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隨波逐流

(漢語成語)

鎖定
隨波逐流(拼音:suí bō zhú liú)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 
隨波逐流比喻自己沒有立場和主見,只是隨着潮流走。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4] 
中文名
隨波逐流
拼    音
suí bō zhú liú
近義詞
亦步亦趨人云亦云
反義詞
特立獨行
出    處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注音字母
ㄙㄨㄟˊ ㄅㄛ ㄓㄨˊ ㄌㄧㄡˊ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隨波逐流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隨波逐流”。 [1] 

隨波逐流成語故事

屈原是我國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出身於楚國貴族,是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屈瑕的後代。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他早年輔佐楚懷王,當時稱雄的七國互相爭城奪地,混戰不斷,屈原見百姓遭受戰爭之苦,十分痛心,他立志報國為民,勸楚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很得楚懷王的信任。屈原常與楚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合齊國抵抗秦國,提倡“美政”。屈原還與蘇秦一起積極促成楚、齊、燕、趙、韓、魏六國結成聯盟,並使楚懷王成了聯盟的領袖,因此,屈原得到了楚懷王的重用,很多內政外交大事都憑他做主。 [2] 
可是,屈原的才能引起了楚國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的忌恨,他們常在楚懷王面前説屈原的壞話,使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盟約,而被逐出都城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 [2] 
屈原內心曾經有過激烈的矛盾與掙扎,他想要挽救瀕臨滅亡的楚國而不得,在污濁的現實面前,他自己苦心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大多隨波逐流,自己應該何去何從呢?是堅持自己的理想,還是與大多數人一樣同流合污?在《漁父》一詩中,屈原刻畫了漁父的形象,並借他表現了自己內心的掙扎。在屈原和漁父的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自找苦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於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混濁,可以與世沉浮。由於不肯隨波逐流而落得個被放逐的結局是大可不必的。司馬遷在為屈原作傳時,也寫到了漁父的話:“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這是漁父在勸解屈原:“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你為什麼不能隨波逐流呢?”但屈原則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自己清白的身體和純淨的思想蒙受世俗的污垢,屈原就在這一年的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了。 [2] 

隨波逐流成語寓意

古代文人中,有人隨波逐流,有人遺世獨立,古人講究修身養性,保持獨立自由,一般而言,隨波逐流往往受到蔑視。一味地隨波逐流,往往使人的腦子處於“休克”狀態,得不到提升與發展。依賴於外界給於的信良,不加思考地吸收,往往使你的腦子成了社會垃圾的回收站。如果隨波逐流成為一種習慣,那將會腐蝕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思考能力。反之,如果對外界信息加以處錘或者加工,形成自己獨有的信息,那麼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將比外界的信息更上一層樓。 [2]  [3] 

隨波逐流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隨波逐流”用於比喻自己沒有立場和主見,只是隨着潮流走。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4] 
運用示例
明·楊慎洞天玄記》三折:“想這廝犯無禱於天罪,妄行無恥不知非,至此也還不愧,只待逐浪隨波,成精作魅。” [1]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四》:“禪宗論雲門有三種語,其一為隨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不主故常。” [1]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三二回:“我看將軍容貌氣度非常,何苦隨波逐流,與這班虐民的權奸為伍?” [1] 
現代·魯迅兩地書》九四:“我現在已知道此校病根極深,甚難挽救,一作校長,非隨波逐流,即自己吃苦。” [1] 

隨波逐流成語辨析

隨波逐流—同流合污
“隨波逐流”與“同流合污”意義相近,兩者都有“隨着人走”的意思;區別在於“隨波逐流”中的“波”“流”指時勢,也泛指一般人,而“同流合污”的“流”“污”專指壞人。另外,“隨波逐流”強調“沒有主見”,“同流合污”不一定沒有主見,它強調的是做壞事。 [2]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034
  • 2.    《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編著.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1[M]. 南寧:接力出版社, 2015.11:121-123
  • 3.    秦泉主編. 哈佛氣質課[M].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2014.12:197
  • 4.    趙振鈞主編. 新編成語十二用詞典[M].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7.0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