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醉中贈符載

鎖定
《醉中贈符載》是唐代詩人竇庠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前兩句説的是:詩人與友人有志未遂,經常借酒消愁。後兩句説的是:人們不要小看小小的一池水,即使水淺處也可能有卧龍。“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這兩句與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1] 
作品名稱
醉中贈符載 [1] 
作    者
竇庠 [1] 
創作年代
唐代 [1] 
作品出處
《全唐詩》卷271_97 [1]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1] 

醉中贈符載作品原文

醉中贈符載
白社會中嘗共醉,青雲路上未相逢
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 [1] 

醉中贈符載註釋譯文

詩詞註釋
①嘗:曾經。
②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白話譯文
我曾經在白社聚會時相聚共飲,而後在官場上卻沒有再次相逢。
你們不要小瞧淺淺的池中之水,淺水處也不妨有着深藏的卧龍。 [1] 

醉中贈符載作品鑑賞

醉中贈符載》是一首抒寫不得其志的憤懣不平之作。與作者在白社會中“共醉”的符載,字厚之,蜀人,早年隱居廬山,后辟西川節度使幕掌書記,加授監察御史,有集十四卷,今存詩二首。符載是作者的友人,也是詩人,詩友相遇,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酒添詩思,詩助酒興,頻頻把盞,一醉方休,真是吃得好不暢快。“青雲”句説明竇庠和符載當時都還沒有考中科舉,踏入仕途。這一句詩隱約流露出有志未遂的感慨。由此再返觀第一句,作者和友人的“共醉”,既有詩友相逢高興的一面,也不無同憐不遇、借酒消愁的意味。但是,酒畢竟能為人平添許多豪氣,作者和友人又都是懷瑾握玉的有才之士,所以,就有了這醉中揮就的壯語驚人的後二句:“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
何等自負自信,自視甚高自命不凡!是自詡,也是許人;是自慰,更是慰人。作者和友人當時都處落魄失意之時,一介書生,書劍飄零,對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世路的坎坷當有十分痛切的感受,白眼如芒在背,冷漠如冰似霜,心中鬱積了許多感慨不平之氣。“時人莫小”正説明了“時人已小”“時人常小”,即作者和友人常遭“時人”的小看,被“時人”冷落、嘲弄、侮辱。對潦倒的讀書人, 目光短淺的世俗之輩往往表現得極為勢利,除了不屑一顧的蔑視,毫無同情和尊重可言。而詩人在氣質上都是極為敏感的,有才能的人更是每每氣盛,當他們的自尊心被深深刺傷,尊重需要得不到滿足,心理失去平衡的時候,他們便向那些恣意輕漫自己的勢利之人發出警告,提請“時人”,不要鼠目寸光,奉勸“時人”眼光放遠一點;切莫看不起一池淺水,焉知池中水沒有蛟龍潛藏?“算蛟龍終非池中物”,有朝一日風雲際會,卧龍一定會得志行時,興雲作雨,潛淵騰天。失意的士子就是淺池中的卧龍。時人,他們明白嗎?
世俗之人的勢利短見,古今皆然,是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歷史性存在。在那些世俗之輩的眼中,只認得“權”和“錢”二物,除此之外,世界上再沒有第三種有價值的東西。對於不能福禍他們的讀書人,他們向來是最看不慣,也最看不起的。勿庸諱言,他們是社會上一個相當廣大的階層,來自他們的這種帶有普遍性的輕易而隨意的卑視傷害,給不遇的士子們的人格心靈上帶來極大的痛苦:羞惱、憤懣、不甘、不平,備受精神壓抑的讀書人恨到極出處,便常常以未來的前程對抗世俗,對“時人”的蔑視報以更高的蔑視,李白詩云:“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杜荀鶴詩云:“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都是出於同一的建立在對自我才能高度自信的基礎上,那種企望超脱世俗困境的心態。當士子們一朝得志,金榜高中之後,更是抑制不住一腔興高采烈之情,向那些曾經蔑視過自己的世俗之輩進行示威性的誇耀:“馬頭漸入揚州郭,為報時人洗看。”(章孝標及第後寄廣陵故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長期鬱積的一肚皮齷齪鳥氣,終得渲瀉淨盡,兀的不喜煞人也麼哥!雖不免得意忘形,器小易盈之嫌,但這一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不必對其人其詩置以微詞。
這的確是這樣:“淺處無妨有卧龍”,在不起眼的地方,往往潛藏着一種極大的可能性;在表象的背後,往往隱藏着和表象相悖的實質。譬如一池淺水,本無是觀,你完全可以對它的存在忽略不顧,但你哪裏知道,在你忽而不見之中,無視的不是池水,而是水中卧龍。目光短淺不行,就事論事也不行,重要是展望變化的端睨,看到發展的大趨勢。要有穿透底藴的洞察力和判斷未來的預向性。“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今天的一莖幼芽,也許就是今後的一株參天大樹;現在的一圃幼苗,也許就是今後的歲月裏的一片茂密森林;樸素的一句話,也許包含着一個絕對真理;小小的一念,也許會轉成偉大的結果;小小的一環,也許是系乎全局的關鍵所在;數椽茅舍,無礙名士高卧;一池淺水,不妨蛟龍暫棲。對於人們來説,根本的是,要看到表象的背後,要看到“一切的現在都孕育着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於它的昨天”。 [1] 

醉中贈符載作者簡介

竇庠(約767-約828),唐朝詩人,字胄卿。韓皋鎮武昌,闢為推官。皋移鎮京口,用為度支副使。改殿中侍御史,歷登、澤、信、婺四州刺史。庠天授倜儻,氣在物表,一言而合,期於歲寒。為五字詩,頗得其妙。曾任登州刺史。竇叔向之子,家中還有四位兄弟:竇常竇牟竇羣竇鞏,竇氏一老五小俱以詩馳聲當代,且與同時名仕常袞包佶元稹白居易韓愈韓皋房孺復韋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過從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竇氏聯珠集》。《全唐詩》收有其詩作二十一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