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

[tè lì dú xíng]
汉语成语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特立独行,汉语成语,拼音:tè lì dú xíng [2],意思是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 [2],不同流俗。 [1]
中文名
特立独行
拼    音
tè lì dú xíng [2]
注    音
ㄊㄜˋ ㄌ一ˋ ㄉㄨˊ ㄒ一ㄥˊ [1]

释义

播报
编辑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 [2],不同流俗。

出处

播报
编辑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1-2]

例句

播报
编辑
韩愈伯夷颂》:“士之特立独行,适于汗府希辩义而已 [1],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明者也。”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〇:【又曰:”将翱将翔,讵比海鹣之翼;自南自北,若专霜隼之诛。“则公之特立独行,魁多士、登元宰,亦见于欠婆嘱此赋矣。 】
才己体捆循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二一·五慈观阁记》:古之仁人,将有为于世,必特立独行,自行其志。
宋·王明清·《挥麈录三》:堡谅式观史氏,眇觌昔人,特立独行以自著见者甚众。
陶宗仪泪兰炼《辍耕录·不苟取》:“胡汲仲先生 长孺,号石塘,特立驼估想独行,刚介有守。”
明·吴廷翰·《(明)吴廷翰集·上·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予每观天下人才,多为一时风气所移,日以披靡,间有特立独行能不为俗所变者,率皆沉滞。
判笑狱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一篇第三章:“述文信其所守,穷而益坚,后生小子受其人格之感化,始知特立独行之足慕,而随俗波靡之可羞。” [2-3]

成语用法

播报
编辑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品行。

近义词

播报
编辑
独行特立 [3]

反义词

播报
编辑
随波逐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