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新月

鎖定
韓新月(1943—1963),中國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小説中第三代人物)。
韓新月是爸爸韓子奇與養母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的女兒。在17歲時她考入北京大學。韓新月敏感、自尊、進取心強、善良、倔強而又堅強。當病魔步步進逼、日益肆虐,她不言放棄更不自虐自戕,而是勇敢地與之戰鬥,將生命一天又一天地延長,同時還與老師(楚雁潮)合譯書,在病牀上完成了事業夢想;在愛情遭宗教信仰和清規戒律遏制甚至扼殺時,她更是宣稱“我只認為愛是自發的、天然的、無條件的、神聖不可侵犯的”,並義無反顧、奮不顧身地撲向愛情。然而新月終究未能勝過病魔,生命隕落在花樣的年紀。 [1-2]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韓新月
飾    演
史蘭芽(1993年電影)
性    別
登場作品
穆斯林的葬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4] 
出生日期
1943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出生地
英國 [4] 
信    仰
伊斯蘭教
父    親
韓子奇 [4] 
生    母
梁冰玉
養    母
梁君璧

韓新月外貌描寫

一條長長的、藍幽幽的影子從路面跳上青石台階,隨之,一個少女的身姿就出現在大門前了。她輕快地邁動雙腳,腳上穿着白色絲襪和方口扣襻兒黑布鞋,是最平常的樣式。雙腿挺秀而白皙,被飄然下垂的白裙子遮住了大半。她的右肩挎着藍印花布書包,放學回來的路上走得熱了,象牙色的面龐上泛出微微的潮紅。她抬起手,拂去垂在額頭上的一綹亂髮,兩條短辮子在耳後輕輕地晃動。她習慣於梳這樣的辮子:短短的,辮梢不用綢帶,也不用猴皮筋兒;編到了頭兒,再返回去掖進辮子裏,呈垂露似的圓形,簡潔而舒適。她不必特別地打扮自己,便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樸素的美。(出自《穆斯林的葬禮》第二章 月冷) [5] 
她在梳妝枱前再照照鏡子,裝束也已經齊整:上身是一件白府綢長袖襯衣,下身穿一條毛藍布工褲,掐腰,長揹帶,前胸呈弧形的邊兒,把襯衣束在裏邊,顯得身材更高了些,也更精神;腳上穿着那雙新買的皮鞋。她再照照自己的臉,由於興奮,潔白細膩的面頰泛起了淡淡的潮紅。髮辮是精心梳理過的,沒有一絲亂髮。(出自《穆斯林的葬禮》第四章 月清) [6] 

韓新月人物經歷

(一)月的初升
韓新月,是家裏唯一也是最小的女兒,受到父親與哥哥的疼愛,唯獨母親對自己不冷不熱。因為母親是個純正的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深入內心,穆斯林的教規教條印烙在腦海裏,無論如何她也對這個女兒熱情不起來。漸漸地,所有的迷霧消散,生世之謎浮出水面,新月其實是爸爸韓子奇與養母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的女兒。天資聰慧的新月,一直是討人喜歡的,除了母親。所以,新月在童年是無憂無慮的。時間推移,新月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北京大學,送來了新月的希望。 [1] 
(二)月的光輝
在北京大學的時光,是新月一生中最快樂的。看不到滿臉愁雲卻強顏歡笑的爸爸,看不到對自己不冷不熱的媽媽,看不到愛護自己的好哥哥陷在痛苦的婚姻中……新月在這樣的環境中,體味到不一樣的人生滋味。在這個校園中也出現了讓她這一生都無法忘記的戀人——楚雁潮。楚雁潮,是韓新月的班主任。她和楚老師在備齋談論事業和理想,在未名湖畔踏着月色朗誦拜倫詩篇,在西廂房並肩斟酌譯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快樂的。新月對這個革命激情高漲的師長充滿了無限的敬佩與仰慕。而這份仰慕與敬佩漸漸地轉化為懵懂的情愫,在兩個人的心裏蔓延開來。 [1] 
(三)月的暗淡
新月,正值花樣年華,她還沒能夠完全享受青年的大好時光,卻被查出風濕性心臟病,新月住院了。原來她早已知道自己的病,只是沒有想到嚴重到住進了醫院。新月害怕了,她害怕死亡了,更怕的是再也見不到疼愛自己的爸爸、哥哥,關愛自己的同學,還有,楚老師。隨着新月病情的日益加重,楚雁潮越來越意識到在死神面前他的力量太小了,不得已,他向新月表露了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情。當楚雁潮把自己滿腔的感情連同一曲俞麗拿的《梁祝》及一首海萊的詩一併送給新月時,新月也向這個年輕有為的男人,同時也是她事業的啓蒙人敞開了心扉。新月在危難之際獲得了至真至純的愛情,也同時獲得了繼續生活的希望、勇氣和力量。愛情的力量使這個心臟殘缺的姑娘煥發了青春,也期望愛情在和病魔的較量中再創造更大的奇蹟,期望楚雁潮熾烈的愛情能夠保住新月的青春和生命,可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和自己的老師產生感情,這是不被允許的。 [1] 
(四)月的隕落
新月第二次住院,楚雁潮得知病情加劇,不能治好的時候,表達了對新月的愛。當楚雁潮提出和新月結婚時,梁君璧拿出了穆斯林的條規來扼殺這對青年的愛情。最後的生存火焰,被掐滅了。脆弱的生命經不起一波又一波的打擊,本就不健全的心臟更是承受不住希望破滅的失落。新月的生命終是隕落在花樣的年紀。 [1] 

韓新月性格特點

(一)有主見,有理想
韓新月這個人物塑造的較大的特點就是有主見,有理想。其中表現突出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面臨高考報考學校時,新月想報考北京大學英語系,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名學者來改變大家對回國只能經商的這種看法,但是母親強烈反對新月考北大,甚至都要求新月不要參加高考,面對母親的強烈反對,新月並沒有一味地屈服,而是選擇説服母親,最終母親同意了新月參加高考,而且新月的考試成績十分優異,最後終於順利地進入北京大學學習英語。從這一事件中不難看出,韓新月是一個很有理想的女孩子,在故事發生的那個時代有很多家長不鼓勵自己的女兒參加高考,很多父母仍然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也有很多女孩子屈服於父母的這種説教下,但是韓新月並沒有屈服於母親的反對,她深知要想成為一位學者必須接受大量知識的洗禮,因此對於她的夢想,她一直都在堅持。 [7] 
(二)單純,善良,積極向上
韓新月除了有理想有追求之外,她還是一個單純、善良和積極向上的姑娘。在日常生活中,她可以經常感受到母親梁君璧對自己的冷漠,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韓新月對母親梁君璧既存在着一種不解,同時她也渴望能夠像哥哥一樣得到母親的關愛。面對母親的冷漠,新月並沒有抱怨或者爭吵,反而一直默默地關注着母親,一直默默地努力地想做到讓母親滿意,甚至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仍然勸導父親和哥哥要多替母親想一想,要互相包容。在家庭中新月是一個善良的女兒,在學校生活中,新月也是一位善良的同學,同宿舍的室友英語基礎差,在英語學習上很吃力,韓新月得知後不但及時糾正了室友在英語學習上的錯誤,還把自己的學習技巧告訴室友,最終幫助室友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並且在期末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文中不難看出韓新月身上勇敢、善良及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徵。 [7] 
(三)敢於追求美好的愛情,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
電影《月落玉長河》形象 電影《月落玉長河》形象
韓新月與自己的大學班主任楚雁潮之間產生了愛情,但是韓新月是回族,楚雁潮是漢族,民族的不同成為了他們倆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面對家長的強烈反對,韓新月並沒有放棄這段感情,反而及時地向楚雁潮表明了自己的愛慕之心,在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之後,新月越來越感到這份愛是純潔的,是無私的,是無關於民族信仰的,韓新月與楚雁潮之間的愛情故事最終並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局,最終以韓新月的離世而告終。除了對愛情不懈追求外,韓新月對一切熱愛的事物也都不輕言放棄,即使躺在病牀上,她仍然關心着班級裏話劇排練的進度,她依然努力堅強地完成自己的翻譯任務,這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讀者,也使韓新月這個人物設定更令人印象深刻。 [7] 

韓新月衍生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
作品名
類型
飾演者
1993年
月落玉長河》(又名《穆斯林的葬禮》)
電影

韓新月人物評價

現代文學作家劉白羽:在這龐雜的人生之林中,卻響起一支幽幽的樂曲,它由小而大、由輕而重、由弱而強,一個形象輕盈而出——這就是新月,正是這一純潔的靈魂、幽靜的靈魂、美的靈魂,本來是一道活潑的小溪,卻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難,由梁君璧之拒絕楚雁潮這一波瀾突起,掀開可怕的命運的劇....“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使得純真的少女的愛心像一塊無瑕之玉一下跌得粉碎。是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説,她是”為人心作傳”——無論是優美的,無論是殘酷的,人的心靈,壓倒一切,鎮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這絕不是因為我有一個和新月患同樣病而死去的親愛的兒子,才會撫今憶昔,引起創慟;倒是一個失去愛子的父親的心,才能感受到悽切命運中美的觸動。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人們的心正是從這悲劇之美中得到淨化。 [9]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傳媒學院教授廖四平:總的來看,韓新月秀外慧中,是一株清新馥郁的奇葩,堪稱回族自強、自信、自立的代表。 [2] 
參考資料
  • 1.    曲樹坤. 見證永恆之愛——論《穆斯林的葬禮》中新月的愛情悲劇[J]. 赤峯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 第36卷
  • 2.    廖四平.《穆斯林的葬禮》綜論[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8-16.
  • 3.    霍達,李晨.《穆斯林的葬禮》插圖選頁[J].連環畫報.2014,(5):30-37,4.
  • 4.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488-535
  • 5.    霍達著. 穆斯林的葬禮 2012版[M].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06:22.
  • 6.    霍達著. 穆斯林的葬禮 2012版[M].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06:71.
  • 7.    李卓凡. 論述《穆斯林的葬禮》中韓新月的人物性格[J]. 山西青年, 2016, (15)
  • 8.    劉霞雲著. 當代名家小説研究[M].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6.01:035-038.
  • 9.    霍達著. 穆斯林的葬禮 2012版[M].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06: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