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瑜

(明朝刑部尚書)

鎖定
陸瑜(1409~1489),字廷玉,號省庵,唐朝名相陸贄之後,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祖籍慈溪,宣德八年(1433)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卒諡康僖。
本    名
陸瑜
廷玉
省庵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鄞縣
出生日期
1409年
逝世日期
1489年
主要成就
官至刑部尚書

陸瑜人物生平

宣德八年(1433)進士,奉使湖南。丁繼母憂,服闋,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得到郎中仲閔的器重。仲閔將洪武、永樂年間法律沿革告訴陸瑜,稱“子它日必大用,不可不知國朝舊典也”,於是陸瑜悉心研究法律。升廣西司員外郎
正統九年(1444),爆發旱災,明英宗思慮天下多冤獄,受命前往淮、揚、蘇、松等17郡複審囚犯。平反冤獄,釋放三百餘人,改輕處理千餘人。遷貴州司郎中丁憂服闕,改任四川司郎中。
景泰三年(1452),擢山東右布政使。山東發生饑荒,貧民搶奪富户的糧食,坐搶劫當死者三十六人,陸瑜認為饑荒的時候可以理解,改坐白天搶奪而免死。黃河在張湫決口,僉都御史徐有貞受命塞堵,徐有貞委派陸瑜監督勞役,工匠集者數萬,陸瑜設計方略,編荊為筐,實以土石,沉而築之,水患遂息。轉任左布政使。
天順二年(1458),得到李賢的推薦,升任刑部尚書。廷謝明英宗時,奏對洪暢,進退雍容,明英宗對左右説:“刑部得人矣”。陸瑜熟悉國家典故,屬官不能決者,詢問陸瑜,陸瑜則回答某時某所類似的案件判決,屬官退索往牘閲之,年時無少差時。
錦衣衞指揮門達恃寵作威,用法嚴酷,弘農衞卒誣告指揮李斌圖謀不軌,門達欲置李斌於死地。廷議時,眾人相顧莫敢異論,只有陸瑜為李斌鳴冤,得免死。門達大怒,陸瑜説:“法司所執者,祖宗之法耳。吾何敢使所執法枉人以滅族之罪邪”。門達不從,嚮明英宗誣告陸瑜。明英宗知道陸瑜的為人,説:“彼欲重慎耳”。門達失勢時,言者均欲置門達於死地,他以門達雖有罪,而不至於死,據理力爭,門達得以免死充軍。
天順五年(1461),曹欽等叛亂平定後,武官抓曹欽的佃户千人,悉控為曹黨,論坐叛逆罪。陸瑜謂:“曹欲謀反倉卒,諸佃户相去或數百里,豈能與之同謀?”後俱釋佃户回家。
明英宗素重陸瑜,遊獵近郊或遊覽上苑,都會召陸瑜從行,禮遇優渥。
成化三年(1464),尚書九載滿,上疏乞致仕,明憲宗説:“卿才識老成,方倚任所重”,不允。
成化八年(1469)七月,忽感風疾甚劇,明憲宗派遣中使臨問,御醫療疾,賜以酒米食物。疾少間復,乞致仕,明憲宗不允,特免朝參,仍管部事。兩月後,疾復作,上疏懇求致仕,允之,賜寶鈔千貫。陸瑜歸家後,以泉石詩涵自娛,別號鑑湖,居住在四明。進榮祿大夫
弘治二年(1489)九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一歲,諡康僖。翰林院撰寫祭文,浙江布政司遣官諭祭,葬於鄞縣西山桃源鄉。 [1] 

陸瑜親屬成員

九世祖:陸升之,曾任宋朝提舉兩浙鹽課,遷居慈溪。
高祖父:陸元,遷居鄞縣月湖西里。
曾祖父:陸義,曾任元朝台州千户
祖父:陸睿
父:陸應吉
母:陳氏
繼母:黃氏 [1] 

陸瑜人物評價

何喬新:公端亮而有容,寬俗而有制,觀其容止,醖籍進趨安雅,知其為有德者也。為邢部尚書十有五年,其明習法令如漢薛瑄,而無煩碎之失其練達典章如漢胡廣,而無與世浮沉之譏其能斷大事如唐姚崇,而挾數獻諛有不為也。屬官賢者禮之如賓友,其險且暴者馭之甚嚴,及其改過,則坦懷待之,不追咎其既往,人以是德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