我們暫時可治戎束甲,息民守境,以待其歸,秦地終當為我國所有。我們儘可坐而待之。”明元帝説:“劉裕已經入關,不能進退,我派精鋭騎兵南襲彭城、壽春,劉裕哪裏能自立?”崔浩説:“現在西北二寇未滅,陛下不可親自率領六軍出征。兵眾雖盛,而將領之中卻無韓信白起長孫嵩有治國之才,而沒有進取之能,不是劉裕的對手。臣認為待之不晚。”明元帝笑着説:“你思量的我已知道了。” [5] 
  • 料事如神
泰常三年(418年),彗星出天河口,進入太微,經過北斗,中間通過紫微,侵犯天樞,前後八十多天,至漢而滅。拓跋嗣又召諸儒術士問道:“而今天下未統一,四方對峙,災兆之應,將在哪個國家?朕很是害怕,大家儘量説來,不要隱瞞什麼。”眾人都推舉崔浩應對。崔浩説:“古人有言,大凡災異的產生,都是由人而起。人若沒有過失,妖異之象不會出現。所以人失於下,則災變見於上,天事恆象,百代不改。《漢書》記載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與今天相同。國家之中主尊臣卑,上下有序,百民沒有異心。只有僭晉卑陋削小,主弱臣強,累世遭到欺凌,故而桓玄逼奪,劉裕握權。彗孛,為惡氣所生,是應僭晉將滅而劉裕篡權的徵兆。”眾人無人能説出與崔浩不同的話來。明元帝深信不疑。至泰常五年(420年),劉裕果然廢了司馬德文,自立為帝。北魏南部的鎮將奉上劉裕改元赦書。當時,明元帝正在東南舄鹵池射鳥,聽説這事後,馳馬召崔浩,對他説:“往年你説彗星的卜佔應驗了,朕今天才信天道。” [7] 
當初,崔宏病重,崔浩剪指甲截髮,晚上在庭院中仰祈北斗,為父親請壽,請求以身代父,叩頭叩得流血。一年多都不停息,家裏還幾乎沒人知道。等到崔宏逝世,守喪盡節盡禮,時人都很稱道他。崔浩襲爵白馬公。朝廷禮儀、優文策詔、軍國書記,全是崔浩負責。崔浩能為雜説議論,並不擅長寫文章,而只是留心於制度、科律以及經術的言辭。製作家祭辦法,排列五宗次序,制定蒸嘗之禮,豐儉之節,義理明白可觀。生性不好老、莊之書,每次讀不過數十行,就丟了,説:“這些矯飾誣妄的論述,不近人情,必定不是老子所寫的。老聃演習禮義,仲尼師從他,哪裏會著敗壞禮法之書,以亂先王之教呢?這就是袁生所謂家人筐篋裏的物品,不可在王庭中宣揚。” [8] 
  • 議立儲君
明元帝常有小病纏身,屢見怪異之物,他派宦官秘密地問崔浩説:“《春秋》裏面説:‘星孛北斗,七國的君主都將有災。’今天日蝕於胃昂,盡光於趙、代之分野,朕已病了好幾年,醫療救治倒也無大損害,我擔心一旦不行了,諸子都還年少,那該怎麼辦呢?你為我作百年後的打算。”崔浩説:“陛下您春秋富盛,事業如日中天,以德除災,很快就會好起來的。況且天道玄渺高遠,或消或應。過去宋景見災修德,熒惑退居。臣願陛下排遣諸多憂慮,寧神保和,納御嘉福,不以愚昧之説,致損聖恩。必不得已,請陳妄言。自皇朝聖化龍興,不設立儲君,所以永興年間開始,國家社稷幾近危難。今天應早建東宮,選用公卿中忠正賢良、陛下一向信任的臣僚充當師傅,左右侍臣忠誠聖上的充當賓友,讓他入總萬機,出統軍隊政務,監國撫軍,六柄在手。如這樣,那陛下就可以優遊無為,頤神養壽,進御醫藥。陛下百年之後,國有成主,民有所歸,那奸邪之人只有息望作罷,也沒有什麼空隙可鑽的了。這乃是萬世的令典,免禍的大略。而今皇長子燾,年紀將滿十二歲,聰慧敏睿温良謙和,眾情所繫,現在登上儲君的位置,那是天下的幸事。立子以長,禮儀所定。如必須等到他們都成人瞭然後再擇儲君,倒錯天倫,則會生出履霜踐冰之禍,自古以來,典籍所記,興衰存亡,很少不由此的。”
明元帝接受了崔浩的意見,於是讓他奉策告示宗廟,讓長子拓跋燾“為國副主”,在正殿臨朝。司徒長孫嵩、山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為左輔,坐東廂面西;崔浩與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丘堆為右弼,坐西廂面東。百僚各司其職聽從調遣。明元帝避居西宮,時隱而暗察之,聽其決斷朝政,大為高興,對左右侍臣説:“長孫嵩宿德舊臣,歷侍四朝,功存社稷;奚斤辯捷智謀,名聞遐邇;安同通曉俗情,明練政務;穆觀達於政要,識朕意圖;崔浩博聞強識,精於天人之會;丘堆雖無大用,然而在公事上專心嚴謹。有這六個人作為輔佐,我與你們優遊四境,伐叛安民,可以意氣奮發於天下了。”羣臣不時陳奏疑難問題,明元帝説:“這不是我所知道的,應當由你們的國主來決斷。” [9] 
  • 勸阻南征
泰常七年(422年),劉裕去世,明元帝想趁機攻取洛陽、虎牢、滑台。崔浩説:“陛下不以劉裕篡位為懷,接受他的貢物和使者,劉裕也敬侍陛下。不幸他今天死了,我們乘喪討伐他們,即使得手也不光彩。《春秋》説:晉國士丐率軍侵犯齊國,聽説齊侯去世,便撤回軍隊。君子以不伐喪為大禮,認為恩足以感動孝子,義足以動諸侯。而今國家也不能一舉而定江南,應該派人前去弔祭慰問,存其孤弱,憐其兇災,布義風於天下,令德好事指的就是這些。如此,則會教化披蓋荊、揚,南金象牙羽毛之類珍奇,可以不求而自至。劉裕剛死,黨羽未離,我們兵臨其境,他們必定齊心迎戰,這樣我們不一定能夠得手,不如慢慢處置,等待敵方出現內訌。假如他們國中強臣爭權,變難一定蜂起,然後我們命將揚威出征,就可不勞士卒,坐收淮北之地。”明元帝堅決要南伐,詰難崔浩説:“劉裕因姚興死而滅其國,劉裕死了我討伐他,怎麼不可以呢?”崔浩堅持説:“姚興死時,二子紛爭,劉裕才討伐他們。”明元帝大怒,不聽崔浩的話,於是派奚斤南伐。羣臣討論説:“先攻城呢?還是先搶地盤?”奚斤説:“請先攻城。”崔浩説:“南方人善於守城,苻堅攻打襄陽,經年不拔。今天以大國之力攻其小城,如不及時攻克,挫損軍勢,敵人便能徐徐嚴整而來。我軍疲怠敵方勁鋭,這是危險的做法。不如分軍取地,到淮河為限,設置守宰官員,收聚租谷。滑台、虎牢反而在我軍北面,南邊救援的希望斷絕,必定沿河東逃。如不這樣,就會成為我們的掌中之物。”吳兵將軍公孫表請求先攻城池。奚斤等渡過黃河,先攻滑台,經久不拔,上表請求援軍。明元帝發怒,於是親自南巡,拜崔浩為相州刺史,加左光祿大夫,隨軍為謀主。 [10] 
等到明元帝回朝,崔浩跟隨其出巡西河、太原。崔浩登高坡之上,下臨黃河,旁覽山川,感興大發,於是與同僚討論五等、郡縣的是與非,考查秦始皇漢武帝的得失。對他的好古識治,大家深為折服。天師寇謙之每與崔浩談話,聽其論古代治亂之跡,常常自夜達旦,神情嚴肅,從不懈倦,隨既而讚歎説:“你的話很好,都可實行,你也可以稱得上是當今的皋繇了。但世人因為貴遠賤近,不能深刻理解你的話。”因此對崔浩説:“我行道隱居,不營世務,突然聽到神中訣語,要我應兼修儒教,輔助泰平真君,繼千年斷絕的皇統緒脈。而我學不稽古,臨事闇昧,卿就為我撰列王治典,並論述其大要吧。”崔浩於是著文二十多篇,上推太初,下盡秦漢變弊之跡,大意先以恢復五等製為本。 [11] 

崔浩仕途起落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明元帝駕崩,拓跋燾即位,是為太武帝。左右官員忌恨崔浩正直,一起排擠毀謗他。太武帝雖然知道他的才能,但不能不接受眾議,故罷黜崔浩,讓他以公爵的身份歸家閒居。碰到有什麼疑難,便召來請教。 [55]  崔浩性情敏達,長於計謀,常自比西漢開國謀臣張良,認為自己在通古方面還勝過他。既然賦閒在家,因此打算修煉服食養性之術,而寇謙之有《神中錄圖新經》,崔浩便拜他為師。 [55] 

崔浩力贊征伐

  • 建策伐夏
北魏擊胡夏形勢圖,柏楊繪 北魏擊胡夏形勢圖,柏楊繪
始光(424年-428年)年間,崔浩被進封為東郡公,拜官太常卿。當時朝中正議論討伐胡夏赫連昌的事。羣臣都認為這是件難事,只有崔浩説:“往年以來,熒惑星再次守住羽林星,並都形成鈎己之狀,這就預卜了秦的滅亡。而且今年五星一齊出於東方,這是有利於西伐的徵兆,天應人和,時機到齊了,不可失去這個機會啊。”太武帝於是命令奚斤等出擊蒲板一帶,自己親率輕騎奇襲夏都統萬城,大勝而歸。後來太武帝又要再次征討赫連昌,到了統萬城下,收集兵馬假裝撤退。赫連昌鼓譟而來,衝突前進,將陣營舒展鋪開為兩翼,時值風雨從東南而來,沙塵暴虐,天地昏暗,宦官趙倪進言:“現在風雨從敵軍後面而來,我軍正向着風沙而敵人則揹着風沙,天不助我,況且將士又十分飢渴。希望陛下領着隊伍躲避他們,待日後再圖大舉。”崔浩叱責他説:“這是什麼話!千里之外前來制勝,一日之中怎麼能有變化呢?賊軍現前行不能停止,和後方遠離斷絕,更適宜我軍分隊隱蔽出擊,乘他們不注意而攻打他們。對付風的辦法在於人的謀劃,有什麼規律可循呢!”於是太武帝重新部署,全力反攻,夏軍全軍崩潰,赫連昌逃奔上邽 [12] 
  • 討擊柔然
攻克統萬城之後,太武帝為擺脱北面柔然與南朝宋腹背受敵的威脅,決意集中力量打擊柔然。公卿大臣們擔心宋軍乘機北進,竭力勸阻,連太武帝的乳母竇太后都極力阻止此行,只有崔浩極力贊成。他很有把握地説:“宋自劉裕去世後,元氣一直未恢復,對我構不成直接威脅。我們統一北方的大業,首先應對北方的強國夏國、蠕蠕下手。夏國已被我打敗,大傷元氣,氣數已盡,滅亡夏國已是時間問題了。蠕蠕氣焰囂張,不可一世,常口吐狂言,我國還未真正重創它,所以必須調集精兵,趁蠕蠕驕橫輕敵的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長驅直入蠕蠕境內,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到時一定能獲全勝!”
北魏討伐柔然形勢圖,柏楊繪 北魏討伐柔然形勢圖,柏楊繪
羣臣見狀,推出曾擔任赫連昌手下太史的張淵、徐辯出面勸阻。張淵的理由是:“當年是已己年,屬於‘三陰之歲’,‘太白在西方’,故不能舉兵,否則必定失敗。”他年輕時以勸阻苻堅南伐而名噪一時,羣臣認為如今天時、人事都不和諧,不能輕舉妄動。太武帝經此勸説後,猶豫不定,於是命崔浩與張淵等當庭辯論。 [56]  崔浩針鋒相對,説:“陽是恩德,陰是刑殺,所以出現日食時,君主要積德,出現月食的時候,要注意刑罰。帝王使用刑法,對犯罪的人則綁縛肆市處決,對於犯大罪的敵國,就應該使用甲兵消滅它們。今天出兵討伐有罪之國,正是加強刑罰。我觀察天象,近年以來月亮運行遮蓋昴星,到現在仍然如此。這表明,三年之內天子將大破旄頭星之國。柔然、高車都是旄頭星的部眾,希望陛下不要猶豫。”張淵等羞愧難言,辯解説:“柔然,是遠荒外不確定的東西。我們得到他們的土地,也不能耕種收穫糧食,得到他們的百姓也不能當做臣民驅使。而且他們疾速往來,行動沒有規律,很難攻取並徹底制服,有什麼事如此急迫,要動員大隊人馬去討伐他們?”崔浩説:“張淵、徐辯如果談論天文,還是他們的本職,至於説到人間的事情和當前的形勢,恐怕不是他們能確切瞭解的。這是漢朝以來的老生常談,用在今天,完全不切實際。為什麼呢?柔然本來是我們國家北方的藩屬,後來背叛而去。今天我們要謀殺叛賊元兇,收回善良的百姓,使他們能夠為我國效力,不是毫無用處的。世上的人都信服張淵、徐辯深通天文,預知成功或失敗。那麼,我倒想問問他們,在統萬城沒有攻破之前有沒有潰敗的徵兆?如果不知道,是沒有能力;如果知道了卻不説,是對陛下不忠。”當時前夏主赫連昌在座,張淵等自以無先言,慚不能對。拓跋燾非常高興,對大臣們説:“我已決定了。亡國之臣不可以同之相謀劃,確實是可信的呀。” [13] 
為了打消太武帝最後的疑慮,崔浩又進言:“劉義隆今日君臣,非劉裕時可比,他們如果敢來,譬如小馬小牛鬥虎狼,有何畏懼?’如今夏季,柔然的習慣分散放牧,秋天牲畜肥壯,方才集中,天寒時南下擄奪,出其不意,大舉襲擊,必定成功,只怕諸將不肯深入,不能全勝’。”崔浩口若懸河,舌戰羣臣,終於令太武帝徹底打消了疑慮,決計大舉討伐柔然。這次遠征,根據崔浩的“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謀略,果然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柔然主力潰敗,提出和親。從此不再是北魏的主要威脅。也正如崔浩的擔心,當魏軍進到琢琊山,諸將怕有伏兵,勸太武帝停止進軍。七月,魏軍班師。後來得到情報,再前進兩天,就可以把殘部消滅光。太武帝為此後悔不已。 [14] 
  • 攻滅北涼
延和元年(432年),太武帝滅亡北燕,在統一北方的道路上,只剩下西北角的北涼苟延殘喘。
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討論伐諒之事,羣臣反對,尤其是安西將軍李順反對得最厲害。李順作為太武帝的特使出使北涼十二次,對北涼的情況瞭如指掌。也曾在太武帝面前預言北涼沮渠氏離敗亡不遠。但是此人貪財,逐漸被北涼人用重金收買。太武帝此前數次想對北涼出兵,都被李順勸阻。這次他看到太武帝決心很大,只好編造謊言説:“從温圉水以西直到姑臧,遍地都是枯石,絕對沒有水草。當地人説姑臧城南的天梯山上,冬天有積雪,深達幾丈,春季和夏季的時候,積雪融化,從山上流下來,形成河流,當地居民就是引雪水入渠,灌溉農田。如果涼州人聽説我們大軍開到,一定會斷絕渠口,讓水流盡,我軍的人馬就無水可用。姑臧方圓百里之內,土地因無水寸草不生,我軍人馬難以久留。”崔浩反駁説:“《漢書·地理志》中講道:涼州的畜產,天下最為富饒。如果那裏沒有水草,牲畜怎麼繁殖?另外,漢朝絕不會在沒有水草的土地上興築城郭,設置郡縣。況且,高山冰雪融化以後,只能浸濕地皮,收斂塵土,怎麼能夠挖通渠道,灌溉農田呢!這種話實在是荒謬不可信。”李順惱羞成怒地説:“耳聞不如眼見。我曾經親眼看到,你有什麼資格和我辯論?”崔浩一針見血地説:“你接受了金錢賄賂,就想要替人家説話,你以為我沒有親眼看到就能被你矇蔽嗎?” [15] 
後來太武帝決意親率大軍討伐,當看到姑臧城外水草茂盛,便十分痛恨李順,對崔浩説:“你當年説過的話,今天果然應驗了。”崔浩回答説:“我不敢不講實話,一向如此。” [15] 

崔浩寵遇過人

除了以上事件中以外,崔浩在平息薛永宗蓋吳暴亂,征討吐沒骨部落,吐谷渾以及南征劉宋等戰爭中屢獻奇謀,屢建奇功。太武帝曾對崔浩説:“你才智淵博,歷事我的祖父與我父親,盡忠三世,因此我對你特別看重。希望你凡有所思,直言相告,助我治世。我有時脾氣不好,也許不能採納你的建議,但過後靜思,卻總覺得你説得很有道理。”他還曾指着崔浩,對新歸降的高車酋長們説:“你們別看此人纖弱不堪,手無縛雞之力,但他胸中所懷,卻遠遠勝過甲兵。但我征戰前猶豫不決之時,都是他使我下定決心,而且總是大獲全勝。這都是他的功勞!”他曾召集眾尚書,下令道:“日後凡屬軍國大計,你們不能決定的,都應先徵詢崔浩的意見,然後再可實施’。” [16] 
太武帝對崔浩不僅是信任,而且很親近。他有時到崔浩家中向他請教,崔浩接待太武帝倉促之間,來不及製作精美的食品,就搬出家常菜餚,太武帝總是高興地拿起來就吃。崔浩進宮見駕,地點也不限於朝堂,可以出入寢宮。 [16] 

崔浩國史之獄

主詞條:國史之獄
在太武帝鎮壓蓋吳起義的過程中,崔浩曾親見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篤通道教,主張廢佛。太武帝由此下令關閉長安沙門,焚燒寺院,搗毀佛像,史稱“三武之禍”。寇謙之以殺僧過多,曾苦求崔浩,阻止滅佛,崔浩不但沒有聽從,反而極力勸告太武帝要加大打擊佛教的力度。當時“一境之內,無復沙門”,朝野間怨聲載道。
崔浩掌權後,企圖按照漢族的世家大族的傳統思想,整理、分別和規定氏族的高下。早在神麚三年(431年)時,崔浩便“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盧玄勸阻他説:“創制立事,各有其時;樂意做這件事的人,能有幾人!請你要三思。” [17]  但崔浩不從,從而得罪了眾多的鮮卑貴族。
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兒給王慧龍太原王氏是名門大族,世代遺傳齇鼻,在江東被稱為“齇王”。崔浩見王慧龍時,一看到他的齇鼻,就説:“的確是王家男兒,真是貴種!”又多次對朝中的鮮卑諸公稱讚他長得俊美。司徒長孫嵩聽了大不高興,就向太武帝告狀,説王慧龍是從南方歸降的,崔浩嘆服南人,是“有訕鄙國化之意”。太武帝大怒,把崔浩傳來訓斥,崔浩脱帽叩頭,自責了一番才得到寬恕。 [62] 
太子拓跋晃監國時,崔浩自恃才略及太武帝的寵任,專制朝權。一次曾推薦冀、定、相、幽、並五州人士數十人,都自起家直接任郡守。拓跋晃對崔浩説:“早先徵聘的人才,也是被作為州郡官入選的,他們擔任這一職務已經很久了,辛勤勞苦卻一直沒得到過朝廷的報答,應該首先補充他們作郡縣守令,讓新徵聘的人代替他們做郎吏。而且太守、縣令管理百姓,應該由經歷過世面有經驗的人來擔當。”崔浩固執己見,最終把他推薦的人派出去任職。當時,中書侍郎著作郎高允得知後,對東宮博士管恬説:“崔公恐怕免不了一場災禍。為了順遂自己未必正確的私心而同朝廷有權勢的人對抗爭勝,他將用什麼來保全自己呢!” [18] 
但直接給崔浩帶來殺身之禍的直接原因,是《國記》事件。
在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時,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監秘書事,中書侍郎高允、散騎侍郎張偉參著作事,續修國史。太武帝叮囑他們,寫國史一定要根據實錄。崔浩他們按照這個要求,採集了魏國上代的資料,編寫了一本魏國的國史 [19]  。據高允後來陳述,崔浩主要起到總裁大綱的作用,此外還與高允負責國史中《先帝記》和《今記》部分的編寫 [58] 
當時,太武帝要編國史的目的,本來只是留給皇室後代看的。但是《國記》修畢後,參與其事的著作令史閔湛、郗標建議把《國記》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筆,同時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經》。閔湛、郗標巧言令色,平時以諂事崔浩而獲得崔浩的歡心。他們的建議被崔浩採納。於是,在天壇東三里處,營造了一個《國記》和《五經注》的碑林,方圓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萬才告完成。 [20]  [57] 
由於《國記》秉筆直書,盡述拓跋氏的歷史,詳備而無所避諱,其中直書了拓跋氏一些不願人知的早期歷史。而石碑樹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來行人議論。鮮卑貴族看到後,無不憤怒,先後到太武帝前告狀,指控崔浩有意“暴揚國惡”。太武帝命令收捕崔浩及秘書郎吏,審查罪狀 [57]  。崔浩被捕後,承認自己曾經接受過賄賂。其實他對自己所犯何罪,也不明白。太武帝親自審訊崔浩時,他也惶惑不能應對。太武帝一度想要誅滅崔浩和他的幕僚宗欽段承根等人,以及他們的部屬、僮僕等一百二十八人的五族,共有數千人。經高允力爭,這才改變想法 [59]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初十日(450年7月5日),太武帝下詔誅殺崔浩。崔浩被關在囚車裏,由士卒押送到平城南郊,押送的幾十名士兵在他的頭上撒尿,史稱“呼聲嗷嗷,聞於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 [60-61]  。同時,“秘書郎吏及長曆生”數百人也被定罪殺死;而清河崔氏同族無論遠近,包括其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被連坐滅族,史稱“國史之獄”。 [21] 
崔浩死後不久,太武帝北巡陰山,後悔誅殺崔浩。時北部尚書宣城公李孝伯病重,有傳言他已經逝世。太武帝聽説後,感嘆道:“李宣城可惜!”既而又説:“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22]  崔浩被殺一年後,太武帝反思“刑網太密”,令人改定律制。 [23] 

崔浩主要影響

崔浩政治

崔浩才藝通博,除了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成就外,在天文、曆法、法律、飲食、宗教等方面都做出過重要貢獻。
《魏書‧盧玄傳》記載崔浩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盧玄曾經勸他“宜其三思”,但崔浩“雖無異言,竟不納”。此事點明瞭崔浩的死因。從社會階級去解釋崔浩,會發現他代表的是北方的士族,思想也是北方士族的思想,《魏書‧崔浩傳》提到崔浩“留心於制度、科律及經術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嘗之禮,豐儉之節,義理可觀。性不好老莊之書。”這是東漢以來儒家大族的傳統,後面又謂崔浩“上推太初,下盡秦漢變弊之跡,大旨先以復五等為本”。
崔浩選士是家世與人倫並進,在他心目中,能具備高官及儒學二條件之姓族,才是他理想的一等門第,透過選士,最終目的就是復興儒家的五等爵制。《北史·李訢傳》提到選助教時,崔浩“舉其弟子箱子與盧度世、李敷三人應之”。他不選李訢是因為他出自范陽李氏,非高門大族,反觀之,李敷出自趙郡李氏,盧度世出自范陽盧氏,皆出自高門。 [24] 

崔浩軍事

崔浩作為軍事謀略家,深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為北魏統一戰爭的謀主,他參與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的軍事決策,多謀善斷,算無遺策,屢建功勳,在北魏統一中國北方的一系列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72] 
崔浩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注重從人事、地利、天時三個方面綜合考察軍事鬥爭的形勢,論證成敗得失,預見發展趨勢,作出正確的軍事決策。認為三者中,以人事為先,反對迷信之説。在戰略上主張先北後南,即先平定北方割據政權和敵對勢力,再對付南方之敵,各個擊滅,反對兩面樹敵。在戰術上,強調發揮騎兵的作用,以己之長擊敵之短;拆散敵盟,攻其薄弱;因勢定策,速戰速決;“擊蛇先擊頭”等。 [72] 
崔浩的軍事思想是漢族傳統軍事思想與北方民族戰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為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注入了新的內容。 [72] 

崔浩曆法

自曹魏初年以來,歷朝沿用《景初歷》,但其錯謬頗多。到太武帝滅北涼後,命崔浩“錯綜其數”,崔浩召集眾多術士,考校漢代以來的日月薄蝕、五星行度,另撰《五寅元歷》,但因他被殺,而未能施行。 [43]  [48-49] 

崔浩歷史評價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崔浩博聞強識,精於天人之會。 [24]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對崔浩極為倚信,多次加以稱讚:
  • 卿才智淵博,事朕祖考,忠著三世,朕故延卿自近。其思盡規諫,匡予弼予,勿有隱懷。 [24] 
  • 智如崔浩,廉如(長孫)道生。 [54] 
  • 汝曹視此人,尫纖懦弱,手不能彎弓持矛,其胸中所懷,乃逾於甲兵。朕始時雖有徵討之意,而慮不自決,前後克捷,皆此人導吾至此也。 [24] 
  • 凡軍國大計,卿等所不能決,皆先諮浩,然後施行。 [24] 
北齊魏收魏書》:
  • 崔浩才藝通博,究覽天人,政事籌策,時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於子房也。屬太宗為政之秋,值世祖經營之日,言聽計從,寧廓區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謀雖蓋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豈鳥盡弓藏,民惡其上?將器盈必概,陰害貽禍?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24] 
  • 浩織妍潔白,如美婦人。而性敏達,長於謀計。常自比張良,謂已稽古過之。 [24] 
隋初顏之推顏氏家訓》:洛陽亦聞崔浩、張偉、劉芳,鄴下又見邢子才:此四儒者,雖好經術,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諸賢,故為上品。 [44] 
唐代劉知己史通》:“蓋列士徇名,壯夫重氣,寧為蘭摧玉折,不作瓦礫長存。若南、董(南史氏董狐)之仗氣直書,不避強御;韋、崔(韋昭、崔浩)之肆情奮筆,無所阿容。雖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遺芳餘烈,人到於今稱之。與夫王沈《魏書》,假回邪以竊位,董統《燕史》,持謅媚以偷榮,貫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67] 
唐代朱敬則隋高祖論》:至若陳平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25] 
唐代蘇圖元《崔令尹頌德記》:張賓、崔浩,曾施神國之謀。荀彧田豐,亦運制勝之策。 [26] 
唐代杜牧注孫子序》: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27] 
北宋邵雍《觀南北朝》:方其天下分南北,聘使何當絕往還。偏霸尚存前典憲,小康猶帶舊腥羶。洛陽雅望稱崔浩,江表奇才服謝安。二百四年能並轡,漫將強敵互為言。 [43] 
北宋秦觀《崔浩論》:史稱崔浩自比張良,謂稽古過之。以臣觀之,浩曾不及荀、賈,何敢望子房乎?夫子房之於漢,荀攸、賈詡之於魏,浩於元魏,運籌制勝,箅無遺策,實各時之謀臣也。……欲為子房而不知所以為子房。 [45] 
北宋張預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乘其弊而起。”浩謂鬥兩虎而收長久之利。又曰:“城有所不攻。”浩謂若攻小城,必損軍勢。又曰:“知天知地。”浩謂五星出東方,利以西伐。又曰:“禁祥去疑。”浩謂風道在人。又曰:“攻其無備。”浩請掩蠕蠕之不備。又曰:“亂軍引勝。”浩謂張虛聲而招實害。又曰:“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浩以永宗未知帝來,請急擊之。又曰:“其勢險,其節短。”浩謂擊蛇之法,當先頭破是也。 [28] 
南宋胡寅讀史管見》:
  • 崔浩見理不明,而執義不堅,豈不信哉?
  • 崔浩佔天料敵,誠有過人者,獨未知佐國之道耳。夫魏,北夷也,非不能攻戰併吞之,患在有壯士健馬能不求不忮之為難。浩誠知古今,監成敗,則宜勸其君以修德行仁,用賢固本,保其土宇,為安寧不拔之基,豈可吹波助瀾,增其闢國廣地之意乎?雖征伐克獲,功高一時,而他日為拓跋氏之禍者,實兆於北虜,子房之智,豈為是哉?其言日:“患在上無此意,今上意已決,奈何止之?”此尤非忠臣所宜言也。上之意有是有非,是則當將順,非則當匡救。苟不問是非,一概聽從,無乃妾婦之正,豈大臣以道事君之法乎?
  • 好惡以類者鮮,易者實多。浩刻石書史,立之衢路,暴著國惡,不少隱避,其事上如此,則必取人之能規諫於我而惡其諛説者,此乃情性之類也。彼閔湛、郗標,佞諂人也,浩寵信而不悟,而以直自任,昧於為尊者諱之禮,是好惡不以類,其不仁久矣。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浩其能免乎?孔子作《春秋》,譏魯公之惡,皆婉其文,為尊者諱,所以存肅敬之心、謹履霜之戒也。浩而知此,庶乎免矣!雖然,浩罪不至死,魏燾平日顧待如何?正使復有大罪,猶當以功議減,而遽殺之,鷙猛寡恩,乃如此哉! [69] 
南宋李石《崔浩高允論》:崔浩、高允二臣者,魏之起燕代而伯中國,二臣力居多事,通而學博,猶一體之人也。……魏起燕代,用兵中國,浩為謀主,帷幄坐勝,所至策勳……。 [45]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是個博洽底人。他雖自比子房,然卻學得子房默了。子房之辟穀,姑以免禍耳,他卻真個要做。 [46] 
南宋陳亮酌古論》:夫崔浩之佐魏,料敵制勝,變化無窮,此其智之不可敵,雖子房無以逺過也,而其料柔然尤為奇中。 [29] 
南宋徐鈞《崔浩》:智謀斷國灼蓍龜,自比留侯果是非。一死人言緣史事,誰知謀泄為南歸。 [30] 
明末陳子龍安雅堂稿》: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温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31] 
明末清初王夫之讀通鑑論》:於崔浩以史被殺,而重有感焉。浩以不周身之智,為索虜用,乃欲伸直筆於狼子野心之廷,以速其死,其愚固矣。然浩死而後世之史益薉,則浩存直筆於天壤,亦未可沒也。直道之行於斯民者,五帝、三王之法也,聖人之教也,禮樂刑政之興廢,荒隅盜賊之緣起,皆於史乎徵之,即有不典,而固可徵也。若浩者,仕於魏而為魏史,然能存拓拔氏之所繇來,詳著其不可為君師之實,與其乘閒以入中國之禍始,俾後之王者鑑而知懼,以制之於早,後世之士民知媿而不屑戴之為君,則浩之為功於人極者亦偉矣。浩雖殺,魏收繼之,李延壽繼之,撰述雖薉,而詰汾、力微之薉跡猶有傳者,皆浩之追敍僅存者也。 [32] 
清初田雯《讀崔浩傳》:桃簡原來才藝絕,甲兵壁壘自填胸。平生合是留侯侶,只少功成訪赤松。 [47]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閲史緒論》:崔浩研精經術,練習政事,洵魏臣之傑出者。其不信佛法,尤度越時俗,卓然高蹈,何乃師受道士之術而崇奉尊禮之?且上其書以蠱惑君心,得罪名教不淺。 [33] 
田餘慶:崔浩總裁史事,首在破鄧淵獄後史臣裹足局面,一切惟“務從實錄”是崇,顯示自己忠於太武帝的付託。而競趨之士為了迎合崔浩,更以國史刊石立衢,“欲彰浩直筆之跡”。古來權勢寵幸者於臣君相與之際,有時未達一間,釀成事端,自貽伊戚。智如崔浩,也不免忘乎所以,竟不思伴虎之諺。所以高允議論刊石諸事,“分寸之間,恐為崔浩萬世之禍”。希君之旨以實錄為依歸,以直筆相標榜者,終於栽倒在直筆之下!人主的複雜心態使希旨者禍福無常,給史學造成禍害,問題不正是出在“分寸之間”嗎?古書所見,有一類智者以“揣摩之才”見長……崔浩蓋亦封倫之儔,揣摩人主之意而遭反噬,成為千古史壇話題。崔浩以直筆、實錄獲譴,不悖於史德。但他並不理解太武帝所言“務從實錄”,除了有懲於鄧淵獄事外,還有他的理解與需要……“盛矜於己而厚辱於先”,那就難保不取禍了。 [70] 

崔浩軼事典故

崔浩狀貌

據《魏書·崔浩傳》記載,崔浩皮膚纖細潔白,如同美貌婦人,因此常自比西漢開國謀臣張良 [55]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亦曾在歸降的高車首領面前形容崔浩“尫纖懦弱,手不能彎弓持矛(意為纖弱不堪,手無縛雞之力)”。 [24] 

崔浩品評人物

崔浩曾對魏明元帝説:“臣曾經私下評論近世人物,不敢不讓陛下知道。如像王猛治國,是苻堅管仲;慕容玄恭(慕容恪)輔佐少主,是慕容暐霍光劉裕平定逆亂,是司馬德宗曹操。”明元帝説:“你認為先帝(指魏太祖拓跋珪)如何?”崔浩説:“小人管窺蠡測,怎能發現蒼天的廣大。即使如此,太祖任用漠北淳樸之人,南入中原,變風易俗,化披四海,自當與伏羲、神農齊列,為臣豈能仰其名節。”明元帝説:“屈丐(赫連勃勃)怎樣?”崔浩説:“屈丐家國夷滅,一身孤寄,被姚氏封官任用。不思樹黨強鄰,報仇雪恥,於是結忿於蠕蠕(柔然),背德於姚興,豎逆小人,無大謀略,殘酷暴虐,終將為人所滅。”明元帝大為高興,二人説到午夜,明元帝賜給他御縹酒十觚、水精戎鹽一兩,説:“朕品味你説的話,如這鹽酒,所以與你同享。” [6] 
崔浩與大臣毛修之交好,常常與他共同論説。討論時,談到《三國志》作者陳壽有古人良史風範,其所著述,文義典正,都是“揚於王廷”的文字,“微而顯,婉而成章”,自班固修《漢書》以來,無人能及。 [34]  毛修之説:“我過去在蜀地,聽長老説,陳壽曾任諸葛亮門下書佐,被諸葛鞭撻百下,所以他論諸葛武侯説:‘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崔浩於是與他論説道:“承祚評述諸葛亮的時候,是有故意過美之譽,按查諸葛亮的行跡,不是不相符,不是夾帶私恨。為什麼這樣説呢?諸葛亮任劉備的丞相,正當九州鼎沸之際,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合歡,卻不能與曹氏爭奪天下,捨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據守窮困崎嶇之地,僭號邊夷之間。這是下策了。諸葛亮可與趙陀為偶,而拿他與管仲蕭何相比,不也是言過其實?説陳壽貶抑諸葛亮並未失實。況且諸葛亮既然據有蜀地,依山勢險固,不達時宜,不量勢力。嚴威酷法,控制蜀人;矜才負能,意氣矯舉。想以邊夷之眾與上國抗衡。出兵隴右,再攻祁山,又攻陳倉,疏漏遲緩失去時機,大敗而返;後入秦川,不再攻城,要求野戰。魏兵知其意圖,閉壘堅守,以不戰使諸葛服。諸葛智窮勢盡之後,鬱憤攻心,發病而死。由此説來,哪能與古時善戰的將帥‘見可而進,知難而退’的做法相比呢?”毛修之認為崔浩説的很有道理。 [34] 

崔浩誤信貳臣

崔浩修北魏國史時,寵信性情乖巧、奸佞的著作令史閔湛、郗標。崔浩曾經註解《易經》《論語》《詩經》《書經》,閔湛、郗標就上疏建議説:“馬融鄭玄王肅賈逵所作的註解,都不如崔浩的準確有深度,我們懇求陛下沒收國內由這些人作注的各種書,頒佈崔浩的注本,命令全國上下都來學習。請求陛下下令讓崔浩繼續註解《禮記》,使後人將來能看到正確的釋義。”崔浩也極力推薦閔湛、郗標有著書立説的才能。而閔湛、郗標反過來又建議崔浩把他所撰寫的國史刻在石碑上,以彰顯崔浩的秉筆直書。中書侍郎高允聽説這件事後又對著作郎宗欽説:“閔湛、郗標所搞的這一切,若有一點差錯,恐怕就會給崔家帶來萬世的災禍,我們這些人也不會倖免。”後來,崔浩採納了二人的建議,果然招致殺身滅族之禍。 [57] 

崔浩人際關係

主詞條:清河崔氏
關係
姓名
簡介
七世祖
三國曹魏時官拜司空,封安陽鄉侯。死後諡號“孝”。
六世祖
世襲崔林的安陽鄉侯爵位。
五世祖
崔某
——
曾祖父
西晉末年任司空劉琨從事中郎。輾轉效力石虎,在新平相任內遇害。
祖父
十六國前燕書法家。
父親
北魏開國名臣,官至天部大人,封白馬公。死後獲贈司空,諡號“文貞”。
母親
盧氏
名士盧諶孫女。
原配
郭氏
出身太原郭氏郭逸之女。
繼室
郭氏
出身太原郭氏,原配郭氏之妹,在姐姐去世後繼婚。
弟弟
魏道武帝時歷任徵虜將軍、中書侍郎。死後追贈冀州刺史。
官至上黨郡太守。
堂弟
崔顗之子,遭崔浩連累,南奔劉宋。迴歸北魏後歷任潁川郡守、郢州刺史,為唐代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鄭州崔氏始祖。
妻弟
郭洪之
郭逸之子,尚書左僕射郭祚之父。
以上內容來源 [35-38] 

崔浩主要作品

崔浩的文章存世不多,而且多屬應用文字,散見於《魏書》中。 [74]  全後魏文》據此輯錄有崔浩平生所撰文疏8篇:《冊封沮渠蒙遜為涼王》《上<五寅元歷>表》《上疏贊明寇謙之受神誥事》《注易敍》《食經敍》《論諸葛武侯》《廣德殿碑頌》《女儀》。 [73]  其中《冊封沮渠蒙遜為涼王》一文,則遣辭典雅,略帶駢文氣息,基本上模仿漢末潘勖的《冊魏公九錫文》,被認為是北魏初年應用文字中比較少見的華麗文章。 [74] 

崔浩人物爭議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陳寅恪認為:“崔浩之死,或以為是華夷之辨的民族問題,或以為是佛道之爭的宗教問題,其實不然,其主要原因應在社會階級方面,即崔浩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終因國史之事罹禍。” [39]  華夷之辨,實非崔浩致死之因,《宋書柳元景傳》記載柳光世言:“虜主拓跋燾南寇汝、潁,浩密有異圖,光世要河北義士為浩應。浩謀泄被誅,河東大姓坐連謀夷滅者甚眾。” [63]  似崔浩有民族意識,其實這種説法是有一定的問題的,因為崔浩常為鮮卑出謀獻策,對北魏幫助莫大,《宋書‧柳元景傳》説的偏袒南朝實則是崔浩依實際情勢做的判斷而已,且《魏書‧盧度世傳》論及崔浩竟未提此事,《通鑑‧考異》司馬光亦云:“《宋書‧柳元景傳》與魏事不同,今從《後魏書》。” [64]  可見得柳光世之言,不過虛張華夷之見自託於南朝,不足為據。
至於佛道之爭極可能是崔浩致死的原因之一,《魏書‧釋老志》記載太武帝拓跋燾西征蓋吳到長安,看到寺廟中多有兵器,怒曰:“此非沙門所用,當與蓋吳通謀,規害人耳!”而崔浩本信天師道,遂“因進其説”,最後太武帝“詔誅長安沙門,焚破佛像。”太子拓跋晃與崔浩在宗教上是分歧的,他“素敬佛道。頻上表,陳刑殺沙門之濫,又非圖像之罪。”可是太武帝不願買帳,反而變本加厲的下詔“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銅人者,門誅。”直到崔浩死後才“頗悔之”。在廢佛問題上,崔浩與太子拓跋晃雖是衝突的,但拓跋晃所上的表文並未言及崔浩。 [39] 
在“國史之獄”中,北方士族遭到了沉重打擊。宋人劉攽等認為:“拓跋氏乘後燕之衰,蠶食並、冀,暴師喋血三十餘年,而中國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鎮皆故部落酋大,雖參用趙魏舊族,往往以猜忌夷滅。”指出鮮卑貴族與趙魏大族的矛盾,而崔浩正是這種矛盾的犧牲品,“國史之獄”不過是一個藉口。錢穆的《國史大綱》則稱“大抵如王猛、崔浩之倫,皆欲在北方異姓主下而展其抱負者,浩則樹敵已多,得罪不專為修史者也”。 [50] 

崔浩影視形象

時間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2006
電視劇
2013
電視劇
2014
電影

崔浩史料索引

魏書》卷35《崔浩傳》 [24] 
北史》卷21《崔浩傳》 [40] 
資治通鑑》卷115~卷125 [53] 
參考資料
  • 1.    《魏書》卷35《崔浩傳》: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白馬公玄伯之長子。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弱冠為直郎。天興中,給事秘書,轉著作郎。太祖以其工書,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嚴頗峻,宮省左右多以微過得罪,莫不逃隱,避目下之變。浩獨恭勤不怠,或終日不歸。太祖知之,輒命賜以御粥。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皆此類也。
  • 2.    《魏書》卷35《崔浩傳》: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常授太宗經書。每至郊祠,父子並乘軒軺,時人榮之。太宗好陰陽術數,聞浩説《易》及《洪範》五行,善之,因命浩筮吉凶,參觀天文,考定疑惑。浩綜核天人之際,舉其綱紀,諸所處決,多有應驗。恆與軍國大謀,甚為寵密。是時,有兔在後宮,驗問門官,無從得入。太宗怪之,命浩推其咎徵。浩以為當有鄰國貢嬪嬙者,善應也。明年,姚興果獻女。
  • 3.    《魏書》卷35《崔浩傳》: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蘇垣因華陰公主等言讖書國家當治鄴,應大樂五十年,勸太宗遷都。浩與特進周澹言於太宗曰:"今國家遷都於鄴,可救今年之飢,非長久之策也。東州之人,常謂國家居廣漠之地,民畜無算,號稱牛毛之眾。今留守舊部,分家南徙,恐不滿諸州之地。參居郡縣,處榛林之間,不便水土,疾疫死傷,情見事露,則百姓意沮。四方聞之,有輕侮之意。屈丐、蠕蠕必提挈而來,雲中、平城則有危殆之慮。阻隔恆代千里之險,雖欲救援,赴之甚難。如此則聲實俱損矣。今居北方,假令山東有變,輕騎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誰知多少?百姓見之,望塵震服。此是國家威制諸夏之長策也。至春草生,乳酪將出,兼有菜果,足接來秋。若得中熟,事則濟矣。"太宗深然之,曰:"唯此二人,與朕意同。"復使中貴人問浩、澹曰:"今既餬口無以至來秋,來秋或復不熟,將如之何?"浩等對曰:"可簡窮下之户,諸州就谷。若來秋無年,願更圖也。但不可遷都。"太宗從之,於是分民詣山東三州食,出倉谷以稟之。來年遂大熟。賜浩、澹妾各一人,御衣一襲,絹五十匹,綿五十斤。
  • 4.    《魏書》卷35《崔浩傳》:泰常元年,司馬德宗將劉裕伐姚泓,舟師自淮泗入清,欲泝河西上,假道於國。詔羣臣議之。外朝公卿鹹曰:"函谷關號曰天險。一人荷戈,萬夫不得進。裕舟船步兵,何能西入?脱我乘其後,還路甚難。若北上河岸,其行為易。揚言伐姚,意或難測。假其水道,寇不可縱。宜先發軍斷河上流,勿令西過。"又議之內朝,鹹同外計。太宗將從之。浩曰:"此非上策,司馬休之之徒擾其荊州,劉裕切齒來久。今興死子劣,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觀其意,必欲入關。勁躁之人,不顧後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則姚無事而我受敵。今蠕蠕內寇,民食又乏,不可發軍。發軍赴南則北寇進擊,若其救北則東州復危。未若假之水道,縱裕西入,然後興兵塞其東歸之路,所謂卞莊刺虎,兩得之勢也。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勝也,亦不失救鄰之名。縱使裕得關中,縣遠難守,彼不能守,終為我物。今不勞兵馬,坐觀成敗,關兩虎而收長久之利,上策也。夫為國之計,擇利而為之,豈顧婚姻,酬一女子之惠哉?假令國家棄恆山以南,裕必不能發吳越之兵與官軍爭奪河北也,居然可知。"議者猶曰:"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北上岸則姚軍必不出關助我。揚聲西行,意在北進,其勢然也。"太宗遂從羣議,遣長孫嵩發兵拒之,戰於畔城,為裕將朱超石所敗,師人多傷。太宗聞之,恨不用浩計。
  • 5.    《魏書》卷35《崔浩傳》:二年,司馬德宗齊郡太守王懿來降,上書陳計,稱劉裕在洛,勸國家以軍絕其後路,則裕軍可不戰而克。書奏,太宗善之。會浩在前進講書傳,太宗問浩曰:"劉裕西伐,前軍已至潼關。其事如何?以卿觀之,事得濟不?"浩對曰:"昔姚興好養虛名,而無實用。子泓又病,眾叛親離。裕乘其危,兵精將勇,以臣觀之,克之必矣。"太宗曰:"劉裕武能何如慕容垂?"浩曰:"裕勝。"太宗曰:"試言其狀。"浩曰:"慕容垂承父祖世君之資,生便尊貴,同類歸之,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劉裕挺出寒微,不階尺土之資,不因一卒之用,奮臂大呼而夷滅桓玄,北擒慕容超,南摧盧循等,僣晉陵遲,遂執國命。裕若平姚而還,必篡其主,其勢然也。秦地戎夷混並,虎狼之國,裕亦不能守之。風俗不同,人情難變,欲行荊揚之化於三秦之地,譬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走,不可得也。若留眾守之,必資於寇。孔子曰:善人為邦百年,或以勝殘去殺。今以秦之難制,一二年間豈裕所能哉?且可治戎束甲,息民備境,以待其歸,秦地亦當終為國有,可坐而守也。"太宗曰:"裕已入關,不能進退,我遣精騎南襲彭城、壽春,裕亦何能自立?"浩曰:"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不可親御六師。兵眾雖盛,而將無韓白。長孫嵩有治國之用,無進取之能,非劉裕敵也。臣謂待之不晚。"太宗笑曰:"卿量之已審矣。"
  • 6.    《魏書》卷35《崔浩傳》:浩曰:"臣嘗私論近世人物,不敢不上聞。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太宗曰:"卿謂先帝如何?"浩曰:"小人管窺縣象,何能見玄穹之廣大。雖然,太祖用漠北醇樸之人,南入中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齊列,臣豈能仰名?"太宗曰:"屈丐如何?"浩曰:"屈丐家國夷滅,一身孤寄,為姚氏封殖。不思樹黨強鄰,報仇雪恥,乃結忿於蠕蠕,背德於姚興,撅豎小人,無大經略,正可殘暴,終為人所滅耳。"太宗大悦,語至中夜,賜浩御縹醪酒十觚,水精戎鹽一兩。曰:"朕味卿言,若此鹽酒,故與卿同其旨也。"
  • 7.    《魏書》卷35《崔浩傳》:三年,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經北斗,絡紫微,犯天棓,八十餘日,至漢而滅。太宗復召諸儒術士問之曰:"今天下未一,四方岳峙,災咎之應,將在何國?朕甚畏之,盡情以言,勿有所隱。"鹹共推浩令對。浩曰:"古人有言,夫災異之生,由人而起。人無釁焉,妖不自作。故人失於下,則變見於上,天事恆象,百代不易。《漢書》載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與今同。國家主尊臣卑,上下有序,民無異望。唯僣晉卑削,主弱臣強,累世陵遲,故桓玄逼奪,劉裕秉權。彗孛者,惡氣之所生,是為僣晉將滅,劉裕篡之之應也。"諸人莫能易浩言,太宗深然之。五年,裕果廢其主司馬德文而自立。南鎮上裕改元赦書。時太宗幸東南舄鹵池射鳥,聞之,驛召浩,謂之曰:"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驗矣,朕於今日始信天道。"
  • 8.    《魏書》卷35《崔浩傳》:初,浩父疾篤,浩乃剪爪截髮,夜在庭中仰禱斗極,為父請命,求以身代,叩頭流血,歲餘不息,家人罕有知者。及父終,居喪盡禮,時人稱之。襲爵白馬公。朝廷禮儀、優文策詔、軍國書記,盡關於浩。浩能為雜説,不長屬文,而留心於制度、科律及經術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嘗之禮,豐儉之節,義理可觀。性不好《老》、《莊》之書,每讀不過數十行,輒棄之,曰:"此矯誣之説,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老聃習禮,仲尼所師,豈設敗法之書,以亂先王之教。袁生所謂家人筐篋中物,不可揚於王庭也。"
  • 9.    《魏書》卷35《崔浩傳》:太宗恆有微疾,怪異屢見,乃使中貴人密問於浩曰:"《春秋》:星孛北斗,七國之君皆將有咎。今茲日蝕於胃昂,盡光趙代之分野,朕疾彌年,療治無損,恐一旦奄忽,諸子並少,將如之何?其為我設圖後之計。"浩曰:"陛下春秋富盛,聖業方融,德以除災,幸就平愈。且天道懸遠,或消或應。昔宋景見災修德,熒惑退舍。願陛下遣諸憂虞,恬神保和,納御嘉福,無以闇昧之説,致損聖思。必不得已,請陳瞽言。自聖化龍興,不崇儲貳,是以永興之始,社稷幾危。今宜早建東宮,選公卿忠賢陛下素所委仗者使為師傅,左右信臣簡在聖心者以充賓友,入總萬機,出統戎政,監國撫軍,六柄在手。若此,則陛下可以優遊無為,頤神養壽,進御醫藥。萬歲之後,國有成主,民有所歸,則奸宄息望,旁無覬覦。此乃萬世之令典,塞禍之大備也。今長皇子燾,年漸一週,明睿温和,眾情所繫,時登儲副,則天下幸甚。立子以長,禮之大經。若須並待成人而擇,倒錯天倫,則生履霜堅冰之禍。自古以來,載籍所記,興衰存亡,鮮不由此。"太宗納之。於是使浩奉策告宗廟,命世祖為國副主,居正殿臨朝。司徒長孫嵩,山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為左輔,坐東廂西面;浩與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丘堆為右弼,坐西廂東面。百僚總己以聽焉。太宗避居西宮,時隱而窺之,聽其決斷,大悦。謂左右侍臣曰:"長孫嵩宿德舊臣,歷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辯捷智謀,名聞遐邇;安同曉解俗情,明練於事;穆觀達於政要,識吾旨趣;崔浩博聞強識,精於天人之會。丘堆雖無大用,然在公專謹。以此六人輔相,吾與汝曹遊行四境,伐叛柔服,可得志於天下矣。"羣臣時奏所疑,太宗曰:"此非我所知,當決之汝曹國主也。"
  • 10.    《魏書》卷35《崔浩傳》:會聞劉裕死,太宗欲取洛陽、虎牢、滑台。浩曰:"陛下不以劉裕欻起,納其使貢,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喪伐之,雖得之不令。《春秋》:晉士丐帥師侵齊,聞齊侯卒,乃還。君子大其不伐喪,以為恩足以感孝子,義足以動諸侯。今國家亦未能一舉而定江南,宜遣人弔祭,存其孤弱,恤其兇災,布義風於天下,令德之事也。若此,則化被荊揚,南金象齒羽毛之珍,可不求而自至。裕新死,黨與未離,兵臨其境,必相率拒戰,功不可必,不如緩之,待其惡稔。如其強臣爭權,變難必起,然後命將揚威,可不勞士卒,而收淮北之地。"太宗鋭意南伐,詰浩曰:"劉裕因姚興死而滅其國,裕死我伐之,何為不可?"浩固執曰:"興死,二子交爭,裕乃伐之。"太宗大怒,不從浩言,遂遣奚斤南伐。議於監國之前曰:"先攻城也?先略地也?"斤曰:"請先攻城。"浩曰:"南人長於守城,苻氏攻襄陽,經年不拔。今以大國之力攻其小城,若不時克,挫損軍勢,敵得徐嚴而來。我怠彼鋭,危道也。不如分軍略地,至淮為限,列置守宰,收斂租谷。滑台,虎牢反在軍北,絕望南救,必沿河東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公孫表請先圖其城。斤等濟河,先攻滑台,經時不拔,表請濟師。太宗怒,乃親南巡。拜浩相州刺史,加左光祿大夫,隨軍為謀主。
  • 11.    《魏書》卷35《崔浩傳》:及車駕之還也,浩從太宗幸西河、太原。登憩高陵之上,下臨河流、傍覽川域,慨然有感,遂與同僚論五等郡縣之是非,考秦始皇、漢武帝之違失。好古識治,時伏其言。天師寇謙之每與浩言,聞其論古治亂之跡,常自夜達旦,竦意斂容,無有懈倦。既而嘆美之曰:"斯言也惠,皆可底行,亦當今之皋繇也。但世人貴遠賤近,不能深察之耳。"因謂浩曰:"吾行道隱居,不營世務,忽受神中之訣,當兼修儒教,輔助泰平真君,繼千載之絕統。而學不稽古,臨事闇昧。卿為吾撰列王者治典,並論其大要。"浩乃著書二十餘篇,上推太初,下盡秦漢變弊之跡,大旨先以復五等為本。
  • 12.    《魏書》卷35《崔浩傳》:始光中,進爵東郡公,拜太常卿。時議討赫連昌,羣臣皆以為難,唯浩曰:"往年以來,熒惑再守羽林,皆成鈎巳,其佔秦亡。又今年五星並出東方,利以西伐。天應人和,時會並集,不可失也。"世祖乃使奚斤等擊蒲坂,而親率輕騎襲其都城,大獲而還。及世祖復討昌,次其城下,收眾偽退。昌鼓譟而前,舒陣為兩翼。會有風雨從東南來,揚沙昏冥。宦者趙倪進曰:"今風雨從賊後來,我向彼背,天不助人。又將士飢渴,願陛下攝騎避之,更待後日。"浩叱之曰:"是何言歟!千里制勝,一日之中豈得變易?賊前行不止,後已離絕,宜分軍隱出,奄擊不意。風道在人,豈有常也!"世祖曰:"善"。分騎奮擊,昌軍大潰。
  • 13.    《魏書》卷35《崔浩傳》:浩難淵曰:“陽者,德也;陰者,刑也。故日蝕修德,月蝕修刑。夫王者之用刑,大則陳諸原野,小則肆之市朝。戰伐者,用刑之大者也。以此言之,三陰用兵,蓋得其類,修刑之義也。歲星襲月,年饑民流,應在他國,遠期十二年。太白行蒼龍宿,於天文為東,不妨北伐。淵等俗生,志意淺近,牽於小數,不達大體,難與遠圖。臣觀天文,比年以來,月行掩昴,至今猶然。其佔:‘三年,天子大破旄頭之國。’蠕蠕、高車,旄頭之眾也。夫聖明御時,能行非常之事。古人語曰:‘非常之原,黎民懼焉,及其成功,天下晏然。’願陛下勿疑也。"淵等慚而言曰:“蠕蠕,荒外無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輕疾無常,難得而制,有何汲汲而苦勞士馬也?”浩曰:“淵言天時,是其所職,若論形勢,非彼所知。斯乃漢世舊説常談,施之於今,不合事宜也。何以言之?夫蠕蠕者,舊是國家北邊叛隸,今誅其元惡,收其善民,令復舊役,非無用也。漠北高涼,不生蚊蚋,水草美善,夏則北遷。田牧其地,非不可耕而食也。蠕蠕子弟來降,貴者尚公主,賤者將軍、大夫,居滿朝列,又高車號為名騎,非不可臣而畜也。夫以南人追之,則患其輕疾,於國兵則不然。何者?彼能遠走,我亦能遠逐,與之進退,非難制也。且蠕蠕往數入國,民吏震驚。今夏不乘虛掩進,破滅其國,至秋復來,不得安卧。自太宗之世,迄於今日,無歲不警,豈不汲汲乎哉!世人皆謂淵、辯通解數術,明決成敗。臣請試之,問其西國未滅之前有何亡徵。知而不言,是其不忠;若實不知,是其無術。"時赫連昌在座,淵等自以無先言,慚赧而不能對。世祖大悦,謂公卿曰:"吾意決矣。亡國之臣,不可與謀,信矣哉。”而保太后猶難之,復令羣君臣於保太后前評議。世祖謂浩曰:“此等意猶不伏,卿善曉之令悟。”
  • 14.    《魏書》卷35《崔浩傳》:及軍入其境,蠕蠕先不設備,民畜布野,驚怖四奔,莫相收攝。於是分軍搜討,東西五千裏,南北三千里,凡所俘虜及獲畜產車廬,瀰漫山澤,蓋數百萬。高車殺蠕蠕種類,歸降者三十餘萬落。虜遂散亂矣。世祖沿弱水西行,至涿邪山,諸大將果疑深入有伏兵,勸世祖停止不追。天師以浩曩日之言,固勸世祖窮討,不聽。後有降人,言蠕蠕大檀先被疾,不知所為,乃焚燒穹廬,科車自載,將數百人入山南走。民畜窘聚,方六十里中,無人領統。相去百八十里,追軍不至,乃徐徐西遁,唯此得免。後聞涼州賈胡言,若復前行二日,則盡滅之矣。世祖深恨之。大軍既還,南賊竟不能動,如浩所量。
  • 15.    《魏書》卷35《崔浩傳》:是時,河西王沮渠牧犍,內有貳意,世祖將討焉,先問於浩。浩對曰:"牧犍噁心已露,不可不誅。官軍往年北伐,雖不克獲,實無所損。於時行者內外軍馬三十萬匹,計在道死傷不滿八千。歲常羸死,恆不滅萬,乃不少於此。而遠方承虛,便謂大損,不能復振。今出其意,不圖大軍卒至,心驚駭騷擾,不知所出,擒之必矣。且牧犍劣弱,諸弟驕恣爭權從橫,民心離解。加比年以來,天災地變,都在秦涼,成滅之國也。"世祖曰:"善,吾意亦以為然。"命公卿議之。弘農王奚斤等三十餘人皆曰:"牧犍西垂下國,雖心不純臣,然繼父職貢,朝廷接以蕃禮。又王姬釐降,罪未甚彰,謂宜羈縻而已。今士馬勞止,宜可小息。又其地滷斥,略無水草,大軍既到,不得久停。彼聞軍來,必完聚城守,攻則難拔,野無所掠。"於是尚書古弼、李順之徒皆曰:"自温圉河以西,至於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積雪,深一丈餘,至春夏消液,下流成川,引以溉灌。彼聞軍至,決此渠口,水不通流,則致渴乏。去城百里之內,赤地無草,又不任久停軍馬,斤等議是也。"世祖乃命浩以其前言與斤共相難抑。諸人不復餘言,唯曰:"彼無水草"。浩曰:"漢書地理志稱:'涼州之畜,為天下饒。'若無水草,何以畜牧?又漢人為居,終不於水草之地築城郭,立郡縣也。又雪之消液,絕不斂塵,何得通渠引曹,溉灌數百萬頃乎?此言大抵誣於人矣。"李順等復曰:"耳聞不如目見,吾曹目見,何可共辨!"浩曰:"汝曹受人金錢,欲為之辭,謂我目不見便可欺也!"世祖隱聽,聞之乃出,親見斤等,辭旨嚴厲,形於神色。羣臣乃不敢復言,唯唯而已。於是遂討涼州而平之。多饒水草,如浩所言。
  • 16.    《魏書》卷35《崔浩傳》:浩明識天文,好觀星變。常置金銀銅鋌於酢器中,令青,夜有所見即以鋌畫紙作字以記其異。世祖每幸浩第,多問以異事。或倉卒不及束帶,奉進疏食,不暇精美。世祖為舉匕箸,或立嘗而旋。其見寵愛如此。於是引浩出入卧內,加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賞謀謨之功。世祖從容謂浩曰:"卿才智淵博,事朕祖考,忠著三世,朕故延卿自近。其思盡規諫,匡予弼予,勿有隱懷。朕雖當時遷怒,若或不用,久久可不深思卿言也。"因令歌工歷頌羣臣,事在《長孫道生傳》。又召新降高車渠帥數百人,賜酒食於前。世祖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視此人,尫纖懦弱,手不能彎弓持矛,其胸中所懷,乃逾於甲兵。朕始時雖有徵討之意,而慮不自決,前後克捷,皆此人導吾至此也。"乃敕諸尚書曰:"凡軍國大計,卿等所不能決,皆先諮浩,然後施行。"
  • 1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1]
  • 18.    《資治通鑑》卷125:魏司徒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寵任,專制朝權,嘗薦冀、定、相、幽、並五州之士數十人,皆起家為郡守。太子晃曰:“先徵之人,亦州郡之選也;在職已久,勤勞未答,宜先補郡縣,以新徵者代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浩固爭而遣之。中書侍郎、領著作郎高允聞之,謂東宮博士管恬曰:“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校勝於上,將何以堪之!”
  • 19.    《魏書》卷35《崔浩傳》:乃詔浩曰:"……而史闕其職,篇籍不著,每懼斯事之墜焉。公德冠朝列,言為世範,小大之任,望君存之。命公留台,綜理史務,述成此書,務眾實錄。"浩於是監秘書事,以中書侍郎高允、散騎侍郎張偉參著作,續成前紀。至於損益褒貶,折中潤色,浩所總焉。
  • 20.    《魏書》卷35《崔浩傳》:著作令史太原閔湛、趙郡郄標素諂事浩,乃請立石銘,刊載《國書》,並勒所注《五經》。浩贊成之。恭宗善焉,遂營於天郊東三里,方百三十步,用功三百萬乃訖。
  • 21.    《魏書》卷35《崔浩傳》: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清河崔氏無遠近,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初,郄標等立石銘刊《國記》,浩盡述國事,備而不典。而石銘顯在衢路,往來行者鹹以為言,事遂聞發。有司按驗浩,取秘書郎吏及長曆生數百人意狀。浩伏受賕,其秘書郎吏已下盡死。
  • 22.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然果於誅戮,後多悔之。司徒崔浩既死之後,帝北伐,時宣城公李孝伯疾篤,傳者以為卒也。帝聞而悼之,謂左右曰:"李宣城可惜。"又曰:"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褒貶雅意,皆此類也。
  • 23.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詔曰:“夫刑網太密,犯者更眾,朕甚愍之。有司其案律令,務求厥中。自餘有不便於民者,依比增損。”詔太子少傅遊雅、中書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
  • 24.    《魏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2-23]
  • 25.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21-03-20]
  • 26.    楚襄.輕歷史閲讀系列 華麗南北朝·伐魏:北嶽文藝出版社,2019-04:65
  • 27.    (唐)杜牧 著;陳允吉 校點.杜牧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95
  • 28.    《十七史百將傳·卷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21]
  • 29.    李敖 主編.陸九淵集 陳亮集 劉伯温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10:297
  • 30.    崔浩 宋·徐鈞  .搜韻[引用日期2021-07-21]
  • 31.    (明)陳子龍 撰;孫啓治 校點.安雅堂稿: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03:63
  • 32.    《讀通鑑論·卷十五·文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2-15]
  • 33.    徐尚定 標點.康熙起居注 第4冊 標點全本:東方出版社,2014-11:224
  • 34.    《魏書》卷35《崔浩傳》:浩以其中國舊門,雖學不博洽,而猶涉獵書傳。每推重之,與共論説。言次,遂及陳壽《三國志》有古良史之風,其所著述,文義典正,皆揚於王廷之言,微而顯,婉而成章,班史以來無及壽者。修之曰;"昔在蜀中,聞長老言,壽曾為諸葛亮門下書佐,被撻百下,故其論武俟雲'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浩乃與論曰:"承祚之評亮,乃有故義過美之譽,案其跡也,不為負之,非挾恨之矣。何以云然?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踦⻊區之地,僣號邊夷之間。此策之下者,可與趙他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謂壽貶亮非為失實。且亮既據蜀,恃山嶮之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復攻城,更求野戰。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知窮勢盡,憤結攻中,發病而死。由是言之,豈合古之善將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者乎?"修之謂浩言為然。
  • 35.    《魏書》卷35《崔浩傳》: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華採,故時人未知。逸妻王氏,劉義隆鎮北將軍王種德姊也,每奇浩才能,自以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傷恨,復以少女繼婚。逸及親屬以為不可,王固執與之,逸不能違,遂重結好。
  • 36.    《魏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0-12-04]
  • 37.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0-12-02]
  • 38.    《新唐書·卷七十二·表第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2-04]
  • 39.    萬繩楠 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04:208
  • 40.    《北史·卷二十一·列傳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1-23]
  • 41.    《資治通鑑》卷115:初,珪服寒食散,久之,藥發,性多躁擾,忿怒無常,至是浸劇。又災異數見,佔者多言當有急變生肘腋。珪憂懣不安,或數日不食,或達旦不寐,追計平生成敗得失,獨語不止。疑羣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記其舊惡,輒殺之;其餘或顏色變動,或鼻息不調,或步趨失節,或言辭差繆,皆以為懷惡在心,發形於外,往往以手擊殺之,死者皆陳天安殿前。……是時,羣臣畏罪,多不敢求親近,唯著作郎崔浩恭勤不懈,或終日不歸。浩,吏部尚書宏之子也。宏未嘗忤旨,亦不諂諛,故宏父子獨不被遣。
  • 42.    《資治通鑑》卷116:魏博士祭灑崔浩為魏主嗣講《易》及《洪範》,嗣因問浩天文、術數。浩佔決多驗,由是有寵,凡軍國密謀皆預之。
  • 43.    張金龍 著.北魏政治史 4: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09:223-225
  • 44.    馮天瑜,彭池,鄧建華 編著.中國學術流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2:226
  • 45.    曾棗莊,劉琳 主編.全宋文 第205冊:上海辭書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08:378-379
  • 46.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歷代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20]
  • 47.    (清)田雯 著;曹鼎等 選注.田雯詩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231
  • 48.    《魏書》卷107《律曆志三》:上伏惟皇魏紹天明命,家有率土,戎軒仍動,未遑歷事,因前魏《景初歷》,術數差違,不協晷度。世祖應期,輯寧諸夏,乃命故司徒、東郡公崔浩錯綜其數。浩博涉淵通,更修歷術,兼著《五行論》。是時故司空、咸陽公高允該覽羣籍,贊明五《緯》,並述洪範。然浩等考察未及周密……。
  • 49.    《魏書》卷48《高允傳》:後詔允與司徒崔浩述成《國記》,以本官領著作郎。時浩集諸術士,考校漢元以來,日月薄蝕、五星行度,並識前史之失,別為魏歷,以示允。
  • 50.    (美)黃仁宇 著.地北天南敍古今:九州出版社,2011-11:173-174
  • 51.    夏曾佑 著.中國古代史 下:團結出版社,2006-03:530
  • 52.    《資治通鑑》卷117:魏比歲霜旱,雲、代之民多飢死。太史令王亮、蘇坦言於魏主嗣曰:“按讖書,魏當都鄴,可得豐樂。”嗣以問羣臣,博士祭酒崔浩、特進京兆周澹曰:“遷都於鄴,可以救今年之飢,非久長之計也。山東之人,以國家居廣漢之地,謂其民畜無涯,號曰‘牛毛之眾’。今留兵守舊都,分家南徙,不能漢諸州之地,參居郡縣,情見事露,恐四方皆有輕侮之心;且百姓不便水土,疾疫死傷者必多。又,舊都守兵既少,屈丐、柔然將有窺窬之心,舉國而來,雲中、平城必危,朝廷隔恆、代千里之險,難以赴救,此則聲實俱損也。今居北方,假令東有變,我輕騎南下,布濩林薄之間,孰能知其多少!百姓望塵懾服,此國家所以威制諸夏也。來春草生,湩酪將出,兼以菜果,得及秋熟,則事濟矣。”嗣曰:“今倉廩空竭,既無以待來秋,若來秋又飢,將若之何?”對曰:“宜簡飢貧之户,使就食山東;若來秋復飢,當更圖之,但方今不可遷都耳。”嗣悦曰:“唯二人與朕意同。”乃簡國人尤貧者詣山東三州就食,遣左部尚書代人周幾帥眾鎮魯口以安集之。嗣躬耕藉田,且命有司勸課農桑;明年,大熟,民遂富安。
  • 53.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1]
  • 54.    《魏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1]
  • 55.    《魏書》卷35《崔浩傳》: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毀之。世祖雖知其能,不免羣議,故出浩,以公歸第。及有疑議,召而問焉。浩織妍潔白,如美婦人。而性敏達,長於謀計。常自比張良,謂已稽古過之。既得歸第,因欲修服食養性之術,而寇謙之有《神中錄圖新經》,浩因師之。
  • 56.    《魏書》卷35《崔浩傳》:是年,議擊蠕蠕,朝臣內外不欲行。保太后固止世祖,世祖皆不聽,唯浩贊成策略。尚書令劉潔、左僕射安原等乃使黃門侍郎仇齊推赫連昌太史張淵、徐辯説世祖曰:“今年己巳,三陰之歲,歲星襲月,太白在西方,不可舉兵。北伐必敗,雖克,不利於上。”又羣臣共贊和淵等,雲淵少時嘗諫苻不可南征,堅不從而敗。今天時人事都不和協,何可舉動!世祖意不決,乃召浩,令與淵等辯之。
  • 57.    《資治通鑑》卷125:魏主以浩監秘書事,使與高允等共撰《國記》,曰:“務從實錄。”著作令史閔湛、郗標,性巧佞,為洛所寵信。浩嘗注《易》及《論語》、《詩》、《書》,湛、標上疏言:“馬、鄭、王、賈不如浩之精微,乞收境內諸書,班浩所注,令天下習業。並求敕浩注《禮傳》,令後生得觀正義。”浩亦薦湛、標有著述才。湛、標又勸浩刊所撰國史於石,以彰直筆。高允聞之,謂著作郎宗欽曰:“湛、標所營,分寸之間,恐為崔門萬世之禍,吾徒亦無噍類矣!”崐浩竟用湛、標議,刊石立於郊壇東,方百步,用功三百萬。浩書魏之先世,事皆詳實,列於衢路,往來見者鹹以為言。北人無不忿恚,相與譖浩於帝,以為暴揚國惡。帝大怒,使有司按浩及秘書郎吏等罪狀。
  • 58.    《資治通鑑》卷125:帝召允,問曰:“《國書》皆浩所為乎?”對曰:“《太祖記》,前著作郎鄧淵所為;《先帝記》及《今記》,臣與浩共為之。然浩所領事多,總裁而已,至於著述,臣多於浩。”
  • 59.    《資治通鑑》卷125:於是召浩前,臨詰之。浩惶惑不能對。允事事申明,皆有條理。帝命允為詔,誅浩及僚屬宗欽、段承根等,下至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為。帝頻使催切,允乞更一見,然後為詔。帝引使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餘釁,非臣敢知;若直以觸犯,罪不至死。”帝怒,命武士執允。太子為之拜請,帝意解,乃曰:“無斯人,當有數千口死矣。”
  • 60.    《資治通鑑》卷125:“六月,己亥,詔誅清河崔氏與浩同宗者無遠近,及浩姻家范陽廬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並夷其族,餘皆止誅其身。縶浩置檻內,送城南,衞士數十人溲其上,呼聲嗷嗷,聞於行路。”據中國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網站轉換,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初十)即為儒略曆450年7月5日。
  • 61.    《魏書》卷35《崔浩傳》:及浩幽執,置之檻內,送於城南,使衞士數十人溲其上,呼聲嗷嗷,聞於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 62.    《魏書》卷38《王慧龍傳》: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王氏世齄鼻,江東謂之齄王。慧龍鼻大,浩曰:“真貴種矣。”數向諸公稱其美。司徒長孫嵩聞之,不悦,言於世祖,以其歎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責之。浩免冠陳謝得釋。
  • 63.    《宋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2-18]
  • 64.    《資治通鑑考異》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2-18]
  • 65.    資料:電視劇《北魏馮太后》演員名單  .新浪.2006-10-16[引用日期2021-12-18]
  • 66.    《花木蘭傳奇》 第1集(演員表顯示“崔浩”在44:30分後)  .CCTV[引用日期2021-12-18]
  • 67.    《史通·內篇·直書第二十四》:蓋列士徇名,壯夫重氣,寧為蘭摧玉折,不作瓦礫長存。若南、董之仗氣直書,不避強御;韋、崔之肆情奮筆,無所阿容。雖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遺芳餘烈,人到於今稱之。與夫王沈《魏書》,假回邪以竊位,董統《燕史》,持謅媚以偷榮,貫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 68.    崔浩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3-02-15]
  • 69.    胡寅.《讀史管見》:嶽麓書社,2011年:第347、352、368頁
  • 70.    田餘慶.《拓跋史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第228頁
  • 71.    崔浩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4-01-11]
  • 72.    崔浩軍事思想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4-01-11]
  • 73.    《全後魏文·卷二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1-11]
  • 74.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06:3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