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科後

鎖定
《登科後》是唐代詩人孟郊於貞元十二年(796年)進士及第時所作的一首七絕
此詩前兩句將作者過去失意落拓的處境和現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進行今昔對比,突現今朝躍入新天地時的思緒沸騰;後兩句説他在春風裏洋洋得意地跨馬疾馳,一天就看完了長安的似錦繁花,表現出極度歡快的心情。全詩節奏輕快,一氣呵成,在“思苦奇澀”的孟詩中別具一格。
作品名稱
登科後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孟郊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登科後作品原文

登科後創作背景

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歲,進士及第,自以為可以改變貧窮、窘迫的現狀,可以龍騰虎躍一番了。他按捺不住喜悦得意之情,寫下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3] 

登科後作品鑑賞

登科後文本賞析

詩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敍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侷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這兩句神妙之處,在於情與景會,筆到意到,將詩人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1]  [4] 
三、四句的詩歌形象之膾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一時間的歡快情緒外,也是與它同時具有的象徵意味分不開的。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不能“看盡”。然而詩人儘可自認為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説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所謂“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詩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為的適宜的政治氣候的象徵。所謂“得意”,既有考中進士以後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願,進而展望前程的躊躇滿志。因而詩歌所展示的藝術形象,就不僅僅限於考中進士以後在春風駘蕩中策馬疾馳於長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時來運轉、長驅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形象了。這樣,個別與一般、明快與含蓄,就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統一,使詩作獲得了較大的思想藝術容量,既具體生動,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暢達而又別具情韻。 [4]  [5] 
詩的前兩句把困頓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對比,一吐心中鬱積多年的煩悶。此時的詩人是揚眉吐氣、得意洋洋。後兩句真切地描繪出詩人考中後的得意之情。高中後的詩人縱馬長安,覺得一切都無限美好,連路邊美麗的花朵都無心細看了。 [4] 

登科後名家點評

宋·黃徹碧溪詩話》:“樂天及第後,歸覲留別同年雲‘擢第未為貴,拜親方始榮。’此毛義得檄而喜之意也。論者以‘春風得意馬蹄疾’決非孟郊語,其氣格亦不類。而白公亦有‘得意減別恨,半酣輕遠程。翩翩馬蹄疾,春日歸鄉情’。此又不可曉也。” [6]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孟郊)至登科後詩,則雲‘昔日齷齪不足誇......一日看盡長安花。’議者以此詩驗郊非遠器。餘謂郊偶不遂志,至於屢泣,非能委順者。年五十始得一第,而放蕩天涯,哦詩誇詠,非能自持者,其不至遠大,宜哉。” [6] 
明·瞿佑歸田詩話》:“東野詩如‘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氣象如此,宜其一生躅踏也。惟《登第》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頗放繩墨。然長安花,一日豈能看盡?此亦讖其不至遠大之兆。” [6] 
明·陸時雍唐詩鏡》:“末二句似古詩語,不類絕句常調。” [6] 

登科後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諡“貞曜先生”。詩名甚籍,尤長五古,憤世嫉俗,但情緒低沉,語多苦澀,蘇軾將其與賈島並稱為“郊寒島瘦”。有《孟東野詩集》。 [2]  [7] 
參考資料
  • 1.    張國舉著. 唐詩精華註譯評[M]. 長春:長春出版社, 2010.02:421-422.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4
  • 3.    曾凡玉編著. 唐詩譯註鑑賞辭典[M]. 武漢:崇文書局, 2017.02:759.
  • 4.    孫朦編著. 唐代名家詩詞賞析[M]. 長春:吉林出版社, 2017.04:180.
  • 5.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 歷代名詩鑑賞 唐詩 下[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8.08:399.
  • 6.    陳伯海主編;孫菊園,劉初棠副主編;陳伯海書系主編;朱易安,查清華副主編. 唐詩匯評 增訂本 4[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11:2851.
  • 7.    孟郊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