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堂

鎖定
食堂,拼音shí táng,漢語詞語,指設於機關學校、廠礦等企事業單位、為供應內部職工、學生等就餐的場所。 [1] 
中文名
食堂
外文名
mess hall;dining room;canteen
拼    音
shí táng
釋    義
就餐的場所
單    位
機關、學校、廠礦等企事業單位

食堂讀音

拼音:shí táng
英文:Eatery n.<美>餐館, 食堂
Mess hall n. 食堂
Refectory n. (修道院,學院等處的)食堂,餐廳。

食堂詞義

設於機關、學校、廠礦、集體用餐等企事業單位,為供應內部職工、學生等就餐的場所,統稱為食堂。古時叫伙房、膳房,仍有機關單位叫膳食科,也叫飯堂,常見於學校、公司、工廠和軍營,是大量人羣集體用餐的地方。
食堂

食堂基本解釋

1.餐廳,供應食物或有時供應飲料的地方。
例:食堂管理員。
2.機關、團體中供應本單位成員吃飯的地方。例:機關食堂
3.傾向於街邊的服務攤位。

食堂引證解釋

1.舊時寺院或公堂中的會食之所。
〔晉〕法顯《佛國記》:“入食堂時,威儀齊肅,次第而坐。”
〔唐〕趙璘因話錄·徵》:“每公堂食會,雜事不至,則無所檢轄,惟相揖而已……又序行,至食堂門,揖侍御史。凡入門至食,凡數揖。”
〔唐〕柳宗元《新食堂記》:“ 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於縣內之右,始會食也。”
2.指機關、團體等供應本單位成員用膳之所。
魏巍《走在時代的前面》:“建成社會主義的日子,並不會像我們的錶針一指到十二點食堂裏就開午飯那樣的準確。”
冰心離家的一年》:“進了食堂,他便坐在 小唐的桌上。”
3.泛指經營和管理公共伙食的機構。如:機關食堂;居民食堂。
4.飯館。
5.早在古希臘時期已出現食堂,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男人幾乎都在公共食堂就餐,他們的飲食非常粗糙。但所有的斯巴達男人,無論是國王、貴族或是普通的斯巴達公民都吃同樣的食物。

食堂學校食堂

食堂設施

內部設施主要是桌、椅、收款處和廚房攤位。一般的食堂也提供風扇或者空調。
食堂
主要分為餐廳和廚房兩部分。餐廳主要有餐桌、椅、風扇或空調、收銀刷卡設備、電視等。後堂廚房設備初加工區域主要有貨架、案板、工作台、站立工作輔助椅、切菜機絞肉機;大灶區域有灶台、工作台、不鏽鋼桶、全自動炒菜機、半自動炒菜機、米飯自動生產線;麪點區域有案板、和麪機、壓面機、整箱、烤箱、電餅鐺;倉庫有貨架、一層架等。

食堂消費

食堂主要是餐飲消費,大部分食堂配套有商店或小賣部供日用品消費。收款一般是現金結算,日清月結,不賒賬。收款方式分兩種:飯卡刷卡消費和現金消費。中國絕大部分院校有一定規模的食堂都採用IC卡消費,衞生乾淨,免找零錢,多數學校採用新開普售飯系統。

食堂問題

因為食堂的佔座問題以及衞生問題在中國的大學院校比較普遍,有人為此專門寫了《大學食堂進行曲》一歌,表達了作者對食堂佔座問題及衞生問題的不滿以及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
米飯自動生產線 米飯自動生產線

食堂居民食堂

大力發展居民食堂的意義如下:大力發展居民食堂,能夠改良居民用餐模式,實現“菜籃子工程”精細化為“菜盤子工程”。菜市場的零售需求減少,必然降低城市中食品原材料對各菜市場零售商的物流配送壓力,從而有利於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大力發展居民食堂能夠從源頭改良生活垃圾形態和排放途徑,居民生活垃圾當中的食物殘渣由食堂集中排放,避免了由每户居民用塑料垃圾袋包裹食物殘渣分散排放,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更易操作,有利於解決垃圾排放回收的難題,從而打造城市居民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生活模式。食堂應注重發展優質的中式快餐。優質的中式快餐應以新鮮的植物果實、莖、葉、根、穀物、穀物胚芽為主食,輔以肉類食品、昆蟲食品,葷素搭配,即應適合靈長類飲食習慣,保證提供充足的天然維生素C。

食堂特色食堂

食堂公共食堂

最早起源於1958年夏秋之間,當時被稱作為“公共食堂”,由政府組織。那是政治瘋狂來臨時,農民用裝窮的辦法對抗這種瘋狂已經完全沒有效力了,所以興辦公共食堂只是成為一系列浪漫主義狂熱舉動中的一項。人們在公共食堂領饅頭、吃飯,食堂剛開始的時候很“興旺”。

食堂古裏食堂

位於委內瑞拉卡羅尼河的巨型電站裏,這座食堂的廚房和餐廳的總面積約有25000平方米,每天可供應40000份飯菜,廚房裏安裝了現代設備,烤爐由電子設備自動控制,採用電力作熱源,廚師可以一次同時烤上5000份牛排而絲毫不用擔心哪塊牛排會烤糊。這裏的鍋可以任意輕巧的翻轉,一次就可做供5000人吃的飯或12000份鮮美可口的湯。

食堂多特蒙德食堂

位於德國多特蒙德大學裏,這所大學每天中午有12000多人進餐,卻很少有人排隊,餐廳裏有40個碩大的多層轉盤在不停地轉動。轉盤的一半在廚房內,另一半在廚房外的餐廳裏,廚師將盛好的食餚不停地放在轉盤上,就餐者根據所買餐券的等級,自覺地從不同的轉盤上選取飯菜。用好餐,把餐具放在傳送帶上,由食堂統一收回洗刷。

食堂川崎食堂

位於日本川崎鋼鐵公司東京總部,每天中午有18000多名職工在鈴聲中乘電梯去食堂,他們憑帶有磁帶的用餐卡就餐,飯菜供應處配有80台穿孔讀出器。用餐者將自己的用餐卡插入穿孔片讀出器後就可挑選飯菜。一套裝置能保證20000多名就餐者在45分鐘內用餐完畢。

食堂樟宜食堂

新加坡航空公司耗資4350萬美元建於樟宜機場內。該食堂每天為27家航空公司的班機供應30000份餐點,收藏了世界各地1000多種食譜,烹飪過程採用電腦控制。有1700名經驗豐富的廚師負責這個食堂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