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步幹

鎖定
指兄。語出:《晉書·四夷傳·吐谷渾》“ 鮮卑 謂兄為阿幹” 吳士鑑 斠注引《水經注刊誤》:“ 全氏 曰:‘阿步幹,鮮卑語也, 慕容廆 作《阿幹之歌》,蓋胡俗稱其兄曰阿步幹,阿幹者阿步幹之省也,今 蘭州 阿幹峪 、 阿幹河 、 阿干城 、 阿幹堡 , 人置 阿幹縣 ,皆以《阿幹之歌》得名。“
中文名
阿步幹
詞    義
指兄
語    出
《晉書·四夷傳·吐谷渾》
語    種
鮮卑語

目錄

阿步幹簡介

鮮卑在中國歷史上有過政治上的強盛、經濟文化的復興時期,也有自己獨特的民歌樂府。文獻記載,最早的鮮卑歌是慕容廆思念庶長兄吐谷渾所作的《阿幹之歌》。《晉書·吐谷渾傳》載:“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其父涉歸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隸之。及涉歸卒,廆嗣位。而二部馬鬥。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別,奈何不相遠離,而令馬鬥!’吐谷渾曰:‘馬為畜耳,鬥其常性,何怒於人!乖別甚易,當去汝於萬里之外矣。’於是遂行。廆悔之……鮮卑謂兄為阿幹,廆追思之,作‘阿幹之歌’,歲暮窮思,常歌之。”又《魏書·吐谷渾傳》雲:“(慕容廆)子孫僭號,以此歌為輦後大麴。”此歌本是鮮卑語,今佚。“阿步幹,鮮卑語也。慕容廆作阿幹之歌,蓋胡俗稱其兄曰阿步幹,阿幹者阿步幹之省也。今蘭州阿幹峪、阿幹河、阿干城、阿幹堡,金人置阿幹縣,皆以阿幹之歌得名。

阿步幹信息

阿幹水至今利民,曰溥惠渠。又有沃幹嶺,亦阿幹之轉音。”① 《資治通鑑》卷81謂慕容涉歸卒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此歌應作於3世紀末。曹道衡先生認為作於晉武帝太康中後期(284~289年),“《通鑑》卷90記事於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乃追敍前事,歌則當作於慕容廆繼位之初也。”② 這首亙古之歌,影響深遠,不僅以地名的形式留在人們口頭,而且與吐谷渾民族文化聯繫在一起,甘青寧一帶許多方言中仍稱兄為阿幹。 [1] 
參考資料
  • 1.    高人雄. 十六國時期的慕容鮮卑歌 . 西域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