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姓

鎖定
阿,多音字。
1、副詞讀[ā],加在稱呼的詞頭:阿大、阿毛、阿弟。
2、名詞讀[ē],意迎合,偏袒,如阿諛逢迎;意凹曲處,如山阿。
3、阿,做姓氏時,讀音作kē、ē、ā。
中文名
阿姓
讀    音
[ā]
注    音
ㄎㄜ
詞    性
多音字

阿姓發音源

阿(姓氏),多音字。讀音作kē(ㄎㄜ),亦可讀作ē(ㄜ)、ā(ㄚ)。

阿姓ē 音源流

源流一
出自商代伊尹之後,以官名為氏。據《管子·地數》稱伊尹“善通移輕重、開闔、決塞,通於高下徐疾之□”。他輔佐商湯先後滅掉葛、韋、顧、昆吾等方國,最後一舉滅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湯尊為“阿衡”(相當於宰相)。其支孫有的以祖上官職為榮,遂以阿字為姓,稱為阿氏。
源流二
出自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阿賀氏、阿伏幹氏,入中原後隨漢俗改為阿氏。據《魏書·官氏志》載:“阿伏於氏,後改為阿氏。”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遷都洛陽後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詔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於(或稱阿伏幹)這一少數民族姓氏就自行簡化作阿了。這種簡化便成了後來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據。

阿姓ā 音源流

阿
源流一
漢族姓,其先蒙古族。明、清時期西寧衞祁氏土指揮(祁土司)之後。1931年廢除土司制度後,部分土司族人遷化隆巴燕鎮哈洞村,以阿為姓,後融入漢族(《化隆縣誌》)。
源流二
蒙古族漢姓。部分出自沙日諾泰氏之後(《阿魯科爾沁旗志》);部分取自氏族名稱或先祖名字之漢字譯音首字。黑龍江哈爾濱市呼蘭區阿家窩堡蒙古族阿姓,其先巴爾虎蒙古(蒙古喀爾喀屬部)人(《呼蘭府志》);四川鹽源蒙古族阿氏,其先明、清、民國時前所(治今鹽源縣西境)土司,文獻記載為摩梭人,其後裔自稱蒙古人。現定為蒙古族(《中國土司制度》、《瀘沽湖畔蒙古族的民族特徵》);青海大通清平鄉阿家村和朔北藏族鄉阿家堡村蒙古族阿姓,元甘肅行省郎中、察罕蒙古人阿矢剌之後。阿矢剌,明初歸附,孫阿吉、阿祥始姓阿氏,以功授甘肅碾伯縣(今青海樂都)白崖子土司。十三世孫阿珍,襲職後移居樂都老雞堡,後裔再徙大通等地。其遷大通者,曾長期稱漢族,1985年改為蒙古族(《中國土司制度》、《中國人的姓名·土族》)。
源流三
回族姓。主要取自祖先人名(經名),如阿丹、阿里、阿布頓拉(阿不杜拉)、阿都剌等之首字。又清代內務府維吾爾族佐領海里瑪,後亦以阿為姓,子孫融入回族(《中國回族姓氏溯源》)。
源流四
藏族漢姓,清乾隆中四川靖化促侵河西屯(今金川縣河西鄉)土守備達固拉約爾瓦之後。達固拉約爾瓦裔孫阿靖峯始以阿為姓,民國時期襲河西屯土守備(《中國土司制度》)。解放後曾任金川縣副縣長。
源流五
朝鮮族姓(《朝鮮族姓氏》)。近代自朝鮮半島遷來中國。
源流六
滿族姓。其先清代八旗滿洲阿賚氏、烏扎庫氏、巴爾拉氏、巴爾達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爾布氏、阿哈覺羅氏,以及融入滿族之鄂倫春族阿其格查依爾氏、達斡爾族阿爾丹氏等(《滿族姓氏尋根》、《滿族姓氏錄》、《滿族百家姓》等)。
源流七
傣族漢姓。一支出明雲南鄧川州(治今洱源新州鎮)土知州阿這之後。阿這之子阿子賢始姓阿氏;一支出明、清時四川寧遠府鹽源縣馬喇副長官司副長官(土司)之後;一支出明初雲南南澗縣土縣丞阿魯之後。阿魯玄孫阿懷恩始姓阿氏(《中國土司制度》)。
源流八
納西族姓。一支出明初永寧府(治今寧蒗永寧鎮)土知府、西番人卜都各吉之後。卜都各吉孫阿苴始以阿為姓;一支出元末雲南蒗蕖州(今寧蒗縣)土官阿的之後。阿的曾孫阿佐始姓阿氏。其後子孫世襲當地土司(《中國土司制度》)。根據民族的意願,現均定為納西族(《川滇邊境納日人的族別問題》)。
源流九
土族漢姓,與四川鹽源蒙古族阿氏同源。其世居甘肅碾伯縣(今青海樂都)者,今為土族。
源流十
達斡爾族漢姓。本姓德力根、阿伍爾、阿爾丹、敖拉等"莫昆"(《中國少數民族姓氏》、《霍城縣誌》)。
源流十一
布朗族姓。其先契丹人。元末雲南宣撫使阿律牙(耶律牙)子阿鳳、阿幹始以阿為姓,子孫融入布朗族(《雲南契丹後裔調查報告》)。布朗族阿姓,或改莽姓,又改蔣姓,謂之"阿莽蔣";部分融入漢族,謂之"漢家蔣"。
源流十二
錫伯族漢姓。本姓阿爾班氏、阿依爾氏、阿里哈氏、阿克佔氏、阿林氏(《錫伯族百科全書》)。
源流十三
鄂温克族漢姓。本姓阿爾本氏(《鄂温克族自治旗志》)。
源流十四
鄂倫春族漢姓。本姓阿其格查依爾氏、嘎格達依爾氏、伊格吉依爾氏(《中國少數民族姓氏》)。
源流十五
彝族白族傈僳族漢姓(《中國少數民族姓氏》)。 [6] 

阿姓kē音源流

“阿”源流 “阿”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王室輔弼大夫阿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阿者,亦稱可者,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內宮官職,類似如今的幼兒園老師。“阿”、“可”二字在上古時期讀音相同。在典籍《禮記·內則》中記載:“阿者,王族保育孺子,需從‘諸母’、‘阿者’中選出‘慈母’、‘保姆’來充任。”后王族以長老來教養監護王室弟子,所選教師皆稱之為“阿”,學識淵博、嚴慈兼備,負責服侍、教育王族貴胄的子弟。以後,“阿”作為從政治上監護君王的長老,就成為君王的特別輔弼大夫,遂成官稱。
在阿者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阿氏,讀音作kē(ㄎㄜ)。
源流二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衞國之邑阿澤,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阿澤,亦稱柯澤,最初為春秋時期衞國柯邑的一個地名,在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部,是一個大湖,因在衞國的柯邑,所以衞國人稱其作“柯澤”,後被齊國奪去。到戰國時期,齊國人改稱其為“阿澤”。
據史籍《左傳·襄公十四年》中記載:“衞獻公戒孫文子、甯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鴻於囿。二子従之,不釋皮冠而與之言。二子怒。孫文子如戚,孫蒯入使。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章。大師辭,師曹請為之。初,獻公有嬖妾,使師曹誨之琴,師曹鞭之。獻公怒,鞭師曹三百。故師曹欲歌之,以怒孫子以報公。獻公使歌之,遂誦之。蒯懼,告文子。文子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並帑於戚而入,見蘧伯玉曰:‘君之暴虐,子所知也。大懼社稷之傾覆,將若之何?’對曰:‘君制其國,臣敢奸之?雖奸之,庸如愈乎?’遂行,従近關出。獻公使子蟜、子伯、子皮與孫子盟於丘宮,孫子皆殺之。四月己未,子展奔齊。獻公如鄄,使子行於孫子,孫子又殺之。獻公出奔齊,孫氏追之,敗公徒於阿澤。鄄人執之。”衞獻公姬衎是衞成公姬鄭的曾孫,這個人昏庸無道,不講情理。衞獻公邀請他的大臣孫文子(孫林父)、甯惠子(姬殖)吃飯。這兩個人很早就前去等候,但是兩人從早晨一直等到太陽落山,也沒有見到衞獻公的影子。這時候一個隨從走過來告訴他們説衞獻公自己到苑囿中打獵去了,孫文子、甯惠子知道後非常生氣,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便只好跟隨他去苑囿面見衞獻公。衞獻公聽説他們兩人來了,竟然連衣服都不換,直接穿着打獵時的裝束去接見他們,按照當時的禮節,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孫文子、甯惠子兩人被這樣不禮貌的舉動徹底激怒了,他們二話沒説,轉身就走,隨後帶着自己的家人逃亡到了宿這個地方。
衞獻公有一個小妾,非常喜好音樂,於是衞獻公就請了一個曹國的著名樂師教她彈琴。那位樂師教課非常嚴厲,當衞獻公的小妾琴彈得不好的時候,他就用鞭子打她,以示懲戒。而那位小妾不但不懂樂師的良苦用心,反而對他的懲罰懷恨在心,一心想找機會進行報復。於是,她就依仗衞獻公對自己的寵愛,在衞獻公面前用惡語讒毀曹樂師説:“大王,曹樂師這個人性格非常暴戾,奴婢練琴時稍有不慎,他就用鞭子抽打我,打得我是遍體鱗傷。”衞獻公就聽信了愛妾的讒言,對曹樂師的無禮感到非常憤怒,於是就將派人將曹樂師抽打了三百鞭。孫文子的兒子曾經多次侍候衞獻公喝酒,所以與曹樂師很熟悉,並且關係十分要好。他看出父親對衞獻公非常憤怒,就一直想讓自己的父親起兵造反,但又不敢直言,於是就想了辦法,邀請曹樂師到孫文子的府上去演唱《巧言》這首詩歌的末章,想以此來激怒父親,去報復衞獻公;而曹樂師因為怨恨衞獻公曾經鞭打他,一直也心有不滿,所以便同意去演唱,並且唱得很投入。孫文子果然被激怒了,於是就準備起兵造反。為了慎重起見,他先是去向蘧伯玉徵求意見,蘧伯玉認為這件事事關重大,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便沒有明確表態。孫文子見蘧伯玉態度如此不堅決,怕他泄露秘密,便下定決心立即行動。結果衞獻公連夜逃跑,孫文子一直追到柯澤,在其地打敗衞獻公的護衞,衞獻公卻逃到了齊國。齊景公姜杵臼收留了衞獻公並把他安置在了聚地。然後孫文子、甯惠子共同擁立了衞獻公的叔父姬秋繼承了王位,這就是衞殤公。衞殤公繼位以後,分封了孫文子。後來,孫文子居功自傲、飛揚跋扈,絲毫不把衞殤公放在眼裏,逐漸威脅到衞殤公的統治。這時候,孫文子正好與另一個權臣寧喜(甯惠子的兒子)因為爭寵而互相憎惡,於是衞殤公便利用這一點,暗裏支持寧喜去攻打孫文子。在衞殤公的幫助下,寧喜最終打敗了孫文子,孫文子只好逃到晉國避難。為了報復衞殤公,孫文子就請求晉平公姬彪護送衞國原來的國君衞獻公回國去取代衞殤公的統治。齊景公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便和衞獻公一同會見晉平公謀求幫助。晉平公在他們的勸説下,決定討伐衞國。為了便於討伐順利進行,就要先把衞殤公給捉住,因此,晉平公便誘騙衞國説兩國要訂立盟約,要衞殤公前來商談具體的合作事宜。
由於晉國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強國,所以衞殤公得知晉平公要與自己合作訂立盟約的消息以後非常高興,絲毫沒有多想便馬不停蹄地前去會見晉平公。晉平公就暗地裏派人逮捕了衞殤公和寧喜,然後,又發兵護送衞獻公回國。在流亡十二年以後,衞獻公終於回國復位了。復了位的衞獻公不忘自己曾在柯澤被敗的恥恨,將孫文子、甯惠子之族改姓為“柯”氏,然後驅逐出衞國
到戰國時期,柯氏一族因“柯澤”改稱為“阿澤”,因此有人隨之改稱阿氏者,但讀音仍作kē(ㄎㄜ)。著名的香港影視明星“小黑子”柯受良,就是該族後裔。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兩漢之際新朝官吏阿輔,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阿輔,是兩漢之際王莽成功篡滅西漢後,仿周制所設置的一種官稱,專職負責教導太子,是太子“四師四友”之一,官秩如同大夫。
四師是:師疑、傅丞、阿輔、保拂。當時,王莽以大司徒馬宮為師疑,少府宗伯鳳為傅丞,博士袁聖為阿輔,京兆尹王嘉為保拂,是為四師。這四個人學識淵博、為人老成,因此被王莽指定為太子王臨的輔弼大臣。
四友是:胥附、奔走、先後、禦侮。當時,王莽以尚書令唐林為胥附,博士李充為奔走,諫大夫趙襄為先後,中郎將廉丹為禦侮,是為四友。這四個人文武全才、機巧靈活,因此被王莽指定為太子王臨的隨身侍從。
新地皇四年(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農曆10月3日,王莽在漸台被殺,屬官四散,在博士袁聖的後裔子孫中,有避災難而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改稱阿氏、輔氏。後在漢更始二年(公元24年)農曆2月,更始帝劉玄到長安,下詔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因此,大多數袁聖的後裔族人又改回為袁氏,但仍有遷逃於北地燒當羌族政權中以避國難的族人,仍稱阿氏,世代相傳,讀音作kē(ㄎㄜ)。

阿姓分佈

阿姓遷徙分佈

北京中心城區、昌平,天津薊縣,河北保定、定州、饒陽、安新、廊坊,山西太原、長治(市、縣)、陽曲、襄垣、陽泉、運城、潞城、安澤、屯留、長子,上海中心城區、浦東、松江,江蘇南京、常州、泗洪、豐縣,浙江杭州、安吉、慈溪、嘉善、寧波、寧海、衢州、海寧、常山、開化、洞頭、玉環、紹興(縣),安徽合肥、碭山、南陵、青陽、寧國、績溪、銅陵(市)、池州,福建福州、石獅、長汀、周寧、龍巖、仙遊,江西上饒(市)、瑞昌,山東濟南、濰坊、壽光、莒縣、微山、金鄉、單縣、煙台、青島,河南鄭州、鄧州、中牟、寶豐、舞鋼、郊縣、宜陽、虞城、盧氏、葉縣、平頂山、周口(地區),湖北襄樊,湖南長沙(市)、東安、邵陽(市、縣)、邵東、安化、湘潭(地區),廣東中山、深圳、惠州、四會、茂名、化州,廣西柳州,四川成都、自貢、珙縣、嶽池、隆昌、通江、鹽邊等地及台灣地區有之。民族成分待考。
蒙古族阿姓,內蒙古呼和浩特、通遼、鄂爾多斯、阿魯科爾沁旗,青海大通、門源、樂都及黑龍江哈爾濱、四川鹽源等地有之。
回族阿姓,陝西西安、渭南、合陽、勉縣、韓城、橫山、子長,甘肅蘭州、嘉峪關、玉門、景泰、臨夏(市)、肅南、酒泉、永登,青海西寧、循化、化隆,寧夏吳忠,新疆烏魯木齊、霍城、塔城、布爾津等地有之。
藏族阿姓,四川金川、理縣及甘肅天祝、肅南等地有之。
彝族阿姓,雲南宣威、巍山、香格里拉、雲縣、石屏、漾鼻等地有之。
滿族阿姓,北京市,山西太原,內蒙古土默特地區,遼寧瀋陽、莊河,吉林四平,黑龍江哈爾濱、齊齊哈爾、伊春、賓縣、木蘭、鐵力、尚志、方正、雙城等地有之。
傣族阿姓,四川鹽源及雲南昆明、大理、昌寧、洱源、南澗、石屏、保山、施甸、通海、華坪、永平、周寧、永仁、宣威、富民、巍山、景洪、鎮雄等地有之。
納西族阿姓,雲南麗江、寧蒗、香格里拉等地有之。
土族阿姓,青海樂都、海晏等地有之。
白族阿姓,雲南巍山、香格里拉等地有之。瀘水縣洛本卓白族鄉白族之一支勒墨人亦有此姓。
傈僳族阿姓,雲南香格里拉、福貢等地有之。
達斡爾族阿姓,新疆霍城及黑龍江龍江等地有之。
錫伯族阿姓,新疆地區有之。
鄂温克族阿姓,內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有之。
鄂倫春族阿姓,內蒙古呼倫貝爾有之。
布朗族阿姓,雲南臨滄、施甸等地有之。 [6] 

阿姓得姓始祖

伊尹。伊尹,名摯,是有莘氏在桑樹林拾到的棄兒,因其養母住在伊水邊上,所以以水為氏。雖然伊尹身材短小,面龐不出眾,但足智多謀,聰明異常,志向遠大。當時夏王暴虐殘忍,濫用民力,魚肉百姓,田地荒蕪,民不聊生。伊尹看出夏朝氣數已盡,於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調手藝,接近商湯勸他高舉義旗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商湯和伊尹相談後,頓覺相見恨晚,當即命伊尹為“阿衡”(宰相)。在商湯和伊尹的經營下,商湯的力量開始壯大,想進攻夏桀。伊尹建議商湯停止向夏桀進貢,看夏桀如何動作,以探測夏桀的實力。夏桀果然非常憤怒,徵調九夷的兵力,要來伐商。伊尹當即勸商湯説:夏桀還能調動兵力,我們伐他的時機還未成熟。於是,商湯又向夏桀進貢。當伊尹看到時機成熟時,又一次停止向夏桀進貢,但因為夏桀的暴行,這次,他未能調動軍隊了,於是伊尹就向商湯建議起兵。商湯很快就打敗了夏桀的軍隊,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諸侯一舉擁戴賢德的商商湯為“天子”建立商朝。商湯和伊尹緊密合作,勵精圖治,愛護百姓。受到百姓的愛戴。商湯逝世後,伊尹輔佐他的後代,直至商湯的孫子太甲為商王時,太甲暴虐亂德。三年以後,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宮,親自攝政,接受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工住了三年後,悔過自責,改惡從善,於是伊尹把太甲接出來,還政給他,自己告老還鄉,太甲返位後,發揚商湯的德政,勤儉愛民,史諸侯歸附,社會安寧。伊尹逝世後,帝沃丁(太甲的兒子)以天子之禮葬之。伊尹支孫有的以祖上“阿衡”官職為榮,遂以阿字為姓,稱為阿氏。故伊尹就是阿姓的得姓始祖。

阿姓郡望堂號

阿姓郡望

河南郡:
河南地,秦漢指內蒙古河套黃河以南。
②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
③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④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阿姓堂號

(缺)。

阿姓姓氏名望

阿姓歷史名人

阿田可
字習阿,漢時納垢酋裔,雲南省馬龍州人,棄隱雲南省東部山谷,收集整理古代爨族文字,撰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有奇,稱“書祖”。
阿桂
字廣庭,號雲巖,章佳氏,原籍滿洲正藍旗,後被抬入正白旗。他出身於達官顯貴之家,父親阿克敦乾隆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很受乾隆帝的器重。他自幼聰敏過人,“聞人談史事,即了了,能記其大略”。雍正十年(1732年),十六歲的阿桂入官學讀書,兩年之後補為稟生。乾隆元年(1736),為副榜貢生,隨後以父蔭授大理寺丞,乾隆三年,中舉,第二年補授兵部主事。此後,他春風得意,步步高昇。乾隆八年以郎中的身份,充任中樞機構軍機處的章京。然而,接二連三的打擊,卻幾乎使他身陷囹圄。乾隆十一年,出任户部銀庫郎中的阿桂,因為庫項被竊,以失察之罪被降調為吏部員外郎。乾隆十三年初,阿桂隨兵部尚書班弟赴四川金川軍營辦事,因經略納親,川陝總督張廣泗進剿大小金川失利,“株守半載,無尺寸功”,被逮捕處死,阿桂也被劾以“勾結張廣泗,矇蔽納親”,而交刑部審訊,後因乾隆帝念其父年老,只有阿桂這一兒子,才格外開恩,沒有治他的罪,將其釋放回家。這可説是阿桂在仕途上跌的一大跤。但阿桂畢竟是滿洲貴族子弟,因而在被釋放的第二年就得到重新起用,再任吏部員外郎。又五年,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由此漸登崇階了。

阿姓現代名人

1950~,藏族;四川若爾蓋人。著名基礎教育家。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若爾蓋縣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縣人大常委會委員,中華愛國主義教育研究會會員,州教育學會會員、高完中校長聯合會理事,縣科協委員、教育學會理事、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職改領導小組成員。
阿榮
1954~,蒙古族;內蒙古烏蘭浩特人。著名當代新聞記者。興安人民廣播電台編輯(記者)。1986年畢業於內蒙古管理幹部學院,從事新聞編輯工作整整二十餘年。先後擔任《中國國際名人辭海(當代文化卷)編輯部》顧問並獲得了榮譽證書;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員,中國廣告協會會員,興安盟文學聯合會會員。
阿正
1962~,福建莆田人。著名當代出版業人。1984年廈門大學畢業後進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組建並主持綜合編輯室工作,1996年辭去主編職務。編輯作品一百餘種。曾獲“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等省級以上獎三十餘次。現為鷺江出版社北京工作室主任。
阿海
1965~,哈薩克族,本名阿卡依·卡得爾汗;新疆富藴人。198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哈薩克語言文學專業。阿勒泰地區黨校講師,新疆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1970~,蒙古族;內蒙古科右中旗人。著名當代攝影家。畢業於內蒙古師大蒙文系自學成才班。現任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攝影、攝像總會董事長兼東烏旗文化局攝影師。多年來,採集四萬餘幅照片,有四千餘幅發表於全國五十多家報刊上。
阿東,男,回族,1970年11月出生,遼寧海城人,現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1-2] 
阿風,1970年11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長聘教授。 [3-5] 

阿姓阿姓宗祠

四言通用聯
爨書留著;
紫閣圖形。
——佚名撰阿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説唐代馬龍州人阿[田可],隱居在今雲南省東部山區,收集整理古代爨(Cuàn音竄)族文字,兩年共撰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個,號為“韙書”。下聯典指清代滿洲正白旗阿桂,章佳氏,字廣庭,乾隆年間舉人,歷任伊犁將軍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官至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宰相)。為高宗所倚重,曾參與平定準噶爾部和天山南路小和卓木的叛亂,後屢任統帥,用兵大、小金川,鎮壓西北迴民起義。封誠謀英勇公,圖像繪製於紫光閣。
韙書留世;
殊勳寫真。
——佚名撰阿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阿[田可],隱居山林,撰爨字如蝌蚪,成字一千八百四十,號曰韙書,留傳後世。下聯典指清·阿桂,定伊犁、討緬甸、平兩金川皆有功,繪圖形於紫光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