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紀新

鎖定
1949年12月出生。男,滿族,籍貫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為清初寧古塔佛滿洲訥音瓜勒佳氏後裔。 [5] 
滿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家,老舍研究家、中國多民族文學理論評論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國家二級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老舍研究會前任會長(2009年-2016年在任兩屆) [39]  、國家級學術期刊《民族文學研究》前主編。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已退休。 [39] 
中文名
關紀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籍    貫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
出生日期
1949年12月
畢業院校
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
主要成就
滿族文學研究,老舍研究
出生地
吉林省吉林市
代表作品
《老舍與滿族文化》
《老舍評傳》
《中國滿族》
《滿族書面文學流變》
《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展開
代表作品
《老舍與滿族文化》
《老舍評傳》
《中國滿族》
《滿族書面文學流變》
《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多元背景下的一種閲讀:滿族文學與文化論稿》
《滿族小説與中華文化》
《我是滿族人》 收起
職    稱
教授

關紀新人物介紹

關紀新概況

1966年初中畢業,因“文革”初起而輟學。務過農,當過兵,作過工。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系本科讀書,1982年畢業留校,在本校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84年年底,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工作,直至2010年退休。
寫作出版有學術專著《老舍評傳》《老舍與滿族文化》《老舍圖傳》《中國滿族》《滿族書面文學流變》《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6]  《多元背景下的一種閲讀:滿族文學與文化論稿》 [7] 滿族小説與中華文化我是滿族人 [5] 塞風集》《清代滿族作家詩詞選》(與張菊玲、李紅雨合著)《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與朝戈金合著)《文學:勞動與生活之花》《〈駱駝祥子〉導讀》(與石興澤合著)。
主編或參與主編的著作,有《當代滿族短篇小説選》《滿族現代文學家藝術家傳略》《當代滿族作家論》《20世紀中華各民族文學關係研究》《中國少數民族俗文學》《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中華史詩詠史詩本事》《老舍與二十世紀》《世紀之初讀老舍》《1949-1999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理論評論卷》《老舍短篇小説集》《滿族的歷史與文化》、《滿學朝鮮學論集》《八旗藝文編目》等。
尚發表學術論文(含評論文章)百數十篇,其中的代表作有《老舍民族心理芻説》《“我的見解總是平凡”——前期老舍精神理路之再梳理》《老舍民族觀探賾》《老舍抗戰觀扼要》《馬跡蛛絲辨納蘭——成容若民族文化心態管窺》《一夢紅樓何處醒——假如啓動滿學視角讀〈紅樓夢〉又會怎樣》《<兒女英雄傳>管見》《文脈貫今古源頭活水來——滿族説部的文化價值不宜低估》《滿族對北京的文化奉獻》《論各民族文學互動狀態下的多元發展》等。 [1] 

關紀新教育背景

1978-1982 中央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系 大學本科
專業:中國語言文學,1982年6月獲得中國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學位論文:《幾回掩卷哭曹侯--清代宗室詩人永忠和他憑弔曹雪芹的詩》
論文導師:張菊玲教授

關紀新學術講座

多年來,除在各次學術研討會上所做學術演講外,亦應約外出做過許多學術講座。其中包括央視“百家講壇”的《旗人作家老舍》《〈茶館〉的文化符號》,在日本京都大學、佛光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台灣)、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以及在復旦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廣東民族學院、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海南師範學院、嘉應學院、大連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老舍紀念館、首都博物館、青島駱駝祥子紀念館等單位的講座。此外,還為北京十一學校、交大附中等十數所中小學做過有關講座,為“超星”學術數據庫錄製了系列學術講座。 [39] 

關紀新科研經歷

1984-1987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民族文學研究》編輯部編輯、助理研究員 [39] 
·擔任學術期刊《民族文學研究》中少數民族當代文學、古典文學和文藝理論類稿件的責任編輯工作。 [39] 
·從事滿族文學及文化方面的研究。 [39] 
1987-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所長辦公會議成員、助理研究員
·從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工作,負責從無到有,完成了一系列研究所科研管理制度。 [39] 
·設計、申報並開始進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項目“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理論研究”(與人合作)。 [39] 
·參與國家級重點項目“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學術設計及組織工作。
1900-2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民族文學研究》編輯部主任、副主編、副編審、(1998年起任)所長助理 [39] 
·主持《民族文學研究》的學術編輯工作以及編輯部的日常工作。 [39] 
·參加國家重點項目《中華文學通史》的分工撰寫部分。 [39] 
·完成國家級項目“滿族作家老舍創作論”的研究和撰寫。
·作為國家級重點項目“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編審委員會委員,參與了該套叢書的學術設計、書稿審讀及項目結項工作。
·完成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項目“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理論研究”(與人合作)。
2000-2010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主編;編審 [3] 
·主持《民族文學研究》的學術編輯工作。
·參與國家級課題“中華各民族文學貢獻及相互關係研究”,任分課題負責人。 [39] 
·獨力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滿族小説與中華文化”。 [39] 

關紀新田野經歷

·1999年11月,在雲南省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做民族文化考察。
·1983年7月至9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滿族聚居地區,做民間文學及文化考察。

關紀新訪學研修情況

·1988年9月至10月,應日本學術振興會的邀請,赴東京、茨城、大阪、神户、奈良等城市訪問,與日方學者舉行數度學術交流,並作了有關滿族文學、老舍研究方面的學術報告。
·2000年11月,應台灣歷史文學學會邀請,赴台北、宜蘭、新竹、台中等地,出席“海峽兩岸歷史文學與戲劇研討會”,並在台灣清華大學、佛光大學等院校做學術演講。
·2014年6月,以中國老舍研究會會長身份,率領中國老舍研究者代表團訪俄,出席與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合作舉辦的“遠東文學研究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15週年研討會”,發表開幕式致詞以及學術報告。 [39] 

關紀新學術榮譽

·1994年10月,學術圖集《中國滿族》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新聞出版署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民族圖書獎”;
·1999年10月,學術著作《老舍評傳》獲中國作家協會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全國第六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2000年10月,因獲上述國家級獎勵,中國社會科學院給予追加獎勵。)
·2000年10月,學術著作《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與朝戈金合著)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優秀科研成果獎”。
·1999年10月,文學論文《老舍,民族文學的光輝旗幟》獲民族文學雜誌社“建國五十週年徵文優秀作品獎”。
·1999年10月,學術論文《多民族文學互動狀態下的多元發展》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等單位頒發的“首屆全國中青年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優秀論文獎”。
·1999年2月,學術著作《老舍評傳》獲中國老舍研究會頒發的“紀念老舍誕生100週年優秀研究著作獎”。
·1998年4月,關紀新獲遼寧省作家協會等單位主辦的“三山杯散文精品大獎賽優秀責編獎”。
·1997年,學術著作《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少數民族文學分會頒發的“優秀著作獎”。
·1993年10月,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和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會“第二屆全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評論”。
·1993年3月,文學評論《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觀後》獲吉林省文化廳、吉林日報社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新文化獎”。
·1992年3月,文學評論《讀趙大年的滿族題材小説》(筆名“伊澈”)獲民族文學雜誌社“1991年《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獎”。
·1988年,學術專著《清代滿族作家詩詞選》(與張菊玲、李紅雨合著)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首屆優秀著作獎。

關紀新學術成果

關紀新專著類

1,滿族書面文學流變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9月版。 [8] 
2,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5年3月版。
3,滿族小説與中華文化(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庫)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版。
4,我是滿族人 遼寧民族出版社 2016年版。 [5] 
5,老舍評傳(增補本) 北京出版社 2019年版。 [13] 
6,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20年版。 [6] 
7,清代滿族作家詩詞選(與張菊玲、李紅雨合著),時代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8,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與朝戈金合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5年3月版.
9,中國滿族(學術圖冊,撰稿兼主編),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93 年版。
10,文學:勞動與生活之花(“跨世紀民族百科文庫”之一),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
11,老舍評傳,重慶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
12,老舍評傳,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13,塞風集,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8年版。
14,《駱駝祥子》導讀(與石興澤合著),中華書局2002年版。
15,老舍圖傳,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老舍與滿族文化,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7,《八旗藝文編目》(古籍整理點校),遼寧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8,20世紀中華各民族文學關係研究(主編),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9,滿學朝鮮學論集 (執行副主編),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年版。
20,滿族的歷史與文化 (執行副主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1,當代滿族短篇小説選 (與王科合作選編),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2,老舍短篇小説選(選編),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23,滿族現代文學家藝術家傳略(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副主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老舍與二十世紀——’99國際老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編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中華史詩詠史詩本事(主編之一),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7,中國少數民族俗文學(主編),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8,當代滿族作家論(主編之一),春風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3] 

關紀新論文評論類

1,當代滿族文學的瑰麗珍寶——試探老舍《正紅旗下》的創作,收入《老舍研究論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略論清代滿族作家的詩詞創作 (與張菊玲、李紅雨合作),《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第1期。
3,清代宗室詩壇掠影,《民族文學研究》1984年第4期。
4,滿族作家老舍和他的長篇小説《正紅旗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84年6月30日。
5,老舍創作個性中的滿族素質,《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
6,“幾回掩卷哭曹侯”——清代宗室詩人永忠和他憑弔曹雪芹的詩,《少數民族文藝研究論文集》1985年。
7,中國民族民間文學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研究所集體撰著,參與撰寫5萬字),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 年版。
8,滿族文學研究漫筆,《滿族研究》1985年第1期。
9,納蘭詞的審美價值(與李紅雨合作),《民族文學研究》1986年第1期。
10,羣星璀璨業績卓然——滿族當代作家創作縱覽(與李紅雨合作),《滿族文學》1986年第5期。
11,民族特質時代觀念藝術追求—對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理論的幾點理解(署名兩刊評論員),《民族文學研究》1986年第4 期。
12,滿族與瀋陽語、北京語(與孟憲人合作),《滿族研究》1987年第1 期。
13,讓“德布達理”唱下去——《當代滿族短篇小説選》前言,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4,紀念老舍 研究老舍(署名“編輯部”),《民族文學研究》1986年第6期。
15,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層積澱(與王科合作),《滿族文學》1987年第1期。
16,少數民族作家的使命與選擇,《廣西文學》1987年第6期。
17,呼喚改革題材的文學,《民族文學》1988年第1期。
18,多重選擇的世界—民族文學談話錄(與朝戈金、尹虎彬合作),《民族文學》1988年第10期。
19,擴寬視角深度開鑿(與朝戈金、苑利合作),《民族文學研究》1989年第1期。
20,《波努河》讀後致作者,《民族文學研究》1990年第4期。
21,弄潮兒向濤頭立”——寫在《民族文學》創刊十週年之際,(與尹虎彬合作),《民族文學》1991年第1 期。
22,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歷史性嬗變,《民族文學研究》1991年第2期。
23,民族文化傳統芻議,《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1992年第1期。
24,雪域歌揚民族魂——讀伊丹才讓兩部新出版的詩集,《民族文學研究》1993年第1期。
25,少數民族作家與民族文化傳統的關聯,《民族文學研究》1994年第1期。
26,少數民族文學的歷史文化批判意識,《滿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7,論各民族文學互動狀態下的多元發展,《社會科學輯刊》1994年第6期。
28,民族文學·總體文學·世界文學,《文論報》1995年5月15日。
29,老舍:民族文學流變中的多重意藴,收入《滿學朝鮮學論集》,城市出版社1995年版。
30,《八旗藝文編目》檢讀札記,收入《滿族歷史與文化論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1,讀《曉雪》,收入《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曉雪專集》,雲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32,清代滿族文學中的“長白山情結”,《民族文學研究》1997年第3期。
33,順治康熙時期的詩歌與散文——清代前期的滿族文學,《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34,乾隆年間京城滿族作家羣,《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35,滿族作家的文言短篇小説,《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36,滿族詩人鐵保、英和、奕繪,《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37,滿族作家的散文與文論,《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38,近代滿族文學,《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39,現代蒙古族、回族、維吾爾、哈薩克、錫伯族文學,《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 1997年版。
40,別樣慘淡的人之初——老舍的童年,《滿族研究》1996年第4期。
41,老舍名作欣賞,《老舍名作欣賞》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6年。
42,老舍與他的小説創作,《民族文學研究》1998年第3期。
43,《駱駝祥子》與老舍的其他小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44,在紀念老舍誕生10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李嵐清代擬,1999年2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紀念座談會會上宣讀,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於次日播發)。
45,老舍:民族文學的光輝旗幟,《民族文學》1999年第2期。
46,老舍,一位十分“民間藝術化”的大文豪,《民間文化》1999年第1期。
47,讓少數民族文學雙翼齊飛——《1949—1999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理論評論卷)前言,《民族文學》1999年第7期。
48,滿學研究的里程碑——讀學術新著《滿族文化史》,《滿族研究》1999年第4期。
49,《中國百科大辭典》有關少數民族文學的系列辭條,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0年版。
50,興替由來豈瞬間——評台灣女作家林佩芬的長篇小説《努爾哈赤》,《民族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
51,《中國少數民族俗文學》前言,《中國少數民族俗文學》,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2,長篇小説《秋霄落雁女兒情》序言,《秋霄落雁女兒情》,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3,打造全向度的民族文學理論平台——既往民族文學理論建設的得失探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12期。
54,旗人作家老舍,收入《老舍的文學地圖》,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55,“葬送三個時代”的《茶館》,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56,論旗人作家老舍,《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57,20世紀中華各民族文學關係譾論,《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
58,深切緬懷啓孮師翁,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金啓孮先生逝世週年紀念文集》,2005年4月版。
59,假使不曾有過老舍,《北京青年報》2006年8月25日。
60,老舍民族心理芻説,《滿族研究》2006年第3期。
61,《邊地夢尋》序,《三峽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62,老舍與北京,《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63,老舍詞典(電視文化訪談),中央電視台1頻道2006年8月10日起滾動播出。
64,閲讀老舍(電視文化訪談,兩講)。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銀河劇場”2006年5月起滾動播出。
65,永遠的老舍(訪談錄),中央電視台1、4頻道“中國風”欄目,1999年2月起滾動播出。
66,百年老舍(訪談錄),香港鳳凰衞視中文台,1999年1月31日。
67,“人民藝術家”老舍(訪談錄),日本NHK廣播公司電視節目,1999年11月播出。
68,旗人作家老舍,中央電視台10頻道“百家講壇”,2004年6月6日起滾動播出。
69,《茶館》的文化符號,中央電視台10頻道“百家講壇”2004年6月11日起滾動播出。
70,馬跡蛛絲辨納蘭——成容若民族心理管窺,《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6年第4期。
71,清代滿族文學與“京腔京韻”,《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年第6期。
72,拭去歷史的塵垢——“老舍對滿族文化的憂思與自省”之一,《北方民族》2007年第4期。
73,滿族倫理觀念賦予老舍的精神烙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74,水乳交融:滿族與北京,《百科知識》2007年第9期(下半月)。
75,創建並確立中華多民族文學史觀,《民族文學研究》2007年第2期。
76,應當確立中華多民族文學史觀,《中國民族》2007年第4期。
77,風雨如晦書旗族——也談儒丐小説《北京》,《滿族研究》2007年第2期。
78,滿族對北京的文化奉獻,《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79,多重文化場域中的老舍,《滿語研究》2007年第2期。
80,關於中華多民族文學史觀的理論建設,《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81,老舍作品的“雅俗共賞”,《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82,閃耀着現代人文光芒的民族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83,滿族與“京腔京韻”,《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
84,老舍與“京腔京韻”,《滿族研究》2008年第1期。
85,老舍幽默的滿族文化調式,《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86,中華精神文化的批判與重構——老舍對滿族文化的憂思與自省,《江漢論壇》2008年第1期。
87,老舍研究個案與中華多民族文學史觀,《福建論壇》2009年第2期。
88,老舍,一位文化鉅子的倫理站位,《蘭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89,“後母語階段”的滿族,《滿語研究》 2009年第2期。
90,溝通:中華多民族文學史觀建設的必要一環,《甘肅社會科學》 2009年第5期。
91,關於京旗作家王度廬,《民族文學研究》 2010年第1期。
92,綜合性高等院校應普遍開設民族理論及多民族文學課程,《探索與爭鳴》 2010年第6期。
93,“妹娃”如何過得河——讀土家族作家葉梅的小説,《草原》 2010年第10期。
94,《兒女英雄傳》管見,《民族文學研究》 2011年第1期。
95,一夢紅樓何處醒——假如啓動滿學視角讀《紅樓夢》又會怎樣,《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96,“欲引人心之趨向”——關於清末民初滿族報人小説家蔡友梅與王冷佛 ,《滿語研究》2011年第2期。
97,文脈貫今古源頭活水來——滿族説部的文化價值不宜低估,《東北史地》2011年第5期。
98,朔方氣躍——由康熙朝三位滿人創作看清初滿族詩魂之鑄成, 《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第5期。
99,藉海揚帆——清代滿族文學漢文書寫之肇端,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100,一個民族文學研究者的追思,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4期。
101,當代滿族小説的普世價值關懷,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102,抗戰期間的滿族作家端木蕻良 《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1年第4期。
103,杖底吼西風,秋林黃葉墜——清代滿洲小説家和邦額與他的《夜譚隨錄》,《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104,為霞滿天縱歌吟——滿族資深作家們的文學“新時期” ,《滿族研究》2011年第3期。
105,心上自有高樓——當代滿族詩歌、散文與報告文學巡禮,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106,寫出“真我”——清初滿族文學的一項訴求,《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107,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民族主義關係的系統闡釋——評王學振《民族主義與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及話語嬗變(晚清至民國)》, 《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108,清代滿族文學家鐵保素描, 《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第11期。
109,在多民族文學研究中應當力戒兩種傾向, 《赤峯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11期。
110,滿族作家關仁山和他的《麥河》,《滿族文學》2011年第5期。
111,當代滿族文學的“族性”敍説, 《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第2期。
112,“手挽頹風大改良”——關於清末滿族英傑汪笑儂英斂之 ,《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113,“十七年”滿族作家文學梳理,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114,中華全民抗戰期間的東北籍滿族作家——關於舒羣李輝英、馬加、關沫南等,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115,“為人間,留取真眉目”——清代滿族文學家奕繪與太清, 《漢語言文學研究》2012年第4期。
116,滿族書面文學譾議, 《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8期。
117,“須知我亦工愁者,風趣還應與細論”——清代滿洲小説家慶蘭與他的《螢窗異草》,《黑龍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118,滿族母語文學之檢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
119,“便擊築悲歌,誰與銜杯?”——清代晚期的滿族詩詞書寫,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120,“我的見解總是平凡”——早期老舍精神理路之再梳理, 《文學評論》2013年第1期。
121,廣角鏡下鮮活的形象——談談《最後一個冬天》中我軍人物塑造,《民族文學》1986年第1期。
122,《荒唐王爺》觀賞斷想,《人民日報》1988年9月6日。
123,《英和與奎照》:雙重的的收穫,《民族文學研究》1990年第1期。
124,讀趙大年的滿族題材小説(署名“伊澈”),《民族文學》1991年4月。
125,聖殿之門為頂禮者洞開—關增鑄先生藝術漫談,收入《關增鑄評集》,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26,真誠·真情·真切,《魯野康啓昌散文選》,遼寧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127,1994年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民族文學研究》1996年第3期。
128,當代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情況舉要,《海峽兩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版。
129,長相知不相疑——讀《牛街故事》,《文藝報》1999年7月27日。
130,犯上與犯眾——長篇歷史小説《清官海瑞》研討,《文藝報》1999年8月28日。
131,叫過好,且回味——電視連續劇《離婚》觀後,《北京晚報》1999年9月19日。
132,清詞天際的星座——納蘭性德,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3,滿洲宗潢之秀嶽端,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4,民俗詩人文昭,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5,傳神文筆足千秋——文學大家曹雪芹,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6,文言小説家和邦額,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7,“長白浩歌子”慶蘭,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8,滿族女詩人佟佳氏,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39,北方才子鐵保,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0,滿族政治家、詩人英和,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1,宗室詩人奕繪,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2,“俗曲兒”作家鶴侶,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3,晚清白話小説家文康,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4,詞壇女傑太清,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5,京劇改革先驅汪笑儂,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6,“十全大淨”金少山,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7,披肝瀝膽,報效中華——民主革命家高崇民,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8,現代文學鉅子老舍,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9,語言大師羅常培,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50,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51,京劇“四大鬚生”之一奚嘯伯,收入《中國曆代少數民族英才傳》,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52,關於故事影片《駱駝祥子》,北京電視台2001年2月3日至6日“紀念老舍先生誕生101週年故事影片展播”。
153,關於故事影片《離婚》,北京電視台2001年2月3日至6日“紀念老舍先生誕生101週年故事影片展播”。
154,關於故事影片《龍鬚溝》,北京電視台2001年2月3日至6日“紀念老舍先生誕生101週年故事影片展播”。
155,關於故事影片《茶館》,北京電視台2001年2月3日至6日“紀念老舍先生誕生101週年故事影片展播”。 [4] 
156,幸鵜(夬鳥)之先鳴——感觸劉大先,《南方文壇》2013年第3期。 [9] 
157,當代港台及海外滿族作家素描,《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 [11] 
158,中國多民族文學的共同發展:滿族視角,《中外文化與文論》 2013年第2期。 [10] 
159,“驚沙一任漫天舞”——清代中期滿族文學家英和,《滿族研究》 2013年第1期。 [12] 
160,滿族的良知與血質 《滿族文學》2014年第1期。 [14] 
161,老舍民族觀探賾,《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從刊》 2015年第4期。 [15] 
162,中華痛史 民族殷鑑——長篇小説《四世同堂》的特殊立意,《博覽羣書》2015年第9期。 [16] 
163,老舍抗戰觀扼要,《中國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 [17] 
164,面對歷史的悲情文化心態:滿族的自覺反省和自我救贖,《滿族研究》2016年第2期。 [18] 
165,深切緬懷啓孮師翁,《滿族研究》2018年第2期。 [19] 
166,端木蕻良的滿族情結,《滿族文學》2018年第6期。 [20] 
167,一個滿人眼裏的《紅樓夢》,《滿族文學》2020年第5期。 [21] 
168,老舍作品對國民心理痼疾的警示,《中國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 [22] 
169,滿族書面文學流變(一),《滿族文學》2021年第1期。 [23] 
170,滿族書面文學流變(二),《滿族文學》 2021年第3期。 [24] 
171,滿族書面文學流變(三),《滿族文學》2021年第4期。 [25] 
172,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四),《滿族文學》2021年第5期。 [26] 
173,滿族書面文學流變(五),《滿族文學》2021年第6期。 [27] 
174,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六),《滿族文學》2022年第1期。 [28] 
175,滿族書面文學流變(七),《滿族文學》2022年第2期。 [29] 
176,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八),《滿族文學》2022年第3期。 [30] 
177,滿族書面文學流變(九),《滿族文學》2022年第4期。 [31] 
178,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滿族文學》2022年第5期。 [32] 
179,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一),《滿族文學》2022年第6期。 [33] 
180,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二),《滿族文學》2023年第1期。 [34] 
181,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三),《滿族文學》2023年第2期。 [35] 
182,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四),《滿族文學》2023年第3期。 [36] 
183,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五),《滿族文學》2023年第4期。 [37] 
184,滿族書面文學流變(十六),《滿族文學》2023年第5期。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