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地書

(200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兩地書》是200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景宋
書    名
兩地書
作    者
魯迅景宋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12月1日
ISBN
7020058450
字    數
212000
紙    張
膠版紙

目錄

兩地書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與景宋(許廣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間的書信合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魯迅信六十七封半),由魯迅編輯修改而成,分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書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版次。 [1] 

兩地書目錄

兩地書 兩地書
序言
第一集 北京(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七月
第二集 廈門——廣州(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
第三集 北平——上海(一九二九年五月至六月)

兩地書評價

《兩地書》第一部分説的是女師大的事,沒有提及任何有關情、愛的內容;第二部分是廈門與廣州間的通信,生活瑣事居多,關愛之情已溢於言表;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間的通信,也是生活瑣事居多,關心之情溢於言表。
魯迅在中國婦孺皆知,在那個時代,魯迅是中國文化的一杆旗,既是新文化的代表,也是年輕知識分子的的路標,還是時代文化的方向。毛澤東曾經給予了魯迅高度的評價,我想應該是得到了絕大部分中國人的認同的。
但對於許廣平,瞭解的人怕是不多。而且大多停留在“魯迅夫人”的層面上。在魯迅的光環下,再耀眼也難顯光輝。
其實魯迅與許廣平的能走到一起,在許廣平方面,是敬仰加愛慕。而在魯迅方面,首先也是很欣賞的。那時的許廣平,一直是個激進的青年,在北京女師的反對校長楊蔭榆的風潮中,許廣平是五人積極分子之一,五人中還有魯迅寫過文章《記念劉和珍君》的劉和珍。也一直為魯迅主編的一些刊物寫文章,在廣州曾任廣東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任訓育主任。1927年1月,魯迅擔任中山大學教務主任兼文學系主任, 許廣平任他的助教。10月3日,兩人抵達上海,專心從事寫作,為了支持和幫助魯迅,許廣平毅然決定不出去工作了。此後,她不但精心照料魯迅的飲食起居,還要替魯迅查找有關資料,抄寫稿件,與魯迅共同校對譯著等。對於魯迅和許廣平來説,這是他們生命中最有光彩的舉動。魯迅於1934年12月在送給許廣平的《芥子園畫譜》上所題的“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們愛情生活的寫照。由於得到許廣平這樣的支持,魯迅後期十年的著作成績,超過了以前的二十年。
魯迅去世後,許廣平編輯出版了魯迅生前的許多著作。為保存好魯迅的一些文稿,許廣平還因此被日本兵抓去毒刑拷打。後來,許廣平一直從事革命事業,直到生命的終結。
魯迅與許廣平的感情,也是從革命的情誼而至愛情的。從《兩地書》中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第一部分,是一個進步學生向老師的請教,通信都是對當前時局的描述、討論、請教,雖然從許廣平的去信中也透着愛,但那是敬愛。是對師長和導師的愛。第二部分則有不同了,由於各自環境的不同,互相間寫的多是生活中的瑣事,也對各人的去處表示些擔憂。在許廣平,更多的是關心魯迅過得開不開心、吃得好不好、住得慣不慣。這一時期或許就是兩人感情昇華的時期,相互間沒有了那種師長和學生間的拘謹,更多的是男女情愛的關懷。第三部分則不多,看上去就是夫妻間的生活上的關心了,也似乎已經有了生命的延續在孕育之中,所以魯迅也是多寫些少活動多休息的關心語。
“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其實不只是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十年生活的寫照,也是他們共同生活幾十年的生活、愛情的寫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