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子奇

鎖定
韓子奇是中國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中的男主人公(小説中第二代人物)。
韓子奇是一位玉器匠人。以從英國回國為界,其性格前後大不一樣。回國之前,他是一個有着朗朗血性與錚錚傲骨的男子。在回國之後,他雖也有閃光的一面,但總的來説,缺乏一個男人應有的個性。韓子奇的一生歷經十年輝煌的時期。又因戰亂赴英國十年。回國後面對奇珍齋倒閉和梁冰玉出走的打擊,變得絕望與怯懦。後遭遇文革給了他致命一擊,隨着女兒的早逝,也離世了。 [1] 
(概述圖出自連環畫報《穆斯林的葬禮》插圖選頁,年輕者為韓子奇: [2] 
中文名
韓子奇
飾    演
王詩槐(1993年電影)
登場作品
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
妻    子
梁君璧
女    兒
韓新月
兒    子
韓天星
妻    妹
梁冰玉

韓子奇外貌描寫

少年時期
一老一少……少的是個男童,十多歲的樣子,個頭兒不高,面色黧黑,眉目清秀,剃光頭,穿一身不辨顏色的舊布衫褲,袖口、膝蓋打着補丁。(出自《穆斯林的葬禮》第一章 玉魔) [3] 
青年時期
三年的時間,他等於重新開始了人生,吸吮着師傅的心血、北京的水土,悄悄地長成了一個男子漢,個子猛躥到和師傅那樣高,寬寬的肩膀,挺實的腰身,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臉上的稚氣和靦腆褪去了,唇邊已經出現茸茸的鬍鬚,顯得比十九歲的實際年齡還要老成、精幹。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遇見玉石就像雄鷹搏兔一般凌厲、迅猛,一雙粗糙瘦硬的手,上了水凳兒就如同庖丁解牛那樣嫺熟自如、遊刃有餘,簡直是造物主複製了一個梁亦清。他繼承了師傅寬厚温和的氣質,卻又不像師傅那樣不擅言辭;徹底丟掉了往日的南腔北調,變成一口純正的京腔兒,待人接物謙遜和藹;不知底細的人,很難在他身上看到當年的流浪兒易卜拉欣瘦骨伶仃、可憐巴巴的影子了。(出自《穆斯林的葬禮》第三章 玉殤) [3] 
中年時期
一箇中年男子出現在“博雅”宅的大門前。他孑然一身,手中只提着一隻棕色皮箱。……他解開大衣的紐扣,棕黑色的人字呢西服大衣的肩上披着風塵,繫着領帶的襯衫領口散着汗氣。他微微地喘息,黧黑而清瘦的面頰上肌肉在抖動。在他把頭緩緩抬起的時候,被黑色禮帽遮住一半的寬廣額頭上顯出了幾道深深的皺紋。那雙微陷在眉弓下的清澈的眼睛,閃爍着淚花。(出自《穆斯林的葬禮》第十三章 玉歸) [3] 

韓子奇人物經歷

圖中少年為少年韓子奇,長者為吐羅耶定巴巴 圖中少年為少年韓子奇,長者為吐羅耶定巴巴
韓子奇是隨着吐羅耶定巴巴而來的,一路雲遊,目的地便是聖城麥加。可是他卻沒有跟着老人繼續前行,而讓玉牽絆住了他的腳步,他在梁亦清的家中迷失在了玉的世界裏,為玉留在了京城。奇珍齋主樑亦清正式收韓子奇為徒,這是他一生當中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徒弟。
韓子奇在水凳上消磨了千餘個日日夜夜,不知不覺地長大了。三年的時間,他長成了一個男子漢。他繼承了師傅寬厚温和的氣質,卻又不像師傅那樣不善言辭;徹底丟掉了往日的南腔北調,變成一口純正的“京腔兒”,待人接物謙遜和藹。三年的學徒,梁亦清傾囊而授和韓子奇的不懈努力,使得韓子奇終學得一身手藝。可是他的師傅卻因終日的勞累倒在了水凳上,帶着他未能實現的夙願遺憾地走了。這時的韓子奇毅然揹負着背離師門的惡名,投身對頭之門,為的是完成梁亦清至死未成的終身願望。 [4] 
韓子奇與梁君璧 韓子奇與梁君璧
又是三年,憑藉他的頑強毅力和對玉的敏鋭才氣,忍辱負重,終於完成了寶船的製作,了卻了師傅的夙願,並開始了重振奇珍齋的艱苦使命。當梁君璧讓他娶她時,他沒有反對,並且他們的婚姻遵循了伊斯蘭教規。雖然沒有應有的聘禮和隆重的婚禮,但他們心裏是感到幸福的。 [4]  [5] 
韓子奇與梁冰玉隨沙蒙·亨特赴英國 韓子奇與梁冰玉隨沙蒙·亨特赴英國
韓子奇的一生歷經十年輝煌的時期。十年間,韓子奇在事業上、精神上壓垮、超過了競爭對手,同時超越了師傅梁亦清。那時的韓子奇處在事業的巔峯時期,奇珍齋已名冠北京玉器行。之後,連玉魔老人的藏玉之所“博雅”宅也“貨賣識家”,歸於韓子奇之手。在“覽玉盛會”上,以韓子奇大獲全勝宣告結束,他獲得了“玉王”稱號,他創造了京城玉器行的神話,“玉王”名滿京華。然而,正當奇珍齋前途無量之際,一場災難卻壓頂而來,這是韓子奇未能預料也無法避免的。突如其來的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使他的事業在戰爭中化為泡影。面對戰爭,他畏懼了“玉石俱焚”這四個字,最終下定了決心,為了玉,他踏上遙遠的征途,把他的玉護送到遙遠的自以為安全的英國倫敦,並在異國他鄉開辦“玉展”,“向西方人展示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誰知戰火同樣燒到了英國,災難降臨倫敦。本來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一舉,卻也沒有迎來他事業上的再度輝煌。 [4]  在這抗日戰爭爆發,韓子奇到英國去避難期間與他相伴的人是梁冰玉。無情的戰爭,陌生的異國生活,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冰玉曾經所經受的情感創傷,使她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而韓子奇內心沉寂的愛也被喚醒,玉兒的獨立、開放、知性,讓他體會到了真正的愛情,他們的結合看似偶然卻又順理成章。 [5] 
十年後,韓子奇帶着玉又回到了北京。當他得知奇珍齋倒閉了,而且還被他家的仇人“匯遠齋”取代時,韓子奇被這致命的一擊打蒙了。十年來讓他魂牽夢縈、歸心似箭的奇珍齋,竟然落到了這樣的地步,留給他的卻是恥辱。在北平玉器行中名噪一時的“玉王”廢黜了,首屈一指的字號“奇珍齋”不存在了。奇珍齋的倒閉對韓子奇的打擊是致命的,但“英倫之戀”的破滅,梁冰玉的出走,才是韓子奇的生命力走向萎頓、停滯的主要因素。此次的打擊,是韓子奇的一個人生轉折點,他由自信剛強轉向了怯懦無助,他變得絕望與怯懦了。
“文化大革命”的到來,再一次襲擊了韓子奇,這不僅是肉體上,更是精神上的致命一擊,留給“玉王”的是不堪回首的記憶和生命的枯萎。韓子奇守了一生的玉被紅衞兵拉走了。這時他想起亨特先生曾對他説過:“價值連城的珠寶、舉世無雙的美玉,今天屬於這個人,明天就可能會屬於另一人,千百年來就是這樣在人們手裏傳來傳去,每一個收藏者都希望自己是它們最後一個主人,為了使自己擁有這個權利而互相爭奪,從而使它們的身價倍增。而實際上,誰也不是它們永久的主人,而只是暫時的守護者。玉壽千年,人生幾何?”此時,韓子奇才明白這個道理,但為時已晚,他在玉中陷得太深,迷失了自己。
最終,女兒的早逝,毀滅了他的靈魂,擊垮了他的肉體,韓子奇絕望地倒下了,然而他的死是罪意深重的死,在彌留之際,他想起先知的聖行,易卜拉欣·韓子奇痛悔不已。他玷污了先知的名字,辜負了吐羅耶定巴巴的矚望,在雲遊傳教的途中,在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他離開了吐羅耶定巴巴,被虛幻的凡世矇蔽了雙眼,在珠寶鑽翠、奇石美玉中度過了自己痴迷的一生。為了那些玉,他放棄了朝覲的主命;為了那些玉,他拋妻別子;為了那些玉,他葬送了冰玉母女……他一生中總是被玉所驅使。人生的路已經不能返回去了,他視若生命的玉也全部失去了。 [4] 

韓子奇性格特點

韓子奇總體特徵

小説中韓子奇的性格是具有兩面性的,他對於事業的熱愛和付出是非比尋常的,他勇敢,有魄力。他對一雙兒女慈愛,可親。他對女兒有愧疚,所以總是竭盡全力彌補;對兒子,他似乎總是寡言少語,但在家裏困難的時候,他總是能挺身而出。在對待婚姻和戀愛方面他則顯示出懦弱和妥協。在他生命即將結束時,他恐懼和擔憂了,因為作為虔誠的穆斯林教徒,他不但沒有完整地做過一次禮拜,還違反了教規。 [6] 

韓子奇性格變化

未出國及10年英國期間
倔強、自強不息:在不小心摔破奇珍齋的玉碗後,他堅持以出賣勞動的方式賠償,後靠努力拼搏,從一個孤兒而成長為“玉王”。
義勇、堅強、有魄力:面對師傅的死亡和師傅家的破敗,他不是無情無義、一走了之,而是忍辱負重,不惜背上背叛師傅的罪名和承受着師母師妹的誤會而投入仇人門下,苦學本領;而一旦學到本領,又毅然與之決裂,回到師傅家,挑起振興師傅家業的重擔;與梁君璧的結合,實際上既是一種兄妹之情所致,又是出於“義”。
頭腦靈活、思想開放、接受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他本為漢人,遇吐羅耶定便皈依穆斯林;本是去朝聖,遇梁亦清便隨之學琢玉;到“匯遠齋”本是去完成師傅未竟的事業,但“賬房和師兄在匯遠齋廝混多年修煉出來的‘生意經’,被他在遞茶送水、無意交談之間偷偷地學去了;蒲壽昌本來並不想教給他的,他已經耳濡目染、無師自通;而且,磨刀不誤砍柴工,他提前兩年完成了那件寶船。”並自學英語、結交沙蒙·亨特;在回奇珍齋後,不再像師傅那樣只滿足於雕琢玉器,而是把生產與銷售相結合;在英國躲避戰火時,衝破世俗的障礙,與妻妹結合。 [1] 
10年英國回中國之後
慈愛:為了讓女兒完成上大學的夢想,他忍痛賣掉了他看作性命一般珍貴的藏品;在女兒患病後,他傾其所有而無微不至地關心她。
缺乏一個男人應有的個性:如或恬退隱忍、唯唯諾諾——對妻子的胡攪蠻纏總是一忍再忍,與妻子沒有愛,但又不願頂着拋妻棄子的惡名而與之離異;雖然口口聲聲後悔回來,但又沒有勇氣再次離開,整天低聲下氣、忍氣吞聲;或優柔寡斷——看着自己深愛着的人離去而毫無決斷;或患得患失——既怕失去愛人,又怕失去家庭;既怕失去珍寶,又怕珍寶給自己帶來災禍;或得過且過——萬事不遂心但總是僅僅應付而已。 [1] 
兩個時期的共同點
迷戀玉:他留在梁家、“潛入”匯遠齋、與梁君璧結合、遠走英國、在國外飄泊了數年後回國、與妻子無愛相守、病死等,無不是因為玉,簡直可以説是一個“玉奴”。
不誠實:欺騙吐羅耶定,欺騙梁亦清,欺騙梁君壁,雖名為穆斯林,但“幾十年來,他沒做過禮拜,沒把過齋,沒念過經,甚至在穿過蘇伊士運河的時候都沒有去麥加瞻仰天房”。 [1] 

韓子奇衍生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
作品名
類型
飾演者
1993年
月落玉長河》又名《穆斯林的葬禮》
電影

韓子奇人物評價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傳媒學院教授廖四平:總的來看,韓子奇不是一個多麼惹人憐愛的人——他背叛妻子、拋棄所愛之人、對兒女不能提供足夠的保障,可以説,是一個“怪異”的穆斯林。 [1] 
參考資料
  • 1.    廖四平.《穆斯林的葬禮》綜論[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8-16.
  • 2.    霍達,李晨.《穆斯林的葬禮》插圖選頁[J].連環畫報.2014,(5):30-37,4.
  • 3.    霍達著. 穆斯林的葬禮 2012版[M].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06:11、47、489.
  • 4.    林琳. 《穆斯林的葬禮》中韓子奇的悲劇人生[J]. 新聞愛好者, 2010, (10):177-178.
  • 5.    趙軍榮. 《穆斯林的葬禮》中的愛情悲劇及其原因分析[J]. 現代語文, 2015, (19):54-56.
  • 6.    王鈞. 淺論《穆斯林的葬禮》中韓子奇的悲劇形象[J]. 讀天下, 2019, (19):258.
  • 7.    謝鐵驪著. 謝鐵驪劇作集 第3卷[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1.10: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