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鞭杆

鎖定
鞭杆又稱鞭杆子,武術短器械之一。
其擊法有戳、劈、挑、扣、蹦、點、擊、撩、攔、截、撥、架、推、挎、絞、壓、舞花等。鞭杆可以單練,也可對練,套路有“十三鞭”、“三十六鞭”、“陀螺鞭”等。鞭杆在甘肅、山西、寧夏、陝西等省流行較廣。
中文名
鞭杆
分    類
武器
地    區
中國

鞭杆簡介

鞭杆是武術器械之一,為木製短棍,長度按使用者一臂加一肘長,棍粗(直徑)約3.5~3.8釐米。演練時,單手或雙手持鞭杆,梢把並用,常常調手換其擊法有戳、
鞭杆 鞭杆
劈、挑、扣、蹦、點、擊、撩、攔、截、撥、架、推、挎、絞、壓、舞花等。把。演練中要求手不離鞭,鞭不離身,走鞭換手乾淨利落,動作有左有右,身法伸屈吞吐,方法剛柔相濟,力貫鞭梢。鞭杆可以單練,也可對練,套路有“十三鞭”、“三十六鞭”、“陀螺鞭”等。鞭杆在甘肅、山西、寧夏、陝西等省流行較廣。

鞭杆具體介紹

鞭杆長度量法

鞭杆的長度一般有四種量法:
鞭杆 鞭杆
通常以自己身體一肘再加一臂長為度,即曲右臂平舉肘尖與另一頭伸直平舉中指尖等齊,二者間距為鞭長度。另一種是鞭杆的一頭着地,另一頭至心口窩為度。還有一種量法是用自己握拳的寬度從棍一頭至另一頭以十三把為度。此外,在民間其實還留有一種不太廣外人知的量法——九把露一肘。

鞭杆流行區域

長度鞭杆又稱鞭杆子。鞭杆為木製短棍,長度約為使用者的一臂加一肘長(約1.2米),粗(直徑)約3.5~3.8釐米,一頭略粗,另一頭略細,粗的一頭稱為“把”,細長的一頭稱為“梢”。鞭杆既可以單練,也可對練(如“鞭杆對打”),鞭杆的基本套路有“十三鞭”、“三十六鞭”、“陀螺鞭”等。演練時,單手或雙手持鞭杆,梢把並用,常常調手換把。其擊法有戳、劈、挑、扣、蹦、點、擊、撩、攔、截、撥、架、推、挎、絞、壓、舞花等。演練中要求手不離鞭,鞭不離身,走鞭換手乾淨利落,動作有左有右,身法伸屈吞吐,方法剛柔相濟,力貫鞭梢。鞭杆在甘肅、山西、寧夏、陝西等省流行較廣。由於它鞭法獨特,攜帶方便,並有助於全面發展身體素質,故已成為人們喜愛的民間武術器械練習項目。

鞭杆風格特點

鞭杆短而無刃,梢把並用。單雙手互換,它吸收和綜合了傳統武術長短器械的多種運動方法,衍變出獨特的運動風格。用法要訣是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出勢要伸展自如,勁力要剛柔相濟,動作要聲東擊西,進退要虛實隨機。練習起來,手不離鞭,鞭不離身,表現出似蛟龍纏身,身似猿猴攀縱,眼如狸貓攫鼠,步像雄雞鬥勇的特點。

鞭杆鞭杆選材

對節木對節樹);
六道木
牛筋棍;
白蠟杆

鞭杆形成原因

中國大西北
鞭杆
鞭杆 鞭杆
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古戰場之一,民風樸實,強悍尚武,由於地隅偏僻險要,多大山深溝,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文化落後等原因,古時候人們出門遠行,經商或夜行時,出於護身和自衞的需要,都習慣隨手拿一根棍以壯大膽氣,棍有長短棍之分,長棍一般被叫做棍或條子,長棍的長度以人在站立時棍的高度和眉毛相等,所以在甘肅長棍也被稱為齊眉棍,或五尺棍,短棍一般被稱為鞭杆。鞭杆屬短器械類,追溯其源,眾説云云,有説是由趕馬車使用的鞭子演變而來,也有説是竹節鞭演化而來,這都是顧名思義毫無根據的推斷。然而,查閲有關史料佐證,其源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有着密切的聯繫,同等的輝煌。遠在古舊石器初期,處於原始羣的人類為了生存,迫於狩獵、自衞、防禦同類與野禽猛獸的侵襲,在長期同大自然的鬥爭中,出現了棍棒、石器等簡單武器,與此同時,人們模索、創造了初級階段的格鬥捕殺技能,這些技能雖是非常低級的,但可窺棍棒始之於此,這種萌芽狀態的棒就是短棒。隨着時代的發展,青銅、鐵製武器在戰爭中的運用,棍棒等木製器械已被逐步改進,就短棍而言,演變成鞭、銅有梭角的金屬武器,因此,隨着歲月的流失,時代的推移、武器的進化演變,棍棒逐漸被軍旅裝備所棄,多流傳於民間。
戴氏心意六合鞭杆
鞭杆 鞭杆
中國邊陲,地廣人稀,山多溝深交通極其不便,鞭杆、棍棒此類器械至今仍保持興盛不哀,流傳地域廣泛,特別在秦安、甘谷、天水、隴南一帶,幾乎習武者人人皆會,就是一般鄉民們都能揮二鞭,可以説非常普及。其原因有三:其一,這些區域城鄉交通多為山嶺溝窪之途,山道盤蜒、行路不便,歹人虎狼時常出沒,凡出遠門之人須隨身攜帶這輕便,防身,能當枴杖,還能將所帶之物挎在鞭杆小頭,擔之肩後,大頭留有尺餘以防不側的多功能的鞭杆。其二、很多村民便於將本地區的農作物土特產、用筐擔挑出去到城鎮集市去售賣,在溝窪不平的道路上長途跋涉,擔夫帶鞭杆以防身為主,既能一手柱杖,一肩挑擔,減輕腳力,還能將鞭杆大頭握在手中,小頭撬在扁擔下,減輕其肩部受壓重量。其三,近幾年來,挑擔者們在鞭杆小頭處,套按上一種形似雙股叉的U型鐵器件,這樣一舉三得,防身、柱杖、支棍(中途疲勞卸肩休息時,用這種U型叉卡在扁擔中間撐起)。鞭杆上裝置鐵叉,更有效的制服所侵的對象,這在鞭杆史可謂是一大發明。現今在城市肩挑售賣者,偶而還能見到這種裝置U型鐵叉的支棍。
由於上述原因,鞭杆運動的長盛不衰也是必然現象。因此,在數代前輩們的實踐、探索、鑽研、不斷總結使得鞭杆在內容上得以豐富。格鬥技術上得以提高,並流傳下來了很多鞭杆套路。

鞭杆發展演變

鞭杆又名馱騾鞭,
山西鞭杆
鞭杆 鞭杆
為武術無刃雜軟兵器的一種。鞭杆源於山西北部的代縣繁峙五台一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鞭杆早在距今一千年前的北宋時期就有傳習。清末聞名於世的“教倫和尚”為傑出代表人物,爾後由“教倫和尚”的再傳弟子、著名武術家張士英先生(號含之)傳入晉中一帶,李桂昌先生與張士英是一對武林大家,兩人有莫逆之交,相互仰慕對方的武功。通過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經常在一起研習武學,所以在武術技擊方面各有獨到之處,最後以互換的方式傳給了對方。宋春旺在李桂昌師父的嚴傳身教下,加上自己的刻苦鑽研,練出了古傳鞭杆獨特的風格,把鞭杆的技法、功法融為一體,其特點形成:手不離鞭,鞭不離身,鞭中含槍、鞭中藏刀,猶如蛟龍纏身,遊蛇繞體般靈巧柔貼技巧,打法上借力發力,借力打人,主要以分筋錯骨擒拿點穴為主要技法。山西鞭杆已在普及中得到創新和發展。山西駝騾鞭的主要傳人之一、山西大學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所毛明春教授根據中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在繼承傳統鞭杆精華的基礎上,創編了適於在全民健身運動中普及的“簡化太極健身鞭杆24式”。這套鞭杆經專家論證不但具有與太極拳同等的健身功效,而且是中老年人生活中的好助手(如外出旅遊可以作為手杖防止摔倒等),在山西大學武術輔導站首先教學後反響極佳,已在太原市32個武術輔導站進行推廣,受到歡迎。
山西鞭杆的嫡系傳承:
張含芝〓李桂昌
↓↓
武躍文、宋存旺
↓↓
陳盛甫、毛明春
杜大兵

鞭杆主要特點

鞭杆短小精悍

鞭杆的特點是短小精悍,潑辣迅猛,變化多端,微妙莫測,單雙手並用,大小頭掉用,尤其把法的變化招式可以説是極盡巧妙,是武術短器械藝術上的獨造。另外,鞭杆的握法,

鞭杆單手持鞭法

鞭杆 鞭杆
即持鞭法別緻,與人較鞭格鬥時,兩手橫握鞭杆與肩略寬的中端,兩端餘出的棍頭大致相等,雙臂略彎下垂,鞭杆橫置丁小腹部,雙手背朝上握鞭為陰把。一手拳心朝上握鞭,另一手不動為之陰陽把,不同的持鞭法,含有不同變化的各種招式。另有一種單手持鞭法,右手或者左手握鞭杆大頭7寸處,小頭觸地置於身左或身右側,拳眼朝上者為正握鞭,拳眼朝下者為反握鞭。

鞭杆人護鞭

還有一種持鞭法可謂罕見,就是所謂人護(包)鞭的方法,以右手或左手,在鞭杆大頭7寸處拳眼朝前方為正握把,拳眼朝後為反握把,但不同的是鞭小頭觸地,大頭握把或左或右持鞭的臂向後伸直,託鞭於身後,使對方看不見鞭杆,腳下用蓋步、插步、橫襠步和騏鱗步上身隨步法的左右移動虛晃,持鞭的手在身體的虛實掩護下,左把在身後串右把或右把串左把,迷惑對手,造成假象,一得機會,突然出擊,使對方不知鞭從何出,防不勝防,這是一種少有的持鞭法。

鞭杆二十字訣

鞭杆在技法上以搬、攔、裹、劈、勾、掛、霍、剁、滾、格、墩、戳、砸、掠、挑、窩、飛、點、絞、壓等二十字訣動作為主要內容,同時也柔合移置刀劍槍棍的一些招式,組成了許多鞭杆套路。例流傳在隴南一帶的赤龍鞭杆,五虎羣羊鞭杆,雲摩鞭杆,扭絲鞭杆等不下數十種之多。但是古老的鞭杆存在着不少的缺點和弊病,如在勁力上滯扭呆板,步法遲緩,身法僵硬,內容重複,套路冗長,已遠遠不適應現代武術的發展。
鞭杆的特點是長短適宜,運用方便、潑辣迅猛,兩頭並用,把法多樣,換手掉棒,變化多樣,適宜激烈格鬥。經過無數鞭棍拳家的歸納總結,交流,現今的甘肅鞭杆,形成了粗獷迅猛,快速多變的,大開大合,吞吐伸縮的具有西北獨具特色的鞭棍風格現象,引起了海內外武術界的深切關注。在西北地區較為流行的鞭杆和棍術套路有“纏海鞭杆”“五陰、七手十三法”、“風磨棍”“天啓棍”紐絲棍等。風磨棍:風磨棍的內容和結構是按古人“槍中寓棍”奇槍五十五棍圖的基本動作為匡架,以明代歷史文獻為依據,在趟子中加了“風磨式””磨旗式““迎風捲旗“”子午樁“報棍為向徵,這也是風磨棍名稱的來歷。

鞭杆西北棍王

數十年來,被譽為西北棍王的已故王天鵬、羅文源兩位先生,在他們的武術生涯中,對長短棍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去粗取精、推陳出新,系列性地形成了“五陰”、“七手”、“十三法”、“纏海十八下”等基礎性的鞭杆招式。例五陰、七手主要是練習鞭杆變換把位手法的方法,似曲譜中的音符,它們相配為伍,演變出了十三法,纏海十八連環招式及掉手鞭杆,黃龍鞭杆等。如十三法中的陰把四掉、三格三砸、二回頭、倒搬槳、扣拂穿喉等,與纏海十八招中倒掛金鐘,翻海三鞭,攪海鞭、坡子鞭、招手喚羅成、齊王亂點兵、雲摩鞭、跨海鞭、撥雲見青天、野鳥入林、蛟龍三顯身等式法,動作奇妙,身法獨特,攻防含義較強,稱得上鞭杆之中的精粹。由於他們遺留下的寶貴遺產,才有馬穎達、管其泰、解延虎等諸多名家的繼續開拓,使得許多優秀套路脱穎而出,纏海鞭杆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承前啓後的優秀套路。

鞭杆當代名家

張希貴(1937—)男,山西鞭杆技法傳人。歷任省武術隊運動員、教練員、總教練。山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山西省形意拳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自幼習武,隨名師郝學儒、布學寬、申子榮、沙國政、李三元、李桂昌、趙永昌、王鴻、楊吉生等學習武藝,精長拳短拳、形意、太極、八卦等。
曾數十次組織舉辦全省、全國乃至國際形意拳及傳統武術比賽。經他訓練的運動員有40多人次代表國家出訪亞、非、拉、美等地訪問表演。著作有《渾元散手拳》、《迎手鞭杆技擊法》、《渾元形意拳》等。被國家體委和中國武協授予“國家武術裁判”、“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先進個人”、“新中國體育開拓者”和“當代中華武林百傑”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