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柴

鎖定
高柴(前521年-前393年),字子羔(高),齊國人。春秋時期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一,齊文公世孫。
歷任魯國費縣宰、郕縣宰、武城縣宰和衞國的士師,是孔子門徒中從政當官最多次、最長久、最公正廉明、最得民心的人,也是孔門中最長壽、最大智若愚的賢孝之才。創辦的“高柴書院”影響很大。
周安王九年(前393年),去世,享年128歲。著作《子羔》。
子羔、子皋、子高、季高、季臯、季子臯
所處時代
東周春秋時期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日期
前521年
逝世日期
前393年
本    名
高柴

高柴人物生平

高柴 高柴
高柴身高不滿五尺,在孔子門下受業,孔子認為他憨直忠厚。子路在季氏那裏任職,舉派高柴去做費邑宰。孔子怕他不能勝任説:“這是害了人家的兒子啊!”
高柴在魯、衞兩國先後四次為官,歷任魯國費宰、郕宰、武城宰和衞國的士師,是孔門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魯哀公十五年,衞國政變,高柴急忙逃離衞國,並勸子路不要回宮裏去,子路拒 [1]  絕他的勸阻,結果回宮遇害。他以尊老孝親著稱,拜孔子為師後,從未違反過禮節,影響他治理的民眾。任衞國獄吏時,不徇私舞弊,按法規辦事,為官清廉,執法公平,有仁愛之心,受到孔子的稱讚、民眾的讚揚。為人性格直爽,與子路是好友。子路認為他忠厚純正,能守孝道,並善為吏。
為躲避追殺,逃亡陳國陽夏梁鄉(今太康縣高賢鄉)的衞國士師高柴肯定想不到,他這個外鄉人會給避難之地帶來深遠影響,會被當地人清晰記憶2000多年。 [2] 

高柴文獻記載

一,禮記檀弓上
高子羔之執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未甞見齒。君子以為難。 [3] 
二,季子高
季子高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請庚之。子高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棄予,以吾為邑長於斯也,買道而葬,後難繼也 [4] 
三,曾子譏之
子羔之襲也,繭衣裳、與税衣、纁袡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襲婦服 [5] 
四,子皐教化成邑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臯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範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臯為之衰。
五,高柴之先人
哀公問子羔曰:子之食奚當?對曰:文公之下執事也。
六,子羔
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聵之姊,生悝。孔氏之豎渾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於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於太子。太子與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國,報子以乘軒,免子三死,毋所與。」與之盟,許以悝母為妻。閏月,良夫與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羅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欒甯問之,稱姻妾以告。遂入,適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與五人介,輿猳從之。伯姬劫悝於廁,彊盟之,遂劫以登台。欒甯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仲由。召護駕乘車,行爵食炙,奉出公輒犇魯。仲由將入,遇子羔將出,曰:「門已閉矣。」子路曰:「吾姑至矣。」子羔曰:「不及,莫踐其難。」子路曰:「食焉不闢其難。」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闔門,曰:「毋入為也!」子路曰:「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雖殺之,必或繼之。」且曰:「太子無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聞之,懼,下石乞、盂黶敵子路,以戈擊之,割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孔子聞衞亂,曰:「嗟乎!柴也其來乎?由也其死矣。」孔悝竟立太子蒯聵,是為莊公。
七,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 高柴
高柴字子羔,少孔子三十歲。子羔長不盈五尺,受業孔子,孔子以為愚。子路使子羔為費郈宰,孔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孔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八,論語先進 - 柴也愚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高柴出土文物

高柴著作多不存。幸運的是,在文博考古領域乃至整個學術界引起強烈震撼的“戰國楚竹書”,被認為與高柴有重大關係。
這批竹簡於1994年5月被上海博物館原館長、著名考古學家馬承源發現,後經眾多專家學者研究,確認為是有重大學術價值儒家原始文獻,已整理出版《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子羔》(共14支竹簡)一篇,內容為子羔(高柴)與孔子關於三代始祖感生堯舜禪讓問題的討論,被認為作者應為高柴。另外被學界認為與《子羔》原屬同一卷的《孔子詩論》(內容為孔子與弟子討論《詩經》,共29支竹簡)和《魯邦大旱》(內容為記錄魯國旱災後孔子與魯哀公及弟子們的討論,共6支竹簡),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是由子羔整理並傳述的

高柴歷代追贈

東漢永帝十五年(72年),參與祭祀之。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共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封為“共城侯”;
宋度宗鹹諄三年,以“共城侯”從祀孔子

高柴後世裔孫

1.高柴,為高氏祖先。
2.高柴與其妻所生子,改為姓柴,其後為柴姓祖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