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郛休碑

鎖定
《郛休碑》是刊刻於西晉泰始六年(270年)的一方碑刻,全稱“晉故明威將軍南鄉太守郛府君侯之碑”,又稱“南鄉太守郛休碑”和“明威將軍南鄉太守郛休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1] 
《郛休碑》高233釐米,寬93釐米,有碑暈和螭首圖案,額篆“晉故明威將軍南鄉太守郛府君侯之碑”,碑中部斷殘,文字均闕。 [2]  碑陽文字20行,記敍了郛休的家世、政聲、功績;碑陰題名2列,上列25行,下列15行。 [1]  [3]  書法上,其字奇姿百出,筆畫乾淨明晰,結字新穎,氣韻温潤典雅,筆勢參差,神態恣肆,頗有意趣。 [4] 
中文名
郛休碑
創作年代
西晉
全    稱
晉故明威將軍南鄉太守郛府君侯之碑
別    名
南鄉太守郛休碑
書法類型
隸書
規    格
高233釐米,寬93釐米
現藏地
故宮博物院

郛休碑碑刻內容

碑陽
(碑額)晉故明威將軍南鄉太守郛府君侯之碑
君諱休,字公彥,東萊曲成人也。其先出自黃軒,后稷之裔,□□之穆,有虢𠦑者,以德建國,命氏為郛,君其後也。丕勳顯┘緒,歷載綿邈。逮君之身,含海岱之英靈,繤乃祖之洪流。偉姿〔表〕於歧嶷,聰達𡉵於自然。孝友箸乎鄉邑,德行立於當時。┘夫其抗莭亮直,度操弘毅;嶽峙淵淳,威而不厲。仁愛足以容〔眾〕,範格足以正世。初志羣藝,遊心博覽,九思通朗,令聞宣┘布,然其天材,噐為事興。方冉季之多略,超張趙之逸蹤。弱冠〔入朝〕,上計掾,州闢部司,治中別駕。贊翼萬里,克昭茂績。察┘孝秀才,並以不就。再闢公府,為相國掾。實隆鼎棟,光輔和味。〔於時〕,巴蜀未賓,侵犯王略。元戎啓行,□簡精帥。朝推英能,┘以君為使持莭、徵蜀將軍司馬。遂遷鄴𥆳軍糧,治書侍御史,〔魏之〕本部,主公所在,典司外台,統攝殷廣。君明敏多藝,達┘於治體。損益時務,闓塞世教,讜言嘉謨,屢抗其謀。清商邁於〔河朔〕,〔仁〕風發於兾野。朝廷欽羨,拜子男騎都尉,遷新成太守。爾乃宣惠康,敦素樸,┘崇四術,正雅俗。敷五教以訓民,明賞〔罰以治〕國。翔晨風於北林,系白駒於空谷。猶公孫之處鄭,┘文翁之在蜀也。於是政行化成,上下交和。邦畿穆穆,農旅作〔歌〕。〔吳〕越狂狡,㓺劉巴東。邊人告急,君乃震威,龍驤𧆞奮,躬┘踐虜場,斬將搴旗。積屍如亰,封豕遠遁,三巴用康。天府蕳勳,〔俾〕侯於台,加明威將軍,賜子男爵、關中侯。又遷江夏太守。┘旌蓋未移,回臨我邦。追姃文之遺風,匡二南以誕化。崇為政〔之〕以德,帥大禮則興讓,故能期月,緝熙宣曜。仁恩馳於區┘域,重光被於遐荒。遵禹稷之勳美,羨信臣之惠跡。胥原隰以〔澍〕灌,務稼穡以豐國。吳肆鯨鯢,潛寇襄陽。君苞神籌,順風┘霆發,以貔貅七千,摧犬羊三萬。陸伉奔北於南,施績輿尸於〔東〕。赫赫振旅,元功是揚。率土稱慶,江漢攸寧。方將宏宇崇┘爵,翼亮天明,致皇代乎隆熙,激清流於九野。旻天不惠,降年〔不〕永,春秋六十有三,泰始五年八月庚辰薨於位。天子閔┘悼,羣后諮嗟,謁者吊祠。於是故吏弩羨、謝放等,追慕遺化,永懷罔極。僉以為先民即世,庸器勒勳,歿而不朽,賴之斯文。┘乃相與刊石立銘,撰紀舊行,俾彼來昆,有所瞻仰。其辭曰:┘
皇皇大極,茫茫渾元。含靈吐寶,䔍生彝倫。邈矣君侯,鍾此清醇。皓然秋素,品藻如春。內弘九德,六行外宣。應期作度,命┘世立言。龍蟠鴻漸,爰發其芬。□翼三事,揚光台辰。賦政於外,德暢遐鄰。頌聲丕顯,至教入神。將登紫庭,皇極是銓。遭命┘□□,九鼎徂淪,爰勒金石,永昭後昆。┘
泰始六年二月丙子造。┘ [2]  [3] 
碑陰
上列
下列
故吏南鄉弩羨,字方明
□主順陽王羣,字宣𠦑
故吏南鄉謝放,字長舒
義民順陽郭貞,字仕良
故吏陰張述,字令國
義民順陽呂崇,字修文
故吏順陽郭汏,字𠦑弘
義民武當文定,字長淵
故吏筑陽梁習,字代伯

故吏陰張友,字景仲

故吏順陽郭瑜,字世元

故吏筑陽郯承,字獻之
司馬順陽黃根,字巨原
故吏南鄉馮和,字建龍
義武猛掾武當華吳
故吏武當陳襲,字偉祖

故吏順陽宋柳,字建之

故吏順陽楊晞,字子顏

故吏武當李他,字文子

故吏陰張觀,字伯之

故吏鄼董寶,字子玉
郡領縣八,户萬七千〔五〕
故吏南鄉鄭岱,字永先
百卅;
故吏順陽張造,字長周
軄散吏三百廿人;
故吏順陽黃成,字季仕
兵三千人,
故吏順陽黃謙,字欽苐
騎三百匹,
故吏順陽馮禮,字芝齊
㕘戰二人,
故吏武當楊輿,字元𠦑
騎督一人,
故吏武當張建,字仕烈
部曲督八人,
故吏丹水李真,字長恭
部曲將卅四人。 [2]  [3] 
故吏順陽王華,字道英

故吏鄼張獲,字長護

(説明:□,表示缺字;〔〕,表示據拓片等補充的文字;┘,表示分行。)

郛休碑創作背景

東漢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下令禁立碑。曹魏時期,其治下的北方地區,禁碑令一直被認真地執行,但禁碑並非禁絕碑刻之制,只是為了限制私家立碑頌德的自由。曹魏鹹熙二年(265年),西晉取代曹魏。之後,大概新朝統治者忙於權力的分配,碑禁一度鬆弛了。直至西晉咸寧四年(278年),晉武帝才下詔重申碑禁。 [5]  其間,郛休的故吏二十五人於西晉泰始六年(270年)為郛休立碑盡孝,所立即《郛休碑》。 [6]  碑文稱郛休卒而“天子閔悼”,顯然立碑是得到朝廷許可的。 [5] 

郛休碑藝術鑑賞

技法
《郛休碑》的用筆與結體皆在隸楷之間,可考見變體源流,但應比《東武侯王基斷碑》功力紮實,可取之處亦多。筆畫古樸,起收分明,波磔多姿,橫畫已有較多斜筆,如“造”字、“長”字、“字”字、“黃”字等;捺畫形態多不同,如“故”字、“吏”字各五個,雖非有意為之,但有連續各異的效果。字形多變化,如“張”字、“造”字、“永”字、“仕”字、“第”字、“齊”字、“陽”字等各具形態。章法規整疏朗,尤豎行各字間寬鬆,全篇節奏明快。 [7] 
圖冊來源:故宮博物院 [8] 

郛休碑作品評價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碑首尾無缺,皆可讀,而不甚明晰。分法變方為長,亦古勁可愛,然己墮六朝習氣。陰文較清楚。(《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二·晉·明威將軍郛休碑》) [9]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若吳之《谷朗碑》;晉之《郛休碑》《枳楊府君碑》《爨寶子碑》;北魏之《靈廟碑》《吊比干文》《鞠彥雲志》《惠感》《鄭長猷》《靈藏造像》,皆在隸楷之間。與漢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閣》《永光閣道刻石》在篆隸之間者正同,皆轉變之漸至可見也。(《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 [10]  ②晉碑如《郛休》《爨寶》二碑,樸厚古茂,奇姿百出,與魏碑之《靈廟》《鞠彥雲》,皆在隸、楷之間,可以考見變體源流。(《廣藝舟雙楫·卷三·寶南第九》) [11]  ③吾愛古碑,莫如《谷朗》《郛休》《爨寶子》《枳陽府君》《靈廟碑》《鞠彥雲》,以其由隸變楷,足考源流也。(《廣藝舟雙楫·卷三·取隋第十一》) [12]  ④真楷之始,濫觴漢末。若《谷朗》《郛休》《爨寶子》《枳陽府君》《靈廟》《鞠彥雲》《吊比干》《高植》《鞏伏龍》《秦從》《趙𪻣》《鄭長猷造像》,皆上為漢分之別子,下為真書之鼻祖者也。(《廣藝舟雙楫·卷四·體系第十三》) [13] 
近現代金石考古學家馬衡:文章爾雅,書法朴茂,與吳《谷朗碑》同時,故字體亦相類。(《馬衡的金石研究與題跋——以石刻文獻為中心》) [14] 
近現代書法理論家祝嘉:晉雖禁碑,然石刻間亦有之,西晉既有《郛休碑》,東晉亦有《保母志》,王獻之書,興寧三年刻;《枳楊府君碑》,隆安三年刻;《爨寶子碑》,大亨四年刻,即義熙元年刻;《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刻;《侯君殘碑》,永和己卯刻,書皆高古,不僅以稀為貴也。(《書學史:兩種》) [15] 

郛休碑歷史傳承

流傳情況
《郛休碑》刻立於西晉泰始六年(270年),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出土于山東掖縣,先由掖縣宋啓福收藏,後歸端方收藏,又歸柯昌泗收藏,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1] 
參考資料
  • 1.    宗鳴安 著.碑帖收藏與研究[M].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01月第1版:237-238.
  • 2.    毛遠明 編著.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冊 )[M].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12月第1版:257-262.
  • 3.    李新宇,周海嬰 主編.魯迅大全集 第23卷 魯迅輯校石刻手稿·碑銘(中)[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1-7.
  • 4.    歐陽中石,鄭曉華,葉培貴,解小青 著.中國的書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09月第1版:82-83.
  • 5.    劉濤.魏晉南朝的禁碑與立碑[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3):4-11.
  • 6.    高凱 著.漢魏史探微[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38.
  • 7.    張又棟 編著.書法創作大典·隸書卷[M].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134.
  • 8.    清拓西晉郛休碑冊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01-04]
  • 9.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554.
  • 10.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67.
  • 11.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101.
  • 12.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109.
  • 13.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123.
  • 14.    谷卿.馬衡的金石研究與題跋——以石刻文獻為中心[J].中國書法,2020(5):5-20.
  • 15.    王岑伯,祝嘉 著;葉康寧 導讀.書學史:兩種[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123.
展開全部 收起