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點事件詞語後綴)

鎖定
門,熱點事件詞語後綴。“……門”已然成為了網絡的流行語,它起源於著名的“水門事件 [1] 
中文名
起    源
水門事件
指    代
一些帶有爆炸性的事件新聞

詞語來源

起源於水門事件:1972年6月18日凌晨2點半,有五個人潛入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民主黨總部——水門大廈而被捕,這似乎是一次一般意義上的入室行竊。後來在一些優秀記者的不斷曝光下,這一事件的真相被證明是作為當時共和黨主席的理查德·尼克松(也就是後來當選為美國總統的尼克松)授權部下,在競爭對手民主黨的總部-水門大廈內安插竊聽裝置,為的是竊聽競選對手的備戰情況,確保自己連任總統。在這次的傳奇事件中,記者卡爾·伯恩斯坦鮑伯·伍德沃德創造了一個新的詞彙——水門。從此這次事件就被媒體廣泛稱為“水門事件Watergate Case)”,用來專指尼克松所屬的共和黨為了贏得大選當上總統而做出的種種醜行。1974年8月8日,理查德·尼克松成為第一位辭職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辭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水門”醜聞。這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的總統辭職。

引申含義

所謂“……門”已然成為了網絡的流行語,它起源於著名的“水門事件”,自此之後,“……門”就被用來指代一些“帶有
門
爆炸性的事件及新聞”,比較著名的有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拉鍊門”,前央視足球評論員黃健翔的“解説門”,歐洲意甲聯賽中的“電話門”,其實從這裏可以看出,“……門”並不只是指一些政治上的醜聞,娛樂、體育等行業的大事件也可以被冠以“……門”稱。現如今,發生一些大事件時人們都會冠以“……門”,意指關於醜聞的一系列事件。

引用示例

後來人們將“水門事件”引申,演變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説法,通通冠之以“……門”,用來代指極具爆炸性的醜聞。比如當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身陷萊温斯基的性醜聞,就被叫做“拉鍊門”,這從何而來呢?很有意思的,據報道是克林頓經常和萊温斯基在辦公室裏行男女之事,萊温斯基就常常會將克林頓褲襠上的拉鍊拉開,而後完事,媒體便將這最具代表性和想象力的道具“褲襠拉鍊”作為這一性醜聞的代名詞,稱之為“拉鍊門”,不用説,這一説法立刻風靡世界!
後來“……門”又被引申到更廣的範圍,(注:不一定是醜聞),這些新聞只要是一些挺具新聞效應,能引起廣泛公眾關注和興趣的事件,都被用上“……門”的叫法。比如這世界盃的央視轉播,解説員黃健翔意大利澳大利亞1/8決賽時過於激情的解説引起了公眾的廣泛爭議,被媒體稱之為“解説門”了,這並不是一個醜聞,也不是一個政治事件,僅僅是一個具有新聞效應的體育事件而已,可見“……門”已經廣泛運用到何種程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