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錢學森班

鎖定
中國國內高校共獲批設置五個“錢學森班”,分別位於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具體班級名和設置時間為: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實驗班”(2007年)、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2009年)、國防科技大學“錢學森創新拓展班”(2010年)、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班”(2013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錢學森空間科學實驗班”(2014年)。 [1] 
中文名
錢學森班
外文名
Tsien Hsue-shen class
所屬學校
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所屬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
招生人數
25人(西安交通大學)、30人(上海交通大學)、30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30人(清華大學)

錢學森班西交錢學森班

為探索傑出人才培養模式,西安交通大學自2007年開始創辦“工科試驗班(錢學森班)”,遵循錢學森“集大成得智慧”教育理念,秉承大成智慧學中“量智與性智相結合、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科學與哲學相結合、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微觀認識與宏觀認識相結合”的思想精髓,實行大工科通識教育。試驗班按照錢學森提出的現代科學技術框架構建課程體系,打破專業壁壘,培養未來面向國家多元化重大需求的、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工科領軍人才。 [4]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實驗班”的學生由優秀的理科類保送生、自主選拔優秀生、高考優異生和優秀的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學生組成。其培養模式和培養特色如下:
單獨編班,獨立授課。以通識教育為主,選修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重點加強學生理性思維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物理洞察能力等培養,以利於學生今後的進一步學習和深造。
實行導師制,按本碩連讀進行培養。由導師根據教務處規定的本科階段培養要求和研究生院規定的碩士階段培養要求,參照“錢學森班”指導性教學計劃,為學生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實行個性化人才培養途徑,因材施教,並配備優秀教授團隊,倡導並實踐學術批判,人文包容。
實行學分制。學生完成前四年本科培養方案規定的各類學分、總學分和其它教學環節,符合本科畢業條件,學校可在第八學期末授予其原招生錄取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並在畢業證書上註明“錢學森實驗班”。

錢學森班上交錢學森班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設立以“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之名命名的“錢學森班”,推進以創新人才培養體制為核心的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自2018年起,“錢學森班”開始探索與“致遠工科榮譽計劃”聯合培養的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獎學金保障,鼓勵優秀學子潛心學習,追求學術,通過創新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全球視野的國際化領袖人才,為先進製造、汽車和艦船動力、航天航空、核能、新能源以及重大工程管理等重要行業領域培養具有創新潛質的拔尖人才。 [3] 

錢學森班西電錢學森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錢學森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錢學森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錢學森空間科學實驗班”於2014年10月揭牌成立,依託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自2015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首批招收30人。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錢學森辦公室顧吉環、錢學森研究會專家陳大亞、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郭立宏,以及學校黨委書記陳治亞、校長鄭曉靜院士共同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錢學森空間科學實驗班”揭牌。
顧問專家組由包為民鄭曉靜郝躍呂躍廣尤政等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研究院、威斯康星麥迪遜實驗室、IBM沃森研究中心、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多名專家組成。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為“錢學森班”成立發來賀信。 [2] 

錢學森班清華錢學森班

“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錢學森力學班(簡稱錢學森班或TEEP)創立於2009年,是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定位於工科基礎的試驗班。其使命是:發掘和培養有志於通過技術改變世界、造福人類的創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班由首席教授鄭泉水院士全面負責。錢學森班工作組由何楓教授擔任項目主任,20多位成員分別來自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研究中心、數學系、心理系等十多個院系、學術和教育研究機構,承擔錢學森班的管理和建設。
截止至2020年,錢學森班學生共發表論文54篇、發明專利23項、獲得個人獎勵榮譽260多人次,獲獎人數佔學生總人數的大約87%。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